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九年级化学
一、单选题
1.2023年9月7日是第四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为“共护清洁空气”。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 B.大力植树造林
C.垃圾就地焚烧 D.提倡绿色出行
2.下列关于硬水、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有利
C.烧硬水的锅炉更易产生水垢 D.软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更低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B.取用固体粉末
C.转移蒸发皿 D.液体的倾倒
4.下列物质的运用中,主要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导电性好用作导线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氮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D.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蒸馏水、二氧化碳、空气 B.氮气、氯酸钾、空气
C.氧气、氯化钠溶液、石油 D.氧气、氧化钙、海水
7.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烧杯中水有指示作用,方便观察装置是否漏气 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水吸收生成物,防止空气污染 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8.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生成物有两种
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 D.反应前后氯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比较蜡烛三层 火焰温度的高低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 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C.探究氧气含量对物 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55.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化学式为。下列有关乙二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二醇由三0种元素组成
B.乙二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g
D.乙二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3:16
二、非选择题
11.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周期 Li Be B C N O F
主要化合价 +1 +2 +3 +4,-4 +5,-3 -2 -1
第三周期 Na Mg Al Si P S Cl
主要化合价 +1 +2 +3 +4,-4 +5,-3 +6,-2 +7,-1
(1)发现编制出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2)11号元素的名称是 ,它核外电子分 层排布,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N和P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4)原子序数为8、13、16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2.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此方法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液氮与液氧沸点不同,将其分离,主要流程如下图。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2)已知氮气沸点-195.8℃,氧气沸点-1839℃,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气体。
(3)“分离液态空气法”发生的是 (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洁净空气是纯净物 B.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
C.沸点属于物理性质 D.利用此方法既可得到氧气又可得到氮气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 183°C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与氢气、氮气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C。
物质 氢气 氮气 氧气 氨气
沸点 - 252℃ -195.89℃ -183℃ -33.35℃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在管口处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4)证明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已满的操作是:将 ,观察现象。
(5)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气泡 冒出时即可收集氧气。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的制取并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14.铭铭同学想通过实验来证明四氧化三铁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个命题。
(1)请你帮助铭铭同学完成下列表格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总结
步骤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很慢 四氧化三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步骤二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四氧化三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小强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他还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才完成了对该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
(4)小强在进行实验时候发现试管内有许多水雾,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步骤二的装置中,利用图甲装置做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难复燃,小强加装了一个U形管后(如图乙装置),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乙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 。
(5)铭铭由此还想到了一个问题: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是纯氧气吗?
设计的实验如下:如丙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请你帮他将下表实验现象填写完全。
实验编号 空气体积分数 排水体积分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1 85% 15% 火星稍变亮,不复燃
2 80% 20% 火星明亮,时燃时不燃
3 75% 25% 复燃
4 70% 30%
5 50% 50% 复燃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表格信息,铭铭还能够粗略得出,氧气体积分数达到 %时一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5.某品牌补钙剂的部分说明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维生素D 功能:补钙 规格:2g/片,每片中含碳酸钙75%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一片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计算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B 4.D 5.B
6.D 7.C 8.B 9.D 10.C
二、非选择题
11.(1)门捷列夫
(2) 钠/钠元素 三/3 失去 金属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
12.(1)78
(2)氮气/N2
(3)物理
(4)A
(5) 195.89 33.35
13.(1) 铁架台 水槽
(2) BE/EB
(3)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4)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连续且均匀
(6)BC/CB
14.(1)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四氧化三铁 有大量气泡产生
(2)
(3) 反应前、后分别称量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验证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是否改变 倾倒掉步骤二反应后的液体,向固体剩余物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4) 放热 冷却水蒸气
(5) 复燃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不一定是纯氧气 40.75
15.(1)100
(2)10:3:12
(3)40%
(4)0.6g/0.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