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
A.
) (
D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 九月练习单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铁钢生锈 D.食物腐烂
2.防治污染、改善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的是( )
A.城市道路喷洒水雾降尘 B.使用电动汽车使生活更加便捷
C.秸秆就地焚烧,及时还田 D.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植树种草
3.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 B.O3 C.CO2 D.PM2.5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液体加热
5.下列关于化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道尔顿创立了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 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 阿伏加德罗提出来原子论促进了近代化学的发展
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澄清石灰水、水蒸气 B.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C.液氧、氢气 D.75%的酒精溶液、海水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发红光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说明其密度比空气小
B.氧气可用于火箭发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说明其化学性质活泼
9.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氧化汞汞+氧气 B.镁 + 氧气氧化镁
C.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石蜡 + 氧气二氧化碳+水
10.现有一充满空气的集气瓶,欲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
的是 ( )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11.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和氮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铁丝和铜片:用磁铁吸引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二氧化锰 D.水和酒精:品尝味道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到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所以水一定含有氧元素
B.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很剧烈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都是催化剂
D.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也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14.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B.
C.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21%的气体是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 ;空气
1 / 2
中能制造化肥又能做保护气的气体是 。
16.化学实验时常进行定量称量和定量量取。
(1)量取 89mL 水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仰视量筒读数时,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将
89mL(填“偏大 ”、“偏小 ”或“等于 ”)。
(2)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称量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
(填“偏大 ”、“偏小 ”或“不变 ”)。
17.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请写出甲中物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2)某同学对实验总结反思之后,将装置甲改进为装置乙,
试分析改进后的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
(3)能否利用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
18.取一定质量的某白色晶体 A,加热到较高温度时发生分解并有无色气体 B 生成。在 A 中加入黑色粉 末 C 后混合加热,发现 A 的分解速度明显加快,且反应前后 C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点燃黄色粉 末 D,并使 D 在 B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请写出下列符号表
达式:
(1)A→B: (2)D→E:
19.小维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浸有酚酞试
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 ”,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
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
20.A、B、C、D、E、F、G、H 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 A 是一种暗紫色晶体,B 是一种黑色粉 末,在②的反应前后 B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F 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无色液体,D 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G 在 D 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反应①②③的符号表达式 : ① ② ③ ; ;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
(2)加压时,3000L 的氧气可装入容积为 20L 的钢瓶中
22.某同学对一个储气筒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该气体,按下图所示
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
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一条即可) 甲 乙
2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A、B 分别表示反
应前和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请回答:
(1) B 中物质是 (填“纯净物 ”或“混合物 ”)。
(2) 此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的名称是 。
(3)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
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全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②中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请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燃烧的产物有水。 (简要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2) 图③中木炭从瓶口向下缓慢深入的原
因 。
(3)图④中的现象为 。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5.请结合下图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b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采用装置 A 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 目的是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可以选用装置 E 收集氧气,依据是什么? ,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检验
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4) 收集好氧气后,某同学接着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实验。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水
或者细沙, 目的是什么? 。
(5)用装置 F 进行“排空气法 ”收集氧气,把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6)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2 / 22023--2024学年上学期 九月练习单答案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
1-5.BCCCC 6-10.BDABD 11-14.DACD
二、填空题
15.氧气(O2) 水分子 (H2O) 氮气 (N2)
16.(1)量筒、胶头滴管 偏大 (2)不变
17.(1) (2)环保、安全、误差小(合理即可) (3)不能,因为蜡烛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无法产生压强差
18.(1)(反应条件只有加热也对) (2)
19.(1)浸有酚酞的棉花团由下到上依次变红
(2)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棉花团上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20.①KMnO4→K2MnO4 + MnO2 + O2(加热)②H2O2→ H2O+ O2(二氧化锰)③
三、简答题
21.(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2)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分子间间隔变小
22.助燃性或密度比空气大(合理即可)
23.(1)纯净物(2)氢原子、氧原子
(3)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
24.(1)
点燃酒精,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水雾产生说明酒精燃烧产物有水
(2)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1)锥形瓶 长颈漏斗
(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4)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5)如图
(6) A 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18-2019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下一篇: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含解析)同步练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