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3年夏天,北京突发暴雨,暴雨不仅会让人民遇险,还可能破坏城乡的自来水管网系统、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会随着洪水传播扩散,给人民健康带来巨大隐患.暴雨过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倡导节约原则,霉变食品继续食用
B.绝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类和水产品
C.尽量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
D.如果皮肤受损要及时用药,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
2.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蜂”,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A.低碳出行B.风能发电C.垃圾分类D.焚烧树叶
3.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实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球形火焰B.奇妙“乒乓球”C.动量守恒D.又见陀螺
4.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洁净的空气B.澄清石灰水氯酸钾
C.雪碧饮料双氧水D.碱式碳酸铜生理盐水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给固体加热C.检查装置气密性D.量取液体
6.氧气是需氧型生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超过一定压力和时间的氧气吸入,可能会引起氧中毒.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B.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氧气约占21%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是利用其可燃性
7.点燃镁条,不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A.生成白色粉末B.发出耀眼的白光C.生成氧化镁D.有白烟产生
8.毛巾用久了会变硬,是因为毛巾吸附了自来水中含钙、镁的可溶性物质与肥皂作用产生的沉淀物(可与醋酸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软水属于纯净物00.B.通过过滤操作可软化硬水
C.用硬水洗衣服可提升肥皂去污效果D.用白醋浸泡久用的毛巾可使毛巾变软
9.关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块状大理石固体
B.量取一定量稀盐酸如果仰视刻度会导致所量液体偏多
C.使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与桌面成角
D.实验结束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 B.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C.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实验方案
A.AB.BC.CD.D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化学与工程】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为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航天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12.空间站内可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航天员呼吸所用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氧气来源于电源的________极.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加入催化剂的情况下又可转化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技术】
14.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杭州因水而兴、因水而生,开幕式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展现新时代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交融激荡.亚运会期间,保障安全用水至关重要,某研究小组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
图1图2图3
(Ⅰ)水的净化:同学们在海边旅游时,用塑料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水样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的操作Ⅰ是________,操作Ⅰ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__.
(4)检验清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清水中加入________搅拌,如果产生较多浮渣,说明是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5)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Ⅱ)水的变化:图2,图3为水的两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6)请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图2和图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3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共5分)
15.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主要成分为糖、色素、甜味剂、酸味剂、香料及碳酸水(即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水)等.
生产碳酸饮料常用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配好调味糖浆后,将其灌入包装容器,再灌装碳酸水,称现调式,该工艺设备简单便于清洗,但不易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另一种是将调味糖浆和碳酸水定量混合后,再灌入包装容器中,称预调式、该工艺中糖和碳酸水的比例准确,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容易控制.
两种工艺中用到的二氧化碳,是以工业生产中得到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过冷凝、分离、提纯等,最后得到食品级二氧化碳,再制作碳酸饮料.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饮料瓶中的二氧化碳会逐步泄漏出来,使得产品含气量不足,影响饮料口感.生产企业普遍把碳酸饮料从罐装结束到二氧化碳泄漏到一定程度的时间称为碳酸饮料的保存期.
过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使消化系统受到破坏.碳酸饮料大部分都含有磷酸,大量饮用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骨骼以及牙齿严重发育不良.儿童期、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要尽量减少碳酸饮料的饮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可乐瓶盖的一瞬间,能听到“哧”的一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保碳酸饮料中气体的含量充足,应选用的工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到溶液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碳酸饮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饮料中二氧化碳能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
B.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来源于空气
C.碳酸饮料中含有的碳酸会导致儿童和青少年骨骼以及牙齿严重发育不良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题(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6、如图所示,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当风车按“”转动时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B物质的固体形态俗称“干冰”,且A、B、C三种物质的元素种类依次增多.常温下D为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2)B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写一条)
(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基础实验】
17.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________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可用该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F装装满水并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长”或“短”)管通入.
(4)制备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_____________,上述B装置可用来制备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一瓶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科学探究】
18.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经查阅资料得知氯酸钾除了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能加快反应速率,与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完成表中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所需时间/s
1 5 O 0 171
2 粉末 0.5 49
3 5 粉末 0.5 58
4 5 粉末 0.5 154
【交流讨论】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2中“?”处应填________.
(2)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
(3)写出氯酸钾在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4)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发现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5)要确定氧化铁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还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不变.
(6)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1~5ADABC6~10 BCDBC
11.氧气密封性/抗压性(合理即可)
12.正
13.环保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再转化成动/机械能能(化学能转化成动/机械能)
减轻重量/防止发生爆炸(合理即可)
14.(1)吸附水中悬浮小颗粒,使其沉降(加速沉降)
(2)过滤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写一点(合理即可)
(3)色素和异味(4)肥皂水硬水
(5)煮沸(6)图2是物理变化,图3是化学变化/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7)
15.(1)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2)预调试
(3)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酸性物质
(4)A
16.(1)氧气(2)灭火/人工降雨/气体肥料(合理即可)
(3)或
(4)或
17.(1)长颈漏斗
(2)C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短
(4)大理石和稀盐酸/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条件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5)BC/BE/BF
18.(1)对照5(2)二氧化锰(3)
(4)生成的也具有催化作用(5)化学性质(6)收集到氧气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