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卷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不合题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不合题意;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是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大钟在振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但有的振动太过微小,可用转换法将振动放大,以此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故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2.(2021八上·绥滨期末)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2022·湘西)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鼓声震天描述的是声音比较大, 即响度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时,声音主要由玻璃瓶振动产生,故A错误,B正确;
从左到右,水的质量不断增大,那么瓶子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音调逐渐降低,即a瓶音调最高,而h音调最低,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1)(2)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4)首先分析振动频率的大小,再确定音调的高低。
5.(2022八上·郓城期中)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蛟龙
C.防噪声耳罩
D.隔音板墙
【答案】A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A符合题意;
B.隔音蛟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不符合题意;
C.防噪声耳罩是在声音的接收处控制噪声的,C不符合题意;
D.隔音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6.(2021·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A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B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超声波获知某事,是超声波在传递信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7.(2016·梧州)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解: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9℃.故A正确,B错误.
C、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8.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的分子距离最小,丙的分子距离最大,则乙为固态,丙为气态,甲为液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固态分子之间距离最小,作用力较大,有固定形状;气态分子之间距离最大,作用力最小,没有固定形状,据此分析判断。
9.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在浸有酒精的棉球里,放在恒温的房间内,如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的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在浸有酒精的棉球里,放在恒温的房间内,酒精吸热吸收温度计的热量,则温度计示数降低。当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从空气吸热,此时温度上升。当示数与室温相同时,示数保持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液体蒸发吸热以及热传递的知识分析判断。
10.(2023·利州模拟)生活中的现象:现象一,夏天,打开空调,单层玻璃窗会出现水雾;现象二,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壁上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壁上
D.现象一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现象二中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A符合题意;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外侧,B不符合题意;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内侧,C不符合题意;
D.两种现象都是液化现象,都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遇冷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1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A. 蜡烛燃烧流烛泪
B. 冰层消融
C. 壶口附近形成白雾
D. 抹酒精帮助退热
【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流烛泪,此时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吸热但是温度升高,故A不合题意;
B.冰层消融,此时发生熔化现象,由于冰为晶体,因此吸热而温度不变,故B符合题意;
C.壶口附近形成白雾,此时发生液化现象,向外放热温度降低,故C不合题意;
D.抹酒精帮助退热,此时发生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12.在对某物体进行加热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是非晶体
B.该物体的熔点为t1℃
C.该实验中物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
D.该实验中物体第3min到9min时间内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为晶体,故A错误;
B.该物质保持不变的温度为t1℃,则熔点为t1℃,故B正确;
C.该晶体3min开始熔化,结束熔化为9min,则熔化过程为:9min-3min=6min,故C错误;
D.该实验中物体第3min到9min时间内没仍然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B.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C.熔化时间等于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
D.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32分。
13.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中,钟声是钟   产生的,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的。
【答案】振动;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中,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可以通过固液气这个三种状态的介质进行传播,其中人耳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4.(2023八上·姜堰期末)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超声测位仪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种仪器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液体;10;不能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利用的是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超声波传播的距离为s=2×7500m=1.5×104m,由 可得,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为 ,月球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分析】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根据,可求出时间;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两图,响度相同的是   两图,   图波形显示的是噪声。
【答案】甲乙;乙丙;丁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①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乙在相同的时间内波峰个数相同,即频率相同,那么二者音调相同。
②乙和丙的波峰到波谷的距离相同,即振幅相同,那么二者响度相同。
③丁中波形杂乱无章,说明物体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噪声。
【分析】①在波形图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为振幅;
②相同时间内波峰的个数越多,则频率越大;
③噪声由物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据此分析解答。
16.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通常都保持不变;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   。
【答案】响度;音色;音调和音色;噪声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1)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响度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音色;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物体的振动频率和发声特点不变,则音调和音色不变,只有振幅越来越小,即响度逐渐减小。
(3)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噪声。
【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2)响度由振幅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特点有关;
(3)根据噪声的定义解答。
17.(2023八上·灵宝期末)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声源处;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是控制噪声的产生,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5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18.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
【答案】次;能量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1)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2)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能量。
【分析】(1)很多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伴有次声波产生,可以将振动传播的很远;
(2)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传递信息和声音传递能量。
19.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   图。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   ;(2)   ;
【答案】丁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丁甲乙图。
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2)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分析】主要考查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过程。
20.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在同样的环境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填“干泡”或“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填“大”或“小”)。
【答案】湿泡;大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①温度计上的液泡被湿布包起来后,水蒸发吸收温度计上的热量,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则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
②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较小,说明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多,即空气湿度越大。
【分析】主要考查汽化过程之一的的蒸发过程,此过程也是吸热的。结合此去分析即可得到题目答案。
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   (选填“压缩体积”或“增大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压缩体积;放出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压缩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分析】①液化的方法:①降温;②加压;
②根据液化放热分析解答。
22.如题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电冰箱正常工作时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在冷冻室里(内含蒸发器)发生   、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汽化;放热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电冰箱正常工作时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向外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在蒸发器内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并确定其吸放热情况。
23.(2023八上·涪城期末)冬季室内使用空调时空气很干燥,小刚家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
1.7MHz的高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1μm~5μm, 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产生“白气”,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那么,此“白气”   
(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答案】是;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使用超声波加湿器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气态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液态的小水滴。
液态的小水珠又慢慢汽化吸热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白气”消失,发生汽化现象。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
24.(2022八上·侯马期末)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熔化;晶体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1)人体温度在37℃左右,金属镓的熔点为29.8℃,所以放在手心会熔化。
(2)有熔点的物质为晶体,所以金属镓为晶体。
【分析】
(1)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3)有熔点为晶体,没有熔点为非晶体。
25.(2023八上·丹东期末)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凝固;放热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人工造雪是将小水滴变成小冰晶,这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要放热。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每空1分,31题每空2分,共44分
26.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   (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瓶   (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   (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答案】(1)振动;不能;转换法;①
(2)频率;音调;频率太慢,音调太低
(3)a;瓶和瓶内的水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是因为空气传播声音所致。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则声音无法传播,那么将看到乒乓球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③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选①。
(2)①如图丙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频率和发声的音调。
②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频率太小,音调太低。
(3)①根据丁图可知,吹气时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h内空气柱最长,频率最小,音调最低;
②若是敲击瓶子,则此时振动的是瓶子和瓶内的水。
【分析】(1)①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②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分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③同一个音叉的频率不变,因此不能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但是通过大力或小力敲击,可以改变音叉的振幅,听到响度不同的声音,据此分析解答。
(2)①大小相同的力,可以保证钢尺的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而钢尺伸出部分长度不同,则振动部分的频率不同,那么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②钢尺伸出的越长,则频率越低,当振动频率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后,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3)①吹气时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且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而敲击时发声体是瓶子和水,且总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7.(2021八上·韶关期中)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铜 40 0.5
B 尼龙丝 40 0.5
C 尼龙丝 30 0.5
D 钢 20 0.3
E 钢 20 0.7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只填写字母代号)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    (选填“有关”或“无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    ,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    。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    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得到普遍规律”)。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B.分析与论证;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E.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实验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答案】(1)D、E;有关
(2)B、C;A、B;控制变量
(3)得到普遍规律
(4)CDABE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需要控制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有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弦的粗细、材料相同,长度不同,应选B、C的弦。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该控制弦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应选A、B的弦。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探究规律,因此目的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防止偶然性的发生。
(4)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A设计和进行实验;B分析归纳;E得出结论。所以顺序为CDABE。
【分析】(1)探究音调和发声体的粗细的关系,需要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
(2)探究音调和发声体的长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3)探究物理规律时,多次实验,可以探究普遍性;
(4)实验探究的顺序一般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8.(2021八上·江都期中)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答案】(1)小
(2)好;海绵
(3)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因海绵报纸粗糙,故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
(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其实是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分析】(1)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2)粗糙的物体隔声效果比光滑的物体更好;
(3)隔声是减弱声音的响度。
29.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但温度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   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答案】(1)自下而上;热胀冷缩;水银
(2)吸热;保持不变
(3)98;低于
(4)时间;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安装实验器材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
②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水的温度变化为85~98℃,恰好在酒精的凝固点-39℃和沸点357℃之间,应该选用水银为测温介质的温度计。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表格中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则水的沸点为98℃<100℃,则当地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1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分析】(1)①实验过程中,上面的器材都固定在铁架台上,它们的高度方便调节;而最下面的烧杯直接放在铁架台上不能改变高度,则应该先确定下面酒精灯的位置,再根据它的高度确定上面器材的位置。
②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
③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凝固点和沸点之间。
(2)酒精灯不断加热,则水就不断吸热,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即可。
(3)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为沸点,根据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4)根据Q=cm△t可知,当加热时间相同且升高的温度相同,那么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成正比,即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图片分析解答。
30.(2020八上·江阴期中)小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小华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熔化过程的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
加热时间/min …
温度/℃
 
 
 
  …
(a)
 
 
 
  …
(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冰熔化一共持续了   min;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
【答案】(1)受热均匀
(2)39;非晶体
(3)状态
(4)3
(5)不正确;液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与冰均匀受热。(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9℃,由表格数据知,蜡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蜡属于非晶体。(3)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故表格中应添加状态。(4)冰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由图象可知,冰在第2分钟时开始熔化,第5分钟时熔化结束,所以熔化过程用时为3分钟。(5)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会从室内吸收热量熔化,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因此杯子的外壁感觉很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分析】(1)水浴加热时,固体受热均匀;(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3)探究熔化规律时,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的温度和状态;(4)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5)冰在高于熔点的环境中可以吸收热量,能熔化;烧杯外侧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1.近日,小科所在学校举行女教工排球赛,训练刚开始时是用的普通排球,后改用气排球,弹性更好,不易伤人,经查阅资料可知,普通排球和气排球的信息如下.
排球种类 材料 质量/g 圆周/cm
普通排球 羊皮、人造革、橡胶 约220-270 约60
气排球 软塑料 约120 约75
(1)由此引起了小科的疑问:排球的弹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科学兴趣小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材料有关;
猜想3:   ;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排球的弹性与   关系.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   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小科在此实验中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   研究方法.
【答案】(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
(2)排球充气量;反弹的高度
(3)控制变量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排球的质量越大,撞击地面后发生形变越大,则弹性越大,那么猜想3为: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排球的弹性与排球充气量关系.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反弹的高度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小科在此实验中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研究方法。
【分析】(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影响排球弹性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
(2)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当排球反弹后的高度越大时,说明排球的弹性越大。
(3)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2.(2021八上·绥滨期末)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3.(2022·湘西)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4.(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5.(2022八上·郓城期中)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蛟龙
C.防噪声耳罩
D.隔音板墙
6.(2021·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2016·梧州)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8.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9.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在浸有酒精的棉球里,放在恒温的房间内,如图像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的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0.(2023·利州模拟)生活中的现象:现象一,夏天,打开空调,单层玻璃窗会出现水雾;现象二,寒冷的冬天开车时车窗上也有水雾出现,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壁上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壁上
D.现象一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现象二中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
1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A. 蜡烛燃烧流烛泪
B. 冰层消融
C. 壶口附近形成白雾
D. 抹酒精帮助退热
12.在对某物体进行加热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是非晶体
B.该物体的熔点为t1℃
C.该实验中物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
D.该实验中物体第3min到9min时间内没有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32分。
13.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中,钟声是钟   产生的,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的。
14.(2023八上·姜堰期末)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超声测位仪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种仪器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两图,响度相同的是   两图,   图波形显示的是噪声。
16.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通常都保持不变;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   。
17.(2023八上·灵宝期末)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
19.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   图。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   ;(2)   ;
20.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在同样的环境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填“干泡”或“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填“大”或“小”)。
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   (选填“压缩体积”或“增大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2.如题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电冰箱正常工作时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在冷冻室里(内含蒸发器)发生   、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3.(2023八上·涪城期末)冬季室内使用空调时空气很干燥,小刚家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
1.7MHz的高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1μm~5μm, 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产生“白气”,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那么,此“白气”   
(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4.(2022八上·侯马期末)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5.(2023八上·丹东期末)如图所示,在冬季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隔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题:每空1分,31题每空2分,共44分
26.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   (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瓶   (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   (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27.(2021八上·韶关期中)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铜 40 0.5
B 尼龙丝 40 0.5
C 尼龙丝 30 0.5
D 钢 20 0.3
E 钢 20 0.7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只填写字母代号)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    (选填“有关”或“无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    ,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    。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    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得到普遍规律”)。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B.分析与论证;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E.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实验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28.(2021八上·江都期中)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29.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但温度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   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30.(2020八上·江阴期中)小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小华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熔化过程的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
加热时间/min …
温度/℃
 
 
 
  …
(a)
 
 
 
  …
(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冰熔化一共持续了   min;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
31.近日,小科所在学校举行女教工排球赛,训练刚开始时是用的普通排球,后改用气排球,弹性更好,不易伤人,经查阅资料可知,普通排球和气排球的信息如下.
排球种类 材料 质量/g 圆周/cm
普通排球 羊皮、人造革、橡胶 约220-270 约60
气排球 软塑料 约120 约75
(1)由此引起了小科的疑问:排球的弹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科学兴趣小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材料有关;
猜想3:   ;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排球的弹性与   关系.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   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小科在此实验中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   研究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不合题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不合题意;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是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大钟在振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但有的振动太过微小,可用转换法将振动放大,以此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故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答案】A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鼓声震天描述的是声音比较大, 即响度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时,声音主要由玻璃瓶振动产生,故A错误,B正确;
从左到右,水的质量不断增大,那么瓶子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音调逐渐降低,即a瓶音调最高,而h音调最低,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1)(2)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4)首先分析振动频率的大小,再确定音调的高低。
5.【答案】A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A符合题意;
B.隔音蛟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不符合题意;
C.防噪声耳罩是在声音的接收处控制噪声的,C不符合题意;
D.隔音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6.【答案】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A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B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超声波获知某事,是超声波在传递信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7.【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解: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9℃.故A正确,B错误.
C、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8.【答案】C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乙的分子距离最小,丙的分子距离最大,则乙为固态,丙为气态,甲为液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固态分子之间距离最小,作用力较大,有固定形状;气态分子之间距离最大,作用力最小,没有固定形状,据此分析判断。
9.【答案】C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在浸有酒精的棉球里,放在恒温的房间内,酒精吸热吸收温度计的热量,则温度计示数降低。当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从空气吸热,此时温度上升。当示数与室温相同时,示数保持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液体蒸发吸热以及热传递的知识分析判断。
10.【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这两种现象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A符合题意;
B.现象一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外侧,B不符合题意;
C.现象二中液化后的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内侧,C不符合题意;
D.两种现象都是液化现象,都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遇冷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11.【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流烛泪,此时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吸热但是温度升高,故A不合题意;
B.冰层消融,此时发生熔化现象,由于冰为晶体,因此吸热而温度不变,故B符合题意;
C.壶口附近形成白雾,此时发生液化现象,向外放热温度降低,故C不合题意;
D.抹酒精帮助退热,此时发生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12.【答案】B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为晶体,故A错误;
B.该物质保持不变的温度为t1℃,则熔点为t1℃,故B正确;
C.该晶体3min开始熔化,结束熔化为9min,则熔化过程为:9min-3min=6min,故C错误;
D.该实验中物体第3min到9min时间内没仍然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B.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C.熔化时间等于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
D.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判断。
13.【答案】振动;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中,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可以通过固液气这个三种状态的介质进行传播,其中人耳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4.【答案】液体;10;不能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利用的是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超声波传播的距离为s=2×7500m=1.5×104m,由 可得,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为 ,月球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分析】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根据,可求出时间;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答案】甲乙;乙丙;丁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①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乙在相同的时间内波峰个数相同,即频率相同,那么二者音调相同。
②乙和丙的波峰到波谷的距离相同,即振幅相同,那么二者响度相同。
③丁中波形杂乱无章,说明物体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噪声。
【分析】①在波形图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为振幅;
②相同时间内波峰的个数越多,则频率越大;
③噪声由物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据此分析解答。
16.【答案】响度;音色;音调和音色;噪声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1)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响度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音色;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物体的振动频率和发声特点不变,则音调和音色不变,只有振幅越来越小,即响度逐渐减小。
(3)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噪声。
【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2)响度由振幅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特点有关;
(3)根据噪声的定义解答。
17.【答案】声源处;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是控制噪声的产生,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5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18.【答案】次;能量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1)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2)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能量。
【分析】(1)很多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伴有次声波产生,可以将振动传播的很远;
(2)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传递信息和声音传递能量。
19.【答案】丁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丁甲乙图。
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2)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分析】主要考查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过程。
20.【答案】湿泡;大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①温度计上的液泡被湿布包起来后,水蒸发吸收温度计上的热量,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则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低。
②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较小,说明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多,即空气湿度越大。
【分析】主要考查汽化过程之一的的蒸发过程,此过程也是吸热的。结合此去分析即可得到题目答案。
21.【答案】压缩体积;放出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压缩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分析】①液化的方法:①降温;②加压;
②根据液化放热分析解答。
22.【答案】液化;汽化;放热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电冰箱正常工作时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向外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在蒸发器内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并确定其吸放热情况。
23.【答案】是;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使用超声波加湿器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气态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液态的小水滴。
液态的小水珠又慢慢汽化吸热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白气”消失,发生汽化现象。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
24.【答案】熔化;晶体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1)人体温度在37℃左右,金属镓的熔点为29.8℃,所以放在手心会熔化。
(2)有熔点的物质为晶体,所以金属镓为晶体。
【分析】
(1)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3)有熔点为晶体,没有熔点为非晶体。
25.【答案】凝固;放热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人工造雪是将小水滴变成小冰晶,这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要放热。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26.【答案】(1)振动;不能;转换法;①
(2)频率;音调;频率太慢,音调太低
(3)a;瓶和瓶内的水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是因为空气传播声音所致。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则声音无法传播,那么将看到乒乓球不能弹开。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③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选①。
(2)①如图丙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频率和发声的音调。
②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频率太小,音调太低。
(3)①根据丁图可知,吹气时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h内空气柱最长,频率最小,音调最低;
②若是敲击瓶子,则此时振动的是瓶子和瓶内的水。
【分析】(1)①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②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分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③同一个音叉的频率不变,因此不能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但是通过大力或小力敲击,可以改变音叉的振幅,听到响度不同的声音,据此分析解答。
(2)①大小相同的力,可以保证钢尺的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而钢尺伸出部分长度不同,则振动部分的频率不同,那么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②钢尺伸出的越长,则频率越低,当振动频率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后,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3)①吹气时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且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而敲击时发声体是瓶子和水,且总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7.【答案】(1)D、E;有关
(2)B、C;A、B;控制变量
(3)得到普遍规律
(4)CDABE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需要控制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弦,由生活经验猜想,弦的音调与其粗细有关。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弦的粗细、材料相同,长度不同,应选B、C的弦。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该控制弦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应选A、B的弦。本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本实验中对选中同一组材料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探究规律,因此目的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防止偶然性的发生。
(4)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C提出问题;D猜想与假设;A设计和进行实验;B分析归纳;E得出结论。所以顺序为CDABE。
【分析】(1)探究音调和发声体的粗细的关系,需要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
(2)探究音调和发声体的长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3)探究物理规律时,多次实验,可以探究普遍性;
(4)实验探究的顺序一般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8.【答案】(1)小
(2)好;海绵
(3)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因海绵报纸粗糙,故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
(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其实是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分析】(1)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2)粗糙的物体隔声效果比光滑的物体更好;
(3)隔声是减弱声音的响度。
29.【答案】(1)自下而上;热胀冷缩;水银
(2)吸热;保持不变
(3)98;低于
(4)时间;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安装实验器材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
②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水的温度变化为85~98℃,恰好在酒精的凝固点-39℃和沸点357℃之间,应该选用水银为测温介质的温度计。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表格中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则水的沸点为98℃<100℃,则当地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1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分析】(1)①实验过程中,上面的器材都固定在铁架台上,它们的高度方便调节;而最下面的烧杯直接放在铁架台上不能改变高度,则应该先确定下面酒精灯的位置,再根据它的高度确定上面器材的位置。
②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
③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凝固点和沸点之间。
(2)酒精灯不断加热,则水就不断吸热,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即可。
(3)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为沸点,根据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4)根据Q=cm△t可知,当加热时间相同且升高的温度相同,那么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成正比,即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图片分析解答。
30.【答案】(1)受热均匀
(2)39;非晶体
(3)状态
(4)3
(5)不正确;液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与冰均匀受热。(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9℃,由表格数据知,蜡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蜡属于非晶体。(3)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故表格中应添加状态。(4)冰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由图象可知,冰在第2分钟时开始熔化,第5分钟时熔化结束,所以熔化过程用时为3分钟。(5)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会从室内吸收热量熔化,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因此杯子的外壁感觉很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分析】(1)水浴加热时,固体受热均匀;(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3)探究熔化规律时,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的温度和状态;(4)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5)冰在高于熔点的环境中可以吸收热量,能熔化;烧杯外侧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1.【答案】(1)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
(2)排球充气量;反弹的高度
(3)控制变量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排球的质量越大,撞击地面后发生形变越大,则弹性越大,那么猜想3为:排球的弹性可能与球的质量有关。
(2)小科设计了一个探究影响排球弹性因素的实验活动,如图所示,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排球的弹性与排球充气量关系.实验中是通过排球在大理石上反弹的高度来说明弹性的大小.
(3)小科在此实验中主要运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研究方法。
【分析】(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影响排球弹性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
(2)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当排球反弹后的高度越大时,说明排球的弹性越大。
(3)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雨花区多校2022-2023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合测试试卷

下一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2023-2024高中物理 第5章 原子核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