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6-2017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虑
C.加热固体
D.称量固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对点,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C符合题意 ;
D、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并且左物右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酒精灯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C.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溶容积的三分之一
D.天平使用,左物右码
2.(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仪器中,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①集气瓶 ②蒸发皿 ③烧杯 ④量筒 ⑤试管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②③⑤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①集气瓶,不能用来加热,错误; ②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正确; ③烧杯,可垫上石棉网加热,错误;④量筒,不能用来加热,错误; ⑤试管,可直接加热,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集气瓶主要用来收集气体,不能 加热,蒸发皿能够直接加热,主要用于结晶,烧杯作为配置、反应的溶液,可以加热,但需要垫石棉网,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体积,试管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可以直接加热
3.(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物质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氧化铝 D.铝箔
【答案】C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A. 氮气属于单质,A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铝属于氧化物,C符合题意;
D. 铝箔属于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4.(2018九上·昆明期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A.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
C.有气体放出 D.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5.(2015九上·天水期末)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蒸馏水 C.精制碘盐 D.啤酒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符合题意.
C、精制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啤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6.(2018九上·昆明期末)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实行垃圾回收。以下哪些废弃物质可以回收利用(  )
①干电池 ②口香糖 ③菜叶 ④果皮 ⑤易拉罐
A.①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干电池、易拉罐可以回收利用,
故答案为:B
【分析】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不要乱扔,要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7.(2017·大冶模拟)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盐酸 D.硝酸钠溶液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合金中的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A不符合题意;
B、合金中的铜和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中的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表面冒气泡,故C不符合题意;
D、铜和锌都不与硝酸钠反应,无法证明,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2018九上·昆明期末)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醋酸 B.蔗糖 C.食盐 D.香油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香油与水形成乳浊液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叫溶液,可以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首先要了解溶液的三大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和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有的溶液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有的溶液没有颜色.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稳定性是指当外界条件不变是,溶质和溶剂会长期共存不分离。
所以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溶液的三大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2018九上·昆明期末)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用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A符合题意.
B、烧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烧碱、熟石灰溶解时放热,氯化钠溶解时热量几乎不变,硝酸铵在溶解时吸热
11.(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A符合题意;
B. 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变为饱和溶液,B不符合题意;
C. 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可变为不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
D.浓溶液与饱和溶液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饱和溶液和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12.(2018九上·昆明期末)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③④ C.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15mL液体时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故要同时选择量筒和滴管,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15mL液体,2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误差最小.
故答案为:B
【分析】量筒的选择,以接近所量取液体体积为好,但倾倒液体接近量取体积时,用胶头滴管滴加
13.(2018九上·昆明期末)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说明是不饱和溶液,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一旦溶质和溶剂确定了,那么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就只有温度,温度不变溶解度也不变,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质和溶剂确定的情况下,固体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的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不能继续溶解时,为饱和溶液,否则是不饱和溶液
14.(2017·清苑模拟)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体积改变
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间的间隔改变,B错误;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错误;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析。
15.(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矿泉水、氧化镁、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C.木炭、水银、牛奶 D.金刚石、冰水、牛奶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 氮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属于化合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属于单质,水银属于单质,牛奶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 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属于化合物,牛奶属于混合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16.(2018九上·昆明期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MgO和C
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
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金属镁与氧结合生成氧化镁,A不符合题意;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不是实验现象,而是结论,B符合题意;
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金属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就没有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镁的氧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
B现象是看到的、感受到的,不能出现物质名称
C因为镁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
D根据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解答
17.(2018九上·昆明期末)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
CO2+ 3H2 CH3OH +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C.钌-膦络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答案】D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不属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即氢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钌-膦络合物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C不符合题意。
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解答
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18.(2018九上·昆明期末)达菲(Tamiflu)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菲由六种元素组成
B.达菲分子中含有7种原子
C.达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达菲中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达菲是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达菲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磷五种原子,B不符合题意;
C.达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0%,C不符合题意;
D.达菲中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4×2):31=28:31,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
B根据达菲分子的分子构成解答
C元素的质量分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D元素质量比是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作比
19.(2017九上·东莞期中)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A+B→A B B.A B→A+B
C.A+B C→B+A C D.A B+C D→A D+C B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的物质是水,反应后的物质是氢气和氧气,符合AB→A+B;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C+BD
20.(2016九下·济宁开学考)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
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量的Fe粉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而不能置换出锌,所以,过滤后所得固体应该为铁和铜的混合粉末;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Zn>Fe>Cu,铁粉不和混合溶液中的ZnSO4反应,但却能置换出CuCl2中的Cu;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混合溶液中的CuCl2全部反应,生成铜和FeCl2,且铁粉有剩余.
二、填空题
21.(2018九上·昆明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组成的角度:水是由__________ 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写图示编号)
【答案】(1)A
(2)B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选A。(2).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1)A;(2)B
【分析】(1)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2)根据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分析
22.(2018九上·昆明期末)用元素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是:O、   、   、   、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   。
(2)2个铜原子   ;镁元素   ;一个氯原子    。
【答案】(1)N;O;Si;Al;Fe;Ca;H
(2)2Cu;Mg;C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是:O、Si 、 Al 、 Fe 、 Ca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H. (2)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还表示一个该原子。
故答案为:(1)N;O;Si;Al;Fe;Ca;H;(2)2Cu;Mg;Cl
【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几种元素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值氢元素
(2)元素符号书写时。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一大二小,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3.(2018九上·昆明期末)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示意图D中的x =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和   (填序号)。
(4)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1)11;;17
(2)8
(3)B;C
(4)最外层电子数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次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8;
(3)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故BC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1)11;;(2)8;(3)B;C;(4)最外层电子数.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子数相同就是同种元素;
(4)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虑
C.加热固体
D.称量固体
2.(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仪器中,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①集气瓶 ②蒸发皿 ③烧杯 ④量筒 ⑤试管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②③⑤
3.(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物质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氧化铝 D.铝箔
4.(2018九上·昆明期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A.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
C.有气体放出 D.有新物质生成
5.(2015九上·天水期末)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蒸馏水 C.精制碘盐 D.啤酒
6.(2018九上·昆明期末)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实行垃圾回收。以下哪些废弃物质可以回收利用(  )
①干电池 ②口香糖 ③菜叶 ④果皮 ⑤易拉罐
A.①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7.(2017·大冶模拟)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盐酸 D.硝酸钠溶液
8.(2018九上·昆明期末)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醋酸 B.蔗糖 C.食盐 D.香油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10.(2018九上·昆明期末)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用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11.(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12.(2018九上·昆明期末)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③④ C.③ D.②④
13.(2018九上·昆明期末)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4.(2017·清苑模拟)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体积改变
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15.(2018九上·昆明期末)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矿泉水、氧化镁、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C.木炭、水银、牛奶 D.金刚石、冰水、牛奶
16.(2018九上·昆明期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MgO和C
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
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17.(2018九上·昆明期末)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
CO2+ 3H2 CH3OH +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C.钌-膦络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18.(2018九上·昆明期末)达菲(Tamiflu)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菲由六种元素组成
B.达菲分子中含有7种原子
C.达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达菲中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
19.(2017九上·东莞期中)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A+B→A B B.A B→A+B
C.A+B C→B+A C D.A B+C D→A D+C B
20.(2016九下·济宁开学考)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
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二、填空题
21.(2018九上·昆明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组成的角度:水是由__________ 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写图示编号)
22.(2018九上·昆明期末)用元素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是:O、   、   、   、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   。
(2)2个铜原子   ;镁元素   ;一个氯原子    。
23.(2018九上·昆明期末)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示意图D中的x =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和   (填序号)。
(4)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对点,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C符合题意 ;
D、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并且左物右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酒精灯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C.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溶容积的三分之一
D.天平使用,左物右码
2.【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①集气瓶,不能用来加热,错误; ②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正确; ③烧杯,可垫上石棉网加热,错误;④量筒,不能用来加热,错误; ⑤试管,可直接加热,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集气瓶主要用来收集气体,不能 加热,蒸发皿能够直接加热,主要用于结晶,烧杯作为配置、反应的溶液,可以加热,但需要垫石棉网,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体积,试管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可以直接加热
3.【答案】C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A. 氮气属于单质,A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铝属于氧化物,C符合题意;
D. 铝箔属于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4.【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5.【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符合题意.
C、精制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啤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6.【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干电池、易拉罐可以回收利用,
故答案为:B
【分析】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不要乱扔,要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7.【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合金中的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A不符合题意;
B、合金中的铜和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中的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表面冒气泡,故C不符合题意;
D、铜和锌都不与硝酸钠反应,无法证明,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香油与水形成乳浊液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叫溶液,可以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9.【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首先要了解溶液的三大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和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有的溶液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有的溶液没有颜色.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稳定性是指当外界条件不变是,溶质和溶剂会长期共存不分离。
所以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溶液的三大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A符合题意.
B、烧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烧碱、熟石灰溶解时放热,氯化钠溶解时热量几乎不变,硝酸铵在溶解时吸热
11.【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A符合题意;
B. 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变为饱和溶液,B不符合题意;
C. 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可变为不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
D.浓溶液与饱和溶液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饱和溶液和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12.【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15mL液体时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故要同时选择量筒和滴管,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15mL液体,2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误差最小.
故答案为:B
【分析】量筒的选择,以接近所量取液体体积为好,但倾倒液体接近量取体积时,用胶头滴管滴加
13.【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说明是不饱和溶液,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一旦溶质和溶剂确定了,那么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就只有温度,温度不变溶解度也不变,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质和溶剂确定的情况下,固体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的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不能继续溶解时,为饱和溶液,否则是不饱和溶液
14.【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间的间隔改变,B错误;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错误;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 氮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属于化合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属于单质,水银属于单质,牛奶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 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属于化合物,牛奶属于混合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16.【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金属镁与氧结合生成氧化镁,A不符合题意;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不是实验现象,而是结论,B符合题意;
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金属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就没有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镁的氧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
B现象是看到的、感受到的,不能出现物质名称
C因为镁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
D根据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解答
17.【答案】D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不属分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即氢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钌-膦络合物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C不符合题意。
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解答
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18.【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达菲是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达菲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磷五种原子,B不符合题意;
C.达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0%,C不符合题意;
D.达菲中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4×2):31=28:31,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
B根据达菲分子的分子构成解答
C元素的质量分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D元素质量比是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作比
19.【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前的物质是水,反应后的物质是氢气和氧气,符合AB→A+B;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C+BD
20.【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量的Fe粉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而不能置换出锌,所以,过滤后所得固体应该为铁和铜的混合粉末;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Zn>Fe>Cu,铁粉不和混合溶液中的ZnSO4反应,但却能置换出CuCl2中的Cu;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混合溶液中的CuCl2全部反应,生成铜和FeCl2,且铁粉有剩余.
21.【答案】(1)A
(2)B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选A。(2).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1)A;(2)B
【分析】(1)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2)根据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分析
22.【答案】(1)N;O;Si;Al;Fe;Ca;H
(2)2Cu;Mg;C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是:O、Si 、 Al 、 Fe 、 Ca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H. (2)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还表示一个该原子。
故答案为:(1)N;O;Si;Al;Fe;Ca;H;(2)2Cu;Mg;Cl
【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几种元素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值氢元素
(2)元素符号书写时。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一大二小,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3.【答案】(1)11;;17
(2)8
(3)B;C
(4)最外层电子数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次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8;
(3)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故BC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1)11;;(2)8;(3)B;C;(4)最外层电子数.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子数相同就是同种元素;
(4)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下一篇: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