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答案:
1.(B)
2.(D)
3.(D)
4.(B)
5.(B)
6.(C)
7.(D)
8(1) 阴气 。
(2) ③ 。
(3)
① AB (填字母)。
②是 木炭 。
(4)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 氧气具有助燃性 。
9.
(1) CaCO3+HClCaCl2+H2O+CO2 , 向上排空气集气 法。
(2) 防止水和二氧化碳接触 。
(3) c ; a 。
(4) 装置漏气 。
10.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KClO3KCl+
O2 。
(2) 甲 
(3) KMnO4K2MnO4+MnO2+O2 , A , 试管口没有棉花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
(4)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
(5) a 。
11.
(1)A. H2O2 。
(2): H2O2H2O+O2 , 分解反应 。
(3): Fe+O2Fe3O4 。
(4)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
(5) 温室效应 。
12.
(1) 释放 。
(2) 碳替代 。 骑自行车上学 。
(3)。
①。 错
②。 对 。
(4), 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
13.
(1): CaCO3+HClCaCl2+H2O+CO2 。
(2)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
(1)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2) 不能 
(3)依据生成物和反应物的不同,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可间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4) 排除水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色 。
(5) 二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
(6) 气球体积变大,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
(7)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间接判断反应物的减少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发生。
探究三:碳酸是否稳定
(1) H2CO3CO2+H2O 。
(2) 将变红色的小花取出进行烘烤,若小花由红色变为紫色,则说明碳酸不稳定 (填操作、现象、结论)。
14.
(1) 吸附 。
(2)是 肥皂水 。
(3) 12 mL。 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九年级化学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表示氮气B.b的化学性质较a稳定
C.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D.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氧气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
C.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4.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常常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关于水的净化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
C.硬水煮沸后可降低水的硬度
D.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杂质
5.如图所示,如图①是电解水的装置,如图②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应接电源正极
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实验时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D.8 s时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约是2∶1
第5题图
6.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图
A.曲线c代表氧气B.t2时刻开始产生氧气C.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
D.与直接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相比,该操作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如图所示装置,既可制取气体,又可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里,装置Ⅰ可用作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当打开K1、关闭K2时,装置Ⅱ可用于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CO2
C.当打开K2、关闭K1时,装置Ⅲ可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CO2
D.当打开K1、关闭K2时,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可用于收集O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46分)
8.(6分)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唐代化学家马和最先发现氧气,他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  (填“阳气”或“阴气”)。
(2)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生成氧气的是  (填序号)。
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3)如图Ⅰ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氧气”若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
A.稀有气体 B.水 C.蜡烛
②“氧气”若不能从甲处通过,除①举例的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名称)。
(4)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按如图 Ⅱ 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并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
9.(6分)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是  ,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  法。
(2)若用装置C收集并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3)用装置B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填字母,下同);装置B中多孔隔板的作用是  。
a.承载大理石 b.吸附c.控制反应开始与结束 d.促进液体流动
(4)收集好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夹紧止水夹,固液没有分离,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10.(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验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小康同学准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他应该选择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但是该装置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 。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如图装置干燥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液体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那么进气口应是  (填“a”或“b”)端。
11.(6分)A~G是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且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B、F是无色气体,D、G是黑色固体,金属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  。
(2)请写出反应A→B+C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请写出反应B→G的符号表达式:  。
(4)在做B→G的燃烧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5)物质F在大气中排放过多会引起  。
12.(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甲。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溶液、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乙。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CO2。
(2)由图甲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补充一条你在生活中能为达到“碳中和”力所能及的事情: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乙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
(4)对比图乙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13.(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写符号表达式)。
(2)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
探究二: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
[思路分析]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2)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发光、发热等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因此  (填“能”或“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法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依据生成物和的不同,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可间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查阅资料] 盐酸、硫酸、醋酸等都属于酸类物质。
[设计实验] 用四朵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如图甲实验。
(4)实验②的目的是  。
(5)实验①、④中紫花变红,②、③紫花不变红。由此可知,猜想  成立;通过对比实验①、④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6)小组同学进行了创新,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7)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判断反应物的减少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发生。
探究三:碳酸是否稳定
(1)同学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得出,碳酸是不稳定的,写出碳酸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2)为证明碳酸是否稳定,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填操作、现象、结论)。
14.(3分)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图乙为蒸馏装置,海水经图甲装置单独处理后,还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用来区分海水分别经图甲与图乙装置单独处理后的试剂是  。
(3)图丙为简易水电解器,经检验发现A管内气体为6 mL,B管连接的是负极,气体体积约为  mL。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四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4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第3节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