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武汉市培英中学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3.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一种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哈雷彗星划过星空 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 C.蜗牛缓慢爬行 D.荷花盛开
4.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运水稻的车辆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运水稻的车辆 B.联合收割机 C.地面 D.地面上的庄稼
5.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平稳行驶,如图所示,采用“频闪摄影”的方式,使用照相机每隔10s拍下一张照片,记录下汽车的位置,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减速直线运动 B.甲车全程所用的时间比乙车所用时间长
C.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8km/h D.甲、乙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7.如图,摩托车利用消声器来减弱噪声。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8.如图,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空气能够传声
(
第
8
题图
)
9.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C
.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拔动尺子
B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D
.拔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
10.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6.9℃
1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工具一旦选定,误差就无法减小了
B.改进方法认真操作,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不是错误,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12.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13.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3:1 B.5:3 C.3:4 D.4:3
14.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乙<v甲<v丙。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上升,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 )
A.地面 B.甲机 C.乙机 D.丙机
15.小明为了准备体育中考每天在操场跑步锻炼。这天对他的跑步进行了测速,他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m/s B.3.75m/s C.4.5m/s D.3.85m/s
16. 下列关于正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 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 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4分)
17.(3分)武汉市体育中考项目有耐力跑、跳绳和坐位体前屈。其中男生耐力跑1000m的时间大约是3min50s,合 s, 1min跳绳140次,坐位体前屈14cm,合 m,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是1m/s 1km/h(此空选填“>”、“<”或“=”)。
18.(4分)请写出以下测量工具对应的读数。
(
甲
)
(
乙
)
(
丁
) (
丙
)
甲 ;乙 ;丙 ;丁 (以s为单位)
(6分)小云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金属片的作用是 。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3)若小车还没开始下滑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选填“大”或“小”)。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某位置,测出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 s2。然后继续实验,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2,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后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请用物理量s1 、t1 、s2 和t2表示)。
(5)以下能够较为准确反应小车从开始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运动情况的是 。
20.(6分)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如图甲,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 ;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 (选填序号)
A.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选填“快慢”或“振幅”)和发声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 2, 3, 4, 5, 6, 7, 1”的声音来。其中音调最高的是 瓶。
甲 乙 丙 丁
三、计算题(共14分)
21.(6分)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行驶多远?
(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22.(8分)如图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 武广高铁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全长约1069km,列车最快速度可达350km/h。
(1)(4分)武广高铁全线铺设了具有世界铁路先进水平的混凝土无砟轨道,500米一根的钢轨全部实现无缝焊接,并在轨道下铺设新型减震材料,有效减少过去钢轨与列车车轮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不再有“咣当”、“咣当”的声音,非常平稳,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列车车窗采用的是双层中空玻璃,能大大减弱外界噪声干扰,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以上两空均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2)(4分)下表给出了部分列车运行时刻表,请根据表中信息计算G1025次列车从武汉到广州南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车次 运行区间 区间运行时刻
发站 到站 发时 到时 历时
G1021 武汉 广州南 07:00 10:58 3小时58分
G1023 武汉 广州南 07:15 11:13 3小时58分
G1025 武汉 广州南 07:30 11:35 4小时05分
G1027 武汉 广州南 07:42 11:46 4小时04分八年级物理十月统一作业训练答题卡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7. , , ,
18. , , , ,
19. , , , , , ,
20. , , , , , ,
三、计算题(共计14分,只有计算结果而无公式及主要运算过程的不给分,最后要作答.)
21.
22.(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