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含解析) 同步练习题 2023-2024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沉淀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过滤速率
B.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Cu(NH3)4]SO4·H2O
C.滴定终点时,发现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测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D.用标准H2SO4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需量取25.00mLNaOH溶液于润洗过的锥形瓶中
2.下列滴定实验中仪器或指示剂选择正确,但操作造成测定值偏大的是
A.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用石蕊作指示剂
B.两次所取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不相同,都用同浓度的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读数如图Ⅰ
D.用标准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溶液,读数如图Ⅱ
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X射线衍射实验可获得青蒿素分子的结构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pH为2.0
C.用淀粉溶液检验海水中的碘元素
D.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16.60 mL高锰酸钾溶液
4.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是
A.通入HCl气体 B.加入NaOH固体 C.升高温度 D.加入NaCl固体
5.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等体积的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pH=3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大于pH=3的盐酸的体积
B.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同的锌粒,盐酸中的锌粒先反应完
C.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11mol L-1
D.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所得醋酸溶液的pH更大
6.在中和滴定实验过程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
A. B. C. D.
7.往纯水中进行下列操作,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通入HCl气体 B.加入NaClO固体
C.降低温度 D.加入NaOH固体
8.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酒精代替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C.重结晶苯甲酸时,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中和滴定实验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
9.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C.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10.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3NA
C.1.0L0.20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Fe(OH)3胶粒数等于0.2NA
D.常温下,2.0L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为2.0×10-5NA
11.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溶液中c(H+)之比为( )
A.2:1 B.1:2 C.10:1 D.1:10
12.下列有关物质呈中性叙述正确的是
A. B.
C.纯水的pH不可能为6 D.体系中微粒只有、、
13.设[aX+bY]为a个X微粒和b个Y微粒组成的一个微粒集合体,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C2H5OH中C—H单键的数目为6NA
B.20gND3溶于水形成的氨水溶液中质子数约为10NA
C.常温下,pH=2的磷酸溶液中H+数目为0.01NA
D.2SO2+O2 2SO3,则每1mol[2SO2+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4NA
14.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内的滤纸上,读数为10.3g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pH为2.0
C.用量筒准确量取碳酸钠溶液
D.在试管中制备时,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溶液的底部
15.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
B.25℃、101kPa下,4g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
C.标准状况下,6.72L 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D.25℃时,1.0L 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t ℃)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_______25 ℃(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
(2)该温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则由H2O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mol·L-1。
(3)若在25 ℃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
17.(1)T=25℃时,KW= ___________ ;T=100℃时KW=10-12,则此时0.05mol/L的Ba(OH)2溶液的pH= ___________
(2)已知25℃时,0.1L 0.1mol/L的NaA溶液的pH=10,则NaA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 ___________ ,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由达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
(3)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__
18.酸、碱、盐的水溶液在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的NaOH溶液中,,此时水的离子积常数_______,该温度____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_______。
(2)已知水溶液中和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②若从A点到E点,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从A点到C点,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措施是_______。
a.升温 b.加入少量的盐酸 c.加入少量的
(3)常温下,将的稀溶液与的稀硝酸充分反应。
①若,且,则混合后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②若,且,则混合后pH_______7。
③若,且,则混合后pH_______7。
19.市售铁强化盐中铁含量测定。
已知:①铁强化盐中含有NaCl、KIO3、NaFeY,其中n(KIO3):n(NaFeY)=1:50,
②I2+2S2O=2I-+S4O
称取m g样品,加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 mL溶液。取出10 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淀粉溶液,用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操作2~3次,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平均值为V mL。
(1)I-除了与Fe3+反应外,还可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列出式子即可)。
20.为测定某氟化稀土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mg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低沸点酸)蒸出,再进行酸碱滴定来测定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定量测定:将f中得到的馏出液配成溶液,取其中加入溶液,得到沉淀(不考虑其他沉淀的生成),再用标准溶液滴定剩余(与按配合),消耗标准溶液,则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___。
21.是一种强氧化剂,见光、受热易分解。工业上常先配制溶液,标定其浓度后,得到标准液,再对某些试样进行滴定分析。
Ⅰ.用草酸钠()对溶液进行标定,准确称取配制成250mL水溶液。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适量硫酸,用待标定的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1)标定时,溶液应用下图_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盛装。
A. B. C. D.
(2)本实验中,消耗溶液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10 20.08
2 2.20 25.30
3 1.30 21.32
则测得标准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Ⅱ.用标准液对某医用双氧水消毒液进行浓度测定
(3)下列操作顺序是:( )→( )→( )→B→( )→( )(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
A.检查所用滴定管是否漏水,确保不漏水后用蒸馏水洗涤
B.分别排气泡,调节双氧水消毒液样品和标准液液面位于刻度0
C.准确放出10.00mL双氧水消毒液样品(密度约等于)于锥形瓶中,滴加适量稀硫酸。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垫上白纸
D.向对应滴定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消毒液样品和标准液,使液面位于刻度“0”以上
E.用标准液进行滴定,记录相关数据,重复实验2次
F.分别用双氧水消毒液样品、标准液润洗对应滴定管2~3次
(4)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的操作方法:控制活塞使半滴溶液悬挂在滴定管口,用___________,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使溶液流入锥形瓶,振荡摇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实验Ⅰ中,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测得标准液浓度偏低
B.滴定时,滴定管下方尖嘴伸入锥形瓶瓶口内1~2cm,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C.实验Ⅱ中,滴定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产生气泡速率突然加快,可能是的催化作用
D.实验Ⅱ中,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洒到外面,导致所得双氧水浓度偏高
(7)医用双氧水消毒液质量分数应不高于3%才能用于擦拭皮肤创面以清洁伤口和消毒,实际应用中,通常用“滴定度”(每1mL某浓度标准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表示标准液的浓度。若实验Ⅱ中所用标准液滴定度为,3次滴定所耗标准液体积平均值为24.00mL,则测得双氧水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2.某学生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正确的操作顺序自行判断):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永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用去NaOH溶液15.00mL
(1)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
(3)配制100mL NaOH标准溶液,除了烧杯、玻璃棒,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溶液浓度测定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A.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污染过滤所得的产品,A错误;
B.由于[Cu(NH3)4]SO4·H2O在加热时易失氨,所以其晶体的制备不宜选用蒸发浓缩等常规的方法,B错误;
C.滴定完后,有液滴悬挂在滴定管的尖端处会使滴定结果偏大,因为c(标)V(标)=c(待)V(待,所以c(待)= ,V(待)一定,V(标)偏大,所以c(待)偏大,C正确;
D.锥形瓶不能润洗,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A.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石蕊试剂的变色范围不在中和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误差较大,所以不能用石蕊试剂作指示剂,故A错误;
B.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做平行试验,两次所取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应相同,且最好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否则会误差较大,故B错误;
C.标准硫酸溶液呈酸性会腐蚀橡胶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故C错误;
D.标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腐蚀橡胶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若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滴定终点仰视刻度会使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定值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A.测定分子的空间结构最普遍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可以看到微观结构,可以测定晶体的晶胞参数,从而确定分子的结构,故A正确;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只能为整数,无法测定出读数为2.0的溶液的pH,故B错误;
C.海水中没有碘单质,所以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海水中的碘元素,故C错误;
D.高锰酸钾可氧化橡胶,则应选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4.C
【分析】H2O是极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OH-,根据操作及加入的物质在水中产生的微粒,分析水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解析:A.向水中通入HCl气体,HCl溶于水电离产生H+,导致溶液中c(H+)增大,水电离受到抑制作用,最终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加入NaOH固体,NaOH溶于水,电离产生OH-,使溶液中c(OH-)增大,水电离平衡受到抑制作用,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H2O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会吸收热量,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吸热的电离方向移动,最终导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符合题意;
D.加入NaCl固体,在水中NaCl电离产生Na+、Cl-,Na+、Cl-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因此对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无影响,即加入NaCl固体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5.C
解析:A.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浓度大,中和等体积的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醋酸溶液体积小,A错误;
B.pH=3的盐酸、pH=3的醋酸,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反应开始速率相同,反应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更大,反应快, 醋酸中锌粒先反应完,B错误;
C.pH=3的盐酸与的醋酸溶液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是相同的,所以水电离出的均为,C正确;
D.pH相同的盐酸、醋酸分别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由于醋酸会不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更大,pH更小,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A.A为烧杯,中和滴定实验中用于盛装调节液面时的液体,A不选;
B.B为容量瓶,用于配制标准液,B不选;
C.C为恒压分液漏斗,在中和滴定实验中不用,C选;
D.D为移液管,可以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在中和滴定实验中可以使用,D不选;
故选C。
7.B
解析:A.H2O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OH-,H2O电离产生H+、OH-,向水中通入HCl气体,HCl溶于水电离产生H+,使溶液中c(H+)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因而抑制水的电离,A不符合题意;
B.向水中加入NaClO固体,盐电离产生的ClO-会与水电离产生的H+结合形成弱酸HClO,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B符合题意;
C.水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能量,降低温度,水电离平衡向放热的逆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
D.向水中加入NaOH固体,NaOH电离产生的OH-使溶液中c(OH-)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因而抑制水的电离,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8.D
解析: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实验的萃取剂,故A错误;
B.过滤时不能搅拌,易将滤纸捣破,故B错误;
C.苯甲酸的溶解度不大,溶解后应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失,故C错误;
D.滴定时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终点,所以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A.常温下,溶液中c(H+)<0是酸性溶液,即常温下的溶液一定显酸性,非常温下就不一定是酸性溶液,A错误;
B.常温下,的溶液一定显中性,非常温下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B错误;
C.任何温度下,的溶液一定显中性,C正确;
D.常温下,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0~10.0,故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10.D
解析:A.常温下铝遇到浓硫酸发生钝化,内部的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A错误;
B.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2.24LSO3的物质的量不为0.1mol,B错误;
C.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1L 0.2mol/L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的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0.2NA,C错误;
D.常温下,pH=9的醋酸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9mol/L,则c(OH-)=10-5mol/L,醋酸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全部来源自水的电离,则2L该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数为2×10-5NA,D正确;
故答案选D。
11.D
解析:pH=-lg(H+),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其离子浓度分别为c(H+)=0.01mol/L,c(H+)=0.1mol/L,溶液中c(H+)之比为1:10,故答案选D。
12.BD
解析:A.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一定为,不能说明溶液显中性,A错误;
B.,则,,溶液显中性,B正确;
C.100℃水的,则此温度下纯水的pH=6,C错误;
D.体系中微粒只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显中性,D正确;
故选BD。
13.D
解析:A.23gC2H5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一个C2H5OH分子含有5个C-H键,所以23gC2H5OH中C—H单键的数目为2.5 NA,A错误;
B.20gND3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溶于水形成的氨水溶液中除了ND3中含有质子外,还有H2O中的质子,所以无法确定质子数,B错误;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的微粒数目,C错误;
D.每1mol[2SO2+O2]完全反应,则有1molO2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等于4NA,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D
解析:A.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错误;
B.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范围值,所以不可能用广泛pH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pH为2.0,故B错误;
C.量筒是粗量器,不可能准确量取16.25mL的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在试管中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将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插入硫酸亚铁溶液的底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15.B
解析:A.SiO2中1个Si原子结合4个O原子,即1mol SiO2晶体中含有硅氧键的数目为4NA,A错误;
B.4g 的物质的量为n=,所含原子个数为2NA,B正确;
C.标况下二氧化氮不是气体,无法计算,C错误;
D.25℃时, pH=13的Ba(OH)2溶液中OH-浓度为,故1.0L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mol,个数为0.1NA,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6.(1) > 升温促进水电离,Kw增大
(2) 碱性 1×10-7
(3)pH酸+pH碱=15
解析:(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25 ℃时Kw=1×10-14,t ℃时时,水的Kw=1×10-12,说明该温度>25 ℃;
(2)该温度下,c(H+)=1×10-7 mol·L-1,则,,溶液显示碱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水电离出等于水电离出,则由H2O电离出来的c(OH-)=1×10-7 mol·L-1;
(3)设酸的pH=a,碱的pH=b,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a+b=15,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pH酸+pH碱=15;
17. 1×10-14 11 A-+H2OHA+OH-、H2OH++OH- c(Na+)>c(A-)>c(OH-)>c(H+) 1:9
解析:(1)T=25℃时,KW=1×10-14;T=100℃,时KW=10-12,则此时0.05mol/L的Ba(OH)2溶液的c(OH-)=0.1mol/L,c(H+)=KW÷c(OH-)=10-11,溶液的pH=11。
(2)已知25℃时,0.1L 0.1mol/L的NaA溶液的pH=10,溶液呈碱性,则NaA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A-+H2OHA+OH-、H2OH++OH-,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由达到小的顺序为:c(Na+)>c(A-)> c(OH-)> c(H+)。
(3)设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L,硫酸溶液的体积为yL,pH = 11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3mol/L,pH = 4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二者混合后溶液的pH=9,溶液酸性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5mol/L,即氢氧化钠过量,即:,解得 。
18.(1) 1.0×10-12 大于 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0-14,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 1.0×10-11
(2) B>C>A=D c a a
(3) 等于 小于 小于
解析:(1)0.1mol/L 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 c(H+)=1.0×10-11mol/L ,则Kw=1.0×10-12,大于25℃时的Kw(1.0×10-14mol/L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所以该温度大于25℃;该溶液中的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OH-)=c(H+)= 1.0×10-11mol/L 。
(2)①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也增大,温度相同,水的离子积相同,所以A、B、C、D四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D。
②若从A点到E点,c(OH-)增大,c(H+)降低,可采用的措施是加入少量NaOH,故选c;从A点到C点,水的离子积增大,可采用的措施是升温,故选a;升高温度,可以促进水的电离,向水中加入酸或碱,增大了c(H+)或c(O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会抑制水的电离,故选a。
(3)KOH为强碱,完全电离,x mL pH=a 的稀 KOH 溶液中n(OH-)=mol=10a-17xmol;HNO3是强酸,完全电离,y mL pH=b 的稀硝酸中n(H+)=10-b×y×10-3mol=10-b-3ymol,。
①若 x=y ,且 a+b=14 ,则=1,则酸碱恰好中和,混合后pH等于7。
②若 10x=y ,且 a+b=13 ,=10-2,所以反应后酸过量,则混合后pH小于7。
③若 ax=by ,且 a+b=13 ,=,a>7,b<7,则<1,所以反应后n(H+)>n(OH-),酸过量,则混合后pH小于7。
19. 5I-+IO+6H+=3I2+3H2O ×100%
解析:(1)在上述溶液中,KIO3也具有强氧化性,KI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6H+=3I2+3H2O;
(2)用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操作2~3次,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平均值为V mL,根据I2+2S2O=2I-+S4O可知:由1样品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n(I2)=,其中的I2由KIO3、NaFeY氧化I-产生。
由于n(KIO3):n(NaFeY)=1:50,假设其中n(NaFeY)=x mol,则n(KIO3)=mol。
由5I-+IO+6H+=3I2+3H2O可得n1(I2)=3n(KIO3)=mol;由2Fe3++2I-=2Fe2++I2可得n2(I2)=mol, mol + mol =cV×10-2 mol,解得x=mol,所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
解析:La3+的中的物质的量为:n1=cV=amol/L×V1×10-3L=aV1×10-3mol,与EDTA反应的La3+即过量的La3+的物质的量为:n2=n(EDTA)=cV=cmol/L×V2×10-3L=cV2×10-3mol,则与F-结合的La3+的物质的量为:n3=n1-n2=( aV1×10-3mol- cV2×10-3mol)= ( aV1- cV2) ×10-3mol,则样品中含有的F-的物质的量为:=15( aV1- cV2) ×10-3mol,故样品中氟的百分含量为: =,故答案为:。
21.(1)C
(2)0.1000
(3)(A)→(F)→(D)→B→(C)→(E)
(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不变色)
(5)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或“锥形瓶内壁接触液滴”
(6)ABC
(7)2.04%
【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及滴定步骤主要有检漏、洗涤、润洗、加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数据、放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指示剂、向待测液滴定标准液、滴定终点,记录数据,重复实验2~3次。
解析:(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高锰酸钾见光、受热易分解,因此标定时,溶液应用下图棕色酸式滴定管装置盛装;故答案为:C。
(2)准确称取(物质的量为0.05mol)配制成250mL水溶液,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则锥形瓶中草酸钠物质的量为0.005mol,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9.98mL、23.10mL、20.02mL,则第二次数据是错误数据,另外两次的平均值为20.00mL,根据方程式得到关系式,则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为0.002mol,即则测得标准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答案为:0.1000。
(3)滴定管使用及滴定步骤为检漏、洗涤、润洗、加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数据、放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指示剂、向待测液滴定标准液、重复实验2~3次,则操作顺序是:(A)→(F)→(D)→B→(C)→(E);故答案为:(A)→(F)→(D)→B→(C)→(E)。
(4)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不需要滴加指示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则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不变色);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不变色)。
(5)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的操作方法:控制活塞使半滴溶液悬挂在滴定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或“锥形瓶内壁接触液滴”,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使溶液流入锥形瓶,振荡摇匀;故答案为: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或“锥形瓶内壁接触液滴”。
(6)A. 实验Ⅰ中,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配制出草酸钠浓度偏高,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增多,则导致测得标准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B. 滴定时,滴定管下方尖嘴伸入锥形瓶瓶口内1~2cm,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便于及时判断滴定终点,故B正确;C.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实验Ⅱ中,滴定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产生气泡速率突然加快,可能是的催化作用,故C正确;D. 实验Ⅱ中,滴定时不慎将锥形瓶内溶液洒到外面,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减小,则导致所得双氧水浓度偏低,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BC。
(7)实验Ⅱ中所用标准液滴定度为,3次滴定所耗标准液体积平均值为24.00mL,则双氧水样品中,10.00mL双氧水消毒液样品(密度约等于)的质量为10g,则测得双氧水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
22.(1)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偏大
(3)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偏小
(5)
解析:(1)终点时现象是当溶液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故答案为: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变小,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3)需要使用的仪器有:药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砝码、镊子)、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为: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小,所以测定的硫酸的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5)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反应:,则:,所以100mL硫酸中物质的量为,则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故答案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