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上学期湖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选编:走进化学世界(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选编:走进化学世界
一、单选题
1.(2022秋·湖北襄阳·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我国天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首次实现6名宇航员太空会师。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交汇对接
2.(2022秋·湖北十堰·九年级期末)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黄酒变酸 C.冰雪融化 D.辣椒剁碎
3.(2022秋·湖北孝感·九年级统考期末)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掩耳盗铃
C.刻舟求剑 D.滴水成冰
4.(2022秋·湖北黄石·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雪花”飞舞
B.升奥运五环旗
C.点燃奥运圣火
D.放飞和平鸽
5.(2022秋·湖北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海水蒸发 C.干冰升华 D.钢铁锈蚀
6.(2022秋·湖北宜昌·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粱酿酒 B.矿石粉碎 C.汽油挥发 D.冰雪融化
7.(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C.纸张燃烧 D.酒精挥发
8.(2022秋·湖北荆门·九年级统考期末)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破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 D.菜刀生锈,乒乓球变瘪
9.(2022秋·湖北荆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烤肉 B.剪纸 C.酿酒 D.呼吸
10.(2022秋·湖北鄂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化作春泥更护花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
11.(2022秋·湖北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衣服晒干 C.大米酿酒 D.玻璃破碎
12.(2022秋·湖北恩施·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家家喜庆燃放鞭炮 B.清明节墓前焚纸祭故人
C.端午节吃粽烧艾赛龙舟 D.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
13.(2022秋·湖北黄冈·九年级期末)《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裂矿石 B.粉碎矿石
C.淘洗矿粉 D.取泥制坯
14.(2022秋·湖北黄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表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案设计”的是
选项 问 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汽形成的固体小颗粒
B 火焰为什么会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还可补充氧气
C 蜡烛火焰温度哪层最高? 外焰氧气浓度大,反应剧烈,温度高
D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稍后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A.A B.B C.C D.D
15.(2022秋·湖北十堰·九年级期末)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过滤 D.滴加液体
16.(2022秋·湖北十堰·九年级期末)下图所示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 B.试管破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17.(2022秋·湖北随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
18.(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仪器中,可以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是
A. B. C. D.
19.(2022秋·湖北襄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固体药品取用
C.滴加液体 D.试管洗涤
20.(2022秋·湖北襄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蒸发皿 B.量筒 C.烧杯 D.燃烧匙
二、填空题
21.(2022秋·湖北黄石·九年级期末)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2)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 。
(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22.(2022秋·湖北荆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 。
(2)取用7.2 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
(3)用托盘天平称取6.6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 ,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 g(1g以下用游码)。
23.(2022秋·湖北十堰·九年级期末)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量筒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镊子⑥药匙.用序号回答: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取用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的是 ,准确量取 5mL液体的是 ,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
参考答案:
1.C
【分析】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
【详解】A、火箭转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料加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点火发射是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交汇对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黄酒长时间放置,黄酒变酸了,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辣椒剁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3.A
【详解】A、死灰复燃涉及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B、掩耳盗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雪花”飞舞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升奥运五环旗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点燃奥运圣火,物质燃烧会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放飞和平鸽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海水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钢铁锈蚀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D。
6.A
【详解】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故A属于化学变化;
B、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属于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属于物理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A
7.D
【详解】A、食物腐烂,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以粮食为原料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8.B
【详解】A、玻璃杯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米饭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不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乒乓球变瘪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B。
9.B
【详解】A、烤肉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肉中的有害细菌生成新物质被杀死,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呼吸时,生物体中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化作春泥更护花,涉及物质的腐败,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变化;
D、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燃烧、爆炸,化学变化。
故选A。
11.C
【详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衣服晒干过程中只是水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2.D
【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燃放鞭炮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焚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烧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A
【详解】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粉碎知识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知识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时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在制坯过程中知识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详解】A、“主要成分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汽形成的固体小颗粒”属于结论,故A错误;
B、“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还可补充氧气”属于解释原因,故B错误;
C、“外焰氧气浓度大,反应剧烈,温度高”,属于实验现象分析,故C错误;
D、“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稍后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D正确。故选D。
15.A
【详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烧杯盛放液体不宜过多,液体过多滤液不易流下,影响过滤速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16.C
【详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1/3,以防液体喷出伤人,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冷凝水毁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C、使用酒精灯时,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发生火灾,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C
【详解】A、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试管要略微倾斜,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8.B
【详解】A、烧杯经常用来配制溶液和作为较大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试管的用途:盛取液体或固体试剂;制取少量气体反应器;收集少量气体;溶解少量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溶质;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等,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C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住试管,如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有气泡冒出,正确。
B、固体粉末状药品取用,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竖起试管,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滴加液体药品,不能伸入试管中滴加药品,以免碰触试管内壁,污染胶头滴管,进而污染试剂,错误。
D、先倒净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反复几次,如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不宜用力过猛,以防试管被刷坏。正确。
故选:C。
20.B
【详解】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B、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符合题意;
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可垫上石棉网加热,不符合题意;
D、燃烧匙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1)试管
(2)坩埚钳
(3)烧杯
(4)药匙
(5)胶头 滴管
【详解】(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
(2)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坩埚钳;
(3)为了使烧杯受热均匀,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烧杯;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22. 倾倒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②④ 向左盘中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为止 5.4
【详解】(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使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2)取用7.2 mL蔗糖水需要用10mL的量筒(减少误差),同时需要胶头滴管定容,需要的仪器有②④;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药品少了,应向左盘中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为止;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6g-0.6g=5.4g。
23. ④ ⑤ ②④ ①
【详解】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④胶头滴管,取用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的是⑤镊子,准确量取 5mL液体的是②量筒④胶头滴管,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①烧杯。
点睛∶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5Wild animals课后翻译练习 2023-2024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下一篇: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