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物体A受到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
B.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下的弹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
C.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D.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下的弹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2.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由于离开了地面,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3.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大于重力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其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5.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5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8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6N B.2N C.14N D.16N
6.如图所示,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果撤去力,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那么这四个力的合力的方向( )
A.指向和之间 B.指向和之间
C.指向和之间 D.与撤去的方向相同
7.在某次海试活动中,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图甲)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假设从上浮速度为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其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刻“蛟龙号”深度为550m
B.时刻“蛟龙号”的速度大小为8m/s
C.时刻“蛟龙号”深度为180m
D.0~50s内,“蛟龙号”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8.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中,伽利略把斜面实验的结果推广到竖直情况,这种方法被称为“合理外推”
D.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将其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
9.比值法定义新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方法。运载工具在加速时会使乘客产生不适感,不适感的程度与加速度的变化快慢有关,工程师用“急动度”来描述舒适程度,急动度的定义式为。一运载工具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直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载工具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时刻的急动度小于时刻的急动度
C.急动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运载工具在时间的速度变化量比时间的速度变化量小
10.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其中图像表示的物体在时的速度为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4s内运动位移最大的是甲物体 B.0-4s内有3个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
C.第4s末加速度最大的是乙物体 D.第4s末速度最大的是丁物体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少选或不全2分,选错0分,5小题,共15分)
1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MN时所用的时间为: B.物体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
C.MN间的距离: D.物体经过MN的平均速度:
12.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A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点、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C点及从动轮上的D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B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C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D.D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13.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不需要一直做匀速运动
B.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2.0N
C.在1.0~1.2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相对静止
D.在2.4~3.0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14.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s,已知声速为340m/s,则( )
A.水滴落地点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0.05m
C.相邻两滴水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1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和,劲度系数为的弹簧与下端和上端拴接在一起,劲度系数为的弹簧上端与拴接,下端与地面接触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直到下面的弹簧刚好离开地面,在这过程中( )(g取10N/kg)
A.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3m B.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2m
C.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9m D.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06m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6.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1)甲同学利用图甲装置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由此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原长______cm,劲度系数______N/m。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______cm。
(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原长比a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7.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定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图1 图2
(1)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2)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8.(8分)一架飞机在笔直的水平跑道上着陆,刚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在着陆的同时立即启动制动系统,产生大小为的加速度。若将飞机的着陆过程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该飞机着陆后25s的速度大小。
(2)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位移大小。
19.(8分)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水平轻质弹簧称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向左拉动B,使它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恒为,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求:
(1)A、B间摩擦因数。
(2)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20.(8分)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到达离地面4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向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21.(8分)如图所示6本相同的厚书被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夹在中间,书静止不动,此时两侧对木板施加的水平压力为,每本书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g取,木板和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左侧木板对书的静摩擦力为多大;
(2)书和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3)如果把左侧第三本书向上抽出至少需要多大的竖直拉力;
(4)把左侧第三本书向上抽出时,右侧木板对书的摩擦力为多大,朝什么方向。
22.(9分)在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个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如图1,甲是某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可以想象,如果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割得非常非常细,很多很多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非常精确地代表物体的位移了(图1乙、图1丙)。这时,很多很多小矩形顶端的“锯齿形”就看不出来了,这些小矩形合在一起成了一个梯形OABC(图1丁)。这个梯形的面积就代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到t时刻这段时间间隔的位移。
图1
(1)若物体初速度为,加速度为a,试推导从开始到t时刻这段时间间隔的位移为:。
(2)上面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具有一般意义,原则上对于处理任意形状的图像都适用。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2所示,请根据该物体的图像叙述如何估算它在13s内的位移。
(3)有研究表明,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平稳变化使人感到舒服。如图3所示为一辆汽车启动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由图像可以求得位移。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的定义,根据题中图像,求出汽车在3S内速度的变化量。
图2 图3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C 2.D 3.D 4.A 5.A 6.C 7.C 8.B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少选或不全2分,选错0分,5小题,共15分)
11.CD 12.AD 13.ABC 14.BD 15.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6.(1)4,50 10 (2)AC
17.(1)左 (2)1.17,9.75
四、计算题
18.(8分)【答案】解:(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初速度,
加速度,飞机从着陆到停止运动所需时间设为,
由速度公式,得到,
可见飞机已停止运动,所以飞机着陆后25s的速度为0。
(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可得。
答:(1)该飞机着陆后25s的速度为0;
(2)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位移大小为600m。
19.(8分)【答案】解:(1)由于木板匀速,木块A静止,A、B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弹力相等,
故:,解得:;
(2)对木板,水平方向:,
解得B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答:(1)A、B间摩擦因数为0.2;
(2)B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1。
20.(8分)【答案】解:(1)燃料用完前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
平均速度为:
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
(2)火箭燃料耗尽后能够继续上升的高度:,
故火箭离地的最大高度:。
(3)残骸落回地面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设下落的时间为,则,解得,
设火箭燃料耗尽后能够继续上升的时间为,则,
所以总时间。
21.(8分)(1)15N;(2)0.25;(3)25N;(4)10N 向上
【详解】(1)把书看作整体,受力平衡,则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两个木板对书施加的静摩擦力为 解得,两侧的摩擦力相等,所以每个木板施加的静摩擦力为15N。
(2)对左边第一本书受力分析则有
解得左边第一二本书之间的摩擦力为
则有 解得
(3)当向上抽出时,书受到两侧的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和重力,因此有
(4)5N 向上
22.(9分)【答案】解:(1)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则
又有 把消去得
(2)利用速度与时间图像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对于图线不是直线的图形面积,我们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求面积,由图像可知每一格表示1m,总位移等于格子总数×1m,数格子注意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则在13s内的位移为
(3)因为 速度与时间图像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而
类比法可知,图像的图形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汽车在3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