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31校联考2023年中考第二次质检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23·深圳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实验或应用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油分离 B.氢气燃烧 C.冰灯熔化 D.石油的分馏
A.A B.B C.C D.D
2.(2023·龙岗模拟)学好化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下列项目所涉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德”:废旧电池分类投放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B “体”:剧烈运动后喝淡盐水 补充人体所需无机盐
C “美”:紫色石蕊溶液遇食醋溶液变红,遇炉具清洁剂变蓝 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D “劳”:小苏打发面,蒸馒头 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
A.A B.B C.C D.D
3.(2023·龙岗模拟)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量取 B.稀释
C.产生H2 D.收集H2
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3个氧原子:O3
B.铵根离子:
C.硫酸铝的化学式:AlSO4
D.单质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5.(2023·深圳模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化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B.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
C.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bO
6.(2023·深圳模拟)《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七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田七氨酸中含一个N2分子
C.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7.(2023·深圳模拟)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D.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8.(2023·深圳模拟)某汽车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深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尾气的组成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汽车尾气可能有5种情况
B.装置①中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②处的反应为
D.尾部的气球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代替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9.(2023·深圳模拟)表格所示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改为溶液不没过铁钉)
现象 溶液变红 Ⅱ中铁钉锈蚀更严重 Ⅱ中快速产生气泡 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结论 X一定是CO2 盐溶液会加快金属锈蚀 MnO2能增加O2产量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碱性物质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0.(2023·深圳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H2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B 检验散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BaCl2溶液
C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D 验证金属活动性Al>Cu>Ag 将除去氧化膜的Al丝分别浸入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
A.A B.B C.C D.D
11.(2023·深圳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B.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2.(2023·深圳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
A. B.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13.(2023·深圳模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小组用图2中的甲装置研究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平菇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用传感器测定装置中压强的变化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数据如图2中乙所示。
①写出实验甲装置的化学方程式: 。
②结合实验甲和乙图的曲线a、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14.(2023·深圳模拟)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一一“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
(2)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一不成立
B.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不成立
C.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② 猜想三成立
写出实验操作C中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碳酸钠中的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从而形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
(3)【拓展与延伸】
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4)任务三探究纯碱的用途一一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
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解释与结论】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拓展与应用】
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____(填字母)。
A.食盐 B.苛性钠 C.草木灰 D.石灰石
15.(2023·深圳模拟)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全社会各个领域开始行动起来。其中碳转化和碳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之一
(1)I、碳转化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例如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作为原料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Ⅱ、碳封存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利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捕捉甲烷(CH4)燃烧所产生的CO2,再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CO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u2O CuO(填“>”“<”或“=”)
(3)请写出空气反应器的物质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操作I的名称是 ,反应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制冰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 。
16.(2023·深圳模拟)化学小组参与“铅蓄废电池中硫酸回收”的研学项目,回收时需要测定电池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向装有50g废液的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利用pH计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并绘制成下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杂可溶但不参加反应)
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
(1)称量 g NaOH固体,溶解,配制40g10%的NaOH溶液。
(2)如图乙,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请计算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4)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定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水油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C、冰灯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电池中含有铅等元素,会污染环境,所有应该回收,A制取;
B.运动后,人体会损失盐分,因此应及时补充,B正确;
C.食醋和清洁剂酸碱性不同,即pH值不一样,C正确;
D.小苏打遇热易分解,是碳酸氢钠不说碳酸钠,碳酸钠俗名为苏打。
故答案为:D
【分析】A、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因为里面含铅、镉等元素,会污染环境;
B、运动后人体出汗会带走无机盐,因此应及时补充;
C、指示剂遇不同pH环境,颜色变化不一样;
D、碳酸氢钠俗名是小苏打,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注意区分。
3.【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读取量筒示数,眼睛与凹液面齐平,A正确;
B.倒入浓硫酸时,应沿杯壁下滑,并不断搅拌,B正确;
C.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固液反应,C正确;
D.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短进长出,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量筒读数应与凹液面对齐;
B.浓硫酸稀释应沿杯壁下滑,并不断搅拌;
C.发生装置选取,为固液反应;
D.收集氢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应短进长出。
4.【答案】B
5.【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铷原子的中子数=85-37=48,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故C说法符合题意;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故铷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则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数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选项符合题意;
B、田七氨酸是由田七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N2分子,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4×2):(16×5)=15:2:7:20,则田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4×2):(16×5)=15:2:7:20,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分子数目为7,反应后分子数目为5,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故C符合题意;
D、丁是氮气,空气中物质氮气的体积分是78%,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由各物质分子构成书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确定物质的构成,再利用方程式及化学式计算物质间质量关系或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说明有铜生成即尾气样品中含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体进入装置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氢气和一氧化碳至少存在一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至少存在一种,故该尾气的组成可能是①CO;②CO和CO2;③H2、CO;④H2、CO和CO2;⑤H2、CO2 等5种情况,说法不符合题意;
B、装置①中的反应可能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符合题意;
C、②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发生的反应为,说法不符合题意;
D、尾气中可能有氢气或一氧化碳,它们都有可燃性,则尾部的气球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代替,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通入气体后紫色石蕊变红,说明通入气体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或通入气体溶于水为酸性。X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可以是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为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接触,则两只试管中的铁钉都生锈。Ⅱ中铁钉锈蚀更严重,两只试管中的区别是Ⅱ中是氯化钠溶液,是盐溶液,所以可以得出盐溶液会加快金属锈蚀,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增加氧气产生。加入二氧化锰后快速产生气泡说明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不符合题意;
D、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加入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说明盐酸和无色溶液中的物质反应,之后溶液为酸性,使石蕊变红,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酸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氯化氢等通入石蕊试液中都会使溶液变红分析;
B、根据所给对比实验的条件分析;
C、根据催化剂只改变 反应速率分析 ;
D、根据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蓝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能除去水蒸气,故不符合题意;
B、取样,滴加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NaOH溶液已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C、取样,分别加水溶解,温度变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不变的是氯化钠,故不符合题意;
D、Al丝分别浸入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铝能转换出铜和银,说明铝比铜、银活泼,但不能比较铜与银活泼,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及除杂原则分析;
B、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溶解温度变化分析;
D、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确定金属活动性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图像不符合题意;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钾固体能继续溶解,但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溶液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但不可能从0开始,图像符合题意;
C、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图像不符合题意;
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设等质量镁、铁分别为m,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x,则
故,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酸反应时,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图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与氖气饭应,剩余物是一种。
B、一氧化碳不能与铜反应,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水反应,能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剩余物是两种。
C、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钙,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剩余物是0种。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氮气不能与水反应,硫酸铜不能与水反应,剩余物是两种。
故剩余物质最少的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各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性质确定是否符合框图中的反应关系。
13.【答案】(1)长颈漏斗
(2)BC;
(3);催化剂质量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①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常温下固液发生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由题意可知过氧化氢在平菇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式为:;
②由图可知,曲线a的平菇数量是三,曲线b的平菇数量是二,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催化剂质量。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对比实验的变量分析。
14.【答案】(1)盐
(2)有白色沉淀产生;
(3)
(4)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碱性越强
(5)B;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2)实验探究、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看到实验现象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碳酸钠中的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从而形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故Na2CO3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①、②、③对比可知,碳酸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碱性越强。
(5)由题意可知碱性溶液可以去油污。
A、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溶液呈中性;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其溶液呈碱性;
C、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盐,其溶液也呈碱性;
D、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盐,为中性且无法形成溶液。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由金属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分析;
(2)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分析;
(4)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确定温度与碱性的关系分析;
(5)根据碱性溶液去油污分析。
15.【答案】(1)
(2)<
(3);化合反应
(4)过滤;
(5)干冰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物质的名称与俗名;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条件是纳米纤维催化剂,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则化学方程式为。
(2)从化学式Cu2O和CuO可知,氧元素质量相同的情况下,Cu2O的质量更大。则氧元素质量分数Cu2O
(4)操作I将固液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反应②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5)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反应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分析;
(2)根据氧元素质量相同的情况下,Cu2O的质量大于CuO分析;
(3)Cu2O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uO,“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4)根据过滤原理及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据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分析。
16.【答案】(1)4
(2)NaOH、Na2SO4
(3)解:设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则:
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3.92%。
(4)偏小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40g10%的NaOH溶液,应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2)图乙,a点时pH大于7,氢氧化钠过量,故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SO4;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中和同等质量的硫酸所需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会偏小,导致测定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偏小。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pH大于7时碱有剩余分析;
(3)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4)根据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小分析。
广东省深圳市31校联考2023年中考第二次质检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23·深圳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实验或应用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油分离 B.氢气燃烧 C.冰灯熔化 D.石油的分馏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水油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C、冰灯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3·龙岗模拟)学好化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下列项目所涉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德”:废旧电池分类投放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B “体”:剧烈运动后喝淡盐水 补充人体所需无机盐
C “美”:紫色石蕊溶液遇食醋溶液变红,遇炉具清洁剂变蓝 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
D “劳”:小苏打发面,蒸馒头 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电池中含有铅等元素,会污染环境,所有应该回收,A制取;
B.运动后,人体会损失盐分,因此应及时补充,B正确;
C.食醋和清洁剂酸碱性不同,即pH值不一样,C正确;
D.小苏打遇热易分解,是碳酸氢钠不说碳酸钠,碳酸钠俗名为苏打。
故答案为:D
【分析】A、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因为里面含铅、镉等元素,会污染环境;
B、运动后人体出汗会带走无机盐,因此应及时补充;
C、指示剂遇不同pH环境,颜色变化不一样;
D、碳酸氢钠俗名是小苏打,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注意区分。
3.(2023·龙岗模拟)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量取 B.稀释
C.产生H2 D.收集H2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读取量筒示数,眼睛与凹液面齐平,A正确;
B.倒入浓硫酸时,应沿杯壁下滑,并不断搅拌,B正确;
C.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固液反应,C正确;
D.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短进长出,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量筒读数应与凹液面对齐;
B.浓硫酸稀释应沿杯壁下滑,并不断搅拌;
C.发生装置选取,为固液反应;
D.收集氢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应短进长出。
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3个氧原子:O3
B.铵根离子:
C.硫酸铝的化学式:AlSO4
D.单质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B
5.(2023·深圳模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化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B.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
C.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bO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铷原子的中子数=85-37=48,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故C说法符合题意;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故铷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则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数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析。
6.(2023·深圳模拟)《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七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田七氨酸中含一个N2分子
C.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选项符合题意;
B、田七氨酸是由田七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N2分子,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4×2):(16×5)=15:2:7:20,则田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4×2):(16×5)=15:2:7:20,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7.(2023·深圳模拟)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D.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分子数目为7,反应后分子数目为5,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故C符合题意;
D、丁是氮气,空气中物质氮气的体积分是78%,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由各物质分子构成书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确定物质的构成,再利用方程式及化学式计算物质间质量关系或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8.(2023·深圳模拟)某汽车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深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尾气的组成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汽车尾气可能有5种情况
B.装置①中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②处的反应为
D.尾部的气球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代替
【答案】B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说明有铜生成即尾气样品中含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体进入装置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氢气和一氧化碳至少存在一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至少存在一种,故该尾气的组成可能是①CO;②CO和CO2;③H2、CO;④H2、CO和CO2;⑤H2、CO2 等5种情况,说法不符合题意;
B、装置①中的反应可能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符合题意;
C、②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发生的反应为,说法不符合题意;
D、尾气中可能有氢气或一氧化碳,它们都有可燃性,则尾部的气球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代替,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9.(2023·深圳模拟)表格所示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改为溶液不没过铁钉)
现象 溶液变红 Ⅱ中铁钉锈蚀更严重 Ⅱ中快速产生气泡 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结论 X一定是CO2 盐溶液会加快金属锈蚀 MnO2能增加O2产量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碱性物质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通入气体后紫色石蕊变红,说明通入气体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或通入气体溶于水为酸性。X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可以是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为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接触,则两只试管中的铁钉都生锈。Ⅱ中铁钉锈蚀更严重,两只试管中的区别是Ⅱ中是氯化钠溶液,是盐溶液,所以可以得出盐溶液会加快金属锈蚀,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能增加氧气产生。加入二氧化锰后快速产生气泡说明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不符合题意;
D、滴有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加入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说明盐酸和无色溶液中的物质反应,之后溶液为酸性,使石蕊变红,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酸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氯化氢等通入石蕊试液中都会使溶液变红分析;
B、根据所给对比实验的条件分析;
C、根据催化剂只改变 反应速率分析 ;
D、根据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蓝分析。
10.(2023·深圳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H2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B 检验散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BaCl2溶液
C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D 验证金属活动性Al>Cu>Ag 将除去氧化膜的Al丝分别浸入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能除去水蒸气,故不符合题意;
B、取样,滴加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NaOH溶液已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C、取样,分别加水溶解,温度变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不变的是氯化钠,故不符合题意;
D、Al丝分别浸入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铝能转换出铜和银,说明铝比铜、银活泼,但不能比较铜与银活泼,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及除杂原则分析;
B、根据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溶解温度变化分析;
D、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确定金属活动性分析。
11.(2023·深圳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B.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图像不符合题意;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钾固体能继续溶解,但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溶液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但不可能从0开始,图像符合题意;
C、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图像不符合题意;
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设等质量镁、铁分别为m,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x,则
故,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酸反应时,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图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2.(2023·深圳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与氖气饭应,剩余物是一种。
B、一氧化碳不能与铜反应,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水反应,能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剩余物是两种。
C、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钙,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剩余物是0种。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氮气不能与水反应,硫酸铜不能与水反应,剩余物是两种。
故剩余物质最少的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各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分析,由各物质性质确定是否符合框图中的反应关系。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13.(2023·深圳模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小组用图2中的甲装置研究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平菇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用传感器测定装置中压强的变化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数据如图2中乙所示。
①写出实验甲装置的化学方程式: 。
②结合实验甲和乙图的曲线a、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答案】(1)长颈漏斗
(2)BC;
(3);催化剂质量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①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常温下固液发生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由题意可知过氧化氢在平菇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式为:;
②由图可知,曲线a的平菇数量是三,曲线b的平菇数量是二,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催化剂质量。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对比实验的变量分析。
14.(2023·深圳模拟)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一一“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
(2)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一不成立
B.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不成立
C.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② 猜想三成立
写出实验操作C中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碳酸钠中的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从而形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
(3)【拓展与延伸】
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4)任务三探究纯碱的用途一一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
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解释与结论】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
(5)【拓展与应用】
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____(填字母)。
A.食盐 B.苛性钠 C.草木灰 D.石灰石
【答案】(1)盐
(2)有白色沉淀产生;
(3)
(4)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碱性越强
(5)B;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
(2)实验探究、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看到实验现象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碳酸钠中的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从而形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故Na2CO3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①、②、③对比可知,碳酸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碱性越强。
(5)由题意可知碱性溶液可以去油污。
A、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溶液呈中性;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其溶液呈碱性;
C、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盐,其溶液也呈碱性;
D、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盐,为中性且无法形成溶液。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由金属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分析;
(2)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分析;
(4)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确定温度与碱性的关系分析;
(5)根据碱性溶液去油污分析。
15.(2023·深圳模拟)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全社会各个领域开始行动起来。其中碳转化和碳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之一
(1)I、碳转化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例如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作为原料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Ⅱ、碳封存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利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捕捉甲烷(CH4)燃烧所产生的CO2,再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CO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u2O CuO(填“>”“<”或“=”)
(3)请写出空气反应器的物质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操作I的名称是 ,反应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制冰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 。
【答案】(1)
(2)<
(3);化合反应
(4)过滤;
(5)干冰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物质的名称与俗名;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条件是纳米纤维催化剂,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则化学方程式为。
(2)从化学式Cu2O和CuO可知,氧元素质量相同的情况下,Cu2O的质量更大。则氧元素质量分数Cu2O
(4)操作I将固液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反应②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5)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反应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分析;
(2)根据氧元素质量相同的情况下,Cu2O的质量大于CuO分析;
(3)Cu2O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uO,“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4)根据过滤原理及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据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分析。
16.(2023·深圳模拟)化学小组参与“铅蓄废电池中硫酸回收”的研学项目,回收时需要测定电池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向装有50g废液的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利用pH计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并绘制成下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杂可溶但不参加反应)
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
(1)称量 g NaOH固体,溶解,配制40g10%的NaOH溶液。
(2)如图乙,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请计算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4)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定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4
(2)NaOH、Na2SO4
(3)解:设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则:
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3.92%。
(4)偏小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40g10%的NaOH溶液,应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2)图乙,a点时pH大于7,氢氧化钠过量,故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SO4;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中和同等质量的硫酸所需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会偏小,导致测定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偏小。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pH大于7时碱有剩余分析;
(3)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4)根据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