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S─32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12 个小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 .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品抽真空包装是为了减小包装袋内压强,从而减缓食物变质速率
B .烘培糕点使用小苏打作催化剂,从而可以加快烘焙速率
C .工业上进行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时,压强条件选择在常压是因为加压不利于提高 SO2 的转化率 D .已知 NO g N O g Δ , 测定 NO2 相对分子质量时采用“高温低压” ,是因为“高温低
压”平衡都向逆方向移动,有利于测定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已知 ,则灰锡更稳定,且常温常压下为灰锡状态
B .只有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才可能是有效碰撞
C .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因而反应速率加快
D .对于△H>0 且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ΔS>0
3 .莽草酸(a)是抗病毒和抗癌药物中间体,其官能团修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B .M 为甲醇
C .a ,c 互为同系物 D .将 LiAlH4 改为 H2 ,也可以完成由 b 向 c 的转化
4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6g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氮原子数为 NA
B .12g 熔融的 NaHSO4 中含有 0.2NA 个阳离子
C .0. 1mol H2 和 0. 1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HI 分子为 0.2NA
D .常温下,pH=2 的磷酸溶液中 H+数目为 0.01NA
5 .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测定浓硫酸和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 B .用装置乙验证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用装置丙验证冰醋酸为弱电解质 D .用丁装置测定 NaClO 溶液的 pH
6 .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 CO 和H O 。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 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1 a , 途径一未使用催化剂 B . Δ1 Δ
C .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 D .途径二中甲酸的平衡转化率更高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Na2S2O3 溶液中加入浓盐酸: S2 O - + 2H + = SO2 个 +S 专 +H2 O
B .硫氰化铁溶液中加 NaOH 溶液产生沉淀:Fe3++3OH-=Fe(OH)3 ↓
C .用白醋浸泡过的淀粉 KI 试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4H++4I-+O2= 2I2+2H2O D .向 Na2S 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 :S2-+SO2+H2O=HSO3-+H2S
[已知:H2SO3 的 Ka1= 1.3 × 10-2 ,Ka2=6.3 × 10-8 ;H2S 的 Ka1=5.7 × 10-8 ,Ka2= 1.2 × 10-15]
8 .化学社的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 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B 段的化学反应是:2Al+6HCl=2AlCl3+3H2 ↑
B .A 点盐酸浓度最低,C 点盐酸浓度最高
C .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 .DE 段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反应并未停止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水后 c(H+)/c(OH-)值会变大的溶液中:K+ 、H+ 、Cl- 、SO42-
B .能使 pH 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K+ 、Na+ 、F- 、Cr2O72-
C .由水电离出的 c(H+)=1 × 10-13mol ·L-1 的溶液中:K+ 、Na+ 、、AlO2- 、Br-
D . 1g<0的溶液中:CH3COO- 、Ba2+ 、NO3- 、Cl-
高二化学 2023-11 半期 第 1页共 4 页
(
12
.为探究影响
NaHSO
3
溶液与
KMnO
4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下表实验方
案。
)10 .丙烯酸(CH2 = CHCOOH )和硫氰酸( HSCN )是两种一元酸且Ka (HSCN) > Ka (CH2 = CHCOOH) 。室
温下,pH=3 的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 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L2 曲线代表硫氰酸溶液 pH 与 V(H2O)关系
B .a 点与 b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只要保持温度不变,pH=3 的丙烯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 c(H+)水 ·c(OH-)水保持不变
D .加水无限稀释不能使 a 点移至 c 点
11.下列实验操作所观察到的现象正确且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盛有 CaO 的试管插入装有氨水和酚酞的烧杯中,向 试管中加水,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浅 升温,NH3 H2O 的电离平衡向 左移动
B 常温下,向等体积、等浓度的两份 Na2S 溶液中分别 加入少量等体积的 0. 1mol/LNaClO 溶液、 0.01mol/LNaClO 溶液,前者先变浑浊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 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C 将 pH= 12 的 NaOH 溶液由 25℃加热至 100℃后,pH 变为 10 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 Kw 减小
D 将 0.3molSO2 与 0. 1molO2 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 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实 验 (
a
o
) (
(
)
) H O /mL 褪色时 间 t/min
1 (
3.0
) (
2.0
) (
1.0
) (
0.0
) 2.0 8
2 3.0 2.0 2.0 0.0 a 6
3 4.0 2.0 2.0 0.0 0.0 4
4 3.0 2.0 1.0 0.5 b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1.0 ,b= 1.5
B .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C .第 3 组实验中用 NaHSO3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NaHSO3)= mol ·L-1 ·min-1
D .实验时需先将 KMnO4 、NaHSO3 、MnSO4 、H2O 混合后,再与 H2SO4 溶液混合并计时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3 个小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3 .下列有关图像分析和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表示合成氨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的速率—时间图,Ⅰ 、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NH3 的体积 分数:Ⅰ<Ⅱ
B .图乙表示 NO g + CO g CO g+N g Δ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按 1:2 投入 NO 和 CO 的混合气体建立平衡的过程,当 CO 与 NO 的转化率为 1∶2 时,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 .图丙表示N2O4(g) 2NO2(g)在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NO2 体积分数—压强图,则气体密度:A 点>C 点 D .图丁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 c(H+)与 c(OH-)的关系,a 点和 d 点 pH=7 ,溶液都呈中性
14 .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S2Cl2、Cl2 和 SCl2,发生反应 S2Cl2(g)+Cl2(g) 2SCl2(g), S2Cl2 与 SCl2 的初始消耗速率( )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A 、B 点处于平衡状态)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b 为 (SCl2)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B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升温,Cl2 的体积分数减小
C .T1℃下反应一段时间,SCl2 的物质的量增多
D .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体系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
15.在 3 个初始温度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0。3 个容器内反应 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容器类型 初始体积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 SO3 物质的量/mol
SO2 O2 SO3
Ⅰ 恒温恒容 1.0L 2 1 0 1.6
Ⅱ 绝热恒容 1.0L 2 1 0 a
Ⅲ 恒温恒压 2.0L 0 0 4 b
A .a<1.6 ,b>3.2
B .平衡时,I 容器中的 (SO2)正小于 II 容器中的 (SO3)逆
C .无法比较Ⅰ与 II 容器中平衡时压强的大小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 1.0molSO2(g)、0.20molO2(g)和4.0molSO3(g),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高二化学 2023-11 半期 第 2页共 4 页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16 .(14 分)肼(N2H4)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具有强还原性,实验室用 NH3 与 Cl2 合成 N2H4 的装 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c 的名称为 ,按图连接装置,盛放试剂前,首先要进行 的操作。 (2)装置 A 试管中盛放的药品为 (填化学式),装置中仪器 a 的作用除了导气还有 。 (3)导管 b 的作用是 。装置 C 中的试剂是 (填名称)。
(4)装置 D 中制备 Cl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装置 B 中制备 N2H4 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实验室对产品中肼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已知:N2H4+2I2=N2↑+4HI。取装置 B 中的溶液 3.00g, 调节溶液 pH 为 6.5 左右,加水配成 250mL 溶液,取 25.00mL 于锥形瓶中,滴加 2~3 滴淀粉溶液,用 0.2000mol ·L-1 的 I2 溶液滴定(杂质不参与反应) ,测得消耗 I2 溶液的体积为 20.00mL ,则该产品中 N2H4 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若加水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则测定的质量分 数 (填“偏大”“偏小”“不影响” )。
17 .(13 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冰醋酸;②Na2CO3 ;③NaOH;④盐酸;⑤H2C2O4 ;⑥熔 融 NaHSO4 ;⑦石墨;⑧酒精;⑨NH3 ;⑩BaCO3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用序号填空) ,将 ① 、④分别配制成等 pH 的溶液,分别取等体积溶液于 A 、B 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等量的锌粉,
产生氢气更多的是 (填“A”或“B” )。
(2)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 10mLH3PO2 溶液中加入 30mL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 H2PO2-和 OH-两种阴离子。已知常温下, Ka (H3PO2 ) = 5.9 x 10一2 ,磷酸的 各级电离平衡常数为 Ka1=7.6 × 10-3 ,Ka2=6.3 × 10-8 ,Ka3=4.4 × 10-13。
①写出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 。
②H3PO2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 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 H3PO2 溶液中加入足量 Na2HPO4 溶液,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
(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在反应过程中凡能给出质子(H+ )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
分子或离子都是碱。例如,Al(OH)3 = AlO + H+ + H2O , CH3COOH + HCl = CH3COOH + Cl 一 。已
知几种酸在醋酸中的电离常数(pKa )如表所示(pKa=-lgKa ):
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pKa 5.8 8.2 8.8 9.4
①上表中四种酸在醋酸中的酸性最弱的是 (填化学式)。
②在液态 H2SO4 中 CH3COOH 表现 性(填“酸”“碱”或“ 中”)。
(4)已知:H2A=H++HA- ,HA- =H++A2- ,常温下,0. 1mol ·L-1 的 NaHA 溶液其 pH=3。 ①0. 1mol ·L-1 的 NaHA 溶液中 HA- 的电离度ɑ= 。
②0. 1mol ·L-1 的 H2A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mol ·L-1
反应 I: 2CH3I (g ) = C2 H4 (g ) + 2HI(g ) ΔH1 = +80.2kJ . mol一 1
反应Ⅱ: 2C2 H4 (g ) = C4 H8 (g ) (丁烯) ΔH2
反应Ⅲ: 2HI(g ) = H2 (g ) + I2 (g ) ΔH3 > 0
(1)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C-H C=C C-C
键能/(kJ ·mol-1) 413 612 348
则反应Ⅱ的△H2= ,若反应 I 正反应活化能 E 正为 akJ ·mol-1 ,则逆反应活化能 E 逆为 kJ ·mol-1(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1molCH3I(g) ,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 C2H4 、HI 和 C4H8 的物质的量分数 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着体系温度升高,HI 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②715K 条件下,CH3I(g)的平衡转化率为 ,若起始压强为 200kPa ,则反应Ⅱ的标准平衡常 数KΘ = (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对反应dD (g ) + eE(g ) = gG(g ) + hH (g ) ,
高二化学 2023-11 半期 第 3页共 4 页
KΘ = ,其中pΘ = 100kPa ,pD、pE、pG、pH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3)研究反应Ⅱ对提高反应 I 中 CH3I(g)的平衡转化率有重要意义。T℃时,反应Ⅱ的正、逆反应速率
与浓度的关系为v正 = k正c2 (C2 H4 ) ,v逆 = k逆c (C4 H8 ) (k正、k逆 是速率常数) ,正、逆反应速率方程分别对
应图中曲线 m 、曲线 n。
①T℃时,向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C2H4(g)和 5molC4H8(g),此时速率 正 逆(填“>”“<”或“=”)。
②图中曲线 m 变为曲线 p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19.(12 分)HDS 催化剂广泛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生产中,通常利用加碱焙烧——水浸取法
从 HDS 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 MoS、NiS、V2O5、Al2O3)中提取贵重金属钒和钼,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MoO3 、V2O5 、Al2O3 均可与纯碱反应生成对应的钠盐,而 NiO 不行。
II.高温下,NH4VO3 易分解产生 N2 和一种含氮元素的气体。
III.①CuS 在水溶液存在平衡 CuS(s)Cu2+(aq)+S2-(aq) 其平衡常数 K=6 × 10-36;
②H2S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a1(H2S)=1 × 10-7 、Ka2(H2S)=6 × 10-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焙烧”过程中 MoS 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浸渣” 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滤液 2” 中的成分除了 Na2MoO4 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3)“沉钒” 时提钒率随初始钒的浓度及氯化铵的加入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选择的初始钒的浓度和
NH4Cl 的加入量分别约为 g L-1 、 g L-1。
(4)“沉钒” 时生成 NH4VO3 沉淀,请写出“煅烧”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沉钼”前要加入 NH4HS 进行“ 除杂” ,除掉溶液中微量的 Cu2+ ,则反应
Cu2+(aq)+HS-(aq)CuS(s)+H+(aq)的 K '= 。
高二化学 2023-11 半期 第 4页共 4 页
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二上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 15.(1~ 12 题每题 3 分,13~ 15 题每题 4 分)
DABAC DACDC BDBCB
16.(14 分)
(1)三颈烧瓶(1 分) 检查装置气密性(1 分)
(2)NH4Cl 、Ca(OH)2 防止液体倒吸进 A 中试管(1 分)
(3)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顺利滴下(1 分) 饱和氯化钠溶液(1 分)
(4)Ca(C1O)2+4HCl(浓)=CaCl2+2Cl2 ↑+2H2O
(5)2NH3+2OH-+Cl2=N2H4+2C1-+2H2O
(6)21.3% 偏大(1 分)
17.(13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
(1)②③⑥⑩(2 分) A
(2)①H3PO2 = H+ + H2PO ②变小 ②H3PO2+HPO42- =H2PO2-+H2PO4-(2 分)
(3)①HNO3 ②碱
(4)①1% ②0. 1 0. 101(答对 1 个给 1 分)
18.(13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
(1) 一84kJ . mol一 1 “ 一 80.2
(2)①800K 前升温,反应Ⅰ正向进行程度大于反应Ⅲ正向进行程度;(1 分)超过 800K 后升温,反应Ⅰ正向进行程度
小于反应Ⅲ正向进行程度(1 分)。或 800K 前以反应 I 为主,800K 后以反应 III 为主等(合理给分)。
②58.8% (或 ) 17
(3)=(1 分)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或升温(1 分)
19.(12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
(1)2MoS+2Na2CO3+5O2 焙烧2Na2MoO4+2CO2+2SO2
(2)NiO NaVO3 、NaHCO3
(3)20(1 分) 10(1 分)
(4)6NH4VO3 高温3V2O3+2N2↑+2NH3↑+9H2O
(5)1× 1021
高二化学 2023-11 半期 第 5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