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及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喝了汽水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3g,所以硝酸钾属于可溶物质
D.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例如碘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汽油中溶解性大
2.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
A.Mg2+、Na+、SO42-、Cl- B.Ca2+、Fe3+、Cl-、NO3-
C.Na+、K+、NO3-、HCO3- D.Al3+、Na+、OH-、Cl-
3.将60℃的2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溶解度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4.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
A.氧气可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
B.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5.只用石蕊试液就能将下列各组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A.NaCl NaOH NaNO3 B.NaOH Na2CO3 KNO3
C.HCl NaCl Na2SO4 D.Na2SO4 H2SO4 CuSO4
6.高氯酸钾( 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一定有晶体析出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20℃时,向2 g高氯酸钾中加入98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7.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溶解和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蒸发时,待蒸发皿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
D.溶解时, 在量筒中边加粗盐边搅拌
8.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
B.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C.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只用酚酞试液就能将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区别开来
9.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a溶液和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D.将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均有晶体析出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都有晶体析出
B.t2℃时,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C.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30g
11.下列各组物质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B.、、
C.、、 D.、、
1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3.图一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至原温度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①图中P点的含义   。
② ℃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   克。
③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其中的溶质是   (选填“A”或“B”)。
④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   。
⑤关于图二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B.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含义是   .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   .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为   ;
②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   ;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为了弄清原因,他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验证,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以下内容。
问题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一: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取少量未通入CO2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   试剂。 溶液   色 猜想的结论正确
原因二:产生的CO2中带有HCl气体 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   试剂中。 有   沉淀产生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②   。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当选用E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氯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F充满水来收集氧气, 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在该反应结束后可通过   操作来分离MnO2 。(提示:MnO2不溶于水)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   (填“K”、“L”或“M”)。
②装置H的作用是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静置一会儿后,采取如图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2)河水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   ,   .
(4)经改正后重新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但它仍不是纯水,原因是   .
四、计算题
19.某NaCl样品中只含有杂质CaCl2,为测定样品中CaCl2质量分数,取样品20g完全溶解于水中,并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g。计算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喝了汽水,常常打嗝,这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合题意;
B、影响物质溶解度因素有溶质、溶剂性质和温度,不符合题意;
C、判定物质是否是可溶的依据是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不是0℃时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在汽油中溶解度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和物质的种类有关进行分析,根据气体溶液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根据溶解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Mg2+、Na+、SO42-、Cl-与氢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B、含铁离子溶液是黄色,不符合题意;
C、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离子间能相互结合成水或气体或沉淀则不能共存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于降温而使溶液中的溶质硝酸钾结晶析出,因此溶液的质量减小;故A不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因此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减小;故B不正确;
C、降温时,饱和溶液硝酸钾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而硝酸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
D、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且析出的晶体不含有结晶水而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
4.【答案】A
【解析】【解答】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氧气是助燃剂,没有可燃性,A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具有碱性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因此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氯化钠和硝酸钠溶液都显中性,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不能鉴别;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石蕊试液显示蓝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C、氯化钠和硫酸钠溶液都显中性,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不能鉴别;
D、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故选:D.
【分析】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物质的性质考虑,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中性溶液不变色,然后再利用物质之间的反应判断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A不符合题意;
B、80℃的高氯酸钾溶液可能是很稀的溶液,冷却至4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B不符合题意;
C、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C不符合题意;
D、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6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解答
B根据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解答
C、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答】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A符合题意;
B、溶解时玻璃棒的用途是搅拌,加快溶解,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落,B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用余热把水蒸干,C不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中,应该在烧杯中,量筒是量一定体积的液体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来分析;根据溶解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错误;
B、测定酸雨的pH应该用pH试纸,石蕊试液只能测定酸碱性,故错误;
C、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可以是碳酸盐或活泼金属,故结论错误;
D、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变红色,遇稀盐酸不变色,和氯化钠不变色,然后将变红的溶液滴入两种溶液中,若红色褪去,说明是稀盐酸,另一种为氯化钠,可以鉴别,故正确;
故选项为: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考虑;
B、根据测定酸雨的pH的方法考虑;
C、根据产生的气体的可能性来推断;
D、根据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酸碱能够反应考虑.
9.【答案】A
【解析】【解答】A.t1℃时,a饱和溶液和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但a溶液和b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符合题意;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
C.t3℃时,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 由图看出,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均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减小,故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故错误;
B、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若为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故错误;
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即该温度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0g,而非100g,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依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B、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若为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
C、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根据t2℃时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答】溶液中各物质能够共存是指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即各离子之间不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由题干溶液的pH=3且溶液为无色,可知该溶液含有H+,不含有Fe2+、Fe3+、Cu2+等带有颜色的离子。
A、Na2CO3中的CO32-和溶液中的H+相互作用会生成CO2和H2O,所以不能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中的OH-和溶液中的H+相互作用会生成H2O,所以不能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都是无色,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CuCl2中Cu2+使溶液呈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CO32-和H+不能共存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OH-和H+不能共存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之间相互共存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Cu2+使溶液呈蓝色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答】A、从溶解度曲线,可知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b=c,故溶质的质量分数a>b=c,A不符合题意,
B、因为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b=c,所以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溶质的质量a>b=c,B不符合题意,
C、蒸发水分,都析出晶体,故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
D、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降温至t1℃,它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图像可得t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解答
B根据三种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可解答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解答
13.【答案】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10;无法判断;B;降温结晶;BD
【解析】【解答】①图中P点的含义是: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20g,那么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
③由图二可知,甲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⑤A、由于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故蒸发一定量的水,甲烧杯中可能有固体析出,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甲烧杯中全部溶解,乙烧杯中有部分未溶解的固体,故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乙是A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是B物质的溶液,甲中能溶解A物质,但是否能够完全溶解,无法判断,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B的溶解度t2℃时大于t1℃,故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 ①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 根据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③ 烧杯甲中没有剩余的溶质,故可能不饱和也有可能刚刚饱和,故无法判断;根据A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可以判断,烧杯甲中溶质是A;
④ 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判断结晶的方法;
⑤ A、甲烧杯中的溶液不一定饱和,故不一定有溶质析出;
B、根据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啦分析判断;
C、根据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两溶液混合一定会溶解部分乙物质,但是否能全部溶解,无法判断;
D、根据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和B的溶解度增大来分析。
14.【答案】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9:25:34
【解析】【解答】解:根据溶解度的概念,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36g:100g:(36g+100g)=9:25:34.
故答案为: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9:25:34.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15.【答案】25g;乙;降温结晶;D、F
【解析】【解答】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5g;
②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乙,因为甲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④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只能溶解25克甲,故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错误;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丙,因为t2℃时,溶解度是甲>乙>丙,要使等质量的甲、乙、丙完全溶解,丙需要的水最多,错误;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浓度不变,丙的溶解度降低,可能会有晶体析出,也可能没有,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错误;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 ×100%=10%,正确;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较多,溶质质量较少,乙析出的晶体少,溶质质量较大,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最小,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浓度可能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50g;乙;降温结晶;D、F.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正确,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16.【答案】无色;酚酞不变;硝酸银溶液;白色
【解析】【解答】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取少量未通入CO2的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若溶液不变色,则证明石灰水已完全变质;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产生的CO2中带有HCl气体。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根据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分析;根据盐酸与硝酸银反应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分析。
17.【答案】(1)长颈漏斗
(2)AC或AE或AF;KClO3 KCl+O2;BD
(3)B;H2O2 H2O+O2;b;过滤
(4)M;防止液体倒流入装置G中,使试管炸裂
【解析】【解答】(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仪器②的名称长颈漏斗。(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选用的装置组合为AC或AE或AF;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 KCl+O2;A、氯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加快了反应速率,但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错误;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就会留有气泡,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正确;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会导致氧气没有收集满,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错误;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空气,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正确。
故答案为:BD。(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2 H2O+O2;若F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二氧化锰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5)①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为防止氨气跑到空气中去,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M;②由于氨气易溶于水,装置H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流入装置G中,使试管炸裂。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要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及收集氧气时不能过早,否则会使气体不纯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要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密闭装置收集氧气时导气管要长进短出及过滤原理分析;
(4)根据氨气的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及加热装置要注意液体倒吸分析。
18.【答案】(1)玻璃棒
(2)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沉降
(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
【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缺少的是玻璃棒,在此玻璃棒起到的是引流;(2)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状物吸附小颗粒泥尘,使其变大,有利于沉降;(3)过滤后如果滤液仍浑浊,说明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时的水仍然属于混合物,因为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
故答案为:(1)玻璃棒;(2)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沉降;(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
【分析】(1)根据过滤时注意事项和各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2)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解答;(3)过滤的原理是根据固体不能通过滤纸上的小孔,而液体可以通过滤纸上的小孔.凡是不能经过滤器过滤就进入滤液的失误,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4)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解答.
19.【答案】解:设生成2g碳酸钙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x。
Na2CO3+ CaCl2=2NaCl+ CaCO3↓
  111 100
  x 2g
x=2.22g
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
=11.1%
答: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
【解析】【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未知量是氯化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重庆市第一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定时练习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期中素质评价卷-英语五年级上册 牛津上海版(三起)(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