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6届高一上期定时练习
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Ba:137
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1-15每题2分,16-21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颜料难溶于水
B. 石青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 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一种黑色固体
D. 石青颜料除了色彩鲜艳,在常温下较稳定,也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颜料中CuCO3和Cu(OH)2均难溶于水,故A正确;
B.石青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6HCl=3CuCl2+4H2O+2CO2↑,故B错误;
C.CuCO3和Cu(OH)2均受热分解可得到黑色固体CuO,故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黑色固体,故C正确;
D.石青[2CuCO3 Cu(OH)2]在常温下较稳定,故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B
2. 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
B. 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C.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D. 科学家成功将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B.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故不选B;
C.《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故不选C;
D.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故不选D;
选A。
3.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 硫酸、冰、胆矾都属于化合物 B.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混合物一定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D. 与CO含相同元素,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酸、冰、胆矾都只含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是过氧化物,故不选B;
C.混合物可能只含一种元素,如:O2、O3的混合物中只含O元素,故C错误;
D.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与CO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选A。
4.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O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H2O作还原剂,故不选A;
B.,N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2O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故选B;
C.,H2O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H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不选C;
D.,H2O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故不选D;
选B。
5. 酸、碱、盐、氧化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铁
B. (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C. 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制作干燥剂
D. 易潮解,可用于的尾气吸收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具有还原性,能将铁还原为铁单质,可用于冶炼铁,A正确;
B.明矾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沉淀达到净水目,B正确;
C.CaO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制作一些物质 干燥剂,C正确;
D.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用于二氧化硫的尾气吸收,和易潮解无关,D错误;
故选D
6. 人类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有:①;②。已知是弱酸,其结构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 的结构示意图:
C. 是三元酸 D. 和都是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中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由钠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其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
C.酸分子中只有-OH上的H才能电离出氢离子,分子中只有-OH,因此属于一元酸,C错误 ;
D.是盐,是碱,它们与水均是电解质,D正确;
故选C。
7. 下列选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 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
C.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 碱性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有的溶液呈黄色,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含,故不选A;
B.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u(OH)2沉淀,故不选B;
C. 、反应生成AgCl沉淀,故不选C;
D.碱性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D;
选D。
8. 类比是化学学科常用的研究物质的方法。下列关于的反应不是类比推测得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SO2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含氧酸,则是类比推测得到,故A不符合;
B.SO2有还原性,而CO2无还原性,CO2不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则不是类比推测得到,故B符合;
C. SO2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则是类比推测得到,故C不符合;
D. SO2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是类比推测得到,故D不符合;
故选B。
9.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A B C D
过滤 渗析 蒸发 丁达尔效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利用了分散质粒子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A不符合题意;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渗析利用了分散质粒子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B不符合题意;
C.蒸发一般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使其除去,剩下溶质固体,与粒子的大小无关,C符合题意;
D.胶体粒子能散射光线,产生丁达尔效应,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有关,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0.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氧化反应
B. 还原性:
C. 生成4个分子时,有8个电子转移
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1∶7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I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为0生成碘单质,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而KI中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KI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不能说明还原性:,故B错误;
C.中I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为0,9个HI中有7个HI中的I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生成4个分子时,有7个电子转移,故C错误;
D.结合C分析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1∶7,故D正确;
故选D。
11. 为了除去下表里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设计的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方法
A. (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烧碱溶液的洗气瓶
B. (Na2CO3)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NaCl(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该气体的除杂,A错误;
B.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蒸发结晶同时除去多余盐酸、得到氯化钠晶体, B正确;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加入水后通过过滤并干燥得到的是二氧化锰,滤液需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晶体,C错误;
D.氧气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能用于除杂,D错误;
答案为B。
12. 已知M2O + 3 S2- + 14H+= 2M 3++ 3S↓+ 7H2O,则M2O中的M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电子守恒,若有3molS2-参加反应,硫元素的化合价从反应前的-2价升高到反应后的0价,共失去了6mol电子,则生成2mollM3+得到6mol电子,所以1molM的化合价降低了3价,反应后M为+3价,所以反应前M的化合价为+6价,故选D。
13.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Fe与HCl反应产生FeCl2,不能反应产生FeCl3,A不符合题意;
B.NaNO3与KCl不能发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Ca(OH)2是碱,能够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产生盐CaCO3和水;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CaCO3与醋酸反应产生醋酸钙、水、CO2,可以实现物质之间转化关系,C符合题意;
D.CuO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与水反应产生Cu(OH)2,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B.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中性:
D. 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碳酸氢根离子完全反应转化为水、碳酸钙、碳酸根离子,反应为,故B正确;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中性,则氢氧离子、钡离子完全转化为水、硫酸钡,硫酸根离子过量,故为:,故C正确;
D.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氢离子完全反应生成水,铵根离子没有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5.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 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 A,B,C 可能是
A. NaOH,CuSO4,Na2CO3 B. KOH,HNO3,K2CO3
C. Ba(OH)2,CuSO4,CuO D. NaOH,HCl,Ba(NO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CuSO4和Na2CO3都属于盐,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KOH和HNO3能反应,HNO3和K2CO3能反应,硫酸和KOH、K2CO3、Zn也能反应,硫酸可以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故B符合题意;
C.CuSO4和CuO不能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HCl与Ba(NO3)2不能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下列图像能够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 图甲: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银固体
B. 图乙:在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图丙:在铜、铁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D. 图丁:在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两份双氧水中,向其中一份加入适量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银固体,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溶液的pH保持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A符合;
B.在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立即产生沉淀,是因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不符合;
C.金属的活动性铁>铜>银,在铜、铁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银先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质量关系为,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再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质量关系为,反应后固体质量也增加,但开始阶段增加的幅度更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不符合;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在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两份双氧水中,向其中一份加入适量二氧化锰,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不符合。
故选A。
17.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粉末中一定有
B. 是否存在无法确定,需进一步实验确定
C. 白色沉淀乙可能是和的混合物
D. 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可能有
【答案】A
【解析】
【分析】固体粉末加水溶解后过滤,有完全溶于稀的滤渣,该滤渣可能是或,即原粉末中一定含;滤液加稀硫酸生成的白色沉淀甲为,即原粉末中一定含,则一定无;滤液中加生成的白色沉淀乙应为,即原粉末中含。
【详解】A.由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有,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有,B错误;
C.滤液中含,则肯定没有,即白色沉淀乙是,不可能含,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没有,一定有,D错误;
答案选A
18.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②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①中Z元素被还原,③中Z元素被氧化
B.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C. 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Z2
D. 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①中,Z2为氧化剂,则Z元素被还原,③中,Z-为还原剂,则Z元素被氧化,A正确;
B.①中还原性,②中还原性,③中还原性,则还原性强弱顺序为,B正确;
C.还原性,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若加入Z2,则会将B-氧化,C不正确;
D.还原性,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则可能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C。
19. 某强酸性浅绿色溶液中含有和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浅绿色滤液B;②取滤液B,再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沉淀不溶解。(已知微溶于水,可溶于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A中一定存在和
B. 溶液A中不存在和,不能确定是否含和
C. 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有和
D. 溶液中存在与中的一种,且可以用溶液做出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溶液一定含有、不含;强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和、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一定不含、;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是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则一定不含;滤液B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沉淀是氯化银,原溶液一定含有;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存在,不存在,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溶液A中不存在和,不能确定是否含和,故B正确;
C.已知微溶于水,可溶于酸;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只有AgCl,故C错误;
D.铁离子为黄色溶液,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0. 某大型企业利用含、的废液净化含有的工业废气的工艺如图所示,既避免了空气污染又回收了硫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①中是还原剂 B. 总反应为
C. 步骤③中每生成1个S消耗1个 D. 步骤①③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步骤①中Fe2+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Fe2+是还原剂,故A正确;
B.反应物为O2和H2S,生成物为S和H2O,故总反应为:2H2S+O2═2H2O+2S↓,故B正确;
D.步骤③中铁离子与硫化铜反应生成铜离子、亚铁离子和硫单质,每生成1个S转移2个电子,消耗2个Fe3+,故C错误;
C.步骤①中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步骤③中铁离子与硫化铜反应生成铜离子、亚铁离子和硫单质,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21. 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银和铜;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铜;
⑤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⑥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铁粉的质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一小包铁粉放入一定量溶液中,铁先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一定有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若铁粉极少量,滤渣为银,溶液中有硝酸亚铁、硝酸锌、过量的硝酸银、未反应的硝酸铜,若硝酸银恰好消耗完毕,滤渣为银,溶液中有硝酸亚铁、硝酸锌、硝酸铜,铁后和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一定有银、铜,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过量的硝酸铜,若铁完全过量,再滤渣中有银、铜、铁,滤液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
【详解】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①正确;
②滤液中一定有亚铁离子,②错误;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渣中一定有铁,铁过量,则滤渣一定有银和铜,③错误;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为铜和银,硝酸铜未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铜,④正确;
⑤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为银、铜、多余铁,则滤液中的溶质硝酸锌、硝酸亚铁,⑤错误;
⑥铁置换银或铜时,消耗的铁质量小于生成的银或铜的质量,则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铁粉的质量,⑥正确;
综上,答案为D。
Ⅱ卷(共5个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2分)
22. 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铁 ②蔗糖固体 ③盐酸 ④熔融 ⑤溶液 ⑥ ⑦淀粉溶液 ⑧氢氧化铁胶体 ⑨溶液 ⑩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⑤⑦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4)⑤与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滴加溶液A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熄灭,则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答案】(1) ①. ④⑩ ②. ②⑥
(2)
(3)分散质的颗粒大小不同
(4)
(5) (6)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前提是纯净物),属于电解质的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H2O,本题中④⑩是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氧化物(除H2O)、部分有机物(如蔗糖、乙醇)、NH3,本题中②⑥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⑩;②⑥;
【小问2详解】
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
【小问3详解】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颗粒大小不同;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的分散系;溶液是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分散系;⑤为溶液、⑦为胶体,微观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颗粒大小不同;
【小问4详解】
⑤与⑨反应本质为氢离子和弱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
【小问5详解】
制取红褐色胶体应该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滴加溶液A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熄灭,则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A为硫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零,继续滴加硫酸,硫酸过量又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导电性增强,灯泡变亮;盐酸、硫酸钠、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反应过程中溶液中一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导电性不会变为零。故选B。
23.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
(1)下列离子中,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取100mL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数目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且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设计的方案流程如下图,最终得到中性溶液。
①试剂b为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3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有、_______。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③向“蓝色沉淀1”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A (2)
(3) ①. 或或 ②. ③. 过滤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与相互之间不反应,故选A;
B.与反应生成AgCl沉淀,故不选B;
C.与反应生成Cu(OH)2沉淀,故不选C;
D.与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D;
选A。
【小问2详解】
取100mL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数目增加;H+、OH-反应生成H2O,数目减少;Cu2+、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Cu2+数目减少,所以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数目会发生变化的是、。
【小问3详解】
废液加过量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测定氢氧化铜除去Cu2+,过滤,滤液中加过量BaCl2或或溶液,生成BaSO4沉淀除去,再加过量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除去Ba2+,过滤,滤液中加盐酸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
①试剂b为或或,溶液3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有、。
②“分离操作”的分离出沉淀,名称是过滤。
③ “蓝色沉淀1”是氢氧化铜,加入足量盐酸,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 I、地球上的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应合理开发利用。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1)若中Cu为+1价、Fe为+3价,高温焙烧时发生的反应是,焙烧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有___________。
(2)工业上以辉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火法炼铜的反应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
(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用途广泛
(4)工业上可以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原理为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②请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5)与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氯气和黄绿色的易爆物质,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
②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③若产生7.1g,则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24. O、Cu、Fe
25. Cu2S、O2
26. Cu2(OH)2CO3+4H+=2Cu2++CO2↑+3H2O
27. ①. 3:2 ②.
28. ①. ②. b ③. 13.5
【解析】
【小问1详解】
CuFeS2其中Cu为+1价、Fe为+3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之和为0,可得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反应中,S元素由-2价变为+4价,被氧化;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被还原;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被还原,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被还原,则焙烧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有O、Cu、Fe;
【小问2详解】
Cu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反应中Cu2S和O2为氧化剂,Cu2S为还原剂;
【小问3详解】
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
【小问4详解】
,该反应中,8mol NH3有2mol N原子化合价由-3升高到0价,为还原剂;3molCl2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为氧化剂,因此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3:2;单线桥可表示为:;
【小问5详解】
该方程式中氧化剂为KClO3,还原剂为HCl,氧化产物为Cl2,还原产物为ClO2,据此配平:;
4mol HCl中有2mol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2mol不变生成盐和水,体现酸性,因此选b;
根据,每生成7.1gCl2,生成的ClO2的质量应为13.5g。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为测定和NaCl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于锥形瓶中,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ng。
①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写名称)。
②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如果没有进行第一次通操作,测量的结果将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甲同学设计的该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不合理之处,会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如何改进?_______。
(2)乙同学用图中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过滤时发现洁净的烧杯中收集到的滤液中仍有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任写一条)。
②乙同学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①. 浓硫酸 ②. ③. 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到干燥管中被碱石灰吸收 ④. 偏大 ⑤. 在装碱石灰的干燥管后再接一个装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进入吸收装置而影响实验测定
(2) ①. 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被戳破等合理答案均可 ②.
【解析】
【分析】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最后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乙同学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小问1详解】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的质量,所以洗气瓶b中盛放干燥剂,该液体是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②锥形瓶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水,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到干燥管中被碱石灰吸收。如果没有进行第一次通操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被碱石灰吸收,则二氧化碳质量偏大,测得碳酸钠质量偏大,测量的结果将会偏大。
④甲同学设计的该实验装置中,碱石灰有可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碱石灰的干燥管后再接一个装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进入吸收装置而影响实验测定。
【小问2详解】
①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被戳破,都有可能使烧杯中收集到的滤液中仍有浑浊。
②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ag;
a=;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26.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催化剂、DNA检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制备方法有多种,“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的流程如下:
(1)Ⅱ中的反应温度需控制在之间,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2)操作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依据上述“共沉淀法”的思路在实验室模拟制备纳米为得到较纯净的纳米,与的个数之比最好为___________。但实际操作时,却很难控制这一比例,原因是___________。
(4)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混合溶液中时,容易得到理想的纳米。烘干后再洗涤,检验纳米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5)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过程Ⅰ中为氧化剂
B.过程Ⅱ中为氧化产物
C.铁氧化合物循环制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②请写出反应Ⅱ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水浴加热
(2)漏斗、玻璃棒、烧杯
(3) ①. 1:2 ②. 二价铁有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4)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5) ①. ABC ②.
【解析】
【分析】利用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制备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题目,首先将两种物质用水溶解,然后在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1,发生反应制备出四氧化三铁,之后再烘干即可制备产品;
【小问1详解】
Ⅱ中的反应温度需控制在之间,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加热温度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
【小问2详解】
操作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
【小问3详解】
根据方程式可知,为得到较纯净的纳米,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1∶2;二价铁有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实际操作时,却很难控制这一比例;
【小问4详解】
氯离子会和银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故检验纳米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小问5详解】
①A.过程Ⅰ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气,A正确;
B.过程Ⅱ中部分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四氧化三铁,故为氧化产物,B正确;
C.由图知为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生成的气体在两个反应中易分离,且由于利用太阳能,故节约能源、成本低,C正确;
故选ABC;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6届高一上期定时练习
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Ba:137
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1-15每题2分,16-21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颜料难溶于水
B. 石青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 石青加热分解能得到一种黑色固体
D. 石青颜料除了色彩鲜艳,在常温下较稳定,也是历史上名家大作喜爱的原因
2. 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
B. 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C.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D. 科学家成功将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3.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 硫酸、冰、胆矾都属于化合物 B.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混合物一定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D. 与CO含相同元素,互为同素异形体
4.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5. 酸、碱、盐、氧化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铁
B. (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C. 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制作干燥剂
D. 易潮解,可用于的尾气吸收
6. 人类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有:①;②。已知是弱酸,其结构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 的结构示意图:
C. 是三元酸 D. 和都是电解质
7. 下列选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 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
C.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 碱性溶液中:
8. 类比是化学学科常用的研究物质的方法。下列关于的反应不是类比推测得到的是
A. B.
C. D.
9.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A B C D
过滤 渗析 蒸发 丁达尔效应
A. A B. B C. C D. D
10.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氧化反应
B. 还原性:
C. 生成4个分子时,有8个电子转移
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1∶7
11. 为了除去下表里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设计的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方法
A. (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烧碱溶液的洗气瓶
B. (Na2CO3)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NaCl(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12. 已知M2O + 3 S2- + 14H+= 2M 3++ 3S↓+ 7H2O,则M2O中的M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13.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B.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中性:
D. 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
15.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 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 A,B,C 可能是
A. NaOH,CuSO4,Na2CO3 B. KOH,HNO3,K2CO3
C. Ba(OH)2,CuSO4,CuO D. NaOH,HCl,Ba(NO3)2
16. 下列图像能够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 图甲: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银固体
B. 图乙:在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图丙:在铜、铁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D. 图丁:在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两份双氧水中,向其中一份加入适量二氧化锰
17.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粉末中一定有
B. 是否存在无法确定,需进一步实验确定
C. 白色沉淀乙可能是和的混合物
D. 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可能有
18. 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②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中Z元素被还原,③中Z元素被氧化
B.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C. 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Z2
D. 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
19. 某强酸性浅绿色溶液中含有和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浅绿色滤液B;②取滤液B,再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沉淀不溶解。(已知微溶于水,可溶于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A中一定存在和
B. 溶液A中不存在和,不能确定是否含和
C. 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有和
D. 溶液中存在与中一种,且可以用溶液做出判断
20. 某大型企业利用含、的废液净化含有的工业废气的工艺如图所示,既避免了空气污染又回收了硫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①中是还原剂 B. 总反应为
C. 步骤③中每生成1个S消耗1个 D. 步骤①③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21. 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银和铜;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铜;
⑤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⑥反应后得到滤渣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铁粉的质量;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Ⅱ卷(共5个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2分)
22. 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铁 ②蔗糖固体 ③盐酸 ④熔融 ⑤溶液 ⑥ ⑦淀粉溶液 ⑧氢氧化铁胶体 ⑨溶液 ⑩固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⑤⑦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4)⑤与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滴加溶液A至图Ⅱ中曲线最低点时,灯泡熄灭,则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3.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
(1)下列离子中,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取100mL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数目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且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设计的方案流程如下图,最终得到中性溶液。
①试剂b为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3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有、_______。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③向“蓝色沉淀1”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4. I、地球上的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应合理开发利用。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1)若中Cu为+1价、Fe为+3价,高温焙烧时发生的反应是,焙烧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有___________。
(2)工业上以辉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火法炼铜的反应为:,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
(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用途广泛
(4)工业上可以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原理为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②请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5)与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氯气和黄绿色的易爆物质,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
②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③若产生7.1g,则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为测定和NaCl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于锥形瓶中,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ng。
①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写名称)。
②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如果没有进行第一次通操作,测量的结果将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甲同学设计的该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不合理之处,会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如何改进?_______。
(2)乙同学用图中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过滤时发现洁净的烧杯中收集到的滤液中仍有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任写一条)。
②乙同学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
26.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催化剂、DNA检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制备方法有多种,“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的流程如下:
(1)Ⅱ中的反应温度需控制在之间,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2)操作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依据上述“共沉淀法”的思路在实验室模拟制备纳米为得到较纯净的纳米,与的个数之比最好为___________。但实际操作时,却很难控制这一比例,原因是___________。
(4)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混合溶液中时,容易得到理想的纳米。烘干后再洗涤,检验纳米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5)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过程Ⅰ中为氧化剂
B.过程Ⅱ中为氧化产物
C.铁氧化合物循环制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