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专题复习
(内容:第一章《机械运动》较难选择题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2.两位同学同时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5.30dm和0.5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B.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C.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D.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分别是1dm和1m
3.一把塑料刻度尺的热胀冷缩比较明显,而它所测的一个物体的热胀冷缩不明显、则有
A.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小些
B.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大些
C.冬、夏测出的长度都相等
D.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可能大些,也可能小些
4.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A.5.233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
5.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6.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可能是向右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可能是向左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7.下列体育节比赛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若百米赛跑终点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要稍长
B.同学们高声呼喊“加油”助威,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C.某同学200m赛跑的前半程速度为6m/s,后半程速度为8m/s,则全程平均速度约为6.86m/s
D.在掷实心球比赛中,测量距离时若用力拉紧皮尺,会提高比赛成绩
8.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一直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在运动了1.5km处相遇
C.前5min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相遇一次
9.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有1000个左右),最好采用的方法为( )
A.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0,即为垫圈的总数
B.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10,即为垫圈的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即为垫圈的总数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圈的总数
10.如图所示为照片尺寸对照表的一部分,表格缺失了数字对应的单位,正确的单位应该是(一般证件照为一寸照片)( )
尺寸名 单位?
一寸 2.5×3.6
二寸 3.4×5.2
三寸 5.5×8.4
A.m B.dm
C.cm D.mm
11.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2.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子长为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A. B. C. D.
13.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尺的最小分度是毫米 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C.末位数字是准确数 D.未位数字也可以省去不写
14.据调查发现:人伸平两臂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本人身高.现有一棵参天大树,七年级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
A.48厘米 B.48分米 C.48000毫米 D.0.48米
15.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
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
D.甲读数比乙准确
16.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飞行,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那么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见到日出的次数可能为( )
A.16 B.1 C.2.7 D.0.38
17.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 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
C.甲、乙、丙均静止 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
18.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 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19.甲、乙两车同时同向运动,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从距A地20m处出发,甲车的v﹣t图像和乙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乙车做加速运动 B.乙车的速度为15m/s
C.甲车不可能追上乙车 D.甲车在4s后追上乙车
20.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在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汽车的速度是( )
A.30.9m/s B.25m/s C.20.5m/s D.12.1m/s
2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v=可知,v与s成正比,s与t成反比
B.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C.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它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平直公路上缓慢行驶的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2.2021年9月22日,周宁籍运动员汤星强以20秒39的成绩夺得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200米冠军。假如他前100米的速度为v1,后100米的路程的速度为v2,那么汤星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23.若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前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24.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是( )
A.5∶3 B.3∶5 C.16∶15 D.15∶16
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
B.若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
C.要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与高墙的距离至少应为34m
D.平均速度是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26.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6s。则在限速为120km/h的高速公路上,因采用LED刹车灯的缘故,行车安全距离(指后方车辆为了避免与前方车辆发生意外碰撞而在行驶中与前车所保持的必要间隔距离)( )
A.需增加72m B.可减少72m
C.需增加20m D.可减少20m
27.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老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6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40km B.80km C.120km D.160km
28.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大
C.运动路程一定时,时间越长,速度越小
D.运动路程一定时,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29.如图所示,沿着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 A、B,其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点 O 的距离s随时间 t 的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 的速度比 B的速度快
B.物体 A 比物体 B先出发
C.第 5s 的时候物体 A 的距离与物体 B 的距离可能相距 20m
D.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
30.如图是甲、乙两车的s﹣t图像,已知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甲、乙两车运动了8s后,之间的距离大于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a可能是乙车的运动图像
B.图线a一定是甲车的运动图像
C.图线b可能是甲车的运动图像
D.图线c一定是乙车的运动图像
31.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
A.小王先到达终点 B.小李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2.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路边的树木都在向北运动,以下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甲车和乙车都往北运动 B.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C.甲车和乙车都向南运动 D.乙车向南运动,甲车静止
33.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山崖为720m的时候鸣笛,过了4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汽车的速度是( )
A.15m/s B.20m/s C.14m/s D.25m/s
3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B.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C.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D.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35.如图是甲、乙两车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匀速运动,乙车变速运动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3s通过的路程都是15m
D.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36.小枫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s2,下列对这个实验的分析和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车由静止下滑,下滑的过程中在做变速运动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可减小倾斜程度
D.图象乙能准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37.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它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以下说法:
①甲上升;
②乙下降,但比甲快;
③乙下降,但比甲慢;
④丙下降,但比甲快;
⑤丙上升,但比甲慢;
⑥甲在匀速下降。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38.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39.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⑤t=3s时,A、B相距8m。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⑤正确
C.只有①③⑤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40.如图所示,学校围墙为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A.3分钟 B.4分钟 C.5分钟 D.6分钟
41.A、B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A点向B点做直线运动,它们同时出发,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车到达B点时,乙车距B点还剩6米,则甲车在A点时,乙车距A点( )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42.甲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公路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一同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3倍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2倍
4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B.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44.张三李四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张三比李四提前10m到达终点。这时李四就想,如果张三跑110m,我跑100m,应该可以和张三同时到达终点,聪明的你,通过计算判定是( )
A.张三先到达终点 B.张三李四同时到达终点
C.李四先到达终点 D.根本无法计算
45.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 B.在t2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
C.t1到t2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t1到t2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46.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s计时后,B车速度一直在减小
B.取15s~40s时间段,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30s~40s时间段,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t1~t2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
47.小红骑自行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开始由静止加速,达到一定速度后开始匀速骑行,遇到红灯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下来,则下列图象可表示在此运动过程中,骑行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48.2016年8月16日,中国科学家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同步通讯卫星,卫星上的太阳帆为其提供电能,卫星在高空运行过程中与下列哪个物体相比较“量子通信”卫星是运动的( )
A.地球 B.该卫星上的太阳帆
C.空中的云 D.地面的发射架
49.短跑运动员10s内跑了100m,羚羊的奔跑速度为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为54km/h,则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运动员、羚羊、汽车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汽车、羚羊
50.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51.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A车向右,B车向左,相向而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A车的速度小于B车
B.30s~40s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
C.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右运动
D.0~70s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多选题
5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某同学的身高约168cm B.人脉搏跳动一次用时约为1s
C.某市高架路限速80m/s 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mm
53.一段质量为 m 的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 n 匝,用刻度尺测出 n 匝的长度为 x,铜的密度ρ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铜丝的直径 B.细铜丝的横截面积
C.细铜丝的长度为 D.细铜丝的长度为
54.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m,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5.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限速120km/h的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其模拟情景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时间为1s
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36m
D.汽车已经超速
5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B.甲的速度大小为10m/s
C.甲、乙往同一方向行驶 D.甲、乙在t=30s时刻相遇
57.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58.小明乘坐爸爸骑的电动自行车从家出发去市场购物,途中接到妈妈的电话说没有带钥匙,小明决定跑回家给妈妈开门。爸爸继续前行,175s后爸爸到达市场,购完物后便马上按原路回家,到家时恰好小明也同时到家。整个过程路程与运动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小明下车时间忽略不计)( )
A.去市场时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8m/s
B.点a处对应的路程为2600m
C.爸爸到市场时与小明相距1400m
D.755s,爸爸与小明相距2797.5m
5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D.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60.声波在海水中传播衰减程度远小于电磁波。声呐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点来对物体进行定位和测速的,如图是一艘静止在水中的潜水艇,其声呐向海水中某一固定方向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遇到一个不明物体被反射回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1=20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2=19.6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5s,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不明物体是沿直线正对着潜水艇匀速行驶,则( )
A.不明物体第二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29.4km
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4.6s
C.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为62.5m/s
D.若t1小于t2,则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
61.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大小vA
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磨损,一般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图中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故A错误;
B.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且被测物体没有靠近刻度,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地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等于圆柱体的直径大小,且刻度尺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故C正确;
D.此方法不能确定三角板的长直角边与刻度尺垂直,故刻度尺对应的长度不一定等于圆柱体的直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用平移法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根据几何知识,要确保刻度尺测量的长度等于玻璃球的直径。
2.C
【详解】ACD.5.30dm最后的0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3,表示0.3dm即3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0.528m最后的8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2,表示0.02m即2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那么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则两个读数可能都是正确的,只是所用刻度尺不同或个人读数时的估测不同,造成读数结果不同而已,故C正确,AD错误;
B.分度值越小,表示精确程度越高,分度值相同,则两个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相同,故B错误。
故选C。
3.B
【详解】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夏天塑料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冬天受冷收缩时,刻度尺的自身长度缩小,物体的测量值变大,因此冬天测出该物体长度比夏天大些,所以选项A. C. D都不正确.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塑料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4.C
【详解】由题中测量数据知:数据单位是dm,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测量数据应该有两位小数,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其中5.2dm、5.245dm是错误数据;其中5.86dm
与其余5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也错误;
因此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C
【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5.D
【详解】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改选项正确;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该选项正确;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故该选项正确;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错误,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办法不能用。
【分析】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像A、B、C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D这种办法不能用,因为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松开后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测量结果要比真实值小很多。
6.A
【详解】由图示知,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扬,说明风向向右,甲船旗帜飘扬情况与河岸上旗帜的相反,说明甲船是向河岸方向运动,即向右运动;乙船旗帜飘扬情况与河岸上旗帜的相同,乙船可能是远离河岸,即向左运动,可能是静止,也有可能是向右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运动员和指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后稍微一会,计时员才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故测出的成绩比真实成绩时间短了一些,故A错误;
B.比赛时高声呐喊助威,是指声音大响度高,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前半程时间为
后半程时间为
全程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测量距离时若用力拉紧皮尺,会使皮尺伸长,使得测量值比真实值小,会降低比赛成绩,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由s﹣t图象可知,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10min静止,10min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车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1.5km处甲乙第一次相遇,故B正确;
C.前5min内(时间相同),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由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在1.5km处甲乙第一次相遇,在3.0km处甲乙第二次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9.D
【分析】测量微小物质的数量时,是选用天平还是选用刻度尺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将若干个小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应用天平测量;一个小橡胶垫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个垫圈的质量。
【详解】AB.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故AB不符合题意;
C.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直接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垫圈的总数,方法可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一寸、二寸、三寸照片,它们的长、宽单位应该是cm,不会是dm、m,假如是2.5dm,那么这照片的长度有一本物理书那么长了,假如是2.5m,这照片比一个成人的身高还要高,也不会是mm,假如是2.5mm,这相片也太小了。
故选C。
11.C
【详解】A.1分硬币的厚度较小,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这样误差会较大,A项不合题意;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这样得到的每一个数据误差都很大,B项不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10个1分硬币的厚度较大,这样误差较小,选项C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1分硬币的厚度较小,这样测量误差会较大,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踏步总长a+b,绳子长度就是n个踏步的总长度,即
l=n(a+b)
则
所以商场一、二楼间高度为
故选A。
13.B
【详解】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根据长度记录结果的要求知,其中最后一个0是估计值,且有效数字代表尺子的准确程度,0不能省去,故C、D错误;
由结果知,准确值是1.65m,此结果精确到单位cm,即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故B正确,A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6分米长,所以大树的周长约:16分米×3=48分米
15.A
【详解】AB.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最后的一个0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5,表示5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最后一位8也是估计值,表示8mm,倒数第二位是4,表示4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
C.两人的测量结果都是正确的,测量结果的不同是由刻度尺的不同引起的,所以C是错误的;
D.分度值越小,表示精确程度越高,二者的分度值相同,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
16.A
【详解】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升起, 24小时内看见日出的次数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B
【详解】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可以判断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可以判断甲飞机也在匀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甲飞机匀速下降,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并且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楼房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则乙的飞机相对地面也是静止的,没有上升或下降,所以乙是静止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8.C
【详解】因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所以乙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所以甲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乙车的车速;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那么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甲车。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9.D
【详解】A.由图可知,乙车从距A地20m处出发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乙车在做匀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车的速度
故B不符合题意;
CD.假设甲车追上乙车所用的时间为t,则
s甲=Δs+s乙
即
v甲t=Δs+v乙t
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10m/s,由B知乙车的速度为5m/s,代入上式
10m/s×t=20m+5m/s×t
解方程得
t=4s
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0.A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P1、P2间的刻度值为30个格,时间长为1秒,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1间是6个格,则时间为
此时超声波前进的距离为
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
此时超声波行驶的距离为
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应分别对应于图中P1n1的中点和P2n2的中点,其间有33小格,即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为n1与n2两个信号之间的间隔为
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B
【详解】A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总保持不变,其大小总等于它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与运动的路程、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错误,B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汽车每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50km,但不是每1小时内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故无法判断汽车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平直公路上缓慢行驶的汽车,只能判断车的速度比较小。但无法确定它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无法确定它在做匀速直线运。,故D错误。
故选B。
22.B
【详解】由得出通过前100米的路程和后100米的路程所有的时间分别为
则总时间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B。
23.D
【详解】设总路程为s,由可得,前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路程所用的时间
全程所用的时间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4.D
【详解】二者速度之比是
故ABC错误, 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5.D
【详解】A.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A错误;
B.设总路程是2s,则前一半与后一半路程都是s,由公式可得物体的运动时间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故B错误。
C.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所以人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的最短时间为0.1s,则人的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
人到障碍物的至少距离
s′=v′t′=340m/s×0.05s=17m
故C错误;
D.平均速度是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可以用总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进行计算,故D正确。
故选D。
26.D
【详解】由题意可知,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最高速度
假设汽车以最高的速度行驶,而采用LED刹车灯的缘故,通电后灯亮起的时间,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6s,即如果采用白炽灯,则大约慢0.6s,这时后方的汽车,在这0.6s前进的距离
采用LED刹车灯则会减小20m的距离,行车安全距离可减少20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7.C
【详解】由图可知,纵波的速度为
横波的速度为
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6s,由题意可得
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由计算可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8.B
【详解】ACD.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固定不变的,故ACD错误;
B.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运动时间越长,据可知,通过的路程越长。故B正确。
故选B。
29.C
【详解】A.前5秒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距离都是5m,这个阶段,二者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
B.B从开始就出发,A是第3秒才开始运动。故B错误;
C.第5秒的时候,两个物体距离O点的距离都为10m,若二者同向运动,则二者相距为0m;若二者反向运动,则二者相距为20m。故C正确;
D.开始时,A在O点,B距O点5m,故D错误。
故选C。
30.B
【详解】由图像可知,时间t=4s时,a、b、c通过的路程分别为5m、2m、1m;由可知,va>vb>vc;由题意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乙可能是a、b,也可能是b、c,还可能是 a、c;a、b、c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s=vt可知,t=8s时,a、b、c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0m、4m、2m;此时a、b间的距离为
sa﹣sb=10m﹣4m=6m>5m
a、c间的距离为
sa﹣sc=10m﹣2m=8m>5m
b、c间的距离为
sb﹣sc=4m﹣2m=2m<5m
可见甲一定是a,乙可能是b、c,综合可知,图线a一定是甲车的运动图像,图线b、c可能是乙的运动图像。
故选B。
31.A
【详解】由题意可知,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即小王跑了100m,小李跑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相同,都是t,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王和小李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可知道,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李的;
当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这时小王跑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小李跑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可知道,小王跑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比小李的时间要小,那么小王先到达终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A
【详解】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乙车向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南运动,此时甲车有三种可能:一是静止不动;二是向北运动;三是也向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B
【详解】由速度公式得出4s声音传播的距离
s1=v声t=340m/s×4s=1360m
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距离的2倍,故在4s时间内车走过的距离
s车=2s-s1=2×720m-1360m=80m
汽车的速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4.C
【详解】B.从图乙可知,当时间为0.3s时,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当时间为1.6s时,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故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A.汽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的速度约为
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5.A
【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车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即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的增大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时间为0时,甲车的速度为15m/s,乙车的速度为0,则甲车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乙车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
C.甲车经过3s通过的路程为
s甲=v甲t=15m/s×3s=45m
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0~3s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3s以后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36.D
【详解】AD.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运动,图乙也是加速运动,但为变加速运动。小车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等于AB段的总路程与总时间比值,由图知小车从A到B的路程为
s=s2-s1
所以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斜面坡度越大,小车下滑时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就越短,因此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可减小倾斜程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7.B
【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故①错误,⑥正确;
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且v乙>v甲,故②正确,③错误;
甲看到丙匀速下降,说明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且v丙>v甲,故④正确,⑤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8.B
【详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第2次比赛时
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
乙用的时间为
因为
即
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9.B
【详解】①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故①错误;
②由图象可知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的5m处,故②正确;
③由图象可知,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故③正确;
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④错误;
⑤t=3s,物体A仍在原地,而物体B已经运动了3米。二者最开始相距5米,B又运动了3米,所以确实相距8米,故⑤正确。
故只有②③⑤正确。
故选B。
40.A
【详解】解:设正方形小路的边长为L,甲的走路程L所用的时间
乙走路程L所用的时间
若甲走过的路程是4L,甲回到出发点,则甲经过48min,经过
乙的路程s乙
甲与乙位置如图(1)所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甲可以看到乙,这是甲第一次看到乙;
若乙的路程是3L,此时经过51min;经过
甲的路程s甲
甲与乙的位置如图(2)所示,甲乙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甲开始看不到乙;
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1.B
【详解】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甲车从A到B车需要的时间为
此时乙车走的距离为
当甲在A点时,则乙离A点的距离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2.D
【详解】AC.由图像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相遇前甲通过的路程
相遇后甲通过的路程
所用时间
则相遇前甲的速度为
相遇后甲的速度
所以
即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故AC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乙相遇前通过的路程
则相遇前乙的速度
所以
即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故B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整个过程,甲通过的总路程
乙经过的总路程
甲、乙所用总时间均为
则甲的平均速度
乙的平均速度
所以
即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平均速度的2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3.B
【详解】A.由图象知,在相同时间0~t1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而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后退,所以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
B.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的多,据 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
C.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据 知,此时间段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t1~t3时间内,甲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的路程相等,所以此时两物体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44.A
【详解】若李四跑完90m和张三跑完100m所用的时间为t,则李四的速度
张三的速度
第2次比赛时,张三跑110m,李四跑100m,因为速度不变,则张三用时
李四用时
比较二者所用时间,可知张三先到达终点。
故选A。
45.C
【详解】A.由图可知,0~t1时间内,甲、乙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乙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由 可知甲、乙的速度不相等,即在t1时刻,甲、乙的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t1~t2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由 可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但甲在这段时间内做变速运动,乙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因此在t2时刻,甲、乙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由图可知,t1到t2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46.B
【详解】A.由图甲可知,B车的s﹣t图像是倾斜直线,即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说明B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车的速度不变,故A错误;
BC.由图甲可知,0~30s内,A车的s﹣t图像是倾斜直线,说明A车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A车的速度为
在15~30s内,A车通过的路程为
s2=v1t2=20m/s×(30s﹣15s)=300m
30~40s内,A车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即路程无变化,说明这段时间内A车处于静止状态,则A车在15~40s内通过的路程等于15~30s内通过的路程,即
s3=s2=300m
则15~40s内,A车的平均速度为
B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各个时段的速度都是相等的,它的速度为
则取15s~40s时间段,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B正确;
D.结合图甲和图乙可知,B车一直向西运动;A车开始向东运动,在40s~t2时间内改变方向后也向西运动;因为在t1~t2时间内,B车一直向西运动,而A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运动状态是会发生变化的,不会是一直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47.B
【详解】自行车由静止开始加速,所以在v-t图象中自行车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不断增加的,在s-t图像中,路程不断增加且越增越快,故是一段曲线;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骑行,所以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是不变的,在v-t图象中是一段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在s-t图像中,路程均匀增加,故是一条斜线;遇到红灯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下来,自行车在减速运动,所以在v-t图象中自行车的速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不断减小,最后为0,在s-t图像中,路程不断增加且越增越慢,最后不再增加,故是一段曲线。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8.C
【详解】A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运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它相对于地面的某一位置都是静止的,因此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所以“量子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和地面的发射架是静止的,故AD不符合题意;
B.卫星上的太阳帆为“量子通信”卫星提供电能,它们之间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故“量子通信”卫星与卫星上的太阳帆是相对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相对于空中的云位置改变,所以地球相对于空中的云是运动的,而地球与“量子通信”卫星相对静止,故“量子通信”卫星相对于空中的云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9.C
【详解】运动员的速度
汽车的速度为
因为
20m/s>15m/s>10m/s
所以三者的速度排序为羚羊、汽车、运动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0.D
【详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 2、静止 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的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1.C
【详解】A.由图像可知,A车前30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所以0~t1内,A车的速度为
B的速度为
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A错误;
B.30s~40s内,A车的速度为零,是静止,故A车的速度小于B车,故B错误;
C.t2~t3内,A车向左运动,B车也向左运动,此时A车的速度为
A车的速度快,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右运动,故C正确;
D.0~70s内,A车的平均速度为
B的速度一直不变,故平均速度也是,故D错误。
故选C。
52.ABD
【详解】A.多数同学身高在1.70m左右,即170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人的脉搏约为一分钟70次左右,约1s时间1次。故B符合题意;
C.一般高架桥的限速达不到80m/s=288km/h,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常见1元硬币的厚度纸为2mm,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53.AD
【详解】A. 细铜线的直径为,故A正确;
B. 细铜线的半径为,细铜线的横截面积为
故B错误;
CD. 这卷铜线的长度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54.BD
【详解】AB.由图像可知
时,;时,
则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即
故A错误,B正确;
CD.由题意可知,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m,即甲通过的路程为12m,由图像可知甲、乙的运动时间为6s,此时乙通过的路程为6m,则M、N间的距离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55.ABD
【详解】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
由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处所用的时间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
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时间: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因为
所以汽车在此路段超速,故C错误,ABD正确。
故选ABD。
56.BD
【详解】A.甲物体是从0时刻开始运动的,乙物体是在甲物体运动10s后开始运动的,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物体在40s内运动的路程为400m,所以甲运动的速度为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甲物体从0m位置向400m位置运动,而乙物体从400m位置向0m位置运动,所以甲、乙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甲物体从400m处向0m位置运动的过程中,30s运动到距离0m处100m的位置,乙物体从0m位置向400m处运动的过程中,30s时也到达100m处,故甲、乙两物体在100m处相遇,故D正确。
故选BD。
57.AD
【详解】由图可知,烟囱的烟向左飘,说明风是向左吹的;图中甲车的旗向左飘,则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车的速度小于风的速度;因为乙车的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车的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综上所述,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58.ABD
【详解】A.因小明下车时间忽略不计,所以由图象可知,小明爸爸到达市场的时间
t1=500s
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
s1=4000m
则去市场时电动自行车的速度
故A正确;
B.小明爸爸到达a点的时间
t2=500s-175s=325s
则点a处对应的路程
s2=v1t2=8m/s×325s=2600m
故B正确;
C.小明从a点回到家的时间
t3=t总-t1+t2=1125s-500s+175s=800s
由图示知,小明这段时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
爸爸到市场时小明运动的时间
t4=175s
小明运动的距离
s3=v2t4=3.25m/s×175s=568.75m,
爸爸到市场时与小明相距
s3=s1-s2+s3=4000m-2600m+568.75m=1968.75m
故C错误;
D.755s内小明从a点返回所用的时间
t5=755s-325s=430s
小明通过的距离
s4=v2t5=3.25m/s×430s=1397.5m
爸爸到市场时与小明相距
s5=s1-s2+s4=4000m-2600m+1397.5m=2797.5m
故D正确。
故选ABD。
59.BD
【详解】ABD.设钢轨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时间间隔为
因此钢管的长度为
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
故A错误,BD正确;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故C错误。
故选BD。
60.CD
【详解】A.不明物体第二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为
故C符合题意;
D.若t1小于t2,说明第二次信号与潜水艇相遇时不明物到潜水艇的距离大于第一次信号与潜水艇相遇时不明物到潜水艇的距离,则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61.CD
【详解】由图甲、乙知,整个过程中,B车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A向东先匀速直线运动,后保持静止,最后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
A.由图甲知,前30s,A的速度
整个过程中,B的速度
则0~t1时间段内,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A错误;
B.在30s~40s内,A处于静止,A的速度小球B的速度,故B错误;
CD.由图甲知,40s~70s内,A车向西运动的速度
而B的速度保持不变,则在t2~t3时间段内,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以A为参照物,则B向后退,即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故CD正确。
故选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