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八下·蒙阴期中)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
A.上浮过程中所浮力逐渐变大
B.悬浮和漂浮时所的浮力相等
C.漂浮时排开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最大
3.在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现缓慢持续地往容器中注水,一段时间后,木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停止注水时木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等于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B.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C.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D.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4.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头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头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5.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甲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
A.F浮= F3- F1 B.F浮= F4- F1 C.F浮= F2- F1 D.F浮= F2- F4
7.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8.(2017·成都模拟)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9.(2017八下·安庆期末)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10.(2017·杭锦旗模拟)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
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
1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量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12.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用外力F缓慢将A压入其中,h表示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浮力F浮和h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今年夏天,受全球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我省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大幅增加,许多城市进入“看海”模式。洪水给市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由于城市交通拥堵,在一些低洼路面,许多车辆在洪水来临之际来不及撤至安全地带,造成车辆被淹和人员伤亡事故。下列现象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车辆被淹得越深,车门越难从里面推开——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B.车辆被淹没后,无法浮起——车辆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C.若车辆被淹,门窗无法开启,用安全锤或头枕尖端砸碎车窗玻璃逃生——压强大小只与受力面积有关
D.人从车内逃出后迅速寻找可依附的漂浮物防止下沉——漂浮条件
14.成成同学课外实验时,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如图乙。此过程中( )
A.杯中液体密度不变 B.鸡蛋的重力变小
C.鸡蛋的浮力变大 D.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变
15.用手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酒精 = 0.8×103kg/m3)( )
A.V1:V2 = 1:1 F1:F2 = 5:4
B.V1:V2 = 4:5 F1:F2 = 1:1
C.V1:V2 = 9:10 F1:F2 = 9:8
D.V1:V2 = 8:9 F1:F2 = 10:9
16.(2017·大兴模拟)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不同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的液体的密度
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若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减小
二、填空题
17.我国最新研发63-A型水陆两栖坦克的质量为22t,坦克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8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若坦克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
18.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选填“>”、“<”或“=” );当潜水艇水舱冲水时,潜水艇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9.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将重物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重物所受浮力为 N;若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大小 .
20.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F甲
(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3)其中 球(选填“甲”“乙” 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三、作图题
21.图如图所示,质量为3╳104kg的鲸静止在海里,g取10N/kg,画出鲸的受力示意图。
四、科学探究题
22.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A的重如图甲所示, 把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2)观察乙图和丙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 无关。
23.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 的大小,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24.(一)阅读《福船》回答题中的问题。
福船
跨越遥远时空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名叫“福船”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福船作为木质时代风帆动力远洋船只中的佼佼者,成就了明代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的伟大壮举,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福船,福建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上阔下窄,首尖尾宽两头翘,复原模型图如图所示。其甲板平坦,龙骨厚实,结构坚固;吃水深,容量多,善于装载,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
与指南针对航海贡献相媲美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发展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项伟大发明。 2010年11月15日,《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厚实的隔舱板把船舱层层隔断,分隔成互不透水的一个一个舱区。在航行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两个舱意外破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从船整体看,仍然保持有足够的浮力,不至沉没。“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另外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连接, 使船体结构也更加坚固。分成隔舱, 还便利货物存放管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对于远洋航海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
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经学术界考证,与北京天坛齐名的二千料海船就是福船。“料”是当时流行的用来表示舟船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二千料海船总长61.2米,最大宽13.8米,型深4.89米;满载时,水线长53米,水线宽13米,吃水3.9米。帆装、给养、武器、人员、货物等及船自身质量总共可达1170吨。郑和下西洋是人类海洋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航海早了87年,比达·伽马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船舶制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福船”这个珍贵的文化符号成为新兴文创产业里重要的创作灵感,依然在启迪人们不断去开拓创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福船采用了 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请你展开想象,就福船的这一技术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
(2)排水量是衡量造船能力的重要指标。小辉查资料得知:哥伦布远航美洲时,最大的那艘船的满载排水量为233t后,他想知道郑和远洋时的二千料海船的排水量m。他根据上文中二千料海船的信息计算出排水体积V=53m×13m×3.9m=2687.1m3,估算出排水量约为2687t。请写出这种估算方法不合理的理由,并写出合理的估算方法。
五、计算题
25.右图甲是修建造码头时用刚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的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g取10N/kg)。求: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
A、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A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深度无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排不变,浮力不变,故C错误;
D、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F浮=ρ水v排g,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上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悬浮时,潜水艇完全浸没在水中,而漂浮时潜水艇被浸没的体积变小,故这两种情况下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潜水艇受到浮力不相等,B不符合题意;
C、漂浮时,潜水艇受到浮力等于潜水艇自重,此时潜水艇自重不能再减少(潜水艇质量不能变),故潜水艇的自重处于最小值,浮力也是最小值,故排开海水的重力也是最小,C符合题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距离水面最浅,根据公式p=ρ水gh判断潜水艇底部受海水压强最小(h是最小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根据F浮=ρ水v排g判断;C、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判断;D、根据p=ρ水gh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A、停止注水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强,压强为0,下表面浸在水中,受到的压强大于0,A不符合题意;
B、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受到浮力的作用,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由p=知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B不符合题意;
C、D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变,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p=ρgh分析液体压强大小;B、先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变化情况判断物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力的变化情况,再根据p=判断压强的变化;C、D先判断物体上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情况,再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
(2)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化.
4.【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因为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头浸没在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各自的体积,大石头的体积大于小木块的体积,所以大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根据F浮=ρ液V排g知大石头受到的浮力较大。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
5.【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加盐前,因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根据悬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浮出水面后鸡蛋处于状态,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再变化;
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应该是开始浮力变大,后来不变;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盐,盐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变化情况,浮出水面后鸡蛋所受的浮力不变.
6.【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由图示的信息和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F4- F1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分析判断。
7.【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若物块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根据G=mg和ρ=得物块的重力G=ρVg,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1=m1g,
物块漂浮,则F浮1=G,即m1g=ρVg,
有:ρ=……①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2=m2g,
物块沉底,则F浮2=ρ2gV排=ρ2gV,即m2g=ρ2gV,
有:V=……②
将②代入①可得,ρ=.
故答案为:D.
【分析】先表示出物体的重力和密度、体积的关系(G=ρVg),再根据漂浮条件找出物体的密度和排开第一种液体的质量关系(ρ=),根据物体浸在第二种液体中的情况找出物体的体积和排开第二种液体质量的关系(V=),最后得出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
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甲=G鸡蛋+G甲液体=G鸡蛋+m甲液体g=G鸡蛋+ρ甲Vg,
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乙=G鸡蛋+G乙液体=G鸡蛋+m乙液体g=G鸡蛋+ρ乙Vg,
因为F甲浮=F乙浮,
所以ρ甲>ρ乙,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
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
由压强公式p=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1)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而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p=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9.【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A正确;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变大,则轮船浸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吃水深度变小,故B错误;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橡皮泥的重力不变,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漂浮的,故C错误;
D、潜水艇靠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为了实现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密度计利用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是漂浮在液体中,放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都等于本身的重力;(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3)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4)潜水艇靠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10.【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
A、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水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F浮=ρ水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A错;
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不再受浮力作用,乒乓球因为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上升,故B错;
C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深度变小,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小,故C错、D正确.
故选D.
【分析】(1)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分两个过程:一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二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分析两个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化,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得出受到的浮力变化;(2)乒乓球脱离水面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分两个过程:一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二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分析两个过程水的深度变化,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出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化.
11.【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两个容器中的液体相同,由图知A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G排=ρgV排可知,B球所受的浮力大,故F甲<F乙;
A在甲中漂浮,即液体密度大于A 的密度;B在乙中悬浮,即说明乙液体密度等于B的密度,液体密度相同,所以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由于AB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B球的质量大,故B球的重力大,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甲杯和液体总重力与A重力之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杯和液体总重力与B重力之和,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大,根据p=知,p甲<p乙。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两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
(2)据浮沉情况判断出两个小球的密度关系,而后据体积相等,判断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进而判断出重力关系,最后根据p=得出结论。
12.【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圆柱形木块在进入水中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F浮=ρ水V排g=ρ水Shg,因为ρ水、S、g不变,所以F浮与h成正比,当圆柱形木块浸没以后V排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分析判断。
13.【答案】C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液体内部的压强随这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车辆被淹的越深,车门受到的压力越大,车门越难从里面推开,A不符合题意;
B、车辆被淹后,车辆无法浮起,是因为车辆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B不符合题意;
C、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用安全锤或头枕尖端砸碎车窗玻璃逃生,利用尖端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C符合题意;
D、人从车内逃出后迅速寻找可依附的漂浮物,利用漂浮条件防止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p=ρgh)判断;B、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当物体下沉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C、根据p=分析判断;D、根据漂浮条件分析判断。
14.【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鸡蛋在图甲中沉入水底,则ρ甲<ρ鸡蛋;在图乙中悬浮,则ρ乙=ρ鸡蛋,所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即杯中液体密度变大,A不符合题意;
B、鸡蛋的质量、重力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时,杯中液体密度逐渐变大、V排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知F浮逐渐增大,C符合题意;
D、根据p=ρgh知:当g、h不变,ρ增大时p也增大,根据p=可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示,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别比较鸡蛋与甲乙中液体密度,得出杯中液体密度的变化;B、根据质量不变,利用G=mg判断重力变化;
C、根据F浮=ρ液V排g分析得出鸡蛋的浮力变化;D、首先根据p=ρ液gh可判断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然后根据p=判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变化.
15.【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1)若小球的质量为m,因为ρ球<ρ水,所以将小球浸没在水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则浮力F1=G=mg,又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V1====,因为ρ球>ρ酒精,所以将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沉底,则根据ρ=可得,排开酒精的体积V2=V球=,
所以,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 ==×===9:10;
(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之比:
====9:8.
故答案为:C.
【分析】(1)分别比较小球与水和酒精的密度关系,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得出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的状态,设小球的质量为m,然后根据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以及密度公式分别列出排开水和酒精的关系式,然后相比即可解答;
(2)已知小球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其所受浮力之比.
16.【答案】A,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ρ球<ρ甲,在乙中悬浮,则ρ球=ρ乙,故ρ甲>ρ乙,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F浮甲=G,在乙中悬浮,则F浮乙=G,故F浮甲=F浮乙,故B错误;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烧杯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由图知,甲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内的体积,又知ρ甲>ρ乙,根据ρ= 和G=mg可知甲烧杯内的额重力大于乙烧杯内的重力,两烧杯、两小球的重力均相等,则重力相等,故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烧杯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 可知,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故C正确;
D、因为甲杯中盛满液体,若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甲杯中液体的深度不变,密度不变,根据p=ρ液gh可知,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1)根据图示中小球在两种液体中的浮沉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别得出小球与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进而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2)根据图示中小球在两种液体中的浮沉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别得出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的关系,进而得出浮力关系;(3)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受力面积相同,根据p= 比较压强大小;(4)分析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时,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变化,然后根据p=ρ液gh分析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
17.【答案】2.75╳104 Pa;2.2╳105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G=mg=22×103kg×10N/kg=2.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p==2.75×104Pa;
坦克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2.2×105N;
故答案为:2.75×104Pa;2.2×105N.
【分析】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求解;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得出浮力的大小。
18.【答案】=;下沉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即F浮=G;
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F浮=G,当潜水艇水舱冲水时潜水艇的重力变大,则浮力变大,由于排开的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潜水艇将下沉.
故答案为:=;下沉.
【分析】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潜水艇原来漂浮(浮力等于自重),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改变了自重,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即可解答.
19.【答案】0.8;不变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将重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2N-1.2N=0.8N,因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由F浮=ρ水gV排可知,重物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0.8;不变.
【分析】根据称重法(F浮=G-F′)测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分析。
20.【答案】(1)C
(2)A
(3)乙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因为三个实心球体积相同,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三个球又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2)根据题意可知,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则弹簧对乙球没有作用力,乙球受到的浮力与球的重力相等,由图可知甲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G甲<G乙<G丙,即m甲<m乙<m丙,又因为V甲=V乙=V丙,所以ρ甲<ρ乙<ρ丙;
(3)根据题意可知,乙球所受的浮力与球的重力平衡,说明乙球处于悬浮状态,所以乙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故答案为:C;A;乙。
【分析】(1)由题意知,三物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2)、(3)根据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得出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鲸静止在海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则鲸鱼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浮=G=mg=3×104kg×10N/kg=3×105N,过鲸鱼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对此时的鲸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此时鲸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22.【答案】(1)1.2
(2)深度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1)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F'=4.2N-3N=1.2N;
(2)由图乙、丙两图知把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所受的浮力都是1.2N,所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1.2;(2)深度。
【分析】(1)根据称重法求解;(2)根据两图提供的信息求出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时的浮力相等得出结论。
23.【答案】(1)甲、丙;F2;物体接触了容器的底部,容器底部对物体由支持力的作用
(2)0.5;1.2╳10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题意;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要将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不同的深度处,由图可知甲、乙两图符合题意,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F2的大小;由甲、乙两图知F1不等于F2,是因为图乙中的物体接触到杯底了;
(2)由图丁可知,物体排开(溢出)水的体积:V排=50mL=50cm3=5×10-5m3,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5m3=0.5N,
物体的重力:G=F浮+F1=0.5N+1.5N=2N,
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2N-1.4N=0.6N,
由F浮=ρgV排得,盐水的密度:
ρ盐水==.
故答案为:(1)甲、丙;F2;物体接触了容器的底部,容器底部对物体由支持力的作用;(2)0.5;1.2╳103。
【分析】(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要将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不同的深度处且物体不能接触杯子;
(2)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出排开(溢出)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进一步求出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盐水的密度。
24.【答案】(1)水密隔舱;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
(2)解: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船自重及载重用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 F浮=G物,m 排g=m物g ,m排=m物=1170t 。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根据材料可知,福船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
根据福船的这一技术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
(2)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 船自重及载重用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 F浮=G物, m排 g=m物g ,m排=m物=1170t。
故答案为:(1)水密隔舱;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2)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 船自重及载重用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 F浮=G物, m排 g=m物g ,m排=m物=1170t。
【分析】(1)认真阅读材料,得出福船采用了什么是技术,然后由此展开想象列举其应用,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根据船的形状判断其计算的排水的体积是否合理,合理的估算方法应该是根据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又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据此得出等式求解。
25.【答案】(1)解:由图可知,从A下底面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的时间t=5s,
物体A的高度:s=vt=0.5m/s╳5s=1.5m;
答:长方体A的高度为1.5m;
(2)解:由乙图可知,物体A在空气中匀速下降受到的拉力F1=3╳104N,
所以G= F1=3╳104N,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1╳104N,
则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104N- 1╳104N=2╳104N;
答: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2╳104N;
(3)解: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
。
答:长方体A的密度为1.5×10 3 kg /m 3 。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和v=的变形式s=vt求解;(2)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和称重法测浮求解;(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密度的公式求解。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八下·蒙阴期中)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
A、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A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深度无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排不变,浮力不变,故C错误;
D、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2.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
A.上浮过程中所浮力逐渐变大
B.悬浮和漂浮时所的浮力相等
C.漂浮时排开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最大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F浮=ρ水v排g,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上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悬浮时,潜水艇完全浸没在水中,而漂浮时潜水艇被浸没的体积变小,故这两种情况下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潜水艇受到浮力不相等,B不符合题意;
C、漂浮时,潜水艇受到浮力等于潜水艇自重,此时潜水艇自重不能再减少(潜水艇质量不能变),故潜水艇的自重处于最小值,浮力也是最小值,故排开海水的重力也是最小,C符合题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距离水面最浅,根据公式p=ρ水gh判断潜水艇底部受海水压强最小(h是最小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根据F浮=ρ水v排g判断;C、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判断;D、根据p=ρ水gh判断。
3.在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现缓慢持续地往容器中注水,一段时间后,木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停止注水时木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等于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B.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C.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D.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A、停止注水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强,压强为0,下表面浸在水中,受到的压强大于0,A不符合题意;
B、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受到浮力的作用,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由p=知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B不符合题意;
C、D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变,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p=ρgh分析液体压强大小;B、先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变化情况判断物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力的变化情况,再根据p=判断压强的变化;C、D先判断物体上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情况,再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
(2)根据F浮=ρ水gV排分析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化.
4.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头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头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因为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头浸没在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各自的体积,大石头的体积大于小木块的体积,所以大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根据F浮=ρ液V排g知大石头受到的浮力较大。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
5.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甲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加盐前,因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根据悬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浮出水面后鸡蛋处于状态,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浮力不再变化;
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应该是开始浮力变大,后来不变;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盐,盐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变化情况,浮出水面后鸡蛋所受的浮力不变.
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
A.F浮= F3- F1 B.F浮= F4- F1 C.F浮= F2- F1 D.F浮= F2- F4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由图示的信息和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F4- F1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分析判断。
7.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若物块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根据G=mg和ρ=得物块的重力G=ρVg,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1=m1g,
物块漂浮,则F浮1=G,即m1g=ρVg,
有:ρ=……①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2=m2g,
物块沉底,则F浮2=ρ2gV排=ρ2gV,即m2g=ρ2gV,
有:V=……②
将②代入①可得,ρ=.
故答案为:D.
【分析】先表示出物体的重力和密度、体积的关系(G=ρVg),再根据漂浮条件找出物体的密度和排开第一种液体的质量关系(ρ=),根据物体浸在第二种液体中的情况找出物体的体积和排开第二种液体质量的关系(V=),最后得出答案。
8.(2017·成都模拟)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答案】C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
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甲=G鸡蛋+G甲液体=G鸡蛋+m甲液体g=G鸡蛋+ρ甲Vg,
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乙=G鸡蛋+G乙液体=G鸡蛋+m乙液体g=G鸡蛋+ρ乙Vg,
因为F甲浮=F乙浮,
所以ρ甲>ρ乙,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
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
由压强公式p=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1)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2)鸡蛋在甲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而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p=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9.(2017八下·安庆期末)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答案】A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A正确;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变大,则轮船浸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吃水深度变小,故B错误;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橡皮泥的重力不变,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漂浮的,故C错误;
D、潜水艇靠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为了实现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密度计利用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是漂浮在液体中,放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都等于本身的重力;(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3)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4)潜水艇靠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10.(2017·杭锦旗模拟)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
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
A、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水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F浮=ρ水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A错;
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不再受浮力作用,乒乓球因为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上升,故B错;
C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深度变小,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小,故C错、D正确.
故选D.
【分析】(1)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分两个过程:一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二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分析两个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化,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得出受到的浮力变化;(2)乒乓球脱离水面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分两个过程:一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二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分析两个过程水的深度变化,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出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化.
1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量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两个容器中的液体相同,由图知A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G排=ρgV排可知,B球所受的浮力大,故F甲<F乙;
A在甲中漂浮,即液体密度大于A 的密度;B在乙中悬浮,即说明乙液体密度等于B的密度,液体密度相同,所以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由于AB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B球的质量大,故B球的重力大,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甲杯和液体总重力与A重力之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杯和液体总重力与B重力之和,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大,根据p=知,p甲<p乙。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两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
(2)据浮沉情况判断出两个小球的密度关系,而后据体积相等,判断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进而判断出重力关系,最后根据p=得出结论。
12.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用外力F缓慢将A压入其中,h表示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浮力F浮和h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圆柱形木块在进入水中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F浮=ρ水V排g=ρ水Shg,因为ρ水、S、g不变,所以F浮与h成正比,当圆柱形木块浸没以后V排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分析判断。
13.今年夏天,受全球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我省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大幅增加,许多城市进入“看海”模式。洪水给市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由于城市交通拥堵,在一些低洼路面,许多车辆在洪水来临之际来不及撤至安全地带,造成车辆被淹和人员伤亡事故。下列现象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车辆被淹得越深,车门越难从里面推开——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B.车辆被淹没后,无法浮起——车辆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C.若车辆被淹,门窗无法开启,用安全锤或头枕尖端砸碎车窗玻璃逃生——压强大小只与受力面积有关
D.人从车内逃出后迅速寻找可依附的漂浮物防止下沉——漂浮条件
【答案】C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液体内部的压强随这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车辆被淹的越深,车门受到的压力越大,车门越难从里面推开,A不符合题意;
B、车辆被淹后,车辆无法浮起,是因为车辆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B不符合题意;
C、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用安全锤或头枕尖端砸碎车窗玻璃逃生,利用尖端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C符合题意;
D、人从车内逃出后迅速寻找可依附的漂浮物,利用漂浮条件防止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p=ρgh)判断;B、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当物体下沉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C、根据p=分析判断;D、根据漂浮条件分析判断。
14.成成同学课外实验时,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如图乙。此过程中( )
A.杯中液体密度不变 B.鸡蛋的重力变小
C.鸡蛋的浮力变大 D.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变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鸡蛋在图甲中沉入水底,则ρ甲<ρ鸡蛋;在图乙中悬浮,则ρ乙=ρ鸡蛋,所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即杯中液体密度变大,A不符合题意;
B、鸡蛋的质量、重力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时,杯中液体密度逐渐变大、V排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知F浮逐渐增大,C符合题意;
D、根据p=ρgh知:当g、h不变,ρ增大时p也增大,根据p=可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图示,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别比较鸡蛋与甲乙中液体密度,得出杯中液体密度的变化;B、根据质量不变,利用G=mg判断重力变化;
C、根据F浮=ρ液V排g分析得出鸡蛋的浮力变化;D、首先根据p=ρ液gh可判断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然后根据p=判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变化.
15.用手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酒精 = 0.8×103kg/m3)( )
A.V1:V2 = 1:1 F1:F2 = 5:4
B.V1:V2 = 4:5 F1:F2 = 1:1
C.V1:V2 = 9:10 F1:F2 = 9:8
D.V1:V2 = 8:9 F1:F2 = 10:9
【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1)若小球的质量为m,因为ρ球<ρ水,所以将小球浸没在水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则浮力F1=G=mg,又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V1====,因为ρ球>ρ酒精,所以将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沉底,则根据ρ=可得,排开酒精的体积V2=V球=,
所以,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 ==×===9:10;
(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之比:
====9:8.
故答案为:C.
【分析】(1)分别比较小球与水和酒精的密度关系,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得出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的状态,设小球的质量为m,然后根据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以及密度公式分别列出排开水和酒精的关系式,然后相比即可解答;
(2)已知小球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其所受浮力之比.
16.(2017·大兴模拟)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不同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的液体的密度
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若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减小
【答案】A,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ρ球<ρ甲,在乙中悬浮,则ρ球=ρ乙,故ρ甲>ρ乙,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F浮甲=G,在乙中悬浮,则F浮乙=G,故F浮甲=F浮乙,故B错误;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烧杯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由图知,甲烧杯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内的体积,又知ρ甲>ρ乙,根据ρ= 和G=mg可知甲烧杯内的额重力大于乙烧杯内的重力,两烧杯、两小球的重力均相等,则重力相等,故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烧杯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 可知,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故C正确;
D、因为甲杯中盛满液体,若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甲杯中液体的深度不变,密度不变,根据p=ρ液gh可知,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分析】(1)根据图示中小球在两种液体中的浮沉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别得出小球与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进而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2)根据图示中小球在两种液体中的浮沉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别得出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的关系,进而得出浮力关系;(3)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受力面积相同,根据p= 比较压强大小;(4)分析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时,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变化,然后根据p=ρ液gh分析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
二、填空题
17.我国最新研发63-A型水陆两栖坦克的质量为22t,坦克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8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若坦克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
【答案】2.75╳104 Pa;2.2╳105N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G=mg=22×103kg×10N/kg=2.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p==2.75×104Pa;
坦克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2.2×105N;
故答案为:2.75×104Pa;2.2×105N.
【分析】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求解;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得出浮力的大小。
18.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选填“>”、“<”或“=” );当潜水艇水舱冲水时,潜水艇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答案】=;下沉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即F浮=G;
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F浮=G,当潜水艇水舱冲水时潜水艇的重力变大,则浮力变大,由于排开的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潜水艇将下沉.
故答案为:=;下沉.
【分析】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潜水艇原来漂浮(浮力等于自重),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改变了自重,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即可解答.
19.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将重物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重物所受浮力为 N;若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大小 .
【答案】0.8;不变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将重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2N-1.2N=0.8N,因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由F浮=ρ水gV排可知,重物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0.8;不变.
【分析】根据称重法(F浮=G-F′)测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分析。
20.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F甲
(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3)其中 球(选填“甲”“乙” 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答案】(1)C
(2)A
(3)乙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因为三个实心球体积相同,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三个球又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2)根据题意可知,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则弹簧对乙球没有作用力,乙球受到的浮力与球的重力相等,由图可知甲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G甲<G乙<G丙,即m甲<m乙<m丙,又因为V甲=V乙=V丙,所以ρ甲<ρ乙<ρ丙;
(3)根据题意可知,乙球所受的浮力与球的重力平衡,说明乙球处于悬浮状态,所以乙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故答案为:C;A;乙。
【分析】(1)由题意知,三物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2)、(3)根据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得出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三、作图题
21.图如图所示,质量为3╳104kg的鲸静止在海里,g取10N/kg,画出鲸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鲸静止在海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则鲸鱼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浮=G=mg=3×104kg×10N/kg=3×105N,过鲸鱼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对此时的鲸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此时鲸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四、科学探究题
22.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A的重如图甲所示, 把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2)观察乙图和丙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 无关。
【答案】(1)1.2
(2)深度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1)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F'=4.2N-3N=1.2N;
(2)由图乙、丙两图知把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所受的浮力都是1.2N,所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1.2;(2)深度。
【分析】(1)根据称重法求解;(2)根据两图提供的信息求出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时的浮力相等得出结论。
23.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 的大小,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甲、丙;F2;物体接触了容器的底部,容器底部对物体由支持力的作用
(2)0.5;1.2╳10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题意;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要将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不同的深度处,由图可知甲、乙两图符合题意,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F2的大小;由甲、乙两图知F1不等于F2,是因为图乙中的物体接触到杯底了;
(2)由图丁可知,物体排开(溢出)水的体积:V排=50mL=50cm3=5×10-5m3,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5m3=0.5N,
物体的重力:G=F浮+F1=0.5N+1.5N=2N,
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2N-1.4N=0.6N,
由F浮=ρgV排得,盐水的密度:
ρ盐水==.
故答案为:(1)甲、丙;F2;物体接触了容器的底部,容器底部对物体由支持力的作用;(2)0.5;1.2╳103。
【分析】(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要将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不同的深度处且物体不能接触杯子;
(2)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出排开(溢出)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进一步求出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盐水的密度。
24.(一)阅读《福船》回答题中的问题。
福船
跨越遥远时空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名叫“福船”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福船作为木质时代风帆动力远洋船只中的佼佼者,成就了明代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的伟大壮举,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福船,福建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上阔下窄,首尖尾宽两头翘,复原模型图如图所示。其甲板平坦,龙骨厚实,结构坚固;吃水深,容量多,善于装载,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
与指南针对航海贡献相媲美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发展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项伟大发明。 2010年11月15日,《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厚实的隔舱板把船舱层层隔断,分隔成互不透水的一个一个舱区。在航行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两个舱意外破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从船整体看,仍然保持有足够的浮力,不至沉没。“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另外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连接, 使船体结构也更加坚固。分成隔舱, 还便利货物存放管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对于远洋航海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
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经学术界考证,与北京天坛齐名的二千料海船就是福船。“料”是当时流行的用来表示舟船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二千料海船总长61.2米,最大宽13.8米,型深4.89米;满载时,水线长53米,水线宽13米,吃水3.9米。帆装、给养、武器、人员、货物等及船自身质量总共可达1170吨。郑和下西洋是人类海洋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航海早了87年,比达·伽马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船舶制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福船”这个珍贵的文化符号成为新兴文创产业里重要的创作灵感,依然在启迪人们不断去开拓创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福船采用了 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请你展开想象,就福船的这一技术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
(2)排水量是衡量造船能力的重要指标。小辉查资料得知:哥伦布远航美洲时,最大的那艘船的满载排水量为233t后,他想知道郑和远洋时的二千料海船的排水量m。他根据上文中二千料海船的信息计算出排水体积V=53m×13m×3.9m=2687.1m3,估算出排水量约为2687t。请写出这种估算方法不合理的理由,并写出合理的估算方法。
【答案】(1)水密隔舱;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
(2)解: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船自重及载重用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 F浮=G物,m 排g=m物g ,m排=m物=1170t 。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根据材料可知,福船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
根据福船的这一技术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
(2)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 船自重及载重用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 F浮=G物, m排 g=m物g ,m排=m物=1170t。
故答案为:(1)水密隔舱;将飞艇中的气室隔离成多个气室;(2)计算排水体积时没考虑船底尖上阔,形状不规则; 船自重及载重用G物表示,利用船漂浮, F浮=G物, m排 g=m物g ,m排=m物=1170t。
【分析】(1)认真阅读材料,得出福船采用了什么是技术,然后由此展开想象列举其应用,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根据船的形状判断其计算的排水的体积是否合理,合理的估算方法应该是根据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又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据此得出等式求解。
五、计算题
25.右图甲是修建造码头时用刚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的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g取10N/kg)。求: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
【答案】(1)解:由图可知,从A下底面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的时间t=5s,
物体A的高度:s=vt=0.5m/s╳5s=1.5m;
答:长方体A的高度为1.5m;
(2)解:由乙图可知,物体A在空气中匀速下降受到的拉力F1=3╳104N,
所以G= F1=3╳104N,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1╳104N,
则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104N- 1╳104N=2╳104N;
答: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2╳104N;
(3)解: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
。
答:长方体A的密度为1.5×10 3 kg /m 3 。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和v=的变形式s=vt求解;(2)根据图乙提供的信息和称重法测浮求解;(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密度的公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