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原卷】2023-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提高卷三】+解析(用WPS打开)

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提高卷三】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难度系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
一、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共5分)
1.下面的事情不可能在1分钟内完成的运动项目是( )。
A.人跑步1千米 B.踢毽子30个 C.做30个仰卧起坐 D.跳绳150个
2.9分米的绳子,用去76厘米,还剩( )。
A.4分米 B.4厘米 C.14分米 D.14厘米
3.小军把他的书放在书架的三个格子里,最少的一格放27本,最多的一格放34本,那么书架上的书总数大约是( )本。
A.180 B.150 C.120 D.90
4.小红在做一道加法时,把其中一个加数234看成了243,结果是475,正确的结果是( )。
A.466 B.475 C.484 D.468
5.甲数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丙数的3倍.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丙数的( )倍。
A.5 B.6 C.9 D.10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共5分)
6.265-34-66与265-(34+66)的结果相等。( )
7.芳芳上学步行要16分钟,她早上7:40出发,8时整到达学校。( )
8.这支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2毫米。( )
9.比较156+273和440,可以这样分析:把156看成160,把273看成280,160+280=440,160>156,280>273,所以156+273<440。 ( )
10.今年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6倍,明年爸爸的年龄还是红红的6倍。( )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妈妈的体重大约是55( )。
(2)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
(3)写一个“秒”字的时间大约是3( )。
(4)自行车每小时行15( )。
(5)学校的课桌高1( )。
12.在( )里填上“>”“<”或“=”。
254+62( )42+254 900米( )9千米
320-250( )364-285 6吨( )5800千克
13.单位换算。
8时=( )分 3分=( )秒 4厘米=( )毫米
( )千克=6000克 300克+700克=( )千克
14.用1、0、6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的差是( )。
15.再过( )分钟是3:10;再过55分钟是( );倒退( )分钟是2:30。
16.商场搞促销活动,某品牌的电饭煲优惠了213元后,卖价是697元,电饭煲的原价大约( )元。
17.一架飞机本应10:45起飞,由于天气原因需要推迟25分钟,飞机起飞的时间是( )。
18.一批大米,吃了358千克还剩146千克,这批大米原来有( )千克。
19.李兵家、张越家和新华书店都在济川路边,李兵家离新华书店大约有400米,张越家离新华书店大约有1000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 )米,也可能相距约( )米。
20.小明原来有7块糖。小强把自己的糖给了小明2块后,小强糖的块数是小明现在糖的5倍。小强原来有( )块糖。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21分)
21.(本题4分)直接写出得数。
7×8= 30÷5= 72÷8= 4×9=
52+28= 650-400= 389+212≈ 697-408≈
22.(本题8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75+509= ☆633-456= 548-439= ☆418+187=
23.(本题9分)递等式计算。
(326-272)÷6 144+371-308 75+12+486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共6分)
24.(本题6分)画一条长1厘米7毫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5毫米的线段。
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共37分)
25.(本题6分)周末小红骑自行车去外婆家,小红家与外婆家相距24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8千米,她早上7时出发,上午10时能到达吗?
26.(本题6分)小刚在看一本故事书,全书共有60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120页,第二天看了180页,他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7.(本题6分)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全长约23公里,起于邮轮码头,终于观音山梦幻沙滩,沿线串联筼筜湖、狐尾山、仙岳山、园山、薛岭山、虎头山、金山、湖边水库、五缘湾、虎仔山、观音山等岛内的“八山三水”。一天傍晚,王爷爷在山海健康步道上分下面四段散步了500m,他第四段走了多少米?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185m 109m 115m
28.(本题6分)航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折“空中之王”纸飞机。第一小组折了5架,如果给第二小组2架,那么第二小组折的数量就是第一小组的3倍。原来第二小组折了多少架纸飞机?
29.(本题6分)周末毛超到马小跳家玩,马小跳爸爸对毛超说:“我和马小跳的年龄加起来是48岁,我的年龄是马小跳的5倍”。小朋友们请你帮毛超猜一猜马小跳和他爸爸分别是多大?
30.(本题7分)18人去划船。

限坐3人 限坐4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2)每条小船5元,每条大船6元,哪种方案最省钱?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21)分
缺考填涂标记
21.(4分)直接写出得数。
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提高卷三】
7×8=        30÷5=        72÷8=       4×9=

注意事项
52+28=       650-400=      389+212≈      697-408≈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原班级等信息填写清楚。
订 2、客观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对应答案涂黑涂满,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答题,不能用
涂改液、修正带,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2.(8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每道题右侧的方框为评分区,考生不得将答案写在该区域,也不得污损该区域。
线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275+509=       ☆633-456=        548-439=       ☆418+187=
一、反复比较,合理选择。 (5)分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23.(9分)递等式计算。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 (5)分
(326-272)÷6        144+371-308        75+12+486
6
7
8
9
10
密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 (26)分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 (6)分
11.(1).      11.(2).      11.(3).      11.(4).      11.(5).     
24.(6分)

12.                                          13.        
                                            14.        
线
                      15.                             
16.         17.         18.         19.                  
2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QQABZQQAogCgABBAAAgCQwnCCkIQkBACACoGwAAAIAAAARFABAA=}#}
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37)分
25.(6分) 28.(6分)


线
26.(6分) 29.(6分)

30.(7分)
27.(6分)

线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QQABZQQAogCgABBAAAgCQwnCCkIQkBACACoGwAAAIAAAARFABAA=}#}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提高卷三】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难度系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
一、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共5分)
1.(本题1分)下面的事情不可能在1分钟内完成的运动项目是( )。
A.人跑步1千米 B.踢毽子30个 C.做30个仰卧起坐 D.跳绳150个
【答案】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人跑步1千米大约需要4分钟,踢毽子30个大约需要1分钟,做30个仰卧起坐需要40秒,跳绳150个需要1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人跑步1千米不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
B.踢毽子30个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
C.做30个仰卧起坐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
D.跳绳150个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对时间单位分钟的认识,应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答。
2.(本题1分)9分米的绳子,用去76厘米,还剩( )。
A.4分米 B.4厘米 C.14分米 D.14厘米
【答案】D
【分析】可先把9分米化为以厘米做单位的数,再减去76厘米,就是所求。
【详解】9分米=9×10厘米=90厘米
90-76=14(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考查了分米、厘米间的转化即运算,明确其进率是一方面,准确地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
3.(本题1分)小军把他的书放在书架的三个格子里,最少的一格放27本,最多的一格放34本,那么书架上的书总数大约是( )本。
A.180 B.150 C.120 D.90
【答案】D
【解析】略
4.(本题1分)小红在做一道加法时,把其中一个加数234看成了243,结果是475,正确的结果是( )。
A.466 B.475 C.484 D.468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其中一个加数234看成了243”,那么就多加了(243-234),减去(243-234),就是正确的结果,即正确结果为:475-(243-234)=466。
【详解】475-(243-234)
=475-9
=466
所以,正确的结果是466。
故答案为:A
【点睛】要明确,计算加法时,把其中一个加数234看成了243,就多加了(243-234),减去多加的部分,就是正确的结果。
5.(本题1分)甲数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丙数的3倍.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丙数的( )倍.
A.5 B.6 C.9 D.10
【答案】D
【分析】可以假设丙数是1,然后依次判断出乙数和甲数,再计算三个数的和是丙数的几倍即可.
【详解】丙数是1,乙数是3,甲数是2×3=6;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丙数的(1+3+6)÷1=10倍,
故答案为D.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共5分)
6.(本题1分)265-34-66与265-(34+66)的结果相等。( )
【答案】√
【详解】根据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a-b-c=a-(b+c);
265-34-66=265-(34+66)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减法的性质,这种题目一般无需计算结果,根据运算定律直接判断即可。
7.(本题1分)芳芳上学步行要16分钟,她早上7:40出发,8时整到达学校。( )
【答案】×
【分析】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据此求出芳芳到达学校的时间,看是否为8时。
【详解】7时40分+16分钟=7时56分
则她7:56到达学校。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公式。
8.(本题1分)这支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2毫米。( )
【答案】×
【分析】先看铅笔的左端对齐的是1厘米刻度处,再看铅笔右端对齐的是5厘米2毫米刻度处,用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就是它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厘米2毫米-1厘米=4厘米2毫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注意:解答时要看起点的位置是否在0刻度。
9.(本题1分)比较156+273和440,可以这样分析:把156看成160,把273看成280,160+280=440,160>156,280>273,所以156+273<440。 ( )
【答案】√
【详解】略
10.(本题1分)今年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6倍,明年爸爸的年龄还是红红的6倍。( )
【答案】×
【分析】由题意可知,今年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6倍,假设今年爸爸的年龄是30岁,红红的年龄是5岁,则明年爸爸的年龄是(30+1)岁,红红的年龄是(5+1)岁,再用明年爸爸的年龄除以红红明年的年龄即可判断。
【详解】假设今年爸爸的年龄是30岁,红红的年龄是5岁
(30+1)÷(5+1)
=31÷6
=5 1
则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共26分)
11.(本题5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妈妈的体重大约是55( )。
(2)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
(3)写一个“秒”字的时间大约是3( )。
(4)自行车每小时行15( )。
(5)学校的课桌高1( )。
【答案】(1)千克/kg
(2)克/g
(3)秒/s
(4)千米/km
(5)米/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妈妈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写一个“秒”字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计量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学校的课桌高度用“米”作单位。
【详解】(1)妈妈的体重大约是55千克。
(2)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克。
(3)写一个“秒”字的时间大约是3秒。
(4)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
(5)学校的课桌高1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2.(本题4分)在( )里填上“>”“<”或“=”。
254+62( )42+254 900米( )9千米
320-250( )364-285 6吨( )5800千克
【答案】 > < < >
【分析】第1题根据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大的和大进行判断;第2、4题把单位统一后比较大小;第3题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254+62>42+254 900米<9千米=9000米
320-250=70<364-285=79 6吨=6000千克>580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减法、长度和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的掌握。
13.(本题5分)8时=( )分 3分=( )秒 4厘米=( )毫米
( )千克=6000克 300克+700克=( )千克
【答案】 480 180 40 6 1
【分析】第一、第二小题,1时=60分、1分=60秒,所以8时=480分、3分=180秒;
第三小题,1厘米=10毫米,所以,4厘米=40毫米;
第四、第五小题,1千克=1000克,所以,6千克=6000克,300克+700克=1千克。
【详解】8时=480分
3分=180秒
4厘米=40毫米
6千克=6000克
300克+700克=1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各个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本题3分)用1、0、6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的差是( )。
【答案】 610 106 504
【分析】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大,因此直接将这些数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组成一个三位数即可;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小,因此从左往右第一位数应是1,剩下的数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在1的后面组成一个三位数即可;计算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详解】0<1<6,即用1、0、6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610,最小是106,
610-106=504,即它们的差是504。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以及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计算,应熟练掌握。
15.(本题3分)再过( )分钟是3:10;再过55分钟是( );倒退( )分钟是2:30。
【答案】 15 3:50 25
【分析】观察钟面可知,现在是2时55分,而:3时10分-2时55分=15分、2时55分+55分=3时50分,2时55分-2时30分=25分,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3时10分-2时55分=15分
2时55分+55分=3时50分
2时55分-2时30分=25分
所以,再过15分钟是3:10;再过55分钟是3时50分;倒退25分钟是2:30。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时分秒的计算及推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本题1分)商场搞促销活动,某品牌的电饭煲优惠了213元后,卖价是697元,电饭煲的原价大约( )元。
【答案】910
【分析】让电饭煲卖价加上优惠的价格就等于原价,因为求大约原价是多少,所以用估算,把具体数值看成整百整十数计算。
【详解】213+697≈210+700=910(元)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估算,估算就是把具体数值看成整百整十的数计算。
17.(本题1分)一架飞机本应10:45起飞,由于天气原因需要推迟25分钟,飞机起飞的时间是( )。
【答案】11:10
【分析】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0时45分+25分钟=11时10分
则飞机起飞的时间是11:10。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公式。
18.(本题1分)一批大米,吃了358千克还剩146千克,这批大米原来有( )千克。
【答案】504
【分析】根据原来的=吃掉的+剩下的列式计算。
【详解】
【点睛】一批大米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吃掉,一部分剩下;求总量,用各部分的量求和即可。
19.(本题2分)李兵家、张越家和新华书店都在济川路边,李兵家离新华书店大约有400米,张越家离新华书店大约有1000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 米,也可能相距约 米.
【答案】 600 1400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李兵家、张越家都在新华书店的一边,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就是他们到新华书店距离差;如果李兵家、张越家在新华书店的两边,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就是他们到新华书店距离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在一边时:1000﹣400=600(米);
在两边时:1000+400=1400(米).
答: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600米,也可能相距约1400米.
故答案为600,1400.
20.(本题1分)小明原来有7块糖。小强把自己的糖给了小明2块后,小强糖的块数是小明现在糖的5倍。小强原来有( )块糖。
【答案】47
【解析】略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21分)
21.(本题4分)直接写出得数。
7×8= 30÷5= 72÷8= 4×9=
52+28= 650-400= 389+212≈ 697-408≈
【答案】56;6;9;36
80;250;600;300
【详解】略
22.(本题8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75+509= ☆633-456=
548-439= ☆418+187=
【答案】784;177
109;605
【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继续相加;验算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作十继续相减;验算时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
【详解】275+509=784 ☆633-456=177
验算:
548-439=109 ☆418+187=605
验算:
23.(本题9分)递等式计算。
(326-272)÷6 144+371-308 75+12+486
【答案】9;207;573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2)(3)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326-272)÷6
=54÷6
=9
144+371-308
=515-308
=207
75+12+486
=87+486
=573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共6分)
24.(本题6分)画一条长1厘米7毫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5毫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分析】先画一个点,将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再在1厘米7毫米的地方点一个点,用线段连接这两个点即可;比1厘米7毫米短5毫米就是1厘米2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毫米的认识,关键注意画完线段后标出它的长度。
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共37分)
25.(本题6分)周末小红骑自行车去外婆家,小红家与外婆家相距24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8千米,她早上7时出发,上午10时能到达吗?
【答案】能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小红家与外婆家与从早上7时出发,上午10时的时间比较即可。
【详解】24÷8=3(小时)
她早上7时出发,上午10时经过:10-7=3(小时)
3小时=3小时
答:上午10时能到达。
【点睛】此题属于路程问题,掌握“路程÷速度=时间”是解题关键。
26.(本题6分)小刚在看一本故事书,全书共有60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120页,第二天看了180页,他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答案】300页;300页
【分析】全书一共600页,第一天看了120页,第二天看了180页,两天一共看的就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总量即(页);一共600页,两天看了300页,还剩(页)。
【详解】(页)
(页)
答:两天一共看了300页,还剩300页没看。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题干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27.(本题6分)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全长约23公里,起于邮轮码头,终于观音山梦幻沙滩,沿线串联筼筜湖、狐尾山、仙岳山、园山、薛岭山、虎头山、金山、湖边水库、五缘湾、虎仔山、观音山等岛内的“八山三水”。一天傍晚,王爷爷在山海健康步道上分下面四段散步了500m,他第四段走了多少米?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185m 109m 115m
【答案】91米
【分析】用王爷爷散步的总路程减去前面三段的总路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500-(185+109+115)
=500-409
=91(米)
答:他第四段走了91米。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1000以内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用,注意运算顺序。
28.(本题6分)航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折“空中之王”纸飞机。第一小组折了5架,如果给第二小组2架,那么第二小组折的数量就是第一小组的3倍。原来第二小组折了多少架纸飞机?
【答案】7架
【分析】第一小组给第二小组2架后,那么第一小组的个数为:5-2=3(架),然后用第一小组赠送后的数量乘3计算出第二小组现在的数量,最后用第二小组现在的数量减去第二小组给的2架即可。
【详解】5-2=3(架)
3×3=9(架)
9-2=7(架)
答:原来第二小组折了7架纸飞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先第一小组赠送后的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本题6分)周末毛超到马小跳家玩,马小跳爸爸对毛超说:“我和马小跳的年龄加起来是48岁,我的年龄是马小跳的5倍”。小朋友们请你帮毛超猜一猜马小跳和他爸爸分别是多大?
【答案】马小跳8岁;马小跳爸爸40岁
【分析】把马小跳的年龄看作1倍量,马小跳爸爸年龄是马小跳的5倍,二人加起来就是6倍量,6倍量是48岁,让48÷6即可求解1倍量,知道马小跳的年龄后,让48减去其年龄就是他爸爸的年龄。
【详解】5+1=6
48÷6=8(岁)
48-8=40(岁)
答:马小跳8岁;马小跳爸爸40岁
【点睛】本题考查和倍问题,理解把马小跳的年龄看作1倍量是解题的关键。
30.(本题7分)18人去划船。

限坐3人 限坐4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2)每条小船5元,每条大船6元,哪种方案最省钱?
【答案】(1)租3条大船和2条小船或者租6条小船
(2)租3条大船和2条小船
【分析】(1)两条船的载客人数分别为3人和4人,可以只租一种船,也可以租两种船,但要每条船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租船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个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1)
租船方案 大船 小船 乘坐人数
① 5条 0条 20人
② 4条 1条 19人
③ 3条 2条 18人
④ 2条 4条 20人
⑤ 1条 5条 19人
⑥ 0条 6条 18人
答: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租3条大船和2条小船或者租6条小船。
(2)租3条大船和2条小船:
3×6+2×5
=18+10
=28(元)
租6条小船:
5×6=30(元)
28<30
答:租3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熟练掌握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射洪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