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基础通关卷)(原卷版+解析版)

第十三章 内能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基础通关卷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D.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水沸腾时,会继续吸热,所以温度将继续升高
D.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0°C 冰的内能为零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1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6.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筒发烫 B.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C.汽车连续制动,刹车盘发热 D.冬天在室外向手上哈气,手变暖和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8.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冬至:“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水凝固现象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9.若将一瓶煤油倒去一半,则留下的一半(   )
A.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一半B.密度和比热容都不变
C.比热容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10.小明来到万花争艳的深圳湾公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灌溉系统喷出的水雾飞舞
C.树叶在风中飘扬 D.露珠沿着草叶滚下
11.“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由于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4,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8∶3 B.3∶8 C.4∶1 D.2∶3
12.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水比1kg冰内能大
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 0℃的物体没有内能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14.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丁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用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也增加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 造成的.
17.在课外活动课上,同学们使用器材与胶水制作了很多小模型。使用胶水时能闻到胶水味,这是 现象,胶水能将两块小零件牢牢粘住,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18.某一质量为0.05g的雨滴匀速下落,速度为7m/s,匀速下落距离为700m,g =10N/kg,假设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c水=4.2×103J/(kg ℃),这段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对雨滴所做的功 J;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W;匀速下落过程中雨滴克服阻力所做的功42%转化为雨滴的内能,求这部分内能使雨滴温度升高 ℃.
19.如图所示,小明将烧热的八宝粥罐扣在气球上,过了一会儿,八宝粥罐“粘”在气球上了,这说明 .在此过程中八宝粥罐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将 .
2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 (转化/转移)。下列三幅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不一致的是 (甲/乙/丙)
21.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 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供人们取暖,这是利用了此物质的比热容大的性质;现有2kg的煤油吸收了4.2×104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将变化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22.某地发电厂冷却塔计划建成后用水对电厂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 不幸的是施工过程中塔台塌陷,救援人员利用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割破拆.在切割过程中是通过 改变物体的内能.
23.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挂上重物,铅块未被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图乙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识图、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水c水=4.2×103J/(kg·℃)和另外一种物质乙,c乙=1.4×103J/(kg·℃),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同时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质乙加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5.如图甲所示,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初温及质量均相同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加热,图乙中作出了液体1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请在图乙中作出液体2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已知c液体1=2c液体2)。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质量/g 升高10℃所需时间/s 升高20℃所需时间/s 升高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设计实验方案时,小明确定以下需控制的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D.盛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2)在此实验中,用 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子”)沙子吸收的热量,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
(4)小明在研究表格内的实验数据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所用的时间都较长,其中的原因 。
(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用盐水腌制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27.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A液体和B液体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试管中加入的A液体和B液体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 相同.(选填“体积”、“质量”)
(2)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两人都可行”).
(3)实验中,加热时间长短反映的是: .
(4)分析图像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大,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本领强;
(5)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已知:c水>c液;c水=4.2×103J/(kg·℃))
简答题与计算题,28题4分,29题4分,30题6分,31题6分,共20分。
28.如图,家庭装修时用钻孔机在墙壁上钻孔,为防止钻头过热,装修工人会往钻头上浇水。
(1)请解释钻头发热的原因。
(2)为防止钻头过热,装修工人会往钻头上浇水,请写出其中包含的一条热学知识。
29.在玻璃瓶内装了少许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几下后,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
(1)塞子跳起来时,玻璃瓶内气体的内能和温度如何变化?
(2)塞子跳起来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3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铅的比热容。
31.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当煤油吸收了4.2×105 J 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了 20℃ 。
(1)煤油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取 ]第十三章 内能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基础通关卷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D.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答案】B
【详解】A.冰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A错误;
B.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正确;
C.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吸管进入口中,因此,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
D.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是利用了相同质量的水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水沸腾时,会继续吸热,所以温度将继续升高
D.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答案】A
【详解】A. 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A正确;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C. 水沸腾时,会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A.
【分析】(1)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3)水沸腾的特点是: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0°C 冰的内能为零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A
【详解】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A正确。
B.一切物体都是有内能的,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收物体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并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是一直吸收热量的,但是温度是不变的,D错误。
4.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当抽出一部分后,质量变小,但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变小。
故选D。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1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答案】C
【详解】A.冰在熔化时,质量不变,温度也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大,故A错误;
B.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故B错误;
CD.热传递是将热量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那么内能小的物体如果温度高于内能大的物体,则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热量是热传递的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多,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筒发烫 B.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C.汽车连续制动,刹车盘发热 D.冬天在室外向手上哈气,手变暖和
【答案】D
【详解】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是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使气筒也发烫,主要是做功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燃气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连续制动,刹车盘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在室外向手上哈气,手变暖和,是手从热气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表明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A正确;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B正确;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较大,C正确;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错误,故选D.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8.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冬至:“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水凝固现象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C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雨主要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故B错误;
C.水结冰时,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正确;
D.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C。
9.若将一瓶煤油倒去一半,则留下的一半(  )
A.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一半 B.密度和比热容都不变
C.比热容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B
【详解】因为物质的密度、比热容是煤油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有关,将一瓶煤油倒掉一半,质量减小了。煤油的种类和状态没变,所以密度、比热容都不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小明来到万花争艳的深圳湾公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灌溉系统喷出的水雾飞舞
C.树叶在风中飘扬 D.露珠沿着草叶滚下
【答案】A
【详解】A.公园里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的结果,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灌溉系统喷出的水雾飞舞,是小液滴,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树叶在风中飘扬,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沿着草叶滚下,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由于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4,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8∶3 B.3∶8 C.4∶1 D.2∶3
【答案】A
【详解】砂石和水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
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
【答案】A
【分析】(1)质量是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放热的多少、质量、体积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详解】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故A正确;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B错误;
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 ℃),它表示1kg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故C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比热容值,与温度是否相同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1kg水比1kg冰内能大
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 0℃的物体没有内能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A
【详解】A.在相同温度下,水和冰的质量也相同,冰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所以1kg水比1kg冰内能大,故A正确;
B.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仍具有内能,故B错误;
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递给温度低的部分,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14.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丁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答案】B
【详解】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左边,左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右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右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故B正确;该实验无法证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及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和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 C. D错误;故选B.
【分析】通过分析题意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结合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用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也增加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详解】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机械能越大,而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因为质量未知,故B错误;
C.用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也增加,故C正确;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 造成的.
【答案】无规则运动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属于扩散.
【详解】甲醛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人们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
17.在课外活动课上,同学们使用器材与胶水制作了很多小模型。使用胶水时能闻到胶水味,这是 现象,胶水能将两块小零件牢牢粘住,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答案】 扩散 引力
【详解】[1]使用胶水时胶水中有气味的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闻到了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2]胶水能将两块小零件牢牢粘住,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18.某一质量为0.05g的雨滴匀速下落,速度为7m/s,匀速下落距离为700m,g =10N/kg,假设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c水=4.2×103J/(kg ℃),这段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对雨滴所做的功 J;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W;匀速下落过程中雨滴克服阻力所做的功42%转化为雨滴的内能,求这部分内能使雨滴温度升高 ℃.
【答案】 0.35
【详解】[1]这段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对雨滴所做的功为
[2]这段匀速下落过程所消耗的时间为
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为
[3]匀速下落过程中雨滴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大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即
这个功有42%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即
由热量的计算公式可得雨滴升高的温度为
19.如图所示,小明将烧热的八宝粥罐扣在气球上,过了一会儿,八宝粥罐“粘”在气球上了,这说明 .在此过程中八宝粥罐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将 .
【答案】 大气存在压强 减小
【分析】(1)分析该现象中八宝粥罐内外的空气变化,而后结合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详解】(1)如图所示,将烧热的八宝粥罐扣在气球上,当八宝粥罐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后气压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大于八宝粥罐内的气压,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八宝粥罐压在气球上,故该现象表明大气压的存在;
(2)物体内能的大小和温度有关,在此过程中八宝粥罐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将逐渐减小.
2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 (转化/转移)。下列三幅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不一致的是 (甲/乙/丙)
【答案】 做功 热传递 转移 丙
【详解】[1][2]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
[3]将两手相互搓一搓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用热水袋焐一焐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4]甲图和乙图中,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丙图中,物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丙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与甲、乙两图不同。
21.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 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供人们取暖,这是利用了此物质的比热容大的性质;现有2kg的煤油吸收了4.2×104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将变化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答案】 水 10
【详解】[1]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相同,降低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放出热量比其他物质多,故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2]由得:
22.某地发电厂冷却塔计划建成后用水对电厂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 不幸的是施工过程中塔台塌陷,救援人员利用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割破拆.在切割过程中是通过 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比热容 做功
【详解】[1]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条件下可吸收更多热量,降低环境温度;
[2]利用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割破拆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改变.
23.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挂上重物,铅块未被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图乙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答案】 分子间存在引力 间隙
【详解】[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下面挂上重物,铅块未被拉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分子间有间隙,所以,图乙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识图、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水c水=4.2×103J/(kg·℃)和另外一种物质乙,c乙=1.4×103J/(kg·℃),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同时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质乙加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答案】见解析
【详解】由题知,用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加热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所以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Q水=Q乙,即
即有
相同时间水的温度变化是乙物质的,物质乙加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25.如图甲所示,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初温及质量均相同的两种不同的液体加热,图乙中作出了液体1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请在图乙中作出液体2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已知c液体1=2c液体2)。
【答案】
【详解】两种液体的质量、初温度相同,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题意

根据
可知液体2的温度变化比液体1温度变化快,如下图所示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质量/g 升高10℃所需时间/s 升高20℃所需时间/s 升高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设计实验方案时,小明确定以下需控制的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D.盛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2)在此实验中,用 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子”)沙子吸收的热量,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
(4)小明在研究表格内的实验数据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所用的时间都较长,其中的原因 。
(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用盐水腌制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答案】 B 加热时间 大于 水 石棉网、盛装液体的容器等要吸收一部分热量 D
【详解】(1)[1]A.为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的酒精
相同,故B符合题意;
C.为了便于比较水与煤油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故C不符合题意;
D.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研究物体吸热本领的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时,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时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3][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说明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
(4)[5]水和砂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的时间要比第二个10℃的时间要长,原因可能是:物体受热不均匀造成的,也可能是刚开始加热时石棉网和烧杯都要吸收热量造成的。
(5)[6]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这是由于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会蛋会变咸,这是因为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这也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相比较,在相同的受冷和受热的情况下,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的吸热能力大,水温度变化慢,而干泥土温度变化快,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7.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A液体和B液体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试管中加入的A液体和B液体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 相同.(选填“体积”、“质量”)
(2)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两人都可行”).
(3)实验中,加热时间长短反映的是: .
(4)分析图像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大,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本领强;
(5)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已知:c水>c液;c水=4.2×103J/(kg·℃))
【答案】 质量 两人都可行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A A 2.8×103
【详解】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到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即除了物质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物理量要相同,即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判断的,小明把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温度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即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小明的方法可行;小芳认为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低的吸热能力强,小芳的方法也可行,故两人都可行;实验中用使用同一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下,升温慢的比热容大,比热容大的吸热本领强,故图像中A液体的比热容大,A液体的吸热本领强;因c水>c液;由图像可知在20min内,两液体吸热相同即QA=QB;c水mΔt水=c液mΔt液;带入数据4.2×103J/(kg·℃)×40℃=c液×60℃;解得c液=2.8×103 J/(kg·℃).
简答题与计算题,28题4分,29题4分,30题6分,31题6分,共20分。
28.如图,家庭装修时用钻孔机在墙壁上钻孔,为防止钻头过热,装修工人会往钻头上浇水。
(1)请解释钻头发热的原因。
(2)为防止钻头过热,装修工人会往钻头上浇水,请写出其中包含的一条热学知识。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1)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头和墙相互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钻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钻头会发烫。
(2)水和其他物质比较,质量相同时,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Δ t,质量、升高相同温度时水能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
29.在玻璃瓶内装了少许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几下后,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
(1)塞子跳起来时,玻璃瓶内气体的内能和温度如何变化?
(2)塞子跳起来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答案】见解析
【详解】(1)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塞子跳起来时的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3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铅的比热容。
【答案】126J/(kg·℃)
【详解】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水)
铅块放出的热量
Q放=c铅m铅(t0铅-t)
因为不计热损失,所以
Q吸=Q放
c水m水(t-t0水)=c铅m铅(t0铅-t)
铅的比热容
答:铅的比热容是126J/(kg·℃)。
31.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当煤油吸收了4.2×105 J 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了 20℃ 。
(1)煤油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取 ]
【答案】(1)10 kg(2)105 ℃
【分析】(1)利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求煤油的质量;
(2)利用的变形公式计算铜块升高的温度。
【详解】(1)煤油吸收的热量:,煤油的比热容,煤油升高温度
由得煤油的质量
(2)铜块质量m铜=10kg,比热容,铜块吸收热量
由得铜块升高的温度
答:(1)煤油的质量为10kg;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10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中学苏科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