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鲁教版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
一、选择题
1.(2018九上·溧水期末)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
2.(2016九下·湘潭月考)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t ℃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液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和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下列仪器:
①天平 ②量筒 ③胶头滴管 ④玻璃棒 ⑤酒精灯 ⑥烧杯
这两个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④⑥
8.(2018九上·松江期末)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
A. B.
C. D.
9.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蔗糖
B.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0.(2017九下·富顺期中)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将溶质和溶剂的名称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溶液 75%的医用酒精
碘酒 稀盐酸
溶质
溶剂 水
12.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氯化钠注射液 【成分】氯化钠、水 【规格】100 mL 质量分数0.9% 【密度】1.0 g/cm3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 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 。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
⑤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6 g食盐时,食盐与砝码放错位置(1 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 。
13.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 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 g,需要加水 g。
14.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A. B. C. D.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 。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 。
三、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小华配制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 、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
(3)通过计算确定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需要水的质量是 ,配制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5)上述溶液取10 g加水40 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16.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约为1 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 (填字母)。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 __。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图乙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甲
乙
【探究二】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 g/mL。
温度 质量分数 20 ℃ 40 ℃ 60 ℃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四、计算题
17.有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以下三种方法,请你进行计算:
(1)可加入多少克食盐?
(2)可蒸发多少克水?
(3)将其与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溶液混合,需要25%的食盐溶液多少克?
18.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求这瓶浓盐酸的质量。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A不符合题意;
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B不符合题意;
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B错误;
C、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C错误;
D、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多种;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溶液的三个特点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可以有颜色.
3.【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分析;根据乳化作用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t ℃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大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溶质,不符合题意;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设向其中加入KNO3固体质量为x
,x=5.56g,符合题意;
D.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若硝酸钾溶液为饱和溶液,则a与b相等,若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a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质溶剂的划分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根据等量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量相等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和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两个操作都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仪器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加水,前后均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A不符合题意;
B、进入溶质前不知溶液是否饱和,后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B不符合题意;
C、升温前是饱和溶液,后烧杯中溶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符合题意;
D、恒温蒸发溶剂,前不知溶液是否饱和,后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100%.
9.【答案】B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需用蔗糖50.0g10%=5.0g,所以要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蔗糖,不符合题意;
B.所用水的体积为45mL,应用量程为5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符合题意;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不符合题意;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解:A、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之前,不饱和的硝酸钾溶质的质量不为0,故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故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故选项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KNO3不能无限溶解,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即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之后不会在继续溶解这种物质,在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逐渐的增大至不再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11.【答案】酒精;碘;氯化氢;水;酒精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75%的医用酒精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碘酒溶质是碘,溶剂为酒精,稀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
【分析】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有水的溶液中水是溶剂,其他物质是溶质。
12.【答案】(1)0.9
(2)偏小;偏大;偏小;不变;偏小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质量为100mL1.0g/cm30.9%=0.9g;(2)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则会使溶液中溶剂质量偏小,则质量分数会偏大;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会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⑤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6 g食盐时,食盐与砝码放错位置(1 g以下用游码),则所得氧化钠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偏小。
【分析】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方法分析;根据配制溶液时的错误操作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分析。
13.【答案】100;500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 g,设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x
600g5%=30%x
x=100g,所需水的质量为600g-100g=500g。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4.【答案】(1)A、B;C;D
(2)B
(3)不是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1)A和B杯底都有物质未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能是刚好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而D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若固体溶质为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因B中剩余固体质量少,所以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B;(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B中所剩余固体与A中少,所以A中不能全溶。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分析,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没有固体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根据相同溶剂相同物质所溶解的量也一定相同分析。
15.【答案】(1)烧杯;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2)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
(3)12 g;68 g;100
(4)④②①⑤③
(5)3%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2)图②中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3)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80g15%=12g;需要水的质量是80g-12g=68g;配制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4)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先取药品并称量,倒入烧杯中,然后量取所需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搅拌溶解;(5)上述溶液取10g加水40 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析。
16.【答案】(1)5;45
(2)A;没有;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3)BC
(4)1.063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50g10%=5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50g-5g)/1g/mL=45mL;(2)称量时应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左右盘放颠倒,但因没有使用游码则不会影响结果;(3)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胶头滴管和量筒,即BC;(4)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则需要找出20 ℃时10%的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即1.063。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注意事项分析;根据溶液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方法分析。
17.【答案】(1)12.5 g
(2)50 g
(3)200 g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设加入食盐质量为x
x=12.5g
(2)设可蒸发水的质量为y
y=50g
(3)需要25%的食盐溶液质量为z
z=200g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分析,在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而加溶质时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发生改变。
18.【答案】(1)590 g
(2)45.8mL;145.9 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1)这瓶浓盐酸的质量为500mL1.18g/cm3=590g;
(2)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x
200g10%=x1.18g/cm337%,x=45.8mL
需水的体积为
【分析】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分析。
2018_2019学年鲁教版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
一、选择题
1.(2018九上·溧水期末)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A不符合题意;
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B不符合题意;
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2016九下·湘潭月考)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B错误;
C、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C错误;
D、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多种;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溶液的三个特点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可以有颜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分析;根据乳化作用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
5.t ℃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液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t ℃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大进行分析。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溶质,不符合题意;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设向其中加入KNO3固体质量为x
,x=5.56g,符合题意;
D.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若硝酸钾溶液为饱和溶液,则a与b相等,若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a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质溶剂的划分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根据等量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量相等分析。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和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下列仪器:
①天平 ②量筒 ③胶头滴管 ④玻璃棒 ⑤酒精灯 ⑥烧杯
这两个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④⑥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和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两个操作都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仪器进行分析。
8.(2018九上·松江期末)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加水,前后均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A不符合题意;
B、进入溶质前不知溶液是否饱和,后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B不符合题意;
C、升温前是饱和溶液,后烧杯中溶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符合题意;
D、恒温蒸发溶剂,前不知溶液是否饱和,后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100%.
9.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蔗糖
B.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B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需用蔗糖50.0g10%=5.0g,所以要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蔗糖,不符合题意;
B.所用水的体积为45mL,应用量程为5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符合题意;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不符合题意;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10.(2017九下·富顺期中)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解:A、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之前,不饱和的硝酸钾溶质的质量不为0,故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故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故选项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KNO3不能无限溶解,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即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之后不会在继续溶解这种物质,在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逐渐的增大至不再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二、填空题
11.将溶质和溶剂的名称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溶液 75%的医用酒精
碘酒 稀盐酸
溶质
溶剂 水
【答案】酒精;碘;氯化氢;水;酒精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75%的医用酒精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碘酒溶质是碘,溶剂为酒精,稀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
【分析】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有水的溶液中水是溶剂,其他物质是溶质。
12.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氯化钠注射液 【成分】氯化钠、水 【规格】100 mL 质量分数0.9% 【密度】1.0 g/cm3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 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 。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
⑤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6 g食盐时,食盐与砝码放错位置(1 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 。
【答案】(1)0.9
(2)偏小;偏大;偏小;不变;偏小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质量为100mL1.0g/cm30.9%=0.9g;(2)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则会使溶液中溶剂质量偏小,则质量分数会偏大;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会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⑤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6 g食盐时,食盐与砝码放错位置(1 g以下用游码),则所得氧化钠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偏小。
【分析】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方法分析;根据配制溶液时的错误操作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分析。
13.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 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 g,需要加水 g。
【答案】100;500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 g,设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x
600g5%=30%x
x=100g,所需水的质量为600g-100g=500g。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4.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A. B. C. D.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 。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 。
【答案】(1)A、B;C;D
(2)B
(3)不是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1)A和B杯底都有物质未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能是刚好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而D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若固体溶质为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因B中剩余固体质量少,所以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B;(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B中所剩余固体与A中少,所以A中不能全溶。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分析,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没有固体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根据相同溶剂相同物质所溶解的量也一定相同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小华配制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 、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
(3)通过计算确定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需要水的质量是 ,配制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5)上述溶液取10 g加水40 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答案】(1)烧杯;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2)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
(3)12 g;68 g;100
(4)④②①⑤③
(5)3%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2)图②中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3)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80g15%=12g;需要水的质量是80g-12g=68g;配制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4)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先取药品并称量,倒入烧杯中,然后量取所需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搅拌溶解;(5)上述溶液取10g加水40 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析。
16.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约为1 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 (填字母)。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 __。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图乙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甲
乙
【探究二】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 g/mL。
温度 质量分数 20 ℃ 40 ℃ 60 ℃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答案】(1)5;45
(2)A;没有;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3)BC
(4)1.063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50g10%=5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50g-5g)/1g/mL=45mL;(2)称量时应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左右盘放颠倒,但因没有使用游码则不会影响结果;(3)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胶头滴管和量筒,即BC;(4)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则需要找出20 ℃时10%的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即1.063。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注意事项分析;根据溶液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方法分析。
四、计算题
17.有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以下三种方法,请你进行计算:
(1)可加入多少克食盐?
(2)可蒸发多少克水?
(3)将其与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溶液混合,需要25%的食盐溶液多少克?
【答案】(1)12.5 g
(2)50 g
(3)200 g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设加入食盐质量为x
x=12.5g
(2)设可蒸发水的质量为y
y=50g
(3)需要25%的食盐溶液质量为z
z=200g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分析,在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而加溶质时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发生改变。
18.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求这瓶浓盐酸的质量。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答案】(1)590 g
(2)45.8mL;145.9 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1)这瓶浓盐酸的质量为500mL1.18g/cm3=590g;
(2)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x
200g10%=x1.18g/cm337%,x=45.8mL
需水的体积为
【分析】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