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四)(第4章) 试卷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单元质量评价(四)(第4章)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2022·青海中考)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D)
A.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
B.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
C.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制冰实现了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2.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它质轻、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其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C)
A.CO2  B.MgO  C.MgCl2  D.O2
3.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B.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4.(2022·重庆中考B卷)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5.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
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该能源循环体系中能量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电能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该能源循环体系如能实现,可解决化石能源紧缺的问题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等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6.(2022·昆明中考)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7.(2023·贵阳期末)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
A.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B.若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则图中Q点表示该物质燃烧得最旺
C.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8分)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和煤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①燃烧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天然气 。
②通过煤燃烧后的产物可推断,煤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碳 、 硫 元素。
(2)人工固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酸(HCOOH)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H2O2HCOOH+O2 。
(3)为减少CO2排放,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减少含碳物质的燃烧 、 大力植树造林等 。
(4)氢能源是一种很好的环保能源,原因是 氢能源热值高,燃烧后产物不污染环境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
9.(7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装置(天平省略)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填序号)。
(2)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白磷,整个实验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膨胀后收缩,托盘天平保持平衡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 的作用;实验时若白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a.从图像分析,固体质量在t1~t2时间段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在固体中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
c.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8 g 。
10.(5分)水是生命之源。通常所说的水为H2O,而更广义的水还包括矿物中的氢氧基团(OH)、其他形式的氢(H),它们在高温下才以水分子的形式释放出来。A~C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粒的示意图。
(1)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
A→B→C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 氢原子、氧原子(或H、O) 。
(2)参照如图微粒表示方法,画出“氢氧基团(O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3)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OH)2Ca3(PO4)2+Ca4O(PO4)2+X。则X的化学式为 H2O 。
(4)理论上,通过测量外星球矿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换算出矿样中水的质量。若1.0 g某矿样含氢的质量为8.0×10-5 g,则含水的质量m(H2O)= 7.2×10-4 g。
11.(9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②⑤⑥ (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2)某物质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物质R中一定含有 碳、硫、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依据测得的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a 3.2
表中a= 93.6 ,在反应中Y这种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催化剂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若X物质为氯酸钾,请写出容器内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加入稀硫酸和Na2CO3粉末,称得其总质量为m克,引发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 ,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12.(9分)(2022·福建中考)ZB是常用的阻燃剂。已知:
Ⅰ.用硼酸(H3BO3)与ZO、H2O合成ZB,ZB的组成会受温度等合成条件的影响。
Ⅱ.ZB受热,先释放出水;当温度高于350 ℃,生成ZnO和B2O3固体;继续升温到400 ℃以上,B2O3熔化为玻璃态物质。
(1)ZB能起阻燃作用的原因是 B2O3熔化为玻璃态物质能隔绝空气或氧气(合理即可) (写一种)。
(2)为研究温度对合成的ZB组成的影响,研究小组在不同温度下制取ZB。实验如下:
项目 m(H3BO3)/g m(ZnO)/g V(H2O)/mL t/℃
实验1 28 10 100 94
实验2 x 10 100 98
实验3 28 y 100 102
x、y分别为 28 和 10 。
(3)为检测102 ℃时合成的ZB含水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略)进行实验。
①需要不断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 使产生的水蒸气全部从玻璃直管中排出 。
②实验时,需要称量获得的数据有:ZB样品的质量、 含样品的玻璃直管加热前后(合理即可) 的质量。
(4)为评估102 ℃时合成的ZB的阻燃性能,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某温度下,灼烧质量相同的两份干燥的木材粉末(一份经ZB处理)30 min,测量残留固体质量:调整温度,重复实验,得到木材粉末灼烧后固体残留率(w)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
(注:w=×100%;残留固体质量已扣除ZB的残余质量)
①低于200 ℃时,两份木材粉末质量均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木材还没有燃烧 。
②图中曲线 a (填“a”或“b”)对应的木材粉末是经ZB处理的,判断的理由是 曲线a对应的固体残留率比b的大 。
(5)为寻找阻燃性能最佳的ZB的合成温度,应开展的实验是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取不同温度下合成的ZB,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 。
13.(5分)(2022·常州中考)一种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如下:
(1)科学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甲烷燃烧时,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可避免燃料和空气直接接触,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 温室效应 。
(2)CuO进入燃料反应器与甲烷发生反应8CuO+CH44Cu2O+CO2+2H2O,生成的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2Cu2O+O24CuO (填化学方程式),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
(3)已知: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
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800~1 100 ℃间,升高温度,排出的气体中N2体积分数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②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 A (填序号)。
A.800~900 ℃ B.900~1 000 ℃
C.1 000~1 030 ℃ D.1 030~1 100 ℃
14.(3分)(2022·贵阳模拟)2022年4月16日,中国三名航天员从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历时半年,他们在空间站是通过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氧气。现有36 kg水,可以电解出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可以电解出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H2↑+O2↑
36 32
36 kg x
,得:x=32 kg
答:可以电解出氧气的质量为32 kg。单元质量评价(四)(第4章)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2022·青海中考)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 )
A.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
B.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
C.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制冰实现了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2.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它质轻、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其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CO2  B.MgO  C.MgCl2  D.O2
3.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B.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4.(2022·重庆中考B卷)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5.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
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能源循环体系中能量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电能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该能源循环体系如能实现,可解决化石能源紧缺的问题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等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6.(2022·昆明中考)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7.(2023·贵阳期末)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B.若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则图中Q点表示该物质燃烧得最旺
C.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8分)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和煤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①燃烧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
②通过煤燃烧后的产物可推断,煤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元素。
(2)人工固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酸(HCOOH)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减少CO2排放,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4)氢能源是一种很好的环保能源,原因是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9.(7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装置(天平省略)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序号)。
(2)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白磷,整个实验的现象是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 的作用;实验时若白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a.从图像分析,固体质量在t1~t2时间段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
10.(5分)水是生命之源。通常所说的水为H2O,而更广义的水还包括矿物中的氢氧基团(OH)、其他形式的氢(H),它们在高温下才以水分子的形式释放出来。A~C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粒的示意图。
(1)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A→B→C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 。
(2)参照如图微粒表示方法,画出“氢氧基团(O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3)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OH)2Ca3(PO4)2+Ca4O(P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4)理论上,通过测量外星球矿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换算出矿样中水的质量。若1.0 g某矿样含氢的质量为8.0×10-5 g,则含水的质量m(H2O)= g。
11.(9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2)某物质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物质R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依据测得的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a 3.2
表中a= ,在反应中Y这种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若X物质为氯酸钾,请写出容器内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加入稀硫酸和Na2CO3粉末,称得其总质量为m克,引发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
12.(9分)(2022·福建中考)ZB是常用的阻燃剂。已知:
Ⅰ.用硼酸(H3BO3)与ZO、H2O合成ZB,ZB的组成会受温度等合成条件的影响。
Ⅱ.ZB受热,先释放出水;当温度高于350 ℃,生成ZnO和B2O3固体;继续升温到400 ℃以上,B2O3熔化为玻璃态物质。
(1)ZB能起阻燃作用的原因是 (写一种)。
(2)为研究温度对合成的ZB组成的影响,研究小组在不同温度下制取ZB。实验如下:
项目 m(H3BO3)/g m(ZnO)/g V(H2O)/mL t/℃
实验1 28 10 100 94
实验2 x 10 100 98
实验3 28 y 100 102
x、y分别为 和 。
(3)为检测102 ℃时合成的ZB含水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略)进行实验。
①需要不断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时,需要称量获得的数据有:ZB样品的质量、 的质量。
(4)为评估102 ℃时合成的ZB的阻燃性能,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某温度下,灼烧质量相同的两份干燥的木材粉末(一份经ZB处理)30 min,测量残留固体质量:调整温度,重复实验,得到木材粉末灼烧后固体残留率(w)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
(注:w=×100%;残留固体质量已扣除ZB的残余质量)
①低于200 ℃时,两份木材粉末质量均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
②图中曲线 (填“a”或“b”)对应的木材粉末是经ZB处理的,判断的理由是 。
(5)为寻找阻燃性能最佳的ZB的合成温度,应开展的实验是 。
13.(5分)(2022·常州中考)一种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如下:
(1)科学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甲烷燃烧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可避免燃料和空气直接接触,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 。
(2)CuO进入燃料反应器与甲烷发生反应8CuO+CH44Cu2O+CO2+2H2O,生成的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填化学方程式),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
(3)已知: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
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800~1 100 ℃间,升高温度,排出的气体中N2体积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
②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 (填序号)。
A.800~900 ℃ B.900~1 000 ℃
C.1 000~1 030 ℃ D.1 030~1 100 ℃
14.(3分)(2022·贵阳模拟)2022年4月16日,中国三名航天员从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历时半年,他们在空间站是通过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氧气。现有36 kg水,可以电解出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郑州重点学校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下一篇:阶段能力诊断(第五~七单元) 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