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详解)

《物态变化》
(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时限: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45分)
1.(本题3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本题3分)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3.(本题3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汽化吸热
B.冬天在菜窖里放几盆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凝固放热
C.运输蔬菜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蔬菜腐烂——升华吸热
D.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凝华放热
4.(本题3分)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古诗词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5.(本题3分)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
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
6.(本题3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熔点降低了
B.冬天早晨,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说明冰变成水蒸气不需要吸收热量
7.(本题3分)在图所示的现象中,用水壶烧水,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手拿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发现勺子上有水滴滴下,下列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当水壶内的水沸腾时,才会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
B.壶嘴放置的勺子温度越高,勺子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
C.经过一段时间后勺子温度会升高,说明液化会放出热量
D.若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进行该实验,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8.(本题3分)下表中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信息,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内,应选择的物质是( )
物质 水 汞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 B.汞 C.酒精 D.乙醚
9.(本题3分)如图所示,甲容器和乙试管内均装有水,乙试管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一定同时沸腾
B.甲容器内的水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C.甲容器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D.乙试管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10.(本题3分)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1℃,60℃ B.21℃,40℃
C.35℃,56℃ D.35℃,36℃
11.(本题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12.(本题3分)图中的三支温度计只有一支刻度不准确,在实验室中,(a)在空气中,(b)置于装有酒精的密封容器中,(c)置于装有酒精的烧杯中.下面对刻度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三支温度计读数相同,则(a)温度计刻度不准确
B.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ta>tb>tc , 则(b)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
C.若三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则(b)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
D.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ta=tc<tb , 则(a)温度计刻度不准确
13.(本题3分)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B.严冬,玻璃窗外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14.(本题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到达刻度尺上的4 mm刻度线.将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 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 ℃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A.96 mm B.100 mm C.102 mm D.104 mm
15.(本题3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二、填空题(共37分)
16.(本题3分)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_____(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17.(本题3分)冰箱冷藏室内,致冷剂在冰箱冷冻室的管子里面_______吸热,从而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又会变湿,这是_______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8.(本题4分)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_______,(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______。
19.(本题3分)用纸锅也能将水烧开,如图所示的纸锅,盛放一定量的水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水沸腾了,但纸锅却并没有被点着.这是因为水加热到沸点后,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不变,使盛水的纸锅的温度__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纸的着火点而不会燃烧。在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汽化。
20.(本题2分)“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______ (填“会”或“不会”)沸腾。
21.(本题3分)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22.(本题3分)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如果要让烧杯中的水快一些沸腾,你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23.(本题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将此装置的圆形烧瓶放进热水中,弯管中的一段液柱会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4.(本题4分)(1)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量,可用做空调中的制冷物质.如图空调制冷原理图中,环戊烷在管道里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首先,气态的环戊烷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室外的热交换器1,在这里________并________热量;环戊烷“挤”过非常细的管道后流入室内交换器2,在这里________并________热量.这样周而复始,把热从室内“搬到”室外.
(2)根据空调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空调中制冷物质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25.(本题4分)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这里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
26.(本题6分)对于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_________,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___________热量而____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
三、实验题(共18分)
27.(本题11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的规律。
(1)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物质的温度和________,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
(2)实验采用如图甲的水浴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试管中的物质颗粒应该尽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点;
(3)根据下表和(1)中温度计的读数,在上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温度(℃) -8 -6 -2 0 0 0 0 0 1 2 …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4)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会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共用时________min;
(6)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8.(本题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由下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根据你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5)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丁中a、b所示。则图丁中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参考答案:
1.A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
【详解】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故A符合题意;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故B不符合题意;
C.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与沸水温度相同,为100℃。故C不符合题意;
D.加冰的橙汁饮料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露是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运输蔬菜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蔬菜腐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起到降温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A错误;
B.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现象,该过程需放热,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
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因为医护人员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镜片变成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熔化成了水,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盐的熔点抵押冰的熔点,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发生了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在水没沸腾时也会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壶嘴放置的勺子温度越低,水蒸气越容易液化,勺子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故B错误;
C.经过一段时间后勺子温度会升高,是由于勺子吸收了热量,这些热量是由于水蒸气越冷液化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D.若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进行该实验,虽然水的沸点降低,但水蒸气遇冷液化放出热量,这种现象仍会发生,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我国南北方的夏冬气温相差较大,夏季的南方最高气温会达到40℃,而冬季北方最低气温要低于-40℃,由表格可知,水和汞尚未到达最低气温便凝固成固态,乙醚尚未达到最高气温便沸腾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甲容器是密封的,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容器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会高于100℃;乙容器的水从甲容器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100℃)时就会沸腾,而此时甲容器的水还不能沸腾;再加热一段时间甲容器内的水也能沸腾;
故选B。
10.C
【分析】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到80℃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60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了,即℃;那么当示数为41℃时,从20℃到41℃之间有21个格,用21×℃算出的就是实际的温度;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根据上述原理同样可求。
【详解】当温度为41℃时,实际温度:

当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

故选C。
11.B
【详解】A.沸腾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同样需要吸收热量,故A项错误;
B.液体处于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时,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项正确;
C.熔化需要达到熔点和持续吸收热量,冰的熔点是0°C,当-10°C的冰在0°C的房间里温度升温与房间温度一致时,冰吸收不到热量,不能熔化,故C项错误;
D.干冰(固态CO2)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的CO2,发生升华现象,故D项错误;
12.D
【详解】(a)温度计直接在空气中,测量的温度是空气的温度,(b)温度计插入密封的酒精中,测量的温度是酒精的温度,而酒精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相同,所以(a) 、(b)温度计的示数应相同,(c)温度计插入装酒精的开口烧杯中,酒精会蒸发,而蒸发具有致冷作用,使酒精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A. 若三支温度计读数相同,则(C)温度计刻度不准确,故错误.
B. 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ta>tb>tc ,则(a)或(b)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故错误.
C. 若三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则(C)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 故错误.
D. 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ta=tc<tb , 则(a)温度计刻度不准确,故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因为冷水会汽化,而汽化是吸热过程,故A正确;
B、严冬,冰花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放热凝华形成的,所以在玻璃窗内壁,故B错误;
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正确;
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会熔化,且熔化是吸热过程,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理解清楚液化和凝华的过程中,当水蒸气遇冷液化或凝华时,一定要搞清楚是哪的水蒸气遇到哪的“冷”而形成,清楚这一点就能明白形成在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了.
14.D
【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详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是4mm处;沸水的温度是100℃,对应的是204mm,所以200mm对应100℃,1mm表示0.5℃.冷却到50℃,在0℃以上50/0.5=100mm处,即4mm+100mm=104mm,故D正确.
15.D
【详解】甲内装的是冰水.乙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室温是20℃,故房间里的水蒸气遇0℃的冰水混合物的杯子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外壁,即N侧有水珠;
然而房间里的水蒸气遇-78.5℃的盛干冰的杯子会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杯子外壁,即Q侧.
故选D.
【分析】水蒸气遇冷时,在0℃以上液化成小水珠,而在0℃以下,会凝华形成小冰晶或霜、冰花等.
16. 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详解】[1]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3]如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液态丁烷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使残骸温度降低。
17. 汽化 液化 放热
【详解】[1]致冷剂在冰箱冷冻室的管子里面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2][3]由于从冰箱取出的饮料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附着在饮料瓶外壁上,表面会变湿,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饮料瓶外壁发生液化,一会又会变湿;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18. 乙 -4 充分接触 容器的底部
【详解】[1][2]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比较,晚上的气温低,所以乙图是晚上的气温,示数为-4℃。
[3][4]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及容器壁。
19. 吸收 低于 会
【分析】本题应用沸腾的条件、特点,燃烧的条件以及蒸发的特点进行求解。
【详解】[1]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纸锅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3]停止加热后,水不再沸腾,但是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所以水会继续蒸发,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故水会继续汽化。
20. 液化 不会
【详解】[1]白气、白雾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沸腾有两个条件:达到沸点且不断吸热;如果汤和水的沸点相同,汤和水之间就没有温度差,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汤的温度达到沸点,不能从水中继续吸热,不会沸腾
21. 凝华 熔化 吸收
【详解】[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2][3]下雪后,雪要熔化,为吸热过程,所以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分析】重点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实例,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2. 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提高水的初温
【详解】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如果要让烧杯中的水快一些沸腾,可以提高水的初温,即用热水来做实验.
23. 左 热胀冷缩
【详解】(1)将此装置的圆形烧瓶放进热水中,弯管中的一段液柱会向左移动;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2)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分析】我们通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而本题的温度计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气体跟液体的差别在于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
24. 液化 放出 汽化 吸收 A
【详解】空调器制冷时液态的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热交换器(室内机)汽化成气体,吸热;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入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在冷凝器毛细管内液化放热,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
制冷剂从物理性质上来说必须是液体或气体,他比较容易从液体转化为气体,从气体转化为液体,所以具有沸点低的特性,即A选项符合题意.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25.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详解】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与铁棒接触的水温度升高,所以迅速汽化为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又液化成小水珠,即我们看到的“白气”
所以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汽化和液化;
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变为气体;
钨气体遇到冷的玻璃内壁又发生凝华,钨附着在灯泡内壁而变黑;
即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升华和凝华.
26. 升华 吸收 下降 凝华 吸收 熔化
【详解】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升华吸热,所以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
由于温度的急剧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过程中,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熔化为雨滴落到地面.
27. 物态变化 B -4 能使物体均匀受热 小 吸收 0 2 晶体
【详解】(1)[1][2][3]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物质的温度和物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示数为-4℃。
(2)[4][5]实验采用如图甲的水浴加热的好处是能使物体均匀受热;试管中的物质颗粒应该尽量小一点。
(3)[6]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4)[7]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会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5)[8][9]根据(3)中画出的图可知该物质在0℃时温度保持不变,故熔点是0℃,熔化共用时
4min-2min=2min
(6)[10]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28. 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液化成小水珠 96 98 低于 见解析所示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减少水的质量 (b) (a)
【详解】(1)[1]倒入热水时,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2)[2]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5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说明此时水的沸点是98℃。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沸点98℃低于100℃,所以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4)[5]由图象和表格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6]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减少水的质量,盖纸盖、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
(6) [7]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
[8]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图象。
【分析】注意理解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会不断汽化,水蒸气不断补充到气泡中,所以气泡由小变大;沸腾前,水底产生的气泡,上升过程中,水温降低,所以气泡中的水蒸气又液化变成了水,气泡变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