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下列对于锂离子电池所用材料分类错误的是( )
A B C D
正极(LiCoO2) 负极(C) 电解液(碳酸丙烯酯) 隔膜(聚烯烃)
无机物 有机物 酯类 合成高分子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A、C、D的分类均正确,仅B错误,C属于无机物,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物质分类
2.(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世界上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②塑料属于天然有机物 ③最早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维勒 ④首先提出有机化学概念的是贝采利乌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史
【解析】【解答】①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故①符合题意;②塑料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最早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维勒,1828年首次使用无机物质氰酸氨(NH4CNO,一种无机化合物)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故③符合题意;④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充分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天然有机高分子主要是羊毛、棉花、天然纤维等等,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3.(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现有某天然有机物,拟对其进行研究,一般采取的研究步骤是( )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
D.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方法
【解析】【解答】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是,先分离提纯,再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实验式,然后利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来确定分子式,最后通过光谱分析来确定其结构式。
故答案为:B。
【分析】充分了解物质的研究过程,在实际生产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先得到物质,再研究其组成,在研究其分子式,最后确定结构式
4.(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CH3CH2OH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将两种物质分别放在下列检测仪上进行检测,显示出的信号完全相同的是( )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 B.红外光谱仪
C.核磁共振仪 D.质谱仪
【答案】A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 李比希元素分析仪,主要用于分析有机物中元素的组成,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二者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李比希元素分析仪显示出的信号完全相同,A符合题意;
B. 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所含的基团,CH3CH2OH和CH3OCH3所含基团不完全相同,所以红外光谱仪显示的信号不完全相同,B不符合题意;
C. 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CH3CH2OH和CH3OCH3,前者含三种氢原子,后者含一种氢原子,所以二者的核磁共振谱所显示的信号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 质谱仪,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不同,其结果为质谱图,CH3CH2OH和CH3OCH3的结构不同,质谱图显示出的信号不完全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元素相同
5.(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 CH3CH2OH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乙炔的球棍模型:
D.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A.CH3CH2OH为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是官能团,不能省略,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小球代表原子,用小棍代表共价键的模型为球棍模型,则乙炔的球棍模型为 ,故C符合题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其链节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考查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对比
B.烯烃的结构简式双键需要体现出来
C.乙炔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三键
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6.(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按照有机物的分类,甲醛属于醛,乙酸乙酯属于酯。下列各项对有机物的分类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
① 属于环状化合物
② 属于卤代烃
③ 属于链状化合物
④ 属于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甲醛属于醛,这是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
①这是根据碳骨架进行的分类,分成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因为含有-Br,因此此有机物属于卤代烃,符合题意,故②符合题意;
③根据碳骨架进行分类,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含有醚键,属于醚,按照官能团进行分类,故④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②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分析】
7.(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CH4和Cl2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2H4和Br2的CCl4溶液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
D、Na和乙醇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取代反应式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替换,加成反应一般是双健或三键或者羰基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置换反应
8.(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关于石油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B.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汽化
C.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都是为了获得各种气态短链烃
D.现代工业中石油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答案】C
【知识点】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解析】【解答】A.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通过分馏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降压能够降低液体的沸点,所以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汽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故C符合题意;
D.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获得芳香烃,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馏是利用物质的熔沸点的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B.压强低,沸点也低
C.了解石油催化裂化和石油裂解得到的产物
D.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芳香烃化合物
9.(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反应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由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而具有酸性,
D.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A. 甲为甲烷,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A不符合题意;
B. 乙为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B符合题意;
C. 丙为苯酚,显弱酸性,由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而具有酸性, C不符合题意;
D. 丁为乙醇,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可判断,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酚;丁为乙醇。
10.(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素均属于糖类
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蛋白质的变性属于不可逆转的过程
D.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
【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淀粉和纤维素及蔗糖等均属于糖类物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物质,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符合题意;
C. 蛋白质的变性使其失去了生理活性,属于不可逆转的过程,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等,淀粉和纤维素常见的糖类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原子质量小
C.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D.了解富含维生素的物质
11.(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纤维素、合成纤维、光导纤维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 和H2O
D.纤维素是造纸、生成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原料
【答案】D
【知识点】烯烃;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
B.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O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丝、羽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等,完全燃烧会与氮氧化物等其他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纤维素是造纸、生成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原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含有双键的物质
B.纤维素和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是无机材料
C.主要是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
D.主要了解纤维素的用途
12.(2018高二下·肇庆期末)分别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其中消耗氧气的量相等的是( )
①C2H2与C2H4O ②C4H8与C6H12O6③C7H8与C6H12④HCOOCH3与CH3COOH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①C2H4O拆写成C2H2·H2O,水不燃烧,因此耗氧量相等,A不符合题意;
②C4H8+6O2→4CO2+4H2O,C6H12O6+6O2→6CO2+6H2O,等物质的量两种有机物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③C7H8+9O2→7CO2+4H2O,C6H122+9O2→6CO2+6H2O,等物质的量两种有机物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
④两者的分子式为C2H4O2,耗氧量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CXHYOZ+(X+-)O2=XCO2+H2O
13.(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至少由16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CH3-CH═CH2中甲基上至少有一个氢不和它们共平面,故A不符合题意;
B.丙烷3个碳原子是锯齿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环状结构不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分子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子有8个( ),再加上其中一个苯环上的8个原子,所以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与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时共面
B.支链烷烃中碳原子之间又夹角不是直线型
C.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处于同一平面,三个苯环上的对角线上的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
14.(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烯( )和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
B.有机物 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C.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 柠檬烯的分子式是C10H16,丁基苯的分子式是C10H14,分子式不相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的不饱和度为4,其同分异构体中若含有苯环,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则其侧链为单键,不可能存在醛基,故B不符合题意;
C. 和 的分子式均是C7H8O,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
D.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和 是同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必须相同
B.写出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看是否具有醛基
C.分子式相同官能团不同
D.官能团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同一种物质
15.(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为探究一溴环己烷( )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 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FeCl3溶液,若溶液颜色变为紫色,则可证明发生了水解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上述实验方案都错误
【答案】D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甲:发生水解或消去均反应生成NaBr,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则生成淡黄色沉淀可检验溴离子,但不能确定发生消去反应还是水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乙:烯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混合液含NaOH与溴水反应,均使溴水褪色,不能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一定不含苯酚,则滴入酸性FeCl3溶液无现象,且不能证明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实验需注意:①卤代烃中卤原子不会发生电离,因此需要发生相应的反应将卤原子反应至溶液中;②可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让卤原子“掉下”;这两个反应均需要加热;③加入硝酸银之前,溶液必须加入过量硝酸酸化,将溶液中碱液反应完全,避免干扰实验。
16.(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实验装置、操作均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分离乙醇和乙酸
B.装置乙: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C.装置丙:银镜反应
D.装置丁:实验室制备乙烯
【答案】D
【知识点】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分液和萃取;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装置甲:萃取和分液,乙醇和乙酸混合物无需萃取,A不符合题意;
B.乙酸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酸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干扰实验,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银镜反应应用水浴加热,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以便控制温度在170℃,加沸石防暴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乙酸和乙醇互溶,用萃取和分液无法分离
B.过程中虽然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醋酸具有挥发性,会干扰验证实验
C.试管使用时,不能超过试管试管体积的1/3.并且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D.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催化剂,需要控温,需要加沸石
17.(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L-多巴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L-多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2O4N B.能缩合生成高分子
C.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在空气中易变质
【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子式
【解析】【解答】A. 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9H11O4N,故A符合题意;
B.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及酚羟基等多个官能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物质分子中含有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也含有碱性基团氨基,因此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故C不符合题意;
D. 在物质分子中含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而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结构式写出分子式
B.发生缩聚的条件是由羧基羟基或者氨基
C.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具有氨基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
D.酚类物质不稳定
18.(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错误的是( )
A.苯中的苯酚(Br2水、过滤)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答案】A
【知识点】除杂
【解析】【解答】A.加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将 杂质除去,应用NaOH溶液分离,选项A符合题意;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从而影响被提纯的物质,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溴乙烷和水互不相溶,乙醇和水混溶,可用水多次萃取分离,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溴化钠、次溴酸钠溶于水,溴苯不能NaOH溶液反应也不溶于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苯中的苯酚除杂,应该选择碱性物质,形成苯酚钠与苯互不相容,可以分离
B.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解性小,乙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
C.乙醇与水互溶,但不与溴乙烷互溶,可以得到分离的目的
D.氢氧化钠和溴单质生成盐溶于水,但溴苯不溶于水
19.(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均可用于新冠病毒的消毒,故两者可以同时使用
B.只需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就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葡萄糖、蛋清溶液,且都能能观察到明显到现象
C.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少量到稀硫酸,片刻之后加入稀氨水调节pH,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产生银镜,说明麦芽糖发生了水解
D.若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答案】B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两者不可以同时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硫酸铜溶液,蛋清变性发生聚沉;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制备出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剩余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后形成绛蓝色溶液的,原物质为葡萄糖,悬浊液溶解的是乙酸,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悬浊液没有变化但加热后有黑色沉淀出现的是乙醇,因此可以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来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葡萄糖、蛋清溶液,故B符合题意;
C.因为葡萄糖、麦芽糖均含-CHO,麦芽糖过量时也能产生银镜,所以不能由产生银镜,来检验葡萄糖,来说明麦芽糖发生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苯酚在冷水中难以溶解,但易溶于酒精,能用酒精洗去沾到皮肤上的苯酚,若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酒精和次氯酸钠都可以是蛋白质变性,混合之后发生反应降低效用
B.通过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显示不同的现象以达到区分的目的
C.麦芽糖和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
D.考查苯酚的溶解性,根据相似相容可以选择酒精溶解
20.(2019高二下·东城期末)“异丙苯氧化法”生产丙酮和苯酚的合成路线如下,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3H8
B.Y与异丙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C.CHP与CH3COOH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D.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和丙酮
【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鉴别;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X和Y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异丙苯,则X是丙烯,分子式是C3H6,A不符合题意;
B.Y是苯与酸性KMnO4溶液不能反应,而异丙苯由于与苯环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H原子,可以被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KMnO4溶液鉴别二者,B符合题意;
C. CHP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而CH3COOH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 ,所以二者的官能团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苯酚在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容易溶于丙酮中,因此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与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异丙苯的有机物是丙烯,因此X的分子式为C3H6;
B.只有真正的双键才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苯不能是高锰酸钾褪色;
C.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结构;
D.苯酚和丙酮应该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开来。
21.(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以共有环边的方式相互稠合的多环芳香烃称为稠环芳香烃。下图中椭圆烯也属于稠环芳香烃。该物质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该物质有2个对称轴,分子中有4种H原子,如图所示, ,则该物质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4,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这个结构式是高度对称的结构,找出对称轴即可找出一氯取代物的个数
22.(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在一次有机化学课堂小组讨论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B.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C.用乙烯合成乙酸:C2H4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D.用乙烯合成乙二醇: H2C=CH2 CH3CH3 CH2ClCH2Cl HOCH2CH2OH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
【解析】【解答】A.氯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一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可以实现,故A不选;
B.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 , 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可以实现,故B不选;
C.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可以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可以实现,故C不选;
D.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但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各种取代产物都会产生,无法控制生成CH2ClCH2Cl,故D不可行;
故答案为:D。
【分析】A. 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合成,第一步加成反应,第二步消去反应
B. 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先合成一氯取代物,再通过水解得到醇
C. 用乙烯合成乙酸 ,先与水加成醇,然后催化氧化到醛,催化氧化到羧酸
D.用乙烯合成乙二醇,先和氢气加成,在与氯气取代,但是发生取代时位置时不确定的,所以不一定得到产物
23.(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下图,取足量的Na、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必要时可以加热),完全反应后消耗Na、NaOH和NaHCO3三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 )
A.3∶4∶2 B.3∶5∶2 C.3∶5∶1 D.3∶4∶1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苯酚的性质及用途;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酚-OH、醇-OH、-COOH均与Na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与Na反应消耗3molNa,酚-OH、-COOH、-COO-、-Br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消耗5molNaOH,只有-COOH与NaHCO3反应,则1mol该物质消耗1molNaHCO3,所以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时,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
故答案为:C。
【分析】羟基和酚羟基和羧基可以和钠反应,酚羟基和羧基和酯基和卤素取代基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羧基和碳酸可以反应
二、综合题
24.(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药肉桂中含有有机物A,其球棍模型为 (分子中只含有C、H、O)。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按系统命名法给有机物 命名: 。
(3)a、苯酚;b苯甲醇;c、苯甲酸;d、碳酸 四种物质均含有羟基
①写出羟基的电子式 ;
②写出苯酚的电离方程式 ;
③上述4种物质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字母)。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炔与氢气用镍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烷 。
②甲苯制TNT 。
③乳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乳酸 。
④2分子甘氨酸脱去2分子水 。
【答案】(1);碳碳双键、醛基
(2)2,2,3-三甲基丁烷
(3);C6H5OH C6H5O-+H+;cdab
(4)CH≡CH+2H2 CH3CH3; +3HNO3 +3H2O; +(n-1) H2O;2H2NCH2COOH→[HNCH2CO]2+2H2O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1)有机物A,其球棍模型为 (分子中只含有C、H、O),依据碳氢氧的成键特点,可以推出其结构简式是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醛基;(2)有机物 ,最长碳链有四个碳原子,二号碳原子上有两个甲基,三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其名称是2,2,3-三甲基丁烷;(3)①羟基的电子式是 ;②苯酚是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C6H5OH C6H5O-+H+;③苯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酸性比碳酸强,二氧化碳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得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苯甲醇不能电离,所以酸性强弱是苯甲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苯酚,苯酚大于苯甲醇,即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dab;(4)①乙炔与氢气用镍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烷,其化学方程式是CH≡CH+2H2 CH3CH3;②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制TNT,其化学方程式是 +3HNO3 +3H2O;③乳酸含有羟基和羧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是: +(n-1) H2O;④2分子甘氨酸脱去2分子水其化学方程式是2H2NCH2COOH→[HNCH2CO]2+2H2O。
【分析】(1)根据球棍模型写出结构简式并可以找出官能团
(2)对于烷烃的命名,找出最长的支链再根据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3)①羟基中氧原子与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和一个单电子②考虑苯酚部分电离③考虑物质的性质以及电解质的电离,苯甲醇是非电解质不电离,可以用苯甲酸,碳酸钠,苯酚钠这三种药品设计实验证明苯甲酸酸性强于碳酸强于苯酚
(4)①根据炔烃的性质直接写出②TNT是用甲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作用制取的③同一种物质含有羟基和羧基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④甘氨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可以发生缩合反应
25.(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几种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已省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③的试剂及反应条件是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A+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2H5OH CH2=CH2↑+H2O;消去反应
(2)NaOH的醇溶液、加热
(3)2CH3CH2OH 2CH3CHO+2H2O
(4)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2Ag +3NH3+ H2O
(5)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醛的化学性质;消去反应;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有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CH2=CH2↑+H2O,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2)反应③是溴乙烷生成乙烯,反应需要的试剂是NaOH的醇溶液,反应条件需要加热;(3)反应④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 2CH3CHO+2H2O;(4)反应⑤是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2Ag +3NH3+ H2O;(5)A(乙醇)+F(乙酸)反应生成G(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分析】A在浓硫酸加热170℃的条件下生成乙烯,可以得出A是乙醇,乙烯与溴化氢反应生成溴乙烷(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乙酸铵(E),乙酸铵加入酸生成乙酸(F),乙醇(A)与乙酸(F)反应生成乙酸乙酯(G)和水,据此回答问题。
26.(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一种非甾体类强消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
B.A为平面型分子
C.化合物D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官能团
D.双氯芬酸钠有碱性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
②IR谱显示有 结构存在,分子中不存在N-Cl键。
(5)设计以苯和CCl4为原料合成三苯基甲醇(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
(2)B;D
(3) +HCl
(4)
(5)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芳香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 。(2)A.反应①是乙酸去H2O生成A,即由CH3COOH生成CH2=C=O,属于消去反应,故A不正确;
B.由A的结构简式CH2=C=O可知,碳碳双键是平面型,故B正确;
C.由化合物D的结构 可知,该结构中有肽键和氯原子两种官能团,故C不正确;
D.由于双氯芬酸钠中含有-NH-结构,故其具有碱性,故D正确;
答案为BD。(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答案为 +HCl。(4)C的结构简式为 ,去掉 结构后,还剩下2个Cl原子和一个N原子,由于分子中不存在N-Cl键,且分子中只有5种氢原子,故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答案为 , , , 。(5) ;答案为 。
【分析】由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和C的分子式逆推可得C的结构简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由题中合成路线图可知,乙酸脱水生成A(C2H2O),A与Cl2反应生成B,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C=O,D生成E发生类似题给已知反应,E的结构简式为 ,E在NaOH溶液中,肽键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双氯芬酸钠,即 。
27.(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淀粉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1)试剂X为 。
(2)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为 。
(3)写出淀粉在硫酸催化下彻底水解的方程式 。
【答案】(1)NaOH溶液
(2)出现砖红色沉淀
(3)(C6H10O5)n+nH2O nCH2OH(CHOH)4CHO
【知识点】醛与Cu(OH)2的反应;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被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但在反应前一定要先加入碱将稀硫酸中和,使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否则实验失败,看不到实验现象,则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2)试管C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实验现象为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为有砖红色沉淀生成。(3)淀粉在硫酸催化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 nCH2OH(CHOH)4CHO;答案为(C6H10O5)n+nH2O nCH2OH(CHOH)4CHO。
【分析】(1)检验醛基时可以用银氨溶液或者是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根据题意,必须加入过量强碱与硫酸铜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
(2)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和水解产物进行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淀粉在浓硫酸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28.(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1)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2)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3)乙醇和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请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知识写出一种增大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 。
(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直接反应获得乙酸乙酯
①其反应类型是 。
②与实验室制法相比,工业制法的优点是 。
【答案】(1)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分液漏斗
(3)加大乙醇的量或者使生成物水的量减少
(4)加成反应;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2)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故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3)由于乙醇和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依据勒夏特列原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可以通过加大乙醇的量或者使生成物水的量减少;(4)①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可知,乙烯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②因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没有副产物,与实验室制法相比,工业制法的优点是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分析】(1)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除去乙酸和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2)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3)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获得乙酸乙酯,没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100%,据此分析解答。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下列对于锂离子电池所用材料分类错误的是( )
A B C D
正极(LiCoO2) 负极(C) 电解液(碳酸丙烯酯) 隔膜(聚烯烃)
无机物 有机物 酯类 合成高分子
A.A B.B C.C D.D
2.(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世界上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②塑料属于天然有机物 ③最早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维勒 ④首先提出有机化学概念的是贝采利乌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现有某天然有机物,拟对其进行研究,一般采取的研究步骤是( )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
D.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4.(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CH3CH2OH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将两种物质分别放在下列检测仪上进行检测,显示出的信号完全相同的是( )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 B.红外光谱仪
C.核磁共振仪 D.质谱仪
5.(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 CH3CH2OH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乙炔的球棍模型:
D.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
6.(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按照有机物的分类,甲醛属于醛,乙酸乙酯属于酯。下列各项对有机物的分类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
① 属于环状化合物
② 属于卤代烃
③ 属于链状化合物
④ 属于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B.
C. D.
8.(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关于石油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B.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汽化
C.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都是为了获得各种气态短链烃
D.现代工业中石油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9.(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反应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由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而具有酸性,
D.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素均属于糖类
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蛋白质的变性属于不可逆转的过程
D.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
11.(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纤维素、合成纤维、光导纤维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 和H2O
D.纤维素是造纸、生成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原料
12.(2018高二下·肇庆期末)分别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其中消耗氧气的量相等的是( )
①C2H2与C2H4O ②C4H8与C6H12O6③C7H8与C6H12④HCOOCH3与CH3COOH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至少由16个原子共平面
14.(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烯( )和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
B.有机物 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C.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15.(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为探究一溴环己烷( )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 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FeCl3溶液,若溶液颜色变为紫色,则可证明发生了水解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上述实验方案都错误
16.(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实验装置、操作均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分离乙醇和乙酸
B.装置乙: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C.装置丙:银镜反应
D.装置丁:实验室制备乙烯
17.(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L-多巴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L-多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2O4N B.能缩合生成高分子
C.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在空气中易变质
18.(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错误的是( )
A.苯中的苯酚(Br2水、过滤)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19.(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均可用于新冠病毒的消毒,故两者可以同时使用
B.只需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就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葡萄糖、蛋清溶液,且都能能观察到明显到现象
C.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少量到稀硫酸,片刻之后加入稀氨水调节pH,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产生银镜,说明麦芽糖发生了水解
D.若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20.(2019高二下·东城期末)“异丙苯氧化法”生产丙酮和苯酚的合成路线如下,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3H8
B.Y与异丙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C.CHP与CH3COOH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D.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和丙酮
21.(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以共有环边的方式相互稠合的多环芳香烃称为稠环芳香烃。下图中椭圆烯也属于稠环芳香烃。该物质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22.(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在一次有机化学课堂小组讨论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B.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C.用乙烯合成乙酸:C2H4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D.用乙烯合成乙二醇: H2C=CH2 CH3CH3 CH2ClCH2Cl HOCH2CH2OH
23.(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下图,取足量的Na、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必要时可以加热),完全反应后消耗Na、NaOH和NaHCO3三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 )
A.3∶4∶2 B.3∶5∶2 C.3∶5∶1 D.3∶4∶1
二、综合题
24.(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药肉桂中含有有机物A,其球棍模型为 (分子中只含有C、H、O)。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按系统命名法给有机物 命名: 。
(3)a、苯酚;b苯甲醇;c、苯甲酸;d、碳酸 四种物质均含有羟基
①写出羟基的电子式 ;
②写出苯酚的电离方程式 ;
③上述4种物质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字母)。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炔与氢气用镍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烷 。
②甲苯制TNT 。
③乳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乳酸 。
④2分子甘氨酸脱去2分子水 。
25.(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几种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已省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③的试剂及反应条件是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A+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
26.(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一种非甾体类强消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
B.A为平面型分子
C.化合物D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官能团
D.双氯芬酸钠有碱性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
②IR谱显示有 结构存在,分子中不存在N-Cl键。
(5)设计以苯和CCl4为原料合成三苯基甲醇(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27.(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淀粉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1)试剂X为 。
(2)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为 。
(3)写出淀粉在硫酸催化下彻底水解的方程式 。
28.(2020高二下·杭州月考)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1)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2)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3)乙醇和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请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知识写出一种增大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 。
(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直接反应获得乙酸乙酯
①其反应类型是 。
②与实验室制法相比,工业制法的优点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A、C、D的分类均正确,仅B错误,C属于无机物,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物质分类
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史
【解析】【解答】①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故①符合题意;②塑料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最早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维勒,1828年首次使用无机物质氰酸氨(NH4CNO,一种无机化合物)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故③符合题意;④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充分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天然有机高分子主要是羊毛、棉花、天然纤维等等,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方法
【解析】【解答】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是,先分离提纯,再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实验式,然后利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来确定分子式,最后通过光谱分析来确定其结构式。
故答案为:B。
【分析】充分了解物质的研究过程,在实际生产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先得到物质,再研究其组成,在研究其分子式,最后确定结构式
4.【答案】A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 李比希元素分析仪,主要用于分析有机物中元素的组成,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二者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李比希元素分析仪显示出的信号完全相同,A符合题意;
B. 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所含的基团,CH3CH2OH和CH3OCH3所含基团不完全相同,所以红外光谱仪显示的信号不完全相同,B不符合题意;
C. 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CH3CH2OH和CH3OCH3,前者含三种氢原子,后者含一种氢原子,所以二者的核磁共振谱所显示的信号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 质谱仪,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不同,其结果为质谱图,CH3CH2OH和CH3OCH3的结构不同,质谱图显示出的信号不完全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元素相同
5.【答案】C
【知识点】分子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A.CH3CH2OH为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是官能团,不能省略,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小球代表原子,用小棍代表共价键的模型为球棍模型,则乙炔的球棍模型为 ,故C符合题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其链节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考查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对比
B.烯烃的结构简式双键需要体现出来
C.乙炔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三键
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6.【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甲醛属于醛,这是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
①这是根据碳骨架进行的分类,分成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因为含有-Br,因此此有机物属于卤代烃,符合题意,故②符合题意;
③根据碳骨架进行分类,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含有醚键,属于醚,按照官能团进行分类,故④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②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CH4和Cl2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2H4和Br2的CCl4溶液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
D、Na和乙醇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取代反应式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替换,加成反应一般是双健或三键或者羰基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置换反应
8.【答案】C
【知识点】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解析】【解答】A.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通过分馏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降压能够降低液体的沸点,所以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汽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故C符合题意;
D.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获得芳香烃,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馏是利用物质的熔沸点的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B.压强低,沸点也低
C.了解石油催化裂化和石油裂解得到的产物
D.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芳香烃化合物
9.【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A. 甲为甲烷,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A不符合题意;
B. 乙为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B符合题意;
C. 丙为苯酚,显弱酸性,由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而具有酸性, C不符合题意;
D. 丁为乙醇,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可判断,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酚;丁为乙醇。
10.【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淀粉和纤维素及蔗糖等均属于糖类物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物质,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符合题意;
C. 蛋白质的变性使其失去了生理活性,属于不可逆转的过程,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等,淀粉和纤维素常见的糖类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原子质量小
C.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D.了解富含维生素的物质
11.【答案】D
【知识点】烯烃;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
B.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O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丝、羽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等,完全燃烧会与氮氧化物等其他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纤维素是造纸、生成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原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含有双键的物质
B.纤维素和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是无机材料
C.主要是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
D.主要了解纤维素的用途
12.【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①C2H4O拆写成C2H2·H2O,水不燃烧,因此耗氧量相等,A不符合题意;
②C4H8+6O2→4CO2+4H2O,C6H12O6+6O2→6CO2+6H2O,等物质的量两种有机物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③C7H8+9O2→7CO2+4H2O,C6H122+9O2→6CO2+6H2O,等物质的量两种有机物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
④两者的分子式为C2H4O2,耗氧量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CXHYOZ+(X+-)O2=XCO2+H2O
13.【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CH3-CH═CH2中甲基上至少有一个氢不和它们共平面,故A不符合题意;
B.丙烷3个碳原子是锯齿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环状结构不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分子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子有8个( ),再加上其中一个苯环上的8个原子,所以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与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时共面
B.支链烷烃中碳原子之间又夹角不是直线型
C.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处于同一平面,三个苯环上的对角线上的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
14.【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 柠檬烯的分子式是C10H16,丁基苯的分子式是C10H14,分子式不相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的不饱和度为4,其同分异构体中若含有苯环,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则其侧链为单键,不可能存在醛基,故B不符合题意;
C. 和 的分子式均是C7H8O,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
D.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和 是同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必须相同
B.写出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看是否具有醛基
C.分子式相同官能团不同
D.官能团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同一种物质
15.【答案】D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甲:发生水解或消去均反应生成NaBr,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则生成淡黄色沉淀可检验溴离子,但不能确定发生消去反应还是水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乙:烯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混合液含NaOH与溴水反应,均使溴水褪色,不能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一定不含苯酚,则滴入酸性FeCl3溶液无现象,且不能证明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实验需注意:①卤代烃中卤原子不会发生电离,因此需要发生相应的反应将卤原子反应至溶液中;②可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让卤原子“掉下”;这两个反应均需要加热;③加入硝酸银之前,溶液必须加入过量硝酸酸化,将溶液中碱液反应完全,避免干扰实验。
16.【答案】D
【知识点】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分液和萃取;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装置甲:萃取和分液,乙醇和乙酸混合物无需萃取,A不符合题意;
B.乙酸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酸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干扰实验,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银镜反应应用水浴加热,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以便控制温度在170℃,加沸石防暴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乙酸和乙醇互溶,用萃取和分液无法分离
B.过程中虽然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醋酸具有挥发性,会干扰验证实验
C.试管使用时,不能超过试管试管体积的1/3.并且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D.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催化剂,需要控温,需要加沸石
17.【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子式
【解析】【解答】A. 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9H11O4N,故A符合题意;
B.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及酚羟基等多个官能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物质分子中含有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也含有碱性基团氨基,因此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故C不符合题意;
D. 在物质分子中含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而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结构式写出分子式
B.发生缩聚的条件是由羧基羟基或者氨基
C.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具有氨基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
D.酚类物质不稳定
18.【答案】A
【知识点】除杂
【解析】【解答】A.加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和苯混溶,不能将 杂质除去,应用NaOH溶液分离,选项A符合题意;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从而影响被提纯的物质,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溴乙烷和水互不相溶,乙醇和水混溶,可用水多次萃取分离,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溴化钠、次溴酸钠溶于水,溴苯不能NaOH溶液反应也不溶于NaOH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苯中的苯酚除杂,应该选择碱性物质,形成苯酚钠与苯互不相容,可以分离
B.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解性小,乙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
C.乙醇与水互溶,但不与溴乙烷互溶,可以得到分离的目的
D.氢氧化钠和溴单质生成盐溶于水,但溴苯不溶于水
19.【答案】B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两者不可以同时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硫酸铜溶液,蛋清变性发生聚沉;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制备出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剩余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后形成绛蓝色溶液的,原物质为葡萄糖,悬浊液溶解的是乙酸,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悬浊液没有变化但加热后有黑色沉淀出现的是乙醇,因此可以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来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葡萄糖、蛋清溶液,故B符合题意;
C.因为葡萄糖、麦芽糖均含-CHO,麦芽糖过量时也能产生银镜,所以不能由产生银镜,来检验葡萄糖,来说明麦芽糖发生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苯酚在冷水中难以溶解,但易溶于酒精,能用酒精洗去沾到皮肤上的苯酚,若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酒精和次氯酸钠都可以是蛋白质变性,混合之后发生反应降低效用
B.通过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显示不同的现象以达到区分的目的
C.麦芽糖和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
D.考查苯酚的溶解性,根据相似相容可以选择酒精溶解
20.【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鉴别;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X和Y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异丙苯,则X是丙烯,分子式是C3H6,A不符合题意;
B.Y是苯与酸性KMnO4溶液不能反应,而异丙苯由于与苯环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H原子,可以被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KMnO4溶液鉴别二者,B符合题意;
C. CHP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而CH3COOH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 ,所以二者的官能团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苯酚在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容易溶于丙酮中,因此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与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异丙苯的有机物是丙烯,因此X的分子式为C3H6;
B.只有真正的双键才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苯不能是高锰酸钾褪色;
C.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结构;
D.苯酚和丙酮应该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开来。
21.【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该物质有2个对称轴,分子中有4种H原子,如图所示, ,则该物质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4,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这个结构式是高度对称的结构,找出对称轴即可找出一氯取代物的个数
22.【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
【解析】【解答】A.氯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一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可以实现,故A不选;
B.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 , 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可以实现,故B不选;
C.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可以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可以实现,故C不选;
D.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但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各种取代产物都会产生,无法控制生成CH2ClCH2Cl,故D不可行;
故答案为:D。
【分析】A. 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合成,第一步加成反应,第二步消去反应
B. 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先合成一氯取代物,再通过水解得到醇
C. 用乙烯合成乙酸 ,先与水加成醇,然后催化氧化到醛,催化氧化到羧酸
D.用乙烯合成乙二醇,先和氢气加成,在与氯气取代,但是发生取代时位置时不确定的,所以不一定得到产物
23.【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苯酚的性质及用途;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酚-OH、醇-OH、-COOH均与Na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与Na反应消耗3molNa,酚-OH、-COOH、-COO-、-Br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消耗5molNaOH,只有-COOH与NaHCO3反应,则1mol该物质消耗1molNaHCO3,所以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时,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
故答案为:C。
【分析】羟基和酚羟基和羧基可以和钠反应,酚羟基和羧基和酯基和卤素取代基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羧基和碳酸可以反应
24.【答案】(1);碳碳双键、醛基
(2)2,2,3-三甲基丁烷
(3);C6H5OH C6H5O-+H+;cdab
(4)CH≡CH+2H2 CH3CH3; +3HNO3 +3H2O; +(n-1) H2O;2H2NCH2COOH→[HNCH2CO]2+2H2O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1)有机物A,其球棍模型为 (分子中只含有C、H、O),依据碳氢氧的成键特点,可以推出其结构简式是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醛基;(2)有机物 ,最长碳链有四个碳原子,二号碳原子上有两个甲基,三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其名称是2,2,3-三甲基丁烷;(3)①羟基的电子式是 ;②苯酚是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C6H5OH C6H5O-+H+;③苯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酸性比碳酸强,二氧化碳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得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苯甲醇不能电离,所以酸性强弱是苯甲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苯酚,苯酚大于苯甲醇,即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dab;(4)①乙炔与氢气用镍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烷,其化学方程式是CH≡CH+2H2 CH3CH3;②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制TNT,其化学方程式是 +3HNO3 +3H2O;③乳酸含有羟基和羧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是: +(n-1) H2O;④2分子甘氨酸脱去2分子水其化学方程式是2H2NCH2COOH→[HNCH2CO]2+2H2O。
【分析】(1)根据球棍模型写出结构简式并可以找出官能团
(2)对于烷烃的命名,找出最长的支链再根据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3)①羟基中氧原子与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和一个单电子②考虑苯酚部分电离③考虑物质的性质以及电解质的电离,苯甲醇是非电解质不电离,可以用苯甲酸,碳酸钠,苯酚钠这三种药品设计实验证明苯甲酸酸性强于碳酸强于苯酚
(4)①根据炔烃的性质直接写出②TNT是用甲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作用制取的③同一种物质含有羟基和羧基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④甘氨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可以发生缩合反应
25.【答案】(1)C2H5OH CH2=CH2↑+H2O;消去反应
(2)NaOH的醇溶液、加热
(3)2CH3CH2OH 2CH3CHO+2H2O
(4)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2Ag +3NH3+ H2O
(5)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醛的化学性质;消去反应;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有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CH2=CH2↑+H2O,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2)反应③是溴乙烷生成乙烯,反应需要的试剂是NaOH的醇溶液,反应条件需要加热;(3)反应④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 2CH3CHO+2H2O;(4)反应⑤是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2Ag +3NH3+ H2O;(5)A(乙醇)+F(乙酸)反应生成G(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分析】A在浓硫酸加热170℃的条件下生成乙烯,可以得出A是乙醇,乙烯与溴化氢反应生成溴乙烷(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乙酸铵(E),乙酸铵加入酸生成乙酸(F),乙醇(A)与乙酸(F)反应生成乙酸乙酯(G)和水,据此回答问题。
26.【答案】(1)
(2)B;D
(3) +HCl
(4)
(5)
【知识点】有机物的合成;芳香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 。(2)A.反应①是乙酸去H2O生成A,即由CH3COOH生成CH2=C=O,属于消去反应,故A不正确;
B.由A的结构简式CH2=C=O可知,碳碳双键是平面型,故B正确;
C.由化合物D的结构 可知,该结构中有肽键和氯原子两种官能团,故C不正确;
D.由于双氯芬酸钠中含有-NH-结构,故其具有碱性,故D正确;
答案为BD。(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答案为 +HCl。(4)C的结构简式为 ,去掉 结构后,还剩下2个Cl原子和一个N原子,由于分子中不存在N-Cl键,且分子中只有5种氢原子,故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答案为 , , , 。(5) ;答案为 。
【分析】由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和C的分子式逆推可得C的结构简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由题中合成路线图可知,乙酸脱水生成A(C2H2O),A与Cl2反应生成B,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C=O,D生成E发生类似题给已知反应,E的结构简式为 ,E在NaOH溶液中,肽键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双氯芬酸钠,即 。
27.【答案】(1)NaOH溶液
(2)出现砖红色沉淀
(3)(C6H10O5)n+nH2O nCH2OH(CHOH)4CHO
【知识点】醛与Cu(OH)2的反应;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被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但在反应前一定要先加入碱将稀硫酸中和,使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否则实验失败,看不到实验现象,则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2)试管C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实验现象为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为有砖红色沉淀生成。(3)淀粉在硫酸催化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 nCH2OH(CHOH)4CHO;答案为(C6H10O5)n+nH2O nCH2OH(CHOH)4CHO。
【分析】(1)检验醛基时可以用银氨溶液或者是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根据题意,必须加入过量强碱与硫酸铜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
(2)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和水解产物进行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淀粉在浓硫酸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28.【答案】(1)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分液漏斗
(3)加大乙醇的量或者使生成物水的量减少
(4)加成反应;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2)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故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3)由于乙醇和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是可逆反应,依据勒夏特列原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可以通过加大乙醇的量或者使生成物水的量减少;(4)①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可知,乙烯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②因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没有副产物,与实验室制法相比,工业制法的优点是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分析】(1)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除去乙酸和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2)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3)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获得乙酸乙酯,没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100%,据此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