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提升卷)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分)
1.王叔叔骑车,2小时行驶4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解答这道题,可以先求出的是( )。
A.单价 B.路程 C.速度
2.一辆汽车2时行了160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8时可以行( )千米。
A.1280 B.640 C.320
3.藏羚羊是我国重要的珍稀物种之一,它善于奔跑,每秒能跑约22米。如果一只藏羚羊照这样的速度持续跑105秒,那么它一共能跑( )米。
A.420 B.231 C.2310
4.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扩建时长不变,宽由6米增加到12米,扩建后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A.576 B.288 C.96
5.一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用了7小时,平均每小时行8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 )。
A.84×7 B.84×7÷2 C.84×7×2
二、填空题(共30分)
6.每分钟行驶260米,自行车的速度可写成( )。
每小时飞行890千米,飞机的速度可写成( )。
7.一台磨面机4小时磨小麦200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台磨面机磨小麦350千克需要 几小时? 200÷4是先求出( ).
8.一辆小汽车用相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请根据记录的相关数据,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时间(小时) 3 5 ( )
路程(千米) 285 ( ) 855
9.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189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
10.明明的步行速度是50米/分,他从学校到家走了20分钟,学校离他家有( )千米。
11.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52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
12.军军从学校到公园需要12分钟,用同样的速度,军军从学校到美术馆需要( )分钟。
13.小明骑自行车速度为2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要4时,那么甲乙两地相距( ),用到的关系式是:( ) 。
14.一辆汽车先以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又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一共行驶了( )千米。
15.华联商场开展促销活动。10元买4双袜子,买8双袜子需要( )元,40元能买( )双袜子。
16.若一辆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则行驶300千米需要( )小时。
三、判断题(共6分)
17.假如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飞机的速度是12千米/分钟。那么汽车的速度比飞机的速度快。( )
18.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两人骑的同样快。( )
19.王老师每分钟走110米,他1小时走多少米?求的是王老师走的速度。( )
20.每分钟行驶900米,可以写作900米/分。( )
2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点一定在A地和B地的中点处。( )
22.身高1.4米的小明一定能安全通过平均水深1米的小河。( )
四、解答题(共54分)
23.小红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一条公路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1小时后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先画图分析,再解答)
24.小方周日去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分钟走60米,16分钟到达山项。按原路返回时只用了12分钟。小方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5.欢欢和乐乐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方向而行,欢欢的速度是55米/分,乐乐的速度是45米/分,经过8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
26.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00千米(尚未相遇)。求东、西两地间的路程。
27.王华和张平两人骑自行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王华骑行的平均速度为115米/分,张平骑行的平均速度为127米/分,20分钟后,两人相距560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C地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5千米,3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A、B两地。你知道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吗?(先画图分析,再列式解答。)
29.王笑在一次徒步行走训练中,上坡时用了5分钟,共走225米,下坡时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走63米,王笑本次徒步训练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大客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小轿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两辆车同时从火车站开往森林公园,小轿车比大客车提前几小时到达?
31.“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单车上下班或外出郊游。王叔叔骑车去郊游,去时顺风每小时行21千米,3小时到达,回来时逆风用了4小时。王叔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32.张阿姨通过特快专递邮寄邮件,每份需要18元。张阿姨寄邮件时付出200元,找回56元。她共寄了几份邮件?
33.兰兰要去奶奶家,从兰兰家到奶奶家要先坐2时的汽车到北京站,再坐5时的火车到山东菏泽,然后还要坐1时的汽车.
(1)火车每时行多少千米?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画一画.
参考答案:
1.C
【分析】首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0÷2×5
=20×5
=100(千米)
本题可以先求王叔叔骑车平行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即骑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2.B
【分析】根据题意,速度=路程÷时间,先算出汽车的每小时速度,然后再乘8即可解答。
【详解】160÷2×8
=80×8
=640(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路程问题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
3.C
【分析】根据题意,用藏羚羊每秒跑的米数乘跑的时间,即可求出它一共能跑多少米。
【详解】22×105=2310(米)
所以,它一共能跑2310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用面积除以宽,求出原长方形的长,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据此解答即可.
解:原长方形的长是:
48÷6=8(米)
扩建后草坪的面积:
8×12=96(平方米)
答:扩建后草坪的面积是96平方米.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5.B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往返甲、乙两地的路程,再除以2,就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或者先把行驶的时间除以2,得出往或返所用的时间,再用“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地的距离。
【详解】先求出往返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84×7;再除以2,就得甲、乙两地的距离,列式为84×7÷2。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注意往返甲、乙两地也就是行了2个甲、乙两地的距离。
6. 260米/分 890千米/时
【分析】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每小时行几千米可以写作:几千米/时,读作:几千米每时;每分钟行几米,可以写作:几米/分,读作几米每分。
【详解】每分钟行驶260米,自行车的速度可写成260米/分。
每小时飞行890千米,飞机的速度可写成890千米/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的写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一台磨面机1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详解】略
8. 9 475
【分析】路程÷时间=速度,因此先用285除以3计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再用汽车行驶的速度乘5就是汽车行驶5小时走的路程;用855除以汽车行驶的速度就是汽车行驶855千米走的时间。
【详解】285÷3=95(千米/时)
855÷95=9(小时)
95×5=475(千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先计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63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189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89÷3=63(元)
所以,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189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63千米/时。
【分析】正确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1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明明步行的速度乘所用的时间即可解题。
【详解】50×20=1000(米)
1000米=1千米
所以,学校离他家有1千米。
【分析】正确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88千米/时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352÷4=88(千米/时)
这辆汽车的速度是88千米/时。
【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12.8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用816÷12计算出军军的速度。再用544÷速度,可以计算出军军从学校到美术馆需要多少分钟。
【详解】544÷(816÷12)
=544÷68
=8(分钟)
所以,军军从学校到美术馆需要8分钟。
【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抓住题中速度不变,利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13. 8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详解】根据题意,可以利用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14.400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两次行驶的路程,再相加。
【详解】110×2+90×2
=220+180
=400(千米)
一辆汽车先以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又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一共行驶了(400)千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15. 20 16
【分析】求8双袜子需要的钱数,可以先用8双除以4双,求出8双里面有几个4双,也就是需要几个10元,再乘10即可;求40元能买几双袜子,可以先求出40元里面有几个10,也就是有几个4双,再乘4即可。
【详解】8÷4=2
10×2=20(元)
40÷10×4
=4×4
=16(双)
所以华联商场开展促销活动。10元买4双袜子,买8双袜子需要20 元,40元能买16双袜子。
【分析】解决本题也可以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先出一双袜子的钱数,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8双需要多少元钱;由数量=总价÷单价,求出40元可以买多少双袜子;据此解答即可。
16.5
【分析】根据时间=路程÷速度,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详解】300÷60=5(小时)
【分析】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牢记并灵活运用路程=速度×时间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80千米,而飞机的速度是每分钟行驶12千米,先求出飞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进行比较;1小时=60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飞机的速度是:12×60=720(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720>80;
可得飞机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快。
所以判断错误。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先把速度单位换算成一样的后再进行比较。
18.√
【分析】1千米=1000米,1小时=60分,据此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千米/小时=15000÷60=250米/分钟,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化成统一的单位,然后再进行比较。
19.×
【分析】根据速度的意义,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比如:每秒行驶的路程、每分钟行驶的路程、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每天行驶的路程等;“已知王老师每分钟走多少米,求王老师1小时走多少米”就是求王老师走的路程。据此判断。
【详解】1小时=60分
110×60=6600(米)
王老师每分钟走110米,他1小时走多少米?求的是王老师走的路程;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路程、速度、时间的含义及应用。
20.√
【分析】运动物体在某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详解】据分析可知:
900米/分读作:每分钟行驶900米;
每分钟行驶900米,可以写作900米/分。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速度的简便写法。
21.×
【分析】相向而行,但是两车的速度并没有给出,所以相遇点不一定在A地和B地的中点处。据此解答。
【详解】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但没有说速度相同,根据路程=速度×时间,那么两车不同速度行驶的路程肯定不同,所以如果速度相同,相遇点在A地和B地的中点处。如果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在A地和B地的中点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相遇问题,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小河平均水深1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米很多,甚至超过1.4米,所以不一定能安全通过小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身高1.4米的小明不一定能安全通过平均水深1米的小河。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23.7500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小红、小明的路程。因为小红和小明是相对而行的,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即为小红和小明的路程和。
【详解】
1小时=60分钟
65×60+60×60
=3900+3600
=7500(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7500米。
【分析】明确甲乙两地的距离即为小红和小明的路程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80米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因此用小方上山时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乘16计算出小方上山走的路程,然后用小方上山走的路程除以下山用的时间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60×16=960(米)
960÷12=80(米/分)
答:小方下山平均每分钟走80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800米
【分析】由于欢欢和乐乐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方向而行,所以两人相距的距离等于两人的路程和。根据速度和×时间=两人相距的距离计算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5+45)×8
=100×8
=800(米)
答:经过8分钟,两人相距800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关键是求出两人8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两人的路程和。
26.115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车的速度,两车相对开出,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计算5小时客车与货车行驶的路程,最后再加上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的100米即可解答。
【详解】(100+110)×5+100
=210×5+100
=1050+100
=1150(千米)
答:东、西两地间的路程是1150千米。
【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掌握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7.5400千米
【分析】根据速度和×时间=他们走的路程,据此求出20分钟他们行走的路程,然后再加上560米即可求出A、B的距离。
【详解】(115+127)×20+560
=242×20+560
=4840+560
=540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5400千米。
【分析】本题考查路程中的相遇问题,明确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28.图见详解过程;495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画一条线段表示A、B两地相距的路程,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5千米,甲、乙两辆客车分别从中间的C地向左右两侧的A地、B地行驶,3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A、B两地,问题是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由此画图;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甲车、乙车行驶3小时后的路程,然后再把甲、乙两辆客车行驶的路程求和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所示:
80×3+85×3
=240+255
=495(千米)
答:A、B两地相距495千米。
【分析】熟练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53米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先求出下坡的路程,用225米与下坡的路程之和除以(5+4)分钟,即可求出王笑本次徒步训练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详解】(225+63×4)÷(5+4)
=(225+252)÷9
=477÷9
=53(米/分钟)
答:王笑本次徒步训练平均每分钟走53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路程、速度的掌握情况。此类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上、下坡的速度和除以2。
30.1小时
【分析】时间=路程÷速度,依此分别计算出小轿车和大客车行驶的时间长,然后用大客车行驶的时间长减去小轿车行驶的时间长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180÷60=3(小时)
180÷90=2(小时)
3-2=1(小时)
答:小轿车比大客车提前1小时到达。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18千米
【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王叔叔去时骑车的路程;再将计算出路程乘2得出往返的路程,将来回的时间相加得出往返的时间,最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王叔叔往返的平均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21×3=63(千米)
63×2÷(3+4)
=126÷7
=18(千米/时)
答:王叔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
【分析】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是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式。
32.8份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付的钱数减去找回的钱数,求出实际付的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一共寄出包裹数量。
【详解】(200-56)÷18
=144÷18
=8(份)
答:她共寄了8份邮件。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数量=总价÷单价。
33.(1) 130千米(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要求即可.(3) 130千米 (4) 845千米
【详解】(1)65×2=130(千米)
答:火车每时行130千米.
(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