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吃剩的大骨头应归于以下哪一类进行处理( )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2.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往往会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取一块大理石就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研究,以下问题不属于化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是( )
A.大理石产于何地 B.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
C.大理石能发生什么反应 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是什么样
3.元素Al的中文名称是( )
A.钢 B.铝 C.梠 D.焒
4.氖的元素符号是( )
A.N B.Na C.Ne D.Ni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核内中子数 D.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为零
6.以下是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易得两个电子面形成稳定结构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表示该原子带正电 D.该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7.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此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8.下图中黑白两种小球代表两种原子,下列选项的方框内表示一种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9.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 B.: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分子
C.2Ag:2个银原子 D.:1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0.下列是(本草纲目)等医书中记载的四种药物,括号内为药物含Hg成分,其中Hg的化合价为零的是( )
A.水银(Hg) B.升丹(HgO) C.丹砂(HgS) D.轻粉()
11.下列有关硫酸根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B.硫酸根中硫的化合价为+6
C.硫酸根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D.硫酸根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B.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构成,而混合物是由多种原子构成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3.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大致相同体积的植物油和水的瓶子,静置后发现油水混合不分层,形成的分散系较均匀但不完全透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太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分层是因为植物油和水各自的熔点不同
C.将少量的水与大量的植物油混合形成分散系,分散质一定是植物油
D.在太空,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的分散系一定不产生丁达尔效应
14.下列物质不易导电的是( )
A.铅笔芯 B.铜丝 C.硫酸铜溶液 D.普通玻璃
15.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
A.牛奶 B.液氯 C.碳酸钙 D.食盐水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没有物理变化发生
B.物质种类发生的改变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现象
17.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时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 )
A.加速沉淀反应的进行 B.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C.增加沉淀的生成量 D.减少沉淀的生成量
18.实验发现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原因可能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更多次氯酸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浓度增大
19.为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铁、铜、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分别放入氯化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
C.将铜、银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将铁放入稀盐酸中,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20.某元素R的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则中R的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21.下列各组物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B. NaCl
C. NaOH D. KCl
22.已知G、Q、X、E、Z均为含氯元素的纯净物,各自所含氯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①
②
③
④
这五种化合物所含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E、Q、Z、X B.X、Z、Q、G、E C.X、Z、Q、E、G D.G、Q、E、Z、X
23.已知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蜡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用小刀可以将石蜡切下来,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说明石蜡燃烧产生水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是一种可燃气体
2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手直接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
B.在空气中加热钠的实验注意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
C.做完在空气中加热钠的实验用嘴吹灭酒精灯
D.做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要用肥皂等清洗双手
25.向盛有稀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a段混合溶液存在与的反应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b点处烧杯内溶液不显酸性
D.b~c段沉淀质量不变,则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6小题,共50分。
26.请写出一种已学过的单质(如果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则任选一种写)的化学式:__________;该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状态是__________(填“固”“液”或“气”)体:写出该物质能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任选一种分类角度)属于__________。
27.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少量氢氧化铁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可判断反应发生了__________。
(2)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观察到__________,可判断反应发生了__________。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混合溶液从__________色变为无色,可判断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钙离子和氯离子,他据此认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氯化钙,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
28.请分别写出鉴别以下各组固体物质详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1)氯化钠和碳酸钠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3)氯化钠和氯化钾
29.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整套装置(虚线框分为A,B、C三部分)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1)反应前在装置A的__________(填玻璃仪器名称)中放入几块大理石,塞好胶塞,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稀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将以上整套装置改造用于制取和收集氯气,则需要给装置A添加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装置C后接导管并通入盛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的烧杯中。用此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若在连接装置前将一朵红色的鲜花放入装置C瓶中,待氯气收集完成后,发现装置C瓶内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氯碱化工行业涌现出一批油化一体化、盐化一体化、煤盐化一体化、盐气化一体化的氯碱企业。
……
盐化一体化,如山东滨化集团等多家企业集团投资盐田和盐化工项目,将建成31300公顷盐田(原盐年产量300万吨)和烧碱年产量60万吨,溴盐年产量3万吨、氧化镁年产量12万吨、氯乙烯年产量20万吨等盐化项目。
……
近几年来,中国氯碱企业在烧碱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求生存、求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纷纷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中石化江汉油田盐化厂大力开发钠法漂粉精,其生产规模位列世界第三;
……
主要能源煤的价格上涨,将会大大影响生产成本;物流量大,既需要大量燃料煤炭和原料盐(氯化钠)等的运入,又要有烧碱、液氧、盐酸等大量产品需要运出,运输价格的上涨必然提升氯碱产品的生产成本。
——节选自文章《中国烧碱行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部分文字有改动
(1)写出氯化镁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氯化镁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写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漂粉精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为了降低运输成本,能否用铁罐运输盐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
材料二:
离子膜法制碱工艺中,在电解过程中无法透过离子膜进入烧碱系统,而在盐水系统中积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其在阳极放电,消耗电能的同时产生游离态的氧并对阳极产生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去除。我国传统的氯化钡法脱除虽投资少、操作方便,但易产生大量盐泥。
——节选自文章《我国烧碱行业发展现状及能效水平浅析》
(4)写出用氯化钡法脱除盐水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烧碱制得金属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推测该电解反应中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化合价升高。而今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请举出一条用氯化钠代替烧碱作电解原料的优势:__________。
31.过氧化钙常温常压下为固体,微溶于水,过氧化钙不通过金属钙来制备。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方法是在10℃左右向一定量的氧化钙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生成固体。将固体过滤后干燥,得到无水过氧化钙,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钙属于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写出题干中描述的由氧化钙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用题干中描述的方法制备的过氧化钙通常不纯且氧化钙和过氧化氢难以完全反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为了检测所制备过氧化钙的纯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已知质量的待测样品与已知质量的在酸性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出待测样品所含过氧化钙的质量,在过氧化钙与的反应中,过氧化钙是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取少量过氧化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口,发现__________,说明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在火力发电厂的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约占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提高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十分必要,若在加热条件下以过氧化钙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则吸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A 3.B 4.C
5.B 6.C 7.D 8.B
9.B 10.A 11.C 12.C
13.A 14.D 15.C 16.B
17.B 18.C 19.B 20.D
21.A 22.A 23.D 24.C
25.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6小题,共50分。
26.(5分)(答案不限,合理即可)
Na(1分)固(1分) (2分) 置换反应(1分)
27.(6分)
(1)红褐色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2分)
(2)溶液变浑浊(1分)
(3)①红(1分)
②不能以此为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实质上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发生,溶液中都会有钙离子和氯离子(2分)
28.(6分)(答案不限,合理即可)
(1)分别取两种固体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固体溶解过程中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另一固体则是氯化钠(2分)
(2)分别取约1g两种固体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后分别将温度计插入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的是碳酸钠,另一固体则是碳酸氢钠(2分)
(3)分别取两种固体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配成溶液。将铂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颜色相同,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的是氯化钾,另一固体则是氯化钠(2分)
29.(11分)
(1)烧瓶或圆底烧瓶(1分) 盐酸(1分) (2分)
(2)酒精灯(1分) 石棉网(1分) NaOH(答案合理即可)(1分)
(2分) 气体呈黄绿色面花的颜色变浅(2分)
30.(12分)
(1)(2分) 盐(1分)
(2)(2分)
(3)不能,因为铁会和盐酸反应而腐蚀(2分)
(4)(2分)
(5)氧(1分)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烧碱需由氯化钠制得,不如氯化钠原料易得(答案不限,合理即可)(2分)
31.(10分)
(1)碱性(1分) (2分)
(2)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会覆盖在反应物CaO上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2分) 还原剂(1分)
(3)木条复燃(2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