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2月考试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孩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男孩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男孩、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的过程中,男孩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
C.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C错误;
D.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D正确。
故选D。
2. 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如图甲,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传感器电阻R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一位酒驾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之比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当一位酒驾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时,传感器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可知总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阻R0以及内阻r上的电压变大,则R上的电压减小,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B错误;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酒精气体浓度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小,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故C错误;
D.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则有
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之比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3.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
A. 粒子一定带负电
B. 粒子一定是从a点运动到b点
C. 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粒子在c点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点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由此可知,带电粒子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为沿着电场线向左,所以粒子带正电,A错误;
B.粒子可能是从a点沿轨迹运动到b点,也可能是从b点沿轨迹运动到a点,B错误;
C.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c点处电场线密集,场强较大,粒子在c点处受静电力较大,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正确;
D.若粒子从c运动到a,静电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所以粒子做加速运动,若粒子从a运动到c,静电力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所以粒子做减速运动,故粒子在c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在a点的速度,D错误。
故选C。
4.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为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
B. 图乙离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场强相同
C. 图丙中在c点静止释放一正电荷,可以沿着电场线运动到d点
D. 图丁中e点与f点两点场强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选项A错误;
B.图乙离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同,选项B错误;
C.图丙中在c点静止释放一正电荷,因电场线是曲线,则不可能沿着电场线运动到d点,选项C错误;
D.图丁是匀强电场,则图中e点与f点两点场强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D。
5. 如图所示,图甲是时刻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形图,图乙为这列波上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
A. 该列波的波速为4m/s
B. 图乙可能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C. 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
D. 时,a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甲图可得
由乙图中可得
所以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
故A错误;
B.由图甲可知,时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由图乙可知,5s时质点处于波峰位置,故B错误;
C.由图甲可知,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
故C正确;
D.时质点a处于波峰处,经过5s,即为,质点a运动到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A、B为分居O点左右两侧的对称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物体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物体在O点右侧处
B. 物体在和时的速度相同
C. 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D. 到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乙,振幅为12cm,周期为1.6s。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时
物体在O点右侧处,A错误;
B.由图乙,物体在和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误;
C.时,物体在A点,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C正确;
D.到的时间内,物体先向A点运动,再向O点运动,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Ω,闭合开关,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V,已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A
B.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W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W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E=30V,电动机两端电压为10V可得R和电源内阻上分担的电压为20V,则
故A错误;
B.电动机输入功率
故B错误;
C.电源的热功率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故C错误;
D.电动机的热功率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故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8. 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托着质量为M的重物从下蹲状态(图甲)缓慢运动到站立状态(图乙),该过程重物和人的肩部相对位置不变,运动员保持乙状态站立△t时间后再将重物缓慢向上举,至双臂伸直(图丙).甲到乙、乙到丙过程重物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
A.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M+m)g(t1+t2+△t),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0
B.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M+m)g(t1+t2),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M+m)g(h1+h2)
C. 运动员对重物的冲量为Mg(t1+t2+△t),运动员对重物做的功为Mg(h1+h2)
D. 运动员对重物的冲量为Mg(t1+t2),运动员对重物做的功为0
【答案】AC
【解析】
【详解】因运动员将重物缓慢上举,则可认为是平衡状态,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M+m)g,整个过程的时间为(t1+t2+△t),根据I=Ft可知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M+m)g(t1+t2+△t);因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没有位移,可知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0,选项A正确,B错误;运动员对重物的作用力为Mg,作用时间为(t1+t2+△t),根据I=Ft可知运动员对重物的冲量为Mg(t1+t2+△t),重物的位移为(h1+h2),根据W=Fs可知运动员对重物做的功为Mg(h1+h2),选项C正确,D错误.
9. 两个单摆的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个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同,则图线Ⅰ表示月球上单摆的共振曲线
B. 若两个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个摆长之比LⅠ∶LⅡ=25∶4
C. 若摆长均为1m,则图线Ⅰ是在地面上完成的
D. 若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均发生共振,则图线Ⅱ表示的单摆的能量一定大于图线Ⅰ表示的单摆的能量
【答案】AB
【解析】
【详解】A.图线中振幅最大处对应的频率应与做受迫振动的单摆的固有频率相等,从图线上可以看出,两摆的固有频率fⅠ=0.2Hz,fⅡ=0.5Hz。当两摆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做受迫振动且摆长相等时,根据公式f=可知,g越大,f越大,所以gⅡ>gⅠ,又因为g地>g月,因此可推知图线Ⅰ表示月球上单摆的共振曲线,A项正确;
B.若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两次受迫振动,g相同,摆长长的f小,且有
=
所以
=
B项正确;
C.fⅡ=0.5Hz,若图线Ⅱ是在地面上完成的,根据g=9.8m/s2,可计算出LⅡ约为1m,C项错误;
D.单摆的能量除与振幅有关,还与摆球质量有关,D项错误;
故选AB。
10. 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的振动图像。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速为 B. 沿x轴负方向传播
C. 质点Q的平衡位置坐标 D. 在时质点P移动到O点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题图甲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由题图乙可以看出周期为,波速为
A错误;
B.当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题图甲,根据“上下坡”法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正确;
C.由题图甲可知,处
则
由题图乙可知,时,质点Q处于平衡位置,经过,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到P点处,则
得
C正确;
D.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而质点P只会上下振动,D错误。
故选BC。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 某实验小组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器材如下: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0.5Ω);
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约为3kΩ);
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图选择______(选填“A”或“B”)。
(2)完成实验后,某同学利用图像分析由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下图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U-I图像;虚线是该电源真实的路端电压U随真实的干路电流I变化的U-I图像。本次实验分析误差的U-I图像是______。
A. B.
C. D.
(3)为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电表量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换用内阻更小的电压表 B.换用内阻更大的电压表
C.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流表 D.换用内阻更大的电流表
【答案】 ①. A ②. A ③. B
【解析】
【详解】(1)[1]因为电源内阻较小,接近电流表内阻,为了减小误差所以电流表采用相对电源外接。故选A图。
(2)[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相同的路端电压下,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值小于流过电源的电流,而且路端电压越大,误差越大,路端电压越小,误差越小,当外电路短路时,路端电压为零,没有误差。因此真实值应在测量值的上侧,而短路电流的位置,两条线重合。
故选A。
(3)[3]因为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产生的误差,为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电表量程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表内阻越大,电压表的分流越小,误差越小。电流表内阻大小对该实验没有影响,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换用内阻更大的电压表。
故选B。
12. 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和;
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让小球从斜槽顶端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处,仍让小球从斜槽顶端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的距离,图中、、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到点的距离分别为、、。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__(填写“”“=”或“”
(2)小球与发生碰撞后,的落点是图中__点,的落点是图中__点
(3)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答案】 ①. ②. ③. ④.
【解析】
【详解】(1)[1]为了保证碰后一起向前运动,必须满足
(2)[2][3]由于
两球碰撞后,速度比自由滚下时的速度还要大,的速度减小,因此落到M点,而落到N点。
(3)[4]设斜面倾角为,物体落到斜面上距离抛出点S时,根据平抛运动
整理得
①
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
②
小球都做平抛运动,由①式结论可得
,,
代入②式整理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6分,共40分。解题过程中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2 kg的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冲向质量为m2=6 kg静止的光滑圆弧面斜劈体。求:
(1)物块m1滑到最高点位置时,二者的速度大小;
(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3)若m1=m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答案】(1)05m/s;(2)-1m/s, 1m/s,;(3)0,2m/s
【解析】
【分析】
【详解】(1)m1与m2作用过程水平方向遵从动量守恒定律,且到最高点共速,以v0方向为正,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动能守恒,则有:
解得
代入数据得
(3)若,根据上述分析,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交换速度,即
14. 某建筑工地用的打桩机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打桩机重锤的质量m=1.0×103kg,锤在钢筋混凝土桩子以上高度H=3.2m 处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打在质量M=2.0×103kg 的桩子上,随后,桩子在泥土中向下移动t=0.5s 后停止,重锤反弹后上升的高度h=0.2m。锤与桩子作用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设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子的作用力F 是恒力。求:
(1)桩在泥土中向下运动的初速度v1的大小;
(2)F的大小。
【答案】(1);(2)
【解析】
【详解】(1)重锤自由下落过程有
解得
碰撞后桩的速度为,重锤速度为,重锤上升过程有
解得
取向下为正方向,系统动量守恒有
联立可得
(2)桩下降过程中,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15. 如图,一质量M=6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m=6kg,停在木板B的左端.质量为m0=1kg的小球用长为L=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物块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0.2m,物块A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物块A、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m/s2)求:
(1)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A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
(2)小球与物块A碰撞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大小;
(3)为使物块A、木板B达到共同速度前物块A不滑离木板,木板B至少多长?
【答案】(1)4m/s (2)1m/s (3)0.25m
【解析】
【详解】(1)对小球下摆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v0=4m/s
(2)对小球反弹后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v1=2m/s
小球与物块A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小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v1+mvA
解得vA=1m/s
(3)物块A与木板B相互作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物块A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A=(m+M)v,
解得v=0.5m/s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x=0.25m.
1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2月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孩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男孩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男孩、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 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如图甲,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传感器电阻R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一位酒驾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保持不变
3.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
A. 粒子一定带负电
B. 粒子一定是从a点运动到b点
C. 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粒子在c点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点的速度
4.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为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
B. 图乙离点电荷距离相等的a、b两点场强相同
C. 图丙中在c点静止释放一正电荷,可以沿着电场线运动到d点
D. 图丁中e点与f点两点场强相同
5. 如图所示,图甲是时刻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形图,图乙为这列波上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
A. 该列波的波速为4m/s
B. 图乙可能是质点b振动图象
C. 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
D. 时,a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6.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A、B为分居O点左右两侧的对称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物体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物体在O点右侧处
B. 物体在和时的速度相同
C. 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D. 到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增大
7. 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Ω,闭合开关,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V,已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电动机电流为10A
B.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W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W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8. 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托着质量为M的重物从下蹲状态(图甲)缓慢运动到站立状态(图乙),该过程重物和人的肩部相对位置不变,运动员保持乙状态站立△t时间后再将重物缓慢向上举,至双臂伸直(图丙).甲到乙、乙到丙过程重物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
A.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M+m)g(t1+t2+△t),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0
B.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M+m)g(t1+t2),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M+m)g(h1+h2)
C. 运动员对重物的冲量为Mg(t1+t2+△t),运动员对重物做的功为Mg(h1+h2)
D. 运动员对重物的冲量为Mg(t1+t2),运动员对重物做的功为0
9. 两个单摆的受迫振动的共振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个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同,则图线Ⅰ表示月球上单摆的共振曲线
B. 若两个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个摆长之比LⅠ∶LⅡ=25∶4
C. 若摆长均为1m,则图线Ⅰ是在地面上完成的
D. 若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均发生共振,则图线Ⅱ表示的单摆的能量一定大于图线Ⅰ表示的单摆的能量
10. 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的振动图像。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速为 B. 沿x轴负方向传播
C. 质点Q的平衡位置坐标 D. 在时质点P移动到O点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 某实验小组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器材如下: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V,内阻约为0.5Ω);
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约为3kΩ);
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图选择______(选填“A”或“B”)。
(2)完成实验后,某同学利用图像分析由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下图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U-I图像;虚线是该电源真实的路端电压U随真实的干路电流I变化的U-I图像。本次实验分析误差的U-I图像是______。
A. B.
C. D.
(3)为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电表量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换用内阻更小的电压表 B.换用内阻更大的电压表
C.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流表 D.换用内阻更大的电流表
12. 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和;
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让小球从斜槽顶端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处,仍让小球从斜槽顶端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的距离,图中、、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到点的距离分别为、、。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__(填写“”“=”或“”
(2)小球与发生碰撞后,的落点是图中__点,的落点是图中__点
(3)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6分,共40分。解题过程中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2 kg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冲向质量为m2=6 kg静止的光滑圆弧面斜劈体。求:
(1)物块m1滑到最高点位置时,二者的速度大小;
(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3)若m1=m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14. 某建筑工地用的打桩机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打桩机重锤的质量m=1.0×103kg,锤在钢筋混凝土桩子以上高度H=3.2m 处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打在质量M=2.0×103kg 的桩子上,随后,桩子在泥土中向下移动t=0.5s 后停止,重锤反弹后上升的高度h=0.2m。锤与桩子作用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设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子的作用力F 是恒力。求:
(1)桩在泥土中向下运动的初速度v1的大小;
(2)F的大小。
15. 如图,一质量M=6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m=6kg,停在木板B的左端.质量为m0=1kg的小球用长为L=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物块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0.2m,物块A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物块A、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m/s2)求:
(1)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A碰撞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
(2)小球与物块A碰撞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大小;
(3)为使物块A、木板B达到共同速度前物块A不滑离木板,木板B至少多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