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重难点易错题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重难点易错题综合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共16分)
1.陈老师从家出发,用了2小时才到达了30千米远的目的地。你估计陈老师的出行方式是( )。
A.步行 B.自行车 C.汽车
2.—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 )。
A.1 B.2 C.3
3.将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对折一次,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2 B.24 C.16
4.下面的线段中,首尾相连能围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
A.
B.
C.
5.下列( )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A.2根香蕉 B.2包食盐 C.2个鸡蛋
6.1袋味精400克,10袋这样的味精重( )千克。
A.400 B.4000 C.4
7.609×□,要使积中间有0,□里除填1外,2到9内还可以填( )。
A.5 B.3 C.4
8.不计算,下面几道算式中,( )的积最大。
A.321×4 B.320×4 C.302×4
二、填空题(共16分)
9.王老师看一本书,每天看68页,第3天他应该从第( )页看起。
10.小军家离学校600米他早晨上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发现忘了戴口罩,于是回家拿了口罩,再去上学。这天早晨小军走了( )米。
11.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李师傅5小时加工四百多个,刘师傅6小时加工六百多个。( )师傅加工得快一些。
12.奶奶吃的一瓶药的规格及用法用量如图所示。这瓶药够奶奶吃20天吗?(□够□不够)。这瓶药奶奶最多吃( )天。
共180片 每日2~3次 每次2~4片
13.把4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14.一个游泳池长40米,宽20米。小亮沿着池边走了一圈,一共走了( )米;小明沿着长游了2个来回,他一共游了( )米。
15.李奶奶买2千克黄瓜用去10元,1千克黄瓜( )元,张奶奶用25元可以买( )千克这样的黄瓜。
16.草莓和香蕉共重500克,香蕉和苹果共重700克。结合下图可知草莓重( )克,香蕉重( )克,苹果重( )克。

三、判断题(共8分)
1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
18.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不相等。( )
19.5颗同样的纽扣重10克,10颗这样的纽扣重20克。( )
20.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四、连线题(共6分)
21.(6分)连一连。

五、计算题(共12分)
22.(6分)用竖式计算。
242×2= 125×8= 420×3=
204×6= 69÷3= 489÷4=
23.(6分)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授课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实验小学524名同学分2批收看了课堂的授课,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25.(6分)红桥中心小学一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班。中国象棋是红桥小学的特色传统益智项目,在延时服务活动中,学校准备了360副中国象棋分给每个班级,平均每班分得多少副?
26.(6分)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将这根铁丝改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7.(6分)
(1)比较图中三个图形的周长,( )号图形的周长最长;( )号图形的周长和( )号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2)在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与图①周长相等的长方形。
28.(6分)果园新栽苹果树和桃树各5行,苹果树每行12棵,桃树每行18棵。两种树一共多少棵?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29.(6分)从中国的第一辆火车“龙号”是每小时30千米,到现在每小时350千米的高铁,真正体现了“中国速度”,你能算一算现在坐高铁3小时比“龙号”多走多少千米吗?
30.(6分)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小黑兔去买东西,它们一共买了四种物品。兔妈妈有事先走了,让两只小兔把东西带回家,每只小兔最多只能带1千克物品,它们两个应该怎样才能把东西一次带回家?
580克萝卜 500克桃子 470克香蕉 400克火龙果
参考答案
1.B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从家到目的地距离除以陈老师所用时间可以算出陈老师平均每小时行(30÷2)千米,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陈老师的出行方式。
【详解】30÷2=15(千米)
步行平均每小时大约能行5千米;
骑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能行15千米;
乘坐汽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能行60千米。
陈老师的出行方式是骑自行车。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并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2.A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比除数小,就是两位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就是三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个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2。
即—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1。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试商方法。
3.B
【分析】将正方形对折一次,折成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宽是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8÷2=4(厘米)
(8+4)×2
=12×2
=24(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折叠问题,关键是求出折叠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周长公式计算出周长即可。
4.C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由此解即可。
【详解】因为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所以要围成一个长方形,必须保证有2组对边相等,且相等的边不相邻。
结合选项可知:符合。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长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分别估计出2根香蕉、2包食盐、2个鸡蛋的重量,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A.2根香蕉大约重300克。
B.2包食盐大约重1千克。
C.2个鸡蛋大约重100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质量的估计,应熟练掌握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6.C
【分析】10个400克是4000克,再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1袋味精400克,10个400克是4000克,
1千克=1000克,4000克里面含有4个1000克,
所以4000克=4千克,
因此,1袋味精400克,10袋这样的味精重4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各选项中的数代入到609×□中,计算得出结果后找出积中间有0的选项即可。
【详解】A.609×5=3045
B.609×3=1827
C.609×4=2436
因此,609×□,要使积中间有0,□里除填1外,2到9内还可以填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8.A
【分析】三个算式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且一位数都是4,因此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可知,哪一个算式中的三位数最大,则这个算式的积就最大,依此选择。
【详解】321>320>302,即321×4>320×4>302×4。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37
【分析】用每天看书页数乘2,求出前2天的看书的页数,再加上1页,求出第3天开始看书页码。
【详解】68×2+1
=136+1
=137(页)
第3天他应该从第137页看起。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明确第3天开始看书页码是已经看的页数的下一页。
10.12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天早晨小军比之前每天上学多走了600米,因此这天早晨小军走了2个600米,那么用小军家离学校的距离乘2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600×2=1200(米),即这天早晨小军走了120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整百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11.刘
【分析】用加工零件个数除以加工时间,求出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则李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4□□÷5)个,刘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6□□÷6)个。4□□÷5的商是两位数,6□□÷6的商是三位数,则刘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比李师傅的多,刘师傅加工得快一些。
【详解】4<5,则4□□÷5的商是两位数。
6=6,则6□□÷6的商是三位数。
任何一个两位数都小于三位数,则刘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多,加工得快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判断两个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的大小。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12.够;45
【分析】要求这瓶是否够奶奶吃20天,则要算每天每次最少吃的数量,用180÷2÷2求出最多能吃的天数,然后和20天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最多吃的天数:
180÷2÷2=45(天)
20<45
这瓶药够奶奶吃20天,这瓶药奶奶最多吃45天。
【点睛】明确求最多的天数,每天尽可能吃最少的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50 40
【分析】把4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5×4=20厘米,宽为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5×2=10厘米;再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5×4+5)×2
=25×2
=50(厘米)
5×2×4
=10×4
=40(厘米)
把4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50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40厘米。
【点睛】明确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宽或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120 160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游泳池的周长,小亮沿着池边走一圈的路程等于这个游泳池的周长,依此计算;
小明沿着长游1个来回,也就是游了2个40米,因此游2个来回,也就是游了(2×2)个40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0+20)×2
=60×2
=120(米)
2×2=4(个)
40×4=160(米)
一共走了120米,他一共游了16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以及应明确游2个来回游40米个数。
15. 5 5
【分析】先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1千克黄瓜的价钱。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购买黄瓜重量。
【详解】10÷2=5(元)
25÷5=5(千克)
1千克黄瓜5元,张奶奶用25元可以买5千克这样的黄瓜。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16. 50 450 250
【分析】根据条件可得:草莓+香蕉=500,香蕉+苹果=700,草莓+香蕉+苹果=750,草莓+香蕉+香蕉+苹果-(草莓+香蕉+苹果)=香蕉,然后用香蕉与草莓的总质量-香蕉的质量=草莓的质量,香蕉与苹果的总质量-香蕉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香蕉:
500+700-750
=1200-750
=450(克)
草莓:500-450=50(克)
苹果:700-450=250(克)
草莓和香蕉共重500克,香蕉和苹果共重700克。结合下图可知草莓重(50)克 ,香蕉重(450)克,苹果重(250)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等量代换,求出香蕉的重量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可通过举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判断,例如404÷4和105÷5。
【详解】404÷4=101
105÷5=21,因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可能有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长与宽的和也相等,据此分析。
【详解】当周长为12厘米时,那么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就是12÷2=6(厘米),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可以为4厘米、2厘米,也可以为5厘米、1厘米,所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19.√
【分析】5颗纽扣的质量除以5可以算出平均每颗纽扣重(10÷5)克,平均每颗纽扣质量乘10即可算出10颗纽扣重(10÷5×10)克。
【详解】10÷5×10
=2×10
=20(克)
10颗纽扣重20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克的认识,熟练掌握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关键。
20.√
【分析】根据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整百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可知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整百数自带2个0,所以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当整百数的百位数与这位数相乘得整十的数,那么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积的末尾是3个0。
【详解】由分析可得:
如:600×1=600,600的末尾有2个0;
600×5=3000,3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灵活应用。关键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整百数自带2个0,积的末尾最少有2个0。
21.见详解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克,一般物体的质量单位选择千克。根据生活经验,、、的质量选择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且这三个物体中,最重,最轻; 的质量选择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22.484;1000;1260;
1224;23;122……1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相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与除数相同,商的首位在百位上,除到哪一位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有余数时余数要比除数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除到哪一位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详解】242×2=484 125×8=1000 420×3=1260
204×6=1224 69÷3=23 489÷4=122……1
23.46厘米;78分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右边是一个正六边形,每条边长13分米,周长=边长×6,据此求出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
【详解】(16+7)×2
=23×2
=46(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46厘米。
13×6=78(分米)
正六边形的周长是78分米。
24.262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524除以2,求出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详解】524÷2=262(人)
答:平均每批有262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25.20副
【分析】用学校准备的中国象棋总数除以6,即可计算出平均每个年级分到的数量,再用平均每个年级分到的数量除以3,即可计算出平均每班分得多少副。
【详解】360÷6÷3
=60÷3
=20(副)
答:平均每班分得20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应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6.18厘米
【分析】铁丝长度是长方形周长,也是正方形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铁丝长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则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20+16)×2
=36×2
=72(厘米)
72÷4=18(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8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是解题关键。
27.(1)③;①;②
(2)见详解
【分析】(1)
如图所示,假设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将三个图形的边平移后,可知①的周长等于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②的周长等于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③的周长比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大2条2厘米的边长。据此解答。
(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长宽和是8厘米,可以是长5厘米宽3厘米,或者长6厘米宽2厘米,或者长7厘米宽1厘米。
【详解】(1)比较图中三个图形的周长,③号图形的周长最长;①号图形的周长和②号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2)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巧用平移求图形的周长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8.150棵;30棵
【分析】用苹果树的行数乘每行苹果树的棵数,求出苹果树的总棵数。同理求出桃树的总棵数。用苹果数的总棵数加上桃树的总棵数,求出两种树的总棵数。用桃树的总棵数减去苹果树的总棵数,求出桃树比苹果树多的棵数。
【详解】12×5=60(棵)
18×5=90(棵)
60+90=150(棵)
90-60=30(棵)
答:两种树一共150棵,桃树比苹果树多30棵。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29.960千米
【分析】先求出高铁与“龙号”的速度差,350减30即可得1小时多行320千米,再乘3即可求出3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详解】3×(350-30)
=3×320
=960(千米)
答:现在坐高铁3小时比“龙号”多走960千米。
【点睛】解答此题注意先算减法,所以减法要带上小括号。
30.一只小白兔带580克萝卜和400克火龙果;另一只小黑兔带500克桃子和470克香蕉
【分析】首先明确1千克=1000克,也就是每只小兔最多只能带1000克物品,所以用加法将最大数与最小数,中间的两个数相加求解,两样东西的质量只要不超过1000克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580+400=980(克)
500+470=970(克)
答:一只小白兔带580克萝卜和400克火龙果;另一只小黑兔带500克桃子和470克香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及整数加法的意义的灵活应用。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教材2023~2024高中物理 1.3 洛伦兹力的应用课件 (3份打包)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下一篇:山西省长治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pdf版 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