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1每题1分,12-13每题2分,共15分)
1.(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木炭用作燃料
C.金用于制作项链 D.铝用于制作导线
2.(1分)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1:5 B.5:1 C.1:4 D.4:1
3.(1分)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碳循环”中循环的是( )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碳酸钙
4.(1分)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 石蜡熔化
B.食物腐败 干冰升华
C.工业制氧气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钢铁生锈
5.(1分)水是自然的宝贵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完成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C.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液氯消毒是物理变化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6.(1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7.(1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和水分子
C.汽车驶过后,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D.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内的汞柱会上升—分子的体积变大
8.(1分)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内含四种元素
B.它含有氮分子
C.它共含有27个原子
D.其中的碳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9.(1分)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H3 B.N2 C.NO2 D.NaNO3
10.(1分)“飞扬”冬奥,火炬采用的燃料是氢燃料,不是传统燃料丙烷(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5O23CO2+4H2O,丙烷(X)的化学式为( )
A.C3H4 B.C3H8 C.C3H8O D.C3H6O2
11.(1分)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甲烷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12.(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乙醇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13.(2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B.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二、非选择题升(共60分)
14.(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硫酸亚铁中的阳离子 ;
(3)+6价硫的氧化物 ;
(4)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 ;
(5)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微粒 。
15.(5分)小刚取来一瓶浑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
(2)操作②向滤液C中加入 ,利用其吸附作用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此过程主要发生 变化(填“物理”“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 的现象说明此液体是硬水。
16.(2分)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铁元素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7.(15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得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连接好仪器后,装入药品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氧气已集满。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倒吸到试管口 。
(3)选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口进入,如果集气瓶内事先没有装满水,则产生的后果是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一位同学发现铁丝燃烧的集气瓶底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 。
(5)实验室可用AE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 (填序号)。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6)实验室如用B装置制取48g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需要H2O2的质量为 。
18.(11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常温下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镁条和空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小气球的作用是: 。
②有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请写出B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 。
③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④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质量增加,其原因是 。
⑤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填“是”或“否”),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
⑥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
19.(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导管容积忽略不计(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利用烧杯中氧化钙与水反应引燃白磷,说明氧化钙与水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 (填序号)移动。
A.向右
B.向左
C.先向左再向右
D.先向右再向左
若白磷量充足,装置不漏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 mL刻度处。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实验能粗略的测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B.实验中,没有白烟逸出,更环保;
C.实验中装置始终密闭,避免白磷放入瓶中时空气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
D.实验中白磷的用量越多,实验测量结果越准确。
20.(7分)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 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根据燃烧条件分析:①脱脂棉是可燃物;②滴下的水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③反应放出热量 。
【定性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观察到 ,证明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出现 现象,说明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放热。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则另一种产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定量研究】4.6g某物质在一定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 (填字母序号)灭火。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细沙
C.水基型灭火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11每题1分,12-13每题2分,共15分)
1.【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等.
【解答】解: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
B、木炭用作燃料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故B正确;
C、金用于制作项链是利用了延展性和金属光泽,属于物理性质;
D、铝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铝的导电性,故D错。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因此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解答】解: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二氧化碳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碳循环”中循环的是碳元素。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自然界中碳循环。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轮胎爆炸只是压强大,没有新物质生成,石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
C、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石黑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钙、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分析】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的变化特征分析;
B、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特性分析;
C、根据加入液氯消毒的变化特征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解答】解:A、水的天然循环,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不能减少钙,不能低水的硬度;
C、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液氯消毒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6.【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氧气的性质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叙述不正确;
B、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故B叙述不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是可燃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氧气有关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7.【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汽车驶过后,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测量体温时,说明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每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错误;
C.色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D.碳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之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等,难度不大。
9.【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氢元素显+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x+(+3)×3=0,则x=﹣4。
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8。
C、氧元素显﹣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y+(﹣2)×2=0,则y=+6。
D、钠元素显+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可知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8)+z+(﹣2)×3=3,则z=+5。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7、10、数目不变,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3H8。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分析】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解答】解:A、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
B、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
C、甲烷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发生爆炸。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纯度。
12.【分析】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C、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混合物;
D、不知道分子和原子种类,不能比较大小。
【解答】解: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不是同种元素;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正确;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该选项不正确;
D、不知道分子和原子种类,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3.【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方程式的意义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CO8+H2O。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44单位是“1”,故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故正确;
D.甲物质是CH5O,其中碳、氢,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升(共60分)
14.【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化学式为:Ca;
(2)硫酸亚铁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亚铁离子属于阳离子,数字在前,带一个电荷时,多个离子;表示为:Fe2+;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元素显﹣2价5;
(4)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氧气,化学式为:O2;
(5)氯化钠水溶液中含钠离子,氯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正负号在后,1通常省略,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氯离子表示为:Na+、Cl﹣,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水分子表示为:H3O。
故答案为:(1)Ca;
(2)Fe2+;
(3)SO3;
(4)O4;
(5)Na+、Cl﹣、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5.【分析】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其所需仪器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以及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以及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
(2)操作②是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该过程只是将色素和异味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故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振荡、浮渣多的现象。
故答案为:(1)过滤;漏斗。
(2)活性炭;物理。
(3)泡沫少、浮渣多。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6.【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元素之间的质量比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元素,故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和为:1﹣31%=69%,其比值为:32:16×4=4:2=23%.
故答案为:23%.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元素的质量比为定值进行.
17.【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分析;
(3)根据排水集气法的特点分析;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
(5)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分析;
(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4K2MnO5+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C,装入药品之前,防止装置漏气;若选用E装置,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的现象;实验结束后,产生该现象的错误操作是: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5KMnO4K2MnO8+MnO2+O2↑;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
(3)选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如果集气瓶内事先没有装满水,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收集的氧气不纯净;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位同学发现铁丝燃烧的集气瓶底炸裂了,高温熔融物溅落;故答案为:3Fe+3O2Fe3O3;未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A、利用A装置制取甲烷,反应条件是加热;
B、利用E装置,说明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利用E装置,说明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用AE装置制取甲烷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6)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82H3O+O2↑;
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8O26H2O+O2↑
68
x
x=102g
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02g。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掌握实验室的氧气制法及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解答。
18.【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A 蔗糖和水混合后形成溶液,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①A实验中,白磷在瓶内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该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装置内外气压,故填平衡装置内外气压。
②由图可知,B实验中的反应是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7+H2O+CO2↑;
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故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③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5~2分钟,观察到的现象是a端铜丝变黑,故填a端铜丝变黑;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端铜丝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大于原铜丝的质量27CuO。
④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其原因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填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⑤四个实验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没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四个实验,从微观上看,原子的种类,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数目和质量不变。
⑥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使得系统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C。
(2)气球先胀大后缩小;缓冲作用3+2HCl=CaCl7+H2O+C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a端铜丝变黑;2Cu+O22CuO;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否,原子的种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9.【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
白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1)利用烧杯中氧化钙与水反应引燃白磷,说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22P3O5。
故答案为:放热;4P+2O22P7O5。
(2)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右移动(白磷燃烧放热,温度降低。
若白磷量充足,装置不漏气,最终活塞会停留在55mL﹣(55mL+50mL)×。
故答案为:D;34。
(3)A.该实验不能粗略的测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故选项不正确;
B.实验中,没有白烟逸出,故选项正确;
C.实验中装置始终密闭,避免白磷放入瓶中时空气逸出,故选项正确;
D.实验中不是白磷的用量越多,实验测量结果就越准确。
故答案为:BC。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0.【分析】【提出猜想】根据升高温度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进行分析。
【定性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放热,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定量研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查阅资料】根据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进行分析。
【拓展延伸】根据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提出猜想】该反应放出热量,升高温度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定性分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说明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2)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溢出;
(3)反应物为过氧化钠和水,其中一个生成物为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中含Na、H、O,故另一种生成物中一定Na;
【定量研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O,反应物氧气中含氧元素、H元素×100%=2.4g×100%=0.6g,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氧元素,故该物质中所含C、H=2:6:2;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5+2CO2=8Na2CO3+O2;
【拓展延伸】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一旦失火。
故答案为:【提出猜想】着火点;
【定性分析】(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3)Na、H;
【定量研究】C:H:O=2:6:6;
【查阅资料】2Na2O6+2CO2=2Na2CO3+O7;
【拓展延伸】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