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铁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武汉市汉铁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裁判员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评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 研究“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登陆火星姿态时,不能把“天问一号”看成质点
C. 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可以把汽车看成一个质点
D.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被看成质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裁判员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评分时,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运动员的动作可言了,A错误;
B.研究“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登陆火星姿态时,其大小和形状都不能忽略,不能把“天问一号”看成质点,B正确;
C.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汽车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汽车看成一个质点,C错误;
D.当研究自行车骑行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时间时,自行车就可以看做质点,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B. 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等于瞬时速度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作往复直线运动,路程和位移大小不相等,此时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A错误;
B.瞬时速度大小就是瞬时速率,B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的运动,C正确;
D.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等式两边平均速度和位移都是矢量,时间是标量,因此两个矢量相等,大小和方向都相等,故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方向,D正确。
故错误的选A。
3. 如图所示,在距墙1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向右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是到达距墙的B点,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大小为2.1m,方向向左,路程为1.3m
B. 位移大小为2.1m,方向向右,路程为1.3m
C. 位移大小为0.5m,方向向左,路程为2.1m
D. 位移大小为0.5m,方向向右,路程为2.1m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位移大小为
方向由A指向C,即向左。
路程为
故选C。
4. 在某校春季运动会百米预赛中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第10小组仅有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参赛。当裁判员打响发令枪时,甲由于过度紧张抢跑在先,乙在枪响瞬间起跑,丙由于大意起跑滞后,但比赛结果却恰好相反,丙第一、乙第二、甲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运动过程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由于过度紧张抢跑在先,所以甲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丙由于大意起跑滞后,则丙图线在横轴上有截距,丙第一、乙第二、甲第三,说明丙用时最少,甲用时最多,则甲图线斜率最小,丙图线斜率最大。
故选C。
5.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4s末改变运动方向 B. 第4s末的速度大于第8s末的速度
C. 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第8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0~6s内物体的速度为正值,则物体在第4s末运动方向没有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第4s末的速度大小等于第8s末的速度大小。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大小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则前6 s内的位移为
由于6s后,速度方向反向,位移会减小。则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 某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虚线为速度-时间图像在t=2 s时的切线。由图可知(  )
A. 该质点做曲线运动
B. 该质点在t=2s时的加速度为10m/s2
C. 该质点在t=2s时的加速度为2.5m/s2
D. 该质点在0~3s内加速度逐渐增大,3s后加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速度-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该质点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BC.根据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该质点在t=2s时的加速度为:

故C正确,B错误;
D.根据速度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该质点在0~3s内加速度逐渐减小,3s后加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7. 一根竖直杆,在其下端以下处有一长度为的竖直管(杆能穿过管),杆自由下落,它穿过竖直管所用时间为(穿过的过程是指从两个物体刚刚有重叠到完全没有重叠的过程),则竖直杆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出杆的下端点到管口的过程
设杆为L,竖直管长度为l,杆的上端点到管底的过程
时间差
联立解得
故选C。
8. 一质点从A点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依次经过B、C、D三点。已知AB段、CD段距离分别为5 m、13 m,质点经过AB段、BC段、CD段时间相等,均为1 s,则(  )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 质点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11 m/s
D. 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B、BC、CD段时间相等,均为T=1 s由


得BC段长度
B点对应AC段的中间时刻
C点对应BD段的中间时刻
故选AC。
9.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B、C、D点,最后到达底端E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B. 通过各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C. 物体由A点运动到各点所经历时间之比为
D. 物体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即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
v2=2ax
可得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B∶vC∶vD∶vE=1∶∶∶2
故A正确;
BC.根据
可得
物体由A点运动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物体通过各段经历时间之比
故B错误,C正确;
D.因
tB∶tE=1∶2

tAB=tBE
vB为AE段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
故D正确。
故选ACD。
10. 如图所示为1、2型号车紧急制动时的v2-x图象(v为车的速度,x为制动距离),根据图像可得
A. 1型车的加速度是10m/s2,2型车的加速度是2m/s2
B. 两辆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1型车更快停下来
D. 若2型车在后,1型车在前,同时开始刹车,s时相距最远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有
由图示图象可得1型车的加速度
2型车的加速度是
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可知,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1型车运动时间为
2型车运动时间
所以1型车更快停下来,故C正确;
D.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

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两部分。第11、12题为实验题,总分18分。第 13 题至第 15 题为计算题,总分42分。
1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具体的操作和相应的数据记录如下:
A.接通电磁铁的电源(图中未画出),让小铁球吸在开始端
B.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铁球的直径为d=10.0 mm
C.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L=82 cm
D.电磁铁断电时,小铁球自由下落
(1)在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2.50×10–3 s,由此可得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公式为v=_________(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__m/s2。
【答案】 ①. ②. 4 ③. ④. 9.82
【解析】
【详解】(1)[1][2]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很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
v=
带入数据可得
v=4 m/s
(2)[3][4]根据v2=2gh可得
又h=(0.82-0.005)m=0.815 m,解得
g=9.82 m/s2
1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
【答案】 ①. 6 ②. 7 ③. 1.00 ④. 1.20 ⑤. 2.00
【解析】
【详解】(1)[1][2]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3][4]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速度,则有:
且有:

(3)[5]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作差法得:
所以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13.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 m处发生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 s才停下来,假设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到踩下刹车的反应时间是0.5 s,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2)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大小;
(3)该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答案】(1)15 m;(2)60 m;(3)不会
【解析】
【详解】汽车的位移可以通过v-t图像求解,作出汽车这个过程的v-t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1)反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x1=30×0.5m=15m
(2)踩刹车后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m=60m
(3)汽车的总位移大小为
所以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14. 气球以5 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从气球上掉落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经2 s着地.小物体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空气对小物体的阻力不计,g取10 m/s2.试求:
(1)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2)小物体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体着地时,气球的高度.
【答案】(1)10m(2)15m/s(3)12m
【解析】
【详解】(1)设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离地的高度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代入得:.
(2)小物体着地时速度大小为(“-”表示方向向下).
(3)小物体着地时,气球的高度.
【点睛】对于运动学公式,要熟练运用,要明确知道①所有的运动学公式都是矢量式,要注意正方向的选择;②每一个运动学公式都牵扯到四个物理量,而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只有五个,要牢牢掌握每个公式.
15.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直轨道上向右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 = 2 m/s2 的加速度刹车,6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 = 1 m/s2。求:从两车刹车开始,
(1)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所用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通过计算说明);
(3)两车速度相等的时刻。
【答案】(1)2s;(2)3次;(3)4s和8s
【解析】
【详解】(1)设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为t1,则有
解得:
两个时间均小于6s,以上规律都成立.则甲第一次追上乙车时是2s。
(2)当t2=6 s时,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但乙车做减速运动,设再经Δt甲追上乙,有
解得
此时乙仍在做减速运动,此解成立;综合以上分析知,甲、乙两车共相遇3次,分别是2s末、6s末、10s末。
(3)第一次速度相等的时间为t3,有
解得
t3=4s
甲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4 m/s,第二次速度相等的时间为t4,有
解得
t4=8s
故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为4s和8s。武汉市汉铁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以下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裁判员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评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 研究“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登陆火星姿态时,不能把“天问一号”看成质点
C. 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可以把汽车看成一个质点
D.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被看成质点
2.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B. 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等于瞬时速度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方向
3. 如图所示,在距墙1m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向右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是到达距墙的B点,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大小为2.1m,方向向左,路程为1.3m
B. 位移大小为2.1m,方向向右,路程为1.3m
C. 位移大小为0.5m,方向向左,路程为2.1m
D. 位移大小为0.5m,方向向右,路程为2.1m
4. 在某校春季运动会百米预赛中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第10小组仅有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参赛。当裁判员打响发令枪时,甲由于过度紧张抢跑在先,乙在枪响瞬间起跑,丙由于大意起跑滞后,但比赛结果却恰好相反,丙第一、乙第二、甲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运动过程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5.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4s末改变运动方向 B. 第4s末的速度大于第8s末的速度
C. 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第8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6. 某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虚线为速度-时间图像在t=2 s时的切线。由图可知(  )
A. 该质点做曲线运动
B. 该质点在t=2s时的加速度为10m/s2
C. 该质点在t=2s时的加速度为2.5m/s2
D. 该质点在0~3s内加速度逐渐增大,3s后加速度逐渐减小
7. 一根竖直杆,在其下端以下处有一长度为的竖直管(杆能穿过管),杆自由下落,它穿过竖直管所用时间为(穿过的过程是指从两个物体刚刚有重叠到完全没有重叠的过程),则竖直杆的长度为()(  )
A. B. C. D.
8. 一质点从A点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依次经过B、C、D三点。已知AB段、CD段距离分别为5 m、13 m,质点经过AB段、BC段、CD段时间相等,均为1 s,则(  )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 质点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11 m/s
D. 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9.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B、C、D点,最后到达底端E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各点瞬时速度之比为
B. 通过各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C. 物体由A点运动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D. 物体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即
10. 如图所示为1、2型号车紧急制动时的v2-x图象(v为车的速度,x为制动距离),根据图像可得
A. 1型车加速度是10m/s2,2型车的加速度是2m/s2
B. 两辆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1型车更快停下来
D. 若2型车后,1型车在前,同时开始刹车,s时相距最远
二、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两部分。第11、12题为实验题,总分18分。第 13 题至第 15 题为计算题,总分42分。
1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具体的操作和相应的数据记录如下:
A.接通电磁铁的电源(图中未画出),让小铁球吸在开始端
B.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铁球的直径为d=10.0 mm
C.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L=82 cm
D.电磁铁断电时,小铁球自由下落
(1)在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2.50×10–3 s,由此可得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公式为v=_________(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__m/s2。
1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
13.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 m处发生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 s才停下来,假设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到踩下刹车的反应时间是0.5 s,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2)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大小;
(3)该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14. 气球以5 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从气球上掉落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经2 s着地.小物体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空气对小物体的阻力不计,g取10 m/s2.试求:
(1)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2)小物体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体着地时,气球的高度.
15.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直轨道上向右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 = 2 m/s2 的加速度刹车,6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 = 1 m/s2。求:从两车刹车开始,
(1)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所用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通过计算说明);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第八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期中达标练习卷-英语五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