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期中化学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答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在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酒精挥发 C. 石蜡熔化 D. 食物腐烂
2.空气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单质
3.今年清明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
A. B. C. D.
4.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
A. 汞 B. 金 C. 银 D. 铝
5.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6.氮肥硝酸铵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不可能产物是( )
A. NO2、H2O B. CO2、H2O C. N2、H2O D. NH3、NO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滴加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连接仪器
8.关于水和双氧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氢分子
B. 性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都能通过化学变化得到氧气
C. 用途:水可用作溶剂,双氧水可用作消毒
D. 转化:在化学反应中双氧水可以转化为水
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10.t2℃时,向盛有10g水烧杯中加入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
B. 搅拌的目的是増大甲的溶解度
C.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容易变为饱和溶液
D. 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毎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毎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常用作玻璃刻刀——金刚石坚硬无比
B.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滑腻性
C.二氧化碳常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_____.
12.下列物质加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氯化钠 B. 面粉 C. 植物油 D._____.
13.2019年被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通过下图能获得的信息是( )
A.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铟元素的元素符号为In
C.铟元素的中子数为49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14.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盐酸溶液中硫酸 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B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分别加入水,触摸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鉴别CO和CH4两种气体 _____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 通电分解水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D. 将一定量的碳酸钙逐渐加入盐酸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____。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
(2)氧化钠的化学式_____;
(3)镁离子的符号_____;
(4)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5)标注硝酸(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7.“烧烤”是一种街头美食。
(1)烧烤时所用的木炭也常用于净水,其原因是_____;
(2)吃过烧烤后可用洗手液清洗手上油污,其原因是洗手液具有_____作用;
(3)烧烤过后可用水浇灭木炭,其灭火原理是_____;
(4)烧烤的过程中,食物焦化易产生致癌物苯并芘(化学式为C20H12),苯并芘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5)烧烤的常见食材有羊肉、鸡翅、鱼虾、火腿肠、土豆、红薯和青菜等,它们富含的蛋白质的有(任写一种,下同)_____,富含糖类物质的有_____;
18.近期,我国嫦娥4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未来月球资源利用,前景无量。
(1)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氦-3(即相对原子质量为3),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质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_。
(2)月球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没有削弱,因此利用太阳能的条件较好。太阳能属于新能源,请再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
19.江西盐业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设计如下图。
(1)晾晒盐水得到粗盐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室加热蒸发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堆埚钳、石棉、酒精灯、玻璃棒和_____。
(3)实际生产中应选择途径_____(“①”或“②”),理由是_____。
(4)实验测定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不能加入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_____。
20.如图,物质A~F及X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已知B的水溶液叫石灰水。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
②C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③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高锰酸钾 例:_____ AD
过氧化氧(二氧化锰) _____
氯酸钾(二氧化锰) __________
(2)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_____,_____(写出两条);
③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22.指示剂在教材实验中运用较广,下图四个实验均运用酚酞或石蕊试液。请完成:
(1)图1实验观察到烧杯A溶液变红,烧杯B溶液没有变化,证明_____。
(2)图2中实验Ⅰ、Ⅱ对比证明醋酸溶液_____,实验Ⅲ、Ⅳ对比,说明_____使石蕊变红。
(3)根据图3实验,填写表格的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紫色石蕊 溶液变蓝 _____
无色酚酞 ______ 没有变化
(4)图4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3.在做金属与酸反应实验时,芳芳取一块铝片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发现无气泡产生,过了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很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快,很快反应又停止了。为了弄清此异常现象的原因,请你和芳芳一起完成以下探究:
【问题一】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可能是铝片表面的氧化膜没有去掉。铝形成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一】另取一铝片,用_____,放入另一试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现象为_____,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二】为什么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越来越快?
【猜想二】_____;
【实验二】继续观察“【实验一】”中的现象,发现反应速率越来越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发烫,而且越来越烫,证明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_____有关,该猜想正确。
【问题三】为什么反应很快就停止了?
【猜想】芳芳认为加入的酸已反应完了。
【实验三】芳芳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倒掉,重新向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_____,发现又有气泡产生,证明芳芳的猜想是正确。再仔细观察发现,刚开始的反应速率又明显比实验二的高峰期时_____(填“快”或“慢”)。
【反思交流】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除了跟金属的活动性和温度有关外,还跟_____有关(写一个)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进行实验,充分反应,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1)第一次实验后,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试计算该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该黄铜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期中化学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答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在相应的位置上)
1. D
2. A
3. B
4. D
5. A
6. B
7. D
8. A
9.A
10. D
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毎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毎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答案】 (1). A (2). 化学性质稳定
12.【答案】 (1). A (2). 蔗糖
13.【答案】 (1). B (2). 114.8
14.【答案】 (1). B (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15.【答案】 (1). C (2). 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
(2)氧化钠的化学式_____;
(3)镁离子的符号_____;
(4)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5)标注硝酸(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答案】 (1). 2N (2). Na2O (3). Mg2+ (4). 2SO2 (5).
17.【答案】 (1). 木炭有吸附作用 (2). 乳化 (3).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4). 20:1 (5). 羊肉(或鸡翅、鱼虾、火腿肠) (6). 土豆(或红薯)
18.【答案】 (1). 2 (2). 1 (3). 没有氧气(或没有水蒸气) (4). 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19.【答案】 (1). 蒸发结晶 (2). 蒸发皿 (3). ① (4). 步骤简单 (5). (6). (6)加氯化钠会生成氯气,干扰实验结果
20.【答案】 (1). CO2 (2). 复分解反应 (3). (4). H2O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高锰酸钾 例:_____ AD
过氧化氧(二氧化锰) _____
氯酸钾(二氧化锰) __________
(2)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_____,_____(写出两条);
③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答案】 (1). (2). BD (3). AD (4). 酒精灯 (5). 集气瓶 (6).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7). 操作简便(或节能安全等) (8). b
22.指示剂在教材实验中运用较广,下图四个实验均运用酚酞或石蕊试液。请完成:
(1)图1实验观察到烧杯A溶液变红,烧杯B溶液没有变化,证明_____。
(2)图2中实验Ⅰ、Ⅱ对比证明醋酸溶液_____,实验Ⅲ、Ⅳ对比,说明_____使石蕊变红。
(3)根据图3实验,填写表格的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紫色石蕊 溶液变蓝 _____
无色酚酞 ______ 没有变化
(4)图4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 (1). 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显碱性 (2). 呈酸性 (3). 碳酸 (4). 溶液变红 (5). 溶液变红 (6).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7).
23.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芳芳取一块铝片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发现无气泡产生,过了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很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快,很快反应又停止了。为了弄清此异常现象的原因,请你和芳芳一起完成以下探究:
【问题一】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可能是铝片表面的氧化膜没有去掉。铝形成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一】另取一铝片,用_____,放入另一试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现象为_____,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二】为什么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越来越快?
【猜想二】_____;
【实验二】继续观察“【实验一】”中的现象,发现反应速率越来越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发烫,而且越来越烫,证明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_____有关,该猜想正确。
【问题三】为什么反应很快就停止了?
【猜想】芳芳认为加入的酸已反应完了。
【实验三】芳芳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倒掉,重新向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_____,发现又有气泡产生,证明芳芳的猜想是正确。再仔细观察发现,刚开始的反应速率又明显比实验二的高峰期时_____(填“快”或“慢”)。
【反思交流】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除了跟金属的活动性和温度有关外,还跟_____有关(写一个)
【答案】 (1). (2). 砂纸打磨 (3). 有气泡生成 (4). 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5). 温度 (6). 稀硫酸 (7). 慢 (8). 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进行实验,充分反应,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1)第一次实验后,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试计算该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该黄铜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第一次实验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20g 39.92g=0.08 g;
(2)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3.92g
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3)设20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y。
该反应中共生成H2的质量为20g+80g-99.8g=0.2g.
y=6.5g
黄铜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1)0.08g(2)19.6%(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