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学校里,八年级的小鑫和小王在大扫除洗拖把放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水流形成了漩涡,小王说“我听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南北半球,这种下水的漩涡方向是不同的。”小鑫为了验证小王的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小王的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动手实验
⑤与南半球的网友视频连线求证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 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dB
B.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C. 洗澡时26℃的水温最适宜
D.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Hz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4. 在下列物体中:太阳、月亮、电灯、镜子、烛焰、正在放电影的银幕、闪电,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 太阳、月亮、烛焰 B. 太阳、烛焰、闪电
C. 月亮、烛焰、闪电 D. 太阳、钻石、闪电
5. 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 敲击鼓面时,撒一些轻小的纸屑在鼓面上
C.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 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6. 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 a瓶的音调最低 D. d瓶的音调最低
7.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B. 用手捂住耳朵
C. 马路上建造隔声板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8. 0℃的冰与0℃的水相比(  )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的冰与0℃的水一样冷
D. 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9.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固态氢 钨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259 3410
A. ﹣200℃的氢为固态 B.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 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 D. 铁和钨相比,用铁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0. 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 固体 固体 B. 固体 气体 C. 气体 固体 D. 气体 气体
11. 炒酸奶是夏天很火的一种食品,将酸奶和挑选的水果坚果等一起倒在一块铁板上,用铲子充分搅拌,故称之为炒酸奶,搅拌充分后抹平,下列论述分析正确的是(  )
A. 炒酸奶的铁板很烫
B. 炒酸奶时铁板附近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 酸奶在变成块状或片状的成品过程中需要吸热
D. 盛放炒酸奶的碗外壁过一会儿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12. 科学家发现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但没有引起人耳任何听觉,在靠进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再通过下列方式播放能听到番茄的“声音”的是(  )
A. 超小音量、超快速度 B. 超小音量、超低速度
C. 超大音量、超低速度 D. 超大音量、超快速度
13.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 高空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14.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固、液、气 B. 液、气、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
15. 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从早到晚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实线表示普通温度计,虚线表示体温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通过反射来判断目标方位和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某次蝙蝠发出该声波5s后收到其回声,则蝙蝠距离障碍物______m,超声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超声波清洗器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17. 我国自“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三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图所示,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此过程中会______热量。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在飞船内不用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就可以直接对话,那么在飞船外工作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对话,原因是______。
18.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为了让场馆所有人都能欣赏,小号声音接入了扬声器是因为小号直接发出的声音______不够。
19. 常用灭火器中有一种内部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____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使用时,会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手受伤。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它的原理是:干冰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__遇冷______成大量小水滴,形成白雾。
20.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___两图,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__两图,_________图波形显示的是噪声。
21. 如图所示是青藏铁路冻土路段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热棒”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态氨,使用它能对路基进行______(选填“降温”或“升温”),从而防止夏季冻土的融化,“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22. 如图甲体温计显示的示数是______℃,该体温表示患者已经发烧,高热是指体表温度超过39℃,温水擦浴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拭之后利用水蒸发______的特点可以达到降温效果,稍稍用扇子扇一扇可以提升降温效果,这是因为______会影响蒸发快慢。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5分)
23. 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小球的作用是______。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弹开。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关系。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4.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1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音的本质是在______控制和减少噪声。
25. 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应选用颗粒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由图乙可读出某时刻该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该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_,读数时视线______;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6分钟处于______态,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______分钟。
26. 在研究光的色散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了实验操作,在白纸做成的光屏上获得了一条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
(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最早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在示意图中,彩色光带中的红光靠近光带的______处(填“A”或“B”),因为这种色光通过玻璃时的偏折程度较______(选填“大”“小”);
(2)如果用红纸做的光屏来接收,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彩色光带;
(3)彩色电视机屏幕上色彩艳丽,放大后发现是由红、_____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我们把这三种颜色叫做光的______。
27.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铁 尼龙 尼龙
长度()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 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0.89
(1)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______②______;
(4)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28.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选填“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②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______图(选填“C”或“D”);
③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所示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④为缩短实验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2)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成分应该是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3)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 段时间,原因可能是______,此时水面上出现“白气”会比停止加热______(“多”或“少”)一些;
(4)如图丁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漂浮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
(5)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给出的图像中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__。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学校里,八年级的小鑫和小王在大扫除洗拖把放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水流形成了漩涡,小王说“我听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南北半球,这种下水的漩涡方向是不同的。”小鑫为了验证小王的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小王的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动手实验
⑤与南半球的网友视频连线求证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直接相信小王的说法,不属于获取证据,属于结论;②建立新的假设,属于提出假设阶段,③查找资料研究、④动手实验、⑤与南半球的网友视频连线求证,都属于获取证据,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dB
B.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C. 洗澡时26℃的水温最适宜
D.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Hz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贝是响度的单位,物理学把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规定为0dB,故A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大小不同,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澡时的水温略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故C不符合题意;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0Hz,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所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 在下列物体中:太阳、月亮、电灯、镜子、烛焰、正在放电影的银幕、闪电,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 太阳、月亮、烛焰 B. 太阳、烛焰、闪电
C. 月亮、烛焰、闪电 D. 太阳、钻石、闪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源的定义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AC.月亮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AC不符合题意;
B.太阳、烛焰、闪电,都能自行发光,都是光源,故B符合题意;
D.钻石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 敲击鼓面时,撒一些轻小的纸屑在鼓面上
C.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 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发声音叉触及面颊,感知发声体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敲击鼓面时,撒轻小的纸屑,可以看到纸屑在鼓面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故C符合题意;
D.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 B.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 a瓶的音调最低 D. d瓶的音调最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
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7.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B. 用手捂住耳朵
C. 马路上建造隔声板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和马路上建造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AC不符合题意;
B.用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0℃的冰与0℃的水相比(  )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的冰与0℃的水一样冷
D. 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无关,由题意可知,冰和水的温度均为0℃,温度相同,则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即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固态氢 钨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259 3410
A. ﹣200℃的氢为固态 B.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 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 D. 铁和钨相比,用铁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200℃高于氢的熔点,因此此温度下的氢是液态,故A错误;
B.固态的铜温度低于1083℃,而液态的铁温度高于1535℃,故铜球调入铁水中会被熔化掉,故B错误;
C.温度到达-50℃时,水银已是固态了,不能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测温了,因此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故C正确;
D.铁丝达到1535℃,继续加热就会熔化,而钨丝达到3410℃继续加热才熔化,因此和钨丝相比,铁丝更容易熔化,因此生活中才选用钨丝作为灯丝,故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 固体 固体 B. 固体 气体 C. 气体 固体 D. 气体 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佩戴耳机时,人听到的声音时通过头骨等骨骼传播到听觉神经,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即声音是由固体传播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即气体)传播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 炒酸奶是夏天很火的一种食品,将酸奶和挑选的水果坚果等一起倒在一块铁板上,用铲子充分搅拌,故称之为炒酸奶,搅拌充分后抹平,下列论述分析正确的是(  )
A. 炒酸奶的铁板很烫
B. 炒酸奶时铁板附近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 酸奶在变成块状或片状的成品过程中需要吸热
D. 盛放炒酸奶的碗外壁过一会儿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炒酸奶的铁板温度很低,酸奶在铁板上放热凝固,故A错误;
B.炒酸奶时铁板附近出现的大量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
C.炒酸奶的过程中铁板吸收酸奶的热量,使之温度降低,因此酸奶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盛放炒酸奶的碗外壁温度较低,过一会儿出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2. 科学家发现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但没有引起人耳任何听觉,在靠进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再通过下列方式播放能听到番茄的“声音”的是(  )
A. 超小音量、超快速度 B. 超小音量、超低速度
C. 超大音量、超低速度 D. 超大音量、超快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响度很小的超声可知,原来的响度小,则应用超大音量播放,同时由于原来的音调高,应超低速度播放可以降低音调,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 高空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水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故C正确;
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4.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固、液、气 B. 液、气、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物态吸热变成乙物态,乙物态吸热变成丙物态,可知甲物态为固态,则乙物态为液态;液态的乙物态吸热变成丙物态,可知丙物态为气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从早到晚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实线表示普通温度计,虚线表示体温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CD.从早到晚一天中气温变化是先升高,再降低,普通温度计放在窗台上,其示数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故CD错误;
AB.从早到晚一天中气温变化是先升高,再降低,体温计放在窗台上,示数上升到最高温度后,气温下降时体温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通过反射来判断目标方位和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某次蝙蝠发出该声波5s后收到其回声,则蝙蝠距离障碍物______m,超声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超声波清洗器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答案】 ①. 超声波 ②. 340m/s ③. 850 ④. 能量
【解析】
【详解】[1]蝙蝠判断目标方位和距离的方式是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通过反射来判断目标方位和距离。
[2]根据声速可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3]蝙蝠距离障碍物为
[4]因为声音具有能量,所以超声波清洗器,可以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
17. 我国自“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三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图所示,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此过程中会______热量。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在飞船内不用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就可以直接对话,那么在飞船外工作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对话,原因是______。
【答案】 ①. 凝固 ②. 放出 ③. 不能 ④.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
【详解】[1][2]液体球变成“冰球”,是物质由液体变成固体,其变化过程是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所以固体球是热的。
[3][4]飞船外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飞船外不能直接对话。
18.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为了让场馆所有人都能欣赏,小号声音接入了扬声器是因为小号直接发出的声音______不够。
【答案】 ①. 空气 ②. 音调 ③. 响度
【解析】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号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2]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了小号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3]小号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小,接入扬声器可以增大响度,使场馆所有人都能听到欣赏。
19. 常用灭火器中有一种内部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____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使用时,会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手受伤。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它的原理是:干冰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__遇冷______成大量小水滴,形成白雾。
【答案】 ①. 压缩体积 ②. 汽化 ③. 吸热 ④. 升华 ⑤. 空气中的水蒸气 ⑥. 液化
【解析】
【详解】[1][2][3]根据汽化、液化的知识可知,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装入灭火器中的,当打开阀门使用时,体积膨胀,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
[4][5][6]根据升华、液化的知识可知,干冰在常温下吸热迅速升华,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大量小水滴,形成白雾。
20.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___两图,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__两图,_________图波形显示的是噪声。
【答案】 ①. 甲、乙 ②. 乙、丙 ③. 丁
【解析】
【详解】[1] [2] [3]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的振动次数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3个波谷),说明甲乙的振动快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调相同;对比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响度相同;丁的波形杂乱无章,说明该声音可能是噪声。
21. 如图所示是青藏铁路冻土路段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热棒”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态氨,使用它能对路基进行______(选填“降温”或“升温”),从而防止夏季冻土的融化,“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答案】 ①. 降温 ②. 液化
【解析】
【详解】[1]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路基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
[2]棒内上端的氨气通过散热片将热传给空气(即放热),冷却后又变为液体回到下部,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22. 如图甲体温计显示的示数是______℃,该体温表示患者已经发烧,高热是指体表温度超过39℃,温水擦浴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拭之后利用水蒸发______的特点可以达到降温效果,稍稍用扇子扇一扇可以提升降温效果,这是因为______会影响蒸发快慢。
【答案】 ①. 37.8 ②. 吸热 ③.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解析】
【详解】[1]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2℃。
[2]温水擦拭之后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可以达到降温效果。
[3]稍稍用扇子扇一扇可以加快水表面空气流速,提升降温效果。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5分)
23. 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小球的作用是______。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弹开。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关系。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答案】 ①. 振动 ②.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③. 不能 ④. ① ⑤. 频率 ⑥. 音调 ⑦. 次声波
【解析】
【详解】(1)[1]根据题意可知,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根据转换法可知,小球的作用是音叉的微弱振动转换成乒乓球的运动。
[3]图乙可知,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乙实验中左边的乒乓球不能被弹开。
[4]①.图甲可以探究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音叉响度不同,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所以实验还可以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①符合题意;
②.一个音叉的音调是固定的,不能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
(2)[5][6]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控制响度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的频率和音调的关系。
[7]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为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
24.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1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音的本质是在______控制和减少噪声。
【答案】 ①. 小 ②. 好 ③. 海绵 ④. 响度 ⑤. 传播过程中
【解析】
【详解】(1)[1]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2)[2][3]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因海绵报纸粗糙,故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
(3)[4][5]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其实是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25. 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应选用颗粒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由图乙可读出某时刻该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该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_,读数时视线______;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6分钟处于______态,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______分钟。
【答案】 ①. 较小 ②. 慢 ③. 状态 ④. -4℃ ⑤. 液体的热胀冷缩 ⑥. 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⑦. 不变 ⑧. 固液共存 ⑨. 4
【解析】
【详解】(1)[1][2]冰的熔点为0℃,装有碎冰(颗粒较小的冰块)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3]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冰的状态变化。
[4]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5℃以下,读数是-4℃。
[5][6]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3)[7][8]由图丙可知,冰达到熔点后熔化,虽然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9]冰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经历了4min。
26. 在研究光的色散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了实验操作,在白纸做成的光屏上获得了一条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
(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最早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在示意图中,彩色光带中的红光靠近光带的______处(填“A”或“B”),因为这种色光通过玻璃时的偏折程度较______(选填“大”“小”);
(2)如果用红纸做的光屏来接收,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彩色光带;
(3)彩色电视机屏幕上色彩艳丽,放大后发现是由红、_____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我们把这三种颜色叫做光的______。
【答案】 ①. 光的色散 ②. 牛顿 ③. A ④. 小 ⑤. 不能 ⑥. 绿 ⑦. 三原色
【解析】
【详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2]由文字记载发现,最早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由于图中三棱镜是反着放的,所以从下到上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所以光屏上A处为红光。
[4]红光通过玻璃时的偏折程度较小。
(2)[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因此如果用红纸做的光屏来接收,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彩色光带。
(3)[6][7]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27.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铁 尼龙 尼龙
长度()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 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0.89
(1)选用编号为A、B、C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______②______;
(4)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答案】 ①. 一 ②. A ③. D ④. F ⑤. 80 ⑥. 1.02 ⑦. 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详解】(1)[1]由表中信息可知,编号为A、B、C的琴弦,它们的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这是为了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即为了验证猜想一。
(2)[2][3][4]为验证猜想二(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A、D、F进行研究。
(3)[5][6]为了验证猜想三(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横截面积和长度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E、G、H进行研究,所以应选择长度均为,横截面积都是的不同材料的琴弦。
(4)[7]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本实验就采用了这种研究方法。
28.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选填“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②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______图(选填“C”或“D”);
③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④为缩短实验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2)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成分应该是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3)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 段时间,原因可能是______,此时水面上出现“白气”会比停止加热______(“多”或“少”)一些;
(4)如图丁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漂浮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
(5)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给出的图像中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__。
【答案】 ①. B ②. C ③. ④. 减少水的质量 ⑤. 不变 ⑥. 水蒸气 ⑦. 仍能从石棉网吸热 ⑧. 少 ⑨. 不能 ⑩. 达到沸点后,吸收不到热量 . C
【解析】
【详解】(1)[1]①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
[2]②由表格中数据得,第6min水已经沸腾,C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因此第6min水中气泡是图乙的C图。
[3]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④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减少水的质量,减小水被加热到沸腾吸收的热量或加盖子,减少水由于蒸发带走的热量。
(2)[5]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6]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的气泡,主要是分成是水蒸气。
(3)[7]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不断吸热,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的原因应该是水能继续从石棉网吸收到热量。
[8]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因此停火后水面上出现“白气”相对多一些。
(4)[9][10]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大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沸点不变,小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吸收到热量,因此小试管中的热水不能沸腾。
(5)[11]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锅内水的温度降低,水吸热温度上升,当水温达到沸点后,水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含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广州市三校联考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