2022年广东省江门二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下楼做核酸了”--如图所示是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利用喇叭通知大家的情景。关于喇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听到的喇叭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对于正在学习的同学来说喇叭声属于噪声
C. 通过喇叭通知是为了增大声音的音调
D. 关紧门窗几乎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
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
C. “常消毒”:常用的消毒湿巾的密度为
D. “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
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如图所示,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两个人在冰面上推着巨大的地球仪入场,在地球仪靠近光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仪影子的形成与倒影的原理相同
B. 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长
C. 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
D. 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也是光源
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中利用太空自行车锻炼的情景,太空自行车在锻炼时可以发电并利用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蹬自行车发电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自行车发电时利用了奥斯特实验原理
C. 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D. 王亚平进入太空后,漂浮了起来,她的质量变小了
如图所示,图甲是某款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和是阻值分别为和的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改变与开关接触的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的切换。则( )
A. 开关接触、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热水
B. 开关接触、触点时,电热丝、串联
C. 水龙头在温水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
D. 水龙头在热水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如图轻质杠杆两端悬挂着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金属球,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如果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两球可能( )
A. 都浸没在酒精中 B. 左边浸没在酒精中,右边浸没在水中
C. 左边浸没在水中,右边浸没在酒精中 D. 都浸没在水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如图所示是小李家的电能表,她家所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___。将一台额定功率为的电暖气单独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通过电暖气的电流是________,电能表的转盘转了________转。
粽叶呈绿色是因为粽叶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绿光;高压锅煮粽子更容易熟,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升高而______;“粽叶飘香”是由于______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小明发现发动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由此可以判断该发动机是______油机。如图所示是______冲程,该冲程是将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现在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填“用电器”或“电源”;汽车各转向灯间是______联的,因为转向灯之间是______。填“独立工作”或“不独立工作”
我们在二模考试时要用到铅笔填涂机读卡,铅笔中的石墨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某些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称作______。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______现象。
如图是悬浮式无线蓝牙音箱,可由蓝牙通过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实现与手机数据的无线传输;该产品底座里有一个电磁铁,可使箱体悬停在空中,这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______的原理实现的;若悬停在空中的箱体所受力全部消失,箱体将保持______状态。
年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导致油价上涨,石油属于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______能,汽油燃烧的过程中,它的热值______。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如图是冰墩墩照镜子时的情景,请作出冰墩墩的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点的光路图。
如图是潜水艇模型在水中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所受浮力和水槽对斜坡压力的示意图点是潜水艇模型重心。
如图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旁的小磁针极向右偏转,请画出点的磁感线方向,将电流表接入电路的、两点。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小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焦距为.
实验前,需要将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调至______。
将透镜固定在刻度线处后,小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固定不动,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也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继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小珠发现光屏上无法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她应该从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观察所成的像。
小海先用焦距为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蜡烛与透镜位置固定不变,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此时光屏上像变模糊,成像光路与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相似。
辉煌和灿烂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和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连接好电路后,辉煌闭合开关进行试触,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刻度线处。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
辉煌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小灯泡强烈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灿烂同学准备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额定电压为,但她发现电压表坏了,于是她找来了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顺利完成了实验。
先闭合开关、,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
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断开,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用、、表示。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常用消毒液消毒。小明同学为了测定某消毒液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刻度线处,调节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先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如图甲,为______;然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体积如图乙,为______;再用天平测量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消毒液的密度为______。
小慧同学在家里也想做这个实验,但没有天平,于是她利用家里现有的器材进行实验,如图丙。
将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挂在均匀支架两端的、点上,已知是支架中点,;
先将适量的被测消毒液倒入左边的小桶中;在右边的小桶中慢慢加入水,直至支架两端在水平位置______为止;
将小桶中的消毒液和水分别倒入量筒中,测得消毒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自行车骑行是生活中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小明骑自行车出行的途中,沿直线匀速经过一段长的平直路面,用时。该过程中前后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若小明的质量为,自行车重。求:水的密度:取
小明在平直路面上骑行的速度
求骑行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该压强相当于多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四城同创,创出生态卫生城市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环境。某校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检测空气质量指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电路,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压表示数为时。求:
通过的电流;
内消耗的电能;
此时空气质量指数。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 的声音,人耳通常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 。
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______ 。
A.蝙蝠蜘蛛青蛙猫
某手机利用,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可知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______ 。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不计系统的大小
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选项最符合的是______ 。
年月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中国是茶的故乡。如图为一套茶具,小小的茶具中蕴藏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
当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相当于一个______ 选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
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茶叶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
茶壶上有小孔是利用了______ ,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
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若茶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茶壶的总重是,则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______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最后分钟年月日清展时许,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如图甲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约分钟的减速、悬停和缓冲,成功着落于火星表面,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下降,此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下降一段时间后,当着陆器速度减小左右时,着陆器伸出“小翅膀”,通过向下压火星大气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的夹角调整到,为安全打开降落伞摆正姿势。如图乙所示,降落伞打开后减速到一定程度,先抛弃隔热大底,后抛弃背罩,让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如图丙露出真容。随后,着陆平台打开发动机,通过向下喷燃气实现进一步减速,在距离火星地面高度处速度减为零,进入悬停状态。此时着陆平台开启雷达和光学相机等进行探测,寻找着陆点,在找准着陆点后继续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过高度后,维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稳着陆。
着陆器伸出“小翅膀”后,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请在图丙中画出火星车和着陆器平台处于悬停状态时,受到的“重力”和气体对它的升力的示意图;
如下图四幅图中,能反映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维持相对稳定姿态下降的是______;
已知降落伞下降过程所受气体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别为和。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其所受的气体阻力与着陆器重力大小相等。若同一个降落伞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达到的最小速度分别为和,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的重力之比为:,则:为______。
A.
B.
C.
D.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学习时,喇叭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B正确;
C、通过喇叭可以减小声音扩散,改善声音的方向性,使声音集中向一点传播,这样可以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关紧门窗几乎听不到声音,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分析解答,知道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2.【答案】
【解析】解:、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宽分别为、,面积约为,故A符合实际;
B、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张消毒湿巾的密度应该与水的密度接近,不可能是,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测温枪质量约,所受的重力约为,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答案】
【解析】解:、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
【解析】解:
A.地球仪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靠近光源时,地球仪与光源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故B错误、C正确;
D.冰面自身不能发光,故不是光源,冰面之所以发亮,是因为太阳光射到冰面上时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错误。
故选:。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靠近光源时,地球仪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直线传播和光源,考重点查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
5.【答案】
【解析】解:
A、王亚平蹬自行车发电时消耗了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自行车发电时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故B错误;
C、蓄电池在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蓄电池相当于是用电器,故C正确;
D、王亚平进入太空后,漂浮了起来,她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哪种能量增加,哪种能量减少,因为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用电器会消耗电能;
质量不会随着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电路的构成、电磁感应现象和质量的变化,属于基础题。
6.【答案】
【解析】解:当开关接触、触点时,电路不通电,电热丝不工作,水龙头放出的是冷水;
当开关接触、触点时,电路中只有电热丝工作,根据可知,此时的电功率:;
此时电路的电流:;
当开关接触、触点时,电路中、电热丝并联,根据可知,此时的电功率:;
比较可知,当开关接触、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温水,当开关接触、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热水;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
当开关接触、触点时,电路不通电,电热丝不工作,水龙头放出的是冷水;
当开关接触、触点时,电路中只有电热丝工作,根据可知,此时的电功率:,由此可以求出此时电功率的大小;
当开关接触、触点时,电路中、电热丝并联,根据可知,此时的电功率:,可以求出此时的电功率大小
比较可知,开关接触不同位置时的状态。
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结合实际电路分析用电器的工作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如图所示:
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体积不同的两个球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因为杠杆的平衡,所以,
化简后可得:,
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酒精或水中,则:
左端
右端
又因为,所以,
则,
因此杠杆仍然平衡,故AD正确;
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则:
左端
右端
又因为,所以,
则,
因此杠杆不能平衡,故BC错误。
故选:。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并结合,分别计算出两金属球没在液体中后杠杆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根据乘积的大小,判断杠杆的状态。
本题主要通过判断杠杆的平衡情况,考查了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首先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浮力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杠杆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根据乘积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的平衡情况。
8.【答案】
【解析】解:
由电能表参数可知,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他家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
由得通过电暖气的电流:
;
表示每消耗的电能,电能表转盘的转数,
电暖气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
,
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
故答案为:;;。
由参数可知,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平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求出他家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利用求电暖器正常工作通过的电流;
表示每消耗的电能,电能表转盘的转数;根据求出灯单独工作消耗的电能,进而求出电能表转盘的转数。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允许用电器同时工作最大功率、电流、电能表转数的计算,明确电能表参数的含义是关键,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9.【答案】反射 变大 分子
【解析】解:粽叶是不透明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粽叶呈绿色是因为粽叶反射绿光;
高压锅内部的气压大,所以水的沸点高,所以高压锅煮粽子更容易熟;
由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粽叶飘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故答案为:反射;变大;分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颜色和光的关系、沸点和气压的关系以及分子的热运动。
10.【答案】汽 压缩 机械
【解析】解:发动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所以是汽油机;
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可以判断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汽;压缩;机械。
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和打开情况、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况来判断是哪个冲程并判断出能量的转化。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结构和冲程的识别和能量的转化,是比较基本的问题,要重点掌握。
11.【答案】用电器 并 独立工作
【解析】解: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了电能,所以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因此转向灯间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用电器;并;独立工作。
电池供电时是电源,充电时则为用电器;
并联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不会相互影响。
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等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
12.【答案】导体 半导体 超导
【解析】解:石墨容易导电,是导体;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某些材料电阻会变成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
故答案为:导体;半导体;超导。
导体指导电能力强的物体;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电阻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属于基础题。
13.【答案】电磁波 排斥 静止
【解析】解:悬浮式无线蓝牙音箱,可由蓝牙通过电磁波实现与手机数据的无线传输;该产品底座里有一个电磁铁,可使箱体悬停在空中,这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实现的;若悬停在空中的箱体所受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箱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电磁波;排斥;静止。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靠电磁波实现数据交换;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外力,那么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属基础题目。
14.【答案】不可再生 机械 不变
【解析】解:石油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汽油燃烧的过程中,它的热值不变。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机械;不变。
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做功冲程:先是化学能内能,再由内能机械能;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热机的工作过程、热值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15.【答案】解:
由题知,冰墩墩在平面镜前,他的眼睛点能看到自己的左脚尖点在镜中所成的像;
先作出脚尖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脚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连接像点和人的眼睛,与平面镜交于,连接就是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脚尖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脚尖的像,连接像点和人的眼睛,再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注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16.【答案】解:潜水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潜水艇的重心上。过潜艇的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做出浮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水槽对斜坡的压力作用点在水槽底部与斜面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解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本题考查了浮力示意图的画法。做力的示意图时,注意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要全部表示出来。
17.【答案】解:闭合开关时,通电螺线管旁边小磁针极向右偏转,即小磁针的极靠近螺线管的左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极;
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左端,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则电源右端为正极;
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极指向极,所以通电螺线管外点的磁场方向从螺线管左端到右端;如图所示:
【解析】已知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根据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从极出发到极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此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判断、磁场方向的判断、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电流表的连接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18.【答案】同一高度 移动光屏直至呈现最亮最清晰的像 缩小 照相机 右 乙
【解析】解: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保证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必须保证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将透镜固定在刻度线处后,小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固定不动,此时,大于倍焦距,为了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需移动光屏直至呈现最亮最清晰的像;图中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因此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当蜡烛在光具座的刻度处时,蜡烛处在了凸透镜的倍焦距以内,因此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跟物体在同侧,要观察到虚像,应从凸透镜的右侧观察;
当用焦距为的凸透镜替换焦距为的凸透镜后,不改变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弱,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像会远离凸透镜,成像光路与图中的乙相似。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移动光屏直至呈现最亮最清晰的像;缩小;照相机;右;乙。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保证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必须保证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实验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得到清晰的像;根据物距和焦距关系判断像的特点;
根据物距判断像的特点,再确定观察位置;
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弱,使光线推迟会聚。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
19.【答案】小灯泡断路 小于
【解析】解: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此时应该接接线柱;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使用量程,实物连接图如图甲所示:
。
连接好电路后,辉煌闭合开关进行试触,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刻度线处。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的故障是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电路中的电流很小。
此时电流表使用的是量程,分度值是,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当实际电压变为后,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变,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但是小灯泡的实际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小于。
先闭合开关、,断开,此时灯泡和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支路的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此时并联电路的电压不变,为灯泡的额定电压,闭合开关、,断开,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电流,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则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灯泡支路的电流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答案:;小灯泡断路;;;小于;;。
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使用量程。
连接好电路后,辉煌闭合开关进行试触,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刻度线处,说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断路。
根据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根据比较实际功率。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开关的状态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只用一个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本题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为背景,全面考查了相关的电学计算,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综合性较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平衡螺母 平衡
【解析】解: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位置。
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
量筒中消毒液的体积:,
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
消毒液的密度:。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所以动力等于阻力,
所以,
,
消毒液的密度:。
故答案为:平衡螺母;;;;平衡;。
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烧杯和消毒液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线之和,量筒中消毒液的体积等于消毒液面对应的刻度值,求出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消毒液的密度。
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动力和阻力相等,水的质量和消毒液的质量相等,根据质量相等列出等式求出消毒液的密度。
最后一问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测量液体的密度,由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动力等于阻力,根据水的重力和消毒液的重力相等列出等式求出消毒液的密度。
21.【答案】解:
小明骑车的时间,路程,
则小明骑车的速度:
;
小明的重力,
小明骑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
受力面积,
则小明骑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
答:小明在平直路面上骑行的速度为;
求骑行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该压强相当于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解析】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计算小明骑车的速度;
小明骑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自身的重力之和,根据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积为两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根据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功率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2.【答案】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和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
已知电压表示数为,即两端的电压为,
已知,则通过的电流为:,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的电流为;
内消耗的电能为:;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端的电压为:,
由可知电阻的阻值为:,
此时的倒数为,由图乙可知此时空气指数为。
答:通过的电流为;
内消耗的电能为;
此时空气质量指数为。
【解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和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已知电压表的示数,即两端的电压,已知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通过的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此可知通过的电流;
利用可求出内消耗的电能;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已知电源电压和两端的电压,便可得出两端的电压;利用可求出电阻的阻值,进而可知的倒数,由图乙可读出此时空气指数。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电能计算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并从图乙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 不能 较强的穿透能力
【解析】解: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的声音,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内,所以人耳通常不能听到超声波;
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在选项中的几类动物中,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会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和躲避障碍,因此,它模仿的是蝙蝠,而蜘蛛、青蛙、猫都不能发出超声波,故A正确;
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则超声波到达指纹的时间为:;
根据可知,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
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所以与图对应的指纹的特点是。
故答案为:;不能;较强的穿透能力;;;。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的听觉频率在;
超声波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根据超声波回声定位分析;
先求出超声波到达指纹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距离的大小;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
本题以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为载体,考查了我们对超声波特点和应用的认识,考查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费力 运动状态 热传递 大气压强 液化
【解析】解:当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茶叶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
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大气压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费力;运动状态; 热传递;大气压强;液化; 。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壶盖开一个小孔,可以使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利用大气压;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
根据计算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大气压强、液化、热传递、压强公式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25.【答案】火星大气
【解析】解:着陆器伸出“小翅膀”后,给火星大气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火星大气给小翅膀一个向上的推力,所以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火星大气;
悬停时,火星车和着陆器平台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气体对它的升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重力作用在质心上,升力作用在压心上,故力的示意图为:
;
根据题意可知,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但与轴线不重合,故C正确;
已知降落伞下降过程所受气体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别为和,则:;
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其所受的气体阻力与着陆器重力大小相等,即;则:;
同一个降落伞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和,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的重力之比为:;
则:,故A正确。
故答案为:火星大气;见解析;;。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判定施力物体;
悬停时,火星车和着陆器平台处于平衡状态,据此画出力的示意图;
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
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阻力等于着陆器的重力;据此判定比例系数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动能的大小变化、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平衡状态的分析等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