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
月考物理试卷(10 月份)
一、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 .(2 分)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我
们用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 .(2 分)学校秋季运动会正在火热进行中。在百米赛跑中, 以赛跑中的运动员为参照物, 终点计时员是 (选填“运动 ”或“静止 ”)的。在接力赛比赛中,接棒的运动 员和交棒的运动员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要保持 ,这样交接棒就会既准
确又不影响跑步的速度。
3 .(2 分)如图甲所示,纪念币的直径为 cm ;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4 .(3 分)2023 年 5 月 28 日,我国 C919 大型客机于 10:32 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12:32 顺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C919 是 (选填“运动 ”或“静止 ”)的,说明物体 的运动与静止是 的;上海虹桥机场到北京首都机场航程 1178km ,则 C919 大
型客机此次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km/h。
5 .(2 分)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北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与时 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向 (选填“北 ”或“南 ”)运动;经
过 4s 后, 甲、乙两车相距 m。
6 .(3 分)国庆假期,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上,某时刻小明观察到列车显示屏上显 示的速度为 288km/h m/s。小明测量到列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从自己刚进入某 隧道口到自己恰好出隧道口的时间为25s,若该列车长200m。则该隧道长 m,
列车以 288km/h 的速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s。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第 7~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3~14 小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2 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7 .(2 分)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 1m/s
B .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 200dB
C .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5s
D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10m
8 .(2 分)炎热的夏天,小伟发现穿黑色的衣服走在阳光下很热,而穿白色的衣服却较凉爽 一些。思考后他认为:不同颜色吸收太阳光热量的能力不同。则小伟的“认为 ”属于科
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 .猜想与假设 D .分析与论证
9.(2 分)小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8.58cm、18.57cm、18.65cm、
18.57cm 。该铅笔的长度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A .18.59cm;1mm B .18.57cm;1mm
C .18.573cm;1mm D .18.57cm;1cm
10 .(2 分)科技活动日,同学们观看到灭火智能机器人正匀速直线奔赴火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机器人运动的速度 v 与通过的路程 s 成正比
B .机器人运动的速度 v 与通过的时间 t 成反比
C .机器人运动的速度 v 和路程 s 成正比,与时间 t 成反比
D .机器人运动的路程 s 和时间 t 成正比
11 .(2 分)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若认为坐在轻舟上的人是静止
的( )
A .山 B .轻舟 C .山上的树木 D .水中的石头
12.(2 分)一辆汽车以速度v1 行驶了 240km,接着以速度v2 =75km/h 行驶完了剩余的 120km,
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 =100km/h ,则 v1 的值为( )
A .150km/h B .100km/h C .80km/h D .120km/h
(多选)13 .(2 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B .百米赛跑中的终点计时员通过相同的时间比路程来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
C .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 .我国天宫空间站绕地球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多选)14 .(2 分)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同学同地同时出发
B .0~8s 内, 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
C .8s 末甲正好追上乙,此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D .4~8s 内, 甲、乙都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为 2:1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5 .(2 分)如图为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在图中画
出该汽车运动的 s﹣t 图象。
16 .(2 分)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表,在如图直
角坐标系中画出该物体的 s﹣t 图象。
时间/秒 5 10 15 20
路程/米 10 20 30 40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7 小题 4 分,第 18 小题 6 分,第 19 小题 9 分,共 19
分)
17 .(4 分) 图甲为“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的实验装置,在内径约为 0.8cm 、长为 100cm 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从 0cm 点开始计时,每隔 20cm记录一下
时间。
(1)测得的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的气泡运动的 s﹣t 图像。
从 O 点开始的路程 s/cm 0 20 40 60 80
从 O 点开始计时的时间 t/s 0 2 4 6 8
(2)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在计时的这段时间里,气泡做 运动,其速
度为 m/s。
18 .(6 分)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
对“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猜想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 实 验 器 材 ] 纱 布 、 棉 布 、 防 水 布 、 小 沙 包 若 干 、 剪 刀 、 透 明 胶 带 、 电 子
秤、 、 。(均填测量工具)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如图所示,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
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 ; ② 。
组 别 伞 面 材 料 伞面 面积 /cm2 伞和 重物 的总 质量 /g ①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②
1 纱 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 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 水 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 水 布 1500 130 13. 1 13.4 13.4 13.3
[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 、 有关。
19 .(9 分)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
滑下,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 由图可知 ,AB 段的路程为 dm ,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 m/s ,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 m/s ,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选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 ”)BC 段的平均速度 vBC。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 AC 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
大 ”、“偏小 ”或“不变 ”)。
(4)小车在 AC 段做 (选填“匀速 ”或“变速 ”)直线运动;下列图像中,
能大致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5)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略 (选填“大 ”或“小 ”)
一些。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20 小题 8 分,第 21 小题 9 分,共 17 分)
20 .(8 分)体育课上,同学们测试小聪 1500m 跑步成绩,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前 1min 中间 3min 后 1min
路程/m 400 800 300
(1)小聪在 1500m 跑步过程中是 (选填“匀速 ”或“变速 ”)运动。
(2)小聪在前 4min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小聪 1500m 跑步的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1 .(9 分)周末,小聪一家自驾探亲,小聪利用所学知识为弟弟解释了沿途中的一些现象。
(1)经过我省最长湖底隧道——龙源十三街隧道时,观察到隧道口旁边的标志牌如图甲
所示,“40 ”表示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40 (填速度单位符号),
以行驶中的汽车为参照物,该标志牌是 (选填“运动 ”或“静止 ”)的。
(2)小聪查阅资料得知该隧道全长 3150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隧道
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3)当汽车在进入高速路口时,小聪观看手表此时显示的时间为 08:30,爸爸按如图乙
所示显示的速度匀速驾驶汽车,则该段高速路的路程是多少?
2023-2024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
月考物理试卷(10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 .【分析】(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物理上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解答】解:(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物理上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故答案为:位置;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的定义和物理上引入速度的目的,属于识记性内容。
2.【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物
体是运动的,若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当两个人同向同速运动时,这两个人就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相对静止时,可以保证交接
棒的顺利进行。
【解答】解:接力赛比赛中,以赛跑中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所以终点计时员是运动的。
当两个人同向同速运动时,这两个人就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因此。
故答案为:运动;相对静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 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
论。
3.【分析】(1)刻度尺读数时,首先看起始端有没有从 0 开始,若没有从 0 开始,把起始端 对应的刻度值当作“0 ”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
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
和。
【解答】解:(1)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7cm = 1mm;物体左侧与 5.00cm 刻度线对齐,所以纪念币的直径为:L =8.50cm﹣5.00cm =
2.50cm;
(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7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 ”和“6 ”之间,所以分
针指示的时间为 8min ,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指针在 37.5s 处。
故答案为:7.50;337.5。
【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
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4.【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是静止的,如果位置改变,则是运动的;物体的
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由 v =可得 C919 大飞机本次飞行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C919 飞行过程中以飞行员为参照物,C919 和飞行员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
以地面为参照物,C919 和地面之间的位置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已知 C919 大飞机 10:45 离开虹桥机场,12: 10 到达首都机场 2﹣t1 =12:32﹣10:32
=4h,
由 v =可得 = =589km/h。
故答案为:静止;相对。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综合性题目。
5.【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车、乙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大小确定甲车运
动方向;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经过 4s ,甲车通过的路程,据此求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
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由图可知,当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9m 时,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15m 时,
则甲车的速度:v 甲 = =1.5m/s 乙 = = =5m/s;
v 甲<v 乙 ,以乙车为参照物, 甲车向南运动;
由 v =可知,甲车通过的路程:s 甲 ′ =v 甲 t =1.6m/s×4s =6m ,乙车通过的路程:s 乙 ′
=v 乙 t =6m/s×4s =20m,
则经过 4s 后, 甲、乙两车相距: Δs =s 乙 ′﹣s 甲 ′ =20m﹣4m =14m。
故答案为:南;14。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能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6 .【分析】根据 1m/s =3.6km/h 进行速度单位换算;
已知速度和运动时间,根据 s =vt 可求出运动的路程,即为隧道的长度;
根据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的长与列车的长度之和可求出列车完全通过
隧道行驶的路程,根据 t =可求出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解答】解:(1)288km/h =288×m/s =80m/s;
(2)小明从自己刚进入某隧道口到自己恰好出隧道口运动的路程 s =vt =80m/s ×25s =
2000m ,即隧道的长度 L 隧道 =s =2000m;
(3)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 ′ =L 隧道+L 列车 =2000m+200m =2200m,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t ′ = = =27.5s。
故答案为:80;20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的
长与列车的长度之和是解本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第 7~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3~14 小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2 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7.【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
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 =4× , 故 A 符合实际;
B 、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 60dB;
C 、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在 7s左右;
D 、教室门的高度约 2m。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8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
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
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
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 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
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
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解答】解: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光热量的影响因素,小伟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属
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
故选:C。
【点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步骤就能解决的,必须在探究
实践中不断积累。
9.【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使用,为了减少误差,可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但是不 管对同一物体测量多少次,准确值是不会变的,改变的是估计值,在取平均值时,要去
掉错误的测量结果;
(2)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还要估计一位。
【解答】解:(1)将四次测量结果对比,18.65cm 明显错误,
取平均值就是记录结果:L = = =18.57cm;
(2) 因为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读到分度值还要估计一位,故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mm;
所以,ACD 错误。
故选:B。
【点评】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还要估计一位,故从右面数第二位的单
位就是分度值,注意取平均值时,若除不尽,保留的小数要与测量值小数位数相同。
10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
分析判断。
【解答】解:ABC 、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与 s ,故 ABC 错误;
D 、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 s 和时间 t 成正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理解,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
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11.【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
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因此所选的参照物是轻
舟,B 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
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
论。
12.【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总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利用 t =求出总时间,根据速 度公式求出以速度 v2 行驶用的时间,再求出以速度 v1 行驶用的时间,最后利用 v =求
得 v1 的值。
【解答】解:总路程 s =s1+s2 =240km+120km =360km;
全程用的总时间:t = = =8.6h;
以速度 v2 行驶 120km 路程用的时间:t5 = = =8.6h;
以速度 v1 行驶用的时间:t5 =t﹣t2 =3.2h﹣1.6h =2h;
则 v1 = = =120km/h ,ABC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3 .【分析】(1)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 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方
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等;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
慢;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
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
动。
【解答】解: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故 A 正确;
B 、百米赛跑中,故 B 错误;
C 、“太阳从东边升起 ”指的是相对于地面而言,故 C 正确;
D 、我国天宫空间站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AC。
【点评】此题考查了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匀速直线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和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等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
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4 .【分析】先要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 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
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
【解答】解:A 、由图可知,他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 、0s~8s 内,乙通过的路程也为 5m 、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C 、因为 4s 后, 甲,
故 3s 末甲的速度 v 甲 = =1.25m/s;
7s 末乙的速度 v 乙 = =5.625m/s。
D 、4s~8s 内, 甲,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 D 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的图象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5 .【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利用 v =计算速度的大小;根据图中的数据秒点连线。
【解答】解:由频闪照片可知,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其速度为:v = =
;
根据图中的时间和路程描点连线,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计算和对图象的理解,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16 .【分析】首先根据路程与时间对应关系,在坐标系中确定对应点,然后描点连线得到图
象。
【解答】解:坐标系中已经确定了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相应的标度,按照具体数
值关系确定对应点。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根据实验数据设计图象的能力,属于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7 小题 4 分,第 18 小题 6 分,第 19 小题 9 分,共 19
分)
17.【分析】(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的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像;
(2) 由表中数据可知,每通过 20cm ,所用的时间都为 2s ,据此分析回答;知道距离和
所用时间,根据 v =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 s﹣t 图像如图所
示:
(2) 由表中数据可知,每通过 20cm ,因此运动速度是不变的;
由上图知 s =80cm ,t =8s = =10cm/s =8. 1m/s。
故答案为:(1)见解答;(2)匀速直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s﹣t 图像绘制等知识,属
于基础性知识。
18.【分析】【实验器材】探究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要测量降落伞降落的
高度和时间;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解答】解:【实验器材】实验中需要测量降落伞降落的高度和所用的时间,故需要用到
刻度尺和停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中需要测量降落伞降落所用的时间,单次测量时间误差较
大, ②处填写“平均值 ”;
【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 1 和 2 可知,当降落伞的伞面面积,材料不同时,而棉布的下
降速度较慢;
分析数据 6 和 4 可知,当降落伞的材料,面积不同时,面积大的下降速度较慢。
故答案为:【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①下落时间/s; ②平均值;
【分析与论证】伞面材料;伞面面积。
【点评】探究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和什么有关的实验,考查了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难度
不大。
19.【分析】(1)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所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
(2)由图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 AB 、BC 和 AC 三段的路程以及所用时间,由速度公式
可计算出平均速度,再进行比较;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测量的时间会偏小,再根据 v =分析即
可;
(4)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再分析选项中的图象,判断哪个符合要求;
(5)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计时,可以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小。
【解答】解:(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运动的时间,因此实
验的原理是 v = ;
(2) 由图可知,小车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 sAB =10.0dm﹣6dm =5.0dm =0.40m,
所用的时间 tAB =15:35:22﹣10:35:20 =5s,
则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是 vAB = = =0.2m/s;
小车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 sBC =8.0dm﹣1.8dm =5.0dm =8.50m ,所用的时间 tBC
= 10:35:23﹣10:35:22 =1s,
则小车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 vBC = = =0.5m/s;
小车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 sAC =10.7dm﹣1.0dm =7dm =0.9m ,所用的时间 tAC =
10:35:23﹣10:35:20 =8s,
则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是 vAC = = =0.3m/s;
所以 vAB 小于 vBC;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测量的时间会偏小, 由 v = ;
(4) 由(2)知小车在斜面上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A 、由图可知,速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可知,速度增加,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路程不变,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 B;
(5)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计时,可以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小。
故答案为:(1)v =;(2)4.0;0.6;(3)偏大;B;(5)小。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s﹣t 图像和 v﹣t 图像、平均速度的计算的知识,
误差的分析和对图像的识别是本题的难点。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20 小题 8 分,第 21 小题 9 分,共 17 分)
20 .【分析】(1)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所以他做变速运动;
(2)求出该同学前 4min通过的路程,利用 v =计算该同学前 4min 的平均速度; (3)求出该同学跑完全程所用时间,利用 v =计算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该运动员在前 1min 通过的路程为 400m,在后 1min 通过的路程为 300m,
所以他做变速运动;
(2)小聪在前 5min 的平均速度是:v = = =5m/s;
(3)该同学跑完全程所用时间:t' =3min+3min+1min =8min =300s,
全程平均速度是:v' = = =5m/s;
故答案为:(1)变速;
(2)该同学前 4min 的平均速度是 6m/s;
(3)该同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5m/s。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从表中得出相关数据,并
注意路程与时间的对应。
21 .【分析】(1)“40 ”表示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40km/h;物体相对于参照 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
体是静止的;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
(3)根据题意求出汽车在该段高速路行驶的时间,由图乙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根据速
度公式求出该段高速路的路程。
【解答】解:(1)“40 ”表示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40km/h;
以行驶中的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
(2)隧道的长度 s =3150m =3. 15km,
由 v =可知,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t = = ;
(3)汽车在该段高速路行驶的时间:t ′ =10:00﹣08:30 =6.5h ,由图乙可知,
由 v =可知。
答:(1)km/h;运动;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是 0.07875h;
(3)该段高速路的路程是 150km。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对交通标志牌的认识以及速度表的读数,是一道常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