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矿石粉碎 C.粮食酿酒 D.干冰升华
2.(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镁条 D.铁丝
3.(1分)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如图:检查气密性 B.如图:制取
C.如图:收集 D.如图:验满
4.(1分)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D.石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5.(1分)自来水厂没有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沉降
6.(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铁锈 C.氦气 D.海水
7.(1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铁 B.金刚石 C.氢气 D.氯化钠
8.(1分)小李用托盘天平称取25.8g药品时,发现指针偏右,他这时应如何操作(  )
A.向左移动游码
B.向左盘增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C.调节天平平衡
D.减砝码
9.(1分)小红用量筒量取19mL盐酸,读数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盐酸实际体积是(  )
A.大于19mL B.等于19mL C.小于19mL D.无法确定
10.(1分)为了给金鱼更洁净的生存环境,小明用凉开水养金鱼,可是金鱼很快就死了。下列解释中合理的是(  )
A.凉开水中所含的氧原子很少
B.凉开水中所含的水分子很少
C.凉开水中所含的氢分子很少
D.凉开水中所含的氧分子很少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11.(3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分子    。
(2)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12.(5分)某同学做了图1和图2实验。(白磷达到40℃燃烧)实验如下: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面下取下胶塞,如图B所示你会看到    的现象,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3)写出用图1实验比图2实验完成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一个优点    。
13.(7分)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所示,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
C.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
(4)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若b试管中产生3mL气体,则a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约为    mL。试管    (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请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14.(5分)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个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甲”或“乙”),在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    没有改变的是    和    。
(2)从微观结构分析,乙变化的特点是    。
15.(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中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字母)。
(3)溴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若图二中C表示离子,则X等于    。
16.(4分)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Y形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子的性质的验证实验
(1)一段时间后,B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的是   ,由此又可得出的结论是   。
17.(15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从水槽中去除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排列)。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固体药品名称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F是刚收集的一瓶的无色气体,由图可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    ,向集气瓶中加入    ,若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5)经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的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氧气。小华在实验室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理由是    。
18.(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除二氧化锰外,其他物质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能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三组实验,实验中“待测数据”是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编号 氯酸钾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② 1.2g 二氧化锰0.5g
③ xg 氧化铜0.5g
[问题讨论]
(1)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    。
(2)实验③与实验    的“待测数据”相比较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反思]
(3)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设计实验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    不变。
(4)你认为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滴水结冰、矿石粉碎、干冰升华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3.【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不能伸入瓶中。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是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也不是分解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可以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一般用不到蒸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6.【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A、空气中含有氮气,属于混合物;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
C、氦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故C正确;
D、海水中含有水,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根据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守左物右码的规则,若发现指针偏右,应继续向左盘增加药品直至天平两侧保持平衡。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即可解答。
9.【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解答】解:量取一定量液体,仰视读数偏小,量取的盐酸实际体积大于19mL。
故选:A。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10.【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
【解答】解:A、凉开水中含有水分子,故A不正确;
B、凉开水中含有水分子很多;
C、凉开水中所含的氢分子很少,故C不正确;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而使鱼死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用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来解释问题,应注意动物的生命活动与氧气的关系,并注意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11.【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2)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的名称2;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水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3N2;
(2)CO2;
(3)H8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2.【分析】(1)根据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原理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导致试管内压强减小分析;
(3)根据实验装置图分析。
【解答】解:(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P2O8;
(2)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小于外界大气压;
(3)用图1比图2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是避免了图8中由于伸入燃烧匙时空气逸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避免了五氧化二磷逸出装置造成的污染。
故答案为:(1)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P+O2P2O2;
(2)试管中液面上升;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试管内液面上升;
(3)避免了图2中由于伸入燃烧匙时空气逸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避免了五氧化二磷逸出装置造成的污染。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理化综合题,考查的是与压强有关的知识,试管中压强的变化取决于在试管发生的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状态的变化。
13.【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硬水、软水的检验及鉴别、爱护水资源进行分析;
(3)根据节约水的措施进行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2)A、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则不能将硬水软化;
B、大量开采地下水会浪费水资源;
C、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故选CD。
(3)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则a试管中产生的氢气为3mL×3=6mL,可使木条燃烧更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OH3+O2。
故答案为:(1)2.53%;
(2)CD。
(3)7;b;H2OH2+O6。
【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转化等,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14.【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水分子的构成分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的特征、分子和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解:(1)甲、乙两个变化中甲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在该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2)从微观结构分析,乙变化的特点是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甲;分子的种类;数目;
(2)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点评】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能从粒子改变的角度来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
15.【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
(2)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得失电子情况;
(4)根据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溴原子相同。
(3)溴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
(4)若C表示离子,则X为5。
故答案为:(1)35;
(2)B;
(3)得到;
(4)8。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6.【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分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浓氨水使酚酞变红。
【解答】解:(1)B管内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2)C中为热水,温度越高,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酚酞溶液变红; 分子不断运动;
(2)C;由温度越高。
【点评】明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17.【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的选择及铁丝燃烧的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的选择及二氧化碳的检验进行分析;
(5)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即组装仪器后,然后装药品,再加热收集气体,先把导管移出水面,顺序为:②③①④⑤⑥。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4K2MnO6+MnO2+O2;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则发生装置选A,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8Fe3O4。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大理石为固体、水和二氧化碳2+HCl→CaCl2+H2O+CO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D装置收集时;F装置正放在桌面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CaCO8+H2O。
(5)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属于固体和由图在常温下的反应,且反应比较剧烈,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则发生装置选C。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②③①④⑤⑥;
(3)KMnO4K3MnO4+MnO2+O3;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E2Fe3O7;
(4)大理石;CaCO3+HCl→CaCl2+H5O+CO2;b;大;澄清石灰水2+CO3→CaCO3+H2O;
(5)C;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分液漏斗能控制反应速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8.【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
【解答】解:(1)实验②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3KCl+O8,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1.2g,因为控制变量法只能控制催化剂不同一个变量;
故答案为:KClO7KCl+O2;3.2;
(2)由实验③与实验①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小;
故答案为:①;小;
(3)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故答案为:质量;化学性质;
(4)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
故答案为: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知识点专训04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培优专题训练(含解析)

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知识点专训09 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