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章节测验 (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章节测验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表面可自然形成致密氧化膜的是(  )
A.K B.Na C.Fe D.Al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铝合金可实现航天航空器、高速列车轻量化
B.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C.Na2O2常用作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因为Na2O2能与H2O、CO2反应产生O2
D.医药上用FeSO4作局部收敛剂及补血剂,其所含的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3.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采样。嫦娥五号中使用了大量合金,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属于合金
B.通常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的小
C.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更低
D.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4.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g B. g/mol C.18NA g D.
5.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6.下列有关物质颜色,正确的组合是(  )
①FeSO4 7H2O 棕黄色 ②Fe2O3 红棕色 ③Fe(OH)2 白色
④ Fe3O4 黑色 ⑤CuSO4 5H2O 白色 ⑥HCl 无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7.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 的氢分子。1mol H3和1mol H2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8.在标准状况下,O2与H2的密度之比为(  )
A.4:1 B.8:1 C.32:1 D.16:1
9.下列关于我国飞机所用的材料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座椅滑轨——铝锂合金 B.轮胎——橡胶
C.尾翼主盒——碳纤维 D.风挡——玻璃
10.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A.NO B.FeCl2 C.Fe(OH)2 D.NH3
11.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Cl3③Al(OH)3④NaHCO3.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Al粉后产生 的溶液中: 、 、 、
B.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 、 Fe2+ 、 、
C.酸性溶液中: Fe3+ 、 、 、
D.澄清溶液中: 、 、 、
13.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44 g CO2 B.1.5 mol H2
C.64 g SO2 D.3.01×1023个硫酸分子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氯化氢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1.25NA
B.1 L 0.1 mol·L-1的H2S溶液中,含S2-的数目为0.1NA
C.通常状况下,2.24 L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1∶2
D.将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B.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C.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D.1 molCaCl2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g 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0.25 NA
B.常温常压下,0.5 mol Cl2所占有的体积约为11.2 L
C.标准状况下,0.9 mL水的质量约为0.9 g
D.0.5 mol/L Na2SO4 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二、综合题
17.在标准状况下16.8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L.则:
(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
18.将0.6 mol Cl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产物的成分与温度高低有关。
(1)n(NaCl)+n(NaClO)+n(NaClO3)=   mol。
(2)改变温度,产物中Na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mol。
(3)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 )=8:1,则溶液中c(ClO-):c( ))=   。
19.根据题意解答
(1)9.8gH2SO4的物质的量是   ;2.0molH2O的质量是   .
(2)含Al3+5.4g的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   ,其中含SO42﹣   个.
(3)某二价金属1.6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氧化物,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量   .
(4)6.02×1023个CO2与    molH2质量相等,与    gS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0.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该补血剂是否变质。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步骤①的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变为红色,则该滤液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检验滤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为   。(说明试剂、现象)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   。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   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Na、K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碳酸盐,铁被氧化生成铁锈,为疏松的氧化膜,活泼金属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该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故选D.
【分析】活泼金属镁和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以此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A.铝合金耐腐蚀,且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轻,可以使航天器、高速列车达到轻量化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因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符合题意;
C.Na2O2能与人呼吸产生的H2O、CO2反应产生O2来帮助人呼吸,因此Na2O2常用作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不符合题意;
D.医药上用FeSO4作局部收敛剂及补血剂,其所含的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铝合金耐腐蚀,且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轻,机械性能好;
B.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
C.Na2O2能与人呼吸产生的H2O、CO2反应产生O2;
D.依据 FeSO4 的性质和存在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A.生铁中含有铁与碳,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通常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的大,故B符合题意;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原料的配比或生成合金的条件,组分金属的含量不同,影响合金的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常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的大,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4.【答案】A
【解析】【解答】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和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即1mol水分子的质量为18g,1mol水分子中含有NA个水分子,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g。
故答案为:A。
【分析】1mol水分子18g,1mol中存在NA个水分子,故一个水分子重 g
5.【答案】D
【解析】【解答】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A不符合题意;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B不符合题意;
C.Fe2+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3+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C不符合题意;
D.涉及反应是Fe+3SCN-=Fe(SCN)3,生成血红色的Fe(SCN)3为络合物,不是沉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中学常见水溶液中有色离子有: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判断物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可从所含元素的价态入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6.【答案】B
【解析】【解答】①FeSO4 7H2O为浅绿色,不是棕黄色,①不符合题意;
②Fe2O3为红棕色固体,②符合题意;
③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③符合题意;
④Fe3O4为黑色晶体,④符合题意;
⑤CuSO4 5H2O为蓝色晶体,不是白色,⑤不符合题意;
⑥HCl为无色气体,⑥符合题意;
综上,正确的组合是②③④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颜色分析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答】A.1molH3有3mol原子,1molH2有2mol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H3和H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分子数相同,故B符合题意;
C.1molH3有3mol质子,1molH2有2mol质子,故C不符合题意;
D.1molH3有3mol电子,1molH2有2mol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等物质的量的分子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标准状况下Vm相同,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O2与H2的密度之比为32g/mol:2g/mol=16:1,
故选D.
【分析】由ρ= 可知,标准状况下Vm相同,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以此来解答.
9.【答案】A
【解析】【解答】A.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符合题意;
B.橡胶为有机物,属于非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碳纤维由碳单质组成,属于无机材料,C不符合题意;
D.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于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合金,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10.【答案】C
【解析】【解答】A.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化合生成NO,A不符合题意;
B. 铁与氯化铁化合生成FeCl2 , B不符合题意;
C. Fe(OH)2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C符合题意;
D. 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NH3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分析】考查NO、FeCl2、Fe(OH)2、NH3的制备方法,并从方程式中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金属铝与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①正确;
②AlCl3属于盐,能与碱反应,但不与强酸反应,故②错误;
③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
④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④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
④某些金属: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
12.【答案】D
【解析】【解答】A. 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碱性,无论呈酸性还是碱性, 都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 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Fe2+会被 氧化,B不符合题意;
C.Fe3+与 会反应生成配合物,不能共存,C不符合题意;
D. 澄清的溶液中可以存在Cu2+、 、 、 ,且都不发生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
C.Fe3+能与SCN-形成络合物;
D.溶液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反应;
13.【答案】B
【解析】【解答】A.44 g CO2的物质的量是44 g÷44 g·mol 1=1 mol;
C.64g SO2的物质的量是64 g÷64 g·mol 1=1 mol;
D.3.01×1023个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 1)=0.5 mol,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量相关公式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14.【答案】C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33.6 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5mol,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1.5NA,故A不符合题意;
B、氢硫酸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则1 L 0.1 mol·L-1的H2S溶液中含S2-的数目小于0.1NA,故B不符合题意;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则在通常状况下,2.24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无论两者比例如何,氮原子和氧原子数比为1:2,故C符合题意;
D、1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粒子的聚集体,则将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氢氧化铁胶粒为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聚集体,氯化铁水解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会减少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
1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标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
B.32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 = =1mol,则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知道,无法利用n= 计算,故C错误;
D.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aCl2浓度的2倍,则1 molCaCl2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B.由n= 、N=nN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
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知道;
D.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aCl2浓度的2倍.
1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2g氦气的物质的量n= =0.5mol,而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0.5mol氦气中含1mol氦原子即0.5NA个,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知,而标准状况下0.5 mol Cl2所占有的体积约为11.2 L,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标准状况下,0.9 mL水的质量约为0.9 g,故C正确;
D、体积不知,无法由物质的量浓度求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
B、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知;
C、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为1g/mL;
D、体积不知,无法由物质的量浓度求物质的量.
17.【答案】(1)1.5g/L
(2)33.6g/mol
【解析】【解答】解:(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1.5 g/L,故答案为:1.5 g/L;2)标准状况下Vm=22.4L/mol,混合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5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33.6 g/mol,故答案为:33.6 g/mol.
【分析】(1)结合ρ= 计算;(2)结合n= 、M= 计算.
18.【答案】(1)1.2
(2)0.2
(3)3:1
【解析】【解答】(1)Cl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反应产物中含有NaCl、NaClO、NaClO3,0.6 mol Cl2中含有Cl原子的物质的量是n(Cl)=2n(Cl2)=2×0.6 mol=1.2 mol,所以根据Cl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Cl的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和n(NaCl)+n(NaClO)+n(NaClO3)=n(Cl)=1.2 mol;
(2)Cl2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3、H2O,改变温度,若只发生反应: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若产物中NaClO3最大,由方程式可知n(NaClO3)= n(Cl2)= ×0.6 mol=0.2 mol,故Na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0.2 mol;
(3)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 )=8:1,假设c( )为x,则c(Cl-)为8x,根据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可知溶液中有关系式:c(Cl-)=c(ClO-)+5c( ),8x=c(ClO-)+5x,则c(ClO-)=3x,所以溶液中c(ClO-):c( ))=3x:x=3:1。
【分析】
(1)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n(NaCl)+n(NaClO)+n(NaClO3)=n(Cl);
(2)氧化产物只有NaClO3时, NaClO3的理论产量最大,结合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计算;
(3)由氯原子守恒可知,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c(Cl-)=c(ClO-)+5c( ),假设c( )为x,c(Cl-)为8x,计算可得c(ClO-)。
19.【答案】(1)0.1mol;36g
(2)0.1mol;0.3NA
(3)64
(4)22;64
【解析】【解答】解:(1)9.8gH2SO4的物质的量为: =0.1mol;2.0molH2O的质量是:18g/mol×2.0mol=36g,
故答案为:0.1mol;36g;(2)5.gAl3+5的物质的量为: =0.2mol,该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0.2mol× =0.1mol,其中含SO42﹣ 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数目为0.3NA,
故答案为:0.1mol;0.3NA;(3)某二价金属1.6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氧化物,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反应消耗O原子的质量为:2g﹣1.6g=0.4g,消耗O的物质的量为: = mol,该金属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64g/mol,其相对原子量为64,
故答案为:64;(4)6.02×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为: =1mol,其质量为:44g/mol×1mol=44g,质量相等时需要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22mol;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molO原子,含有氧原子相同时需要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64g/mol×1mol=64g,
故答案为:22;64.
【分析】(1)根据n= 计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出水的质量;(2)根据n= 计算出铝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结合硫酸铝的化学式计算出硫酸铝、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最高价N=nNA计算出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数目;(3)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根据质量不会计算出消耗O原子的物质的量,然后可得出该金属的物质的量,最高价M= 计算出其摩尔质量,从而可知其相对原子量;(4)根据n= 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最高价m=nM计算出其质量,最高价n= 计算出需要氢气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含有O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需要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20.【答案】(1)Fe3+;取少量该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3)Fe3++3OH-=Fe(OH)3↓
【解析】【解答】(1)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检验滤液中还存在Fe2+时,应注意溶液中存在的Fe3+造成干扰,因此不能用“KSCN溶液+氯水”检验,可根据Fe2+具有还原性,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观察到溶液褪色,则说明溶液中还含有Fe2+。
(2)H2O2溶液具有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滤液中含有Fe2+,加入H2O2溶液,可将滤液中的Fe2+氧化成Fe3+。
(3)步骤③中产生的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H-=Fe(OH)3↓。
【分析】(1)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色,说明含有Fe3+;检验Fe2+,可根据Fe2+的还原性,加入酸性KMnO4溶液进行检验。
(2)H2O2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
(3)步骤③中产生的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答案】(1)36g/mol
(2)0.4NA
(3)28g/mol;2.8NA;4.48L
【解析】【解答】(1)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96L/22.4L·mol-1=0.4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14.4g/0.4mol=36g/mol;(2)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根据混合物的质量为14.4g可得:28x+44y=14.4 ①;可得:x+y=0.4 ②,解①②得:x=0.2mol、y=0.2mol,由于CO和CO2中均含1个碳原子,故0.2molCO和0.2molCO2中共含0.4molC原子即0.4NA个;(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则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剩余CO,被浓硫酸干燥后,则在气球中收集到的是干燥纯净的CO气体.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CO,而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收集到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g·mol-1;
②一个CO含有14个电子,由(2)求出的CO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14=2.8mol,电子总数为2.8NA个;
③气球中的气体为CO,其体积V=nVm=0.2mol×22.4L·mol-1=4.48L;
【分析】(1)根据体积计算出物质的量;
(2)结合题中数据,计算出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3) ① 气球中收集到的是CO气体;
② 根据CO气体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电子总数;
③ 根据CO气体物质的量,得出CO气体体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1一元二次方程课堂同步练(含答案)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练习(含答案) (2023-2024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