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18·岳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Al C.O D.Fe
【答案】C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回答。
2.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
A.Zn B.Fe C.Ca D.K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人体缺锌会引起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不符合题意;
B、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符合题意;
D、人体缺钾易患肌无力、厌食、恶心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所给各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3.(2018·西城模拟)铝片能压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抗腐蚀性
【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铝片能压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4.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纯碱 D.乙醇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蒸馏水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纯碱为碳酸钠,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乙醇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5.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 B.S C.Cl D.M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A、N为氮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S为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Cl为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Mg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名称带“气”“石”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6.(2018·石景山模拟)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2H C.2H2 D.2H2O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H2可表示1个氢分子,A不符合题意;
B、2H可表示2个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C符合题意;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解答
7.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铁丝 B.甲烷 C.红磷 D.木炭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铁、甲烷、红磷、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
8.(2021·宝山模拟)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O2 B.CaCO3 C.H2CO3 D.CH4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CO2属于无机物中的化合物、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CaCO3属于无机物中的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H2CO3属于无机物中的酸,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选择。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的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归为无机物。
9.镓作为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电子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广泛。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镓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镓原子序数是31,不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为 Ga,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的质子数=原子序数=31,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单位为“1”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分析;
C、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汉字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分析。
10.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不易溶于水 B.能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大 D.无色无味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不易溶于水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能支持燃烧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密度比空气的大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无色无味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1.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分析。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C、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1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A.水 B.盐酸 C.NaOH溶液 D.食盐水
【答案】B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铁锈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不溶于水,水不能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B、铁锈成分能与盐酸反应,可用盐酸除铁锈,符合题意;
C、铁锈成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D、铁锈成分不与食盐水反应,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不与碱和盐反应分析。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生石灰 CaO B.熟石灰 CaCO3
C.硫酸钠 Na2SO4 D.氯化铜 CuCl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符合题意;
C、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铜化学式为CuCl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结合化合物化学式书写规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5.氯化胆碱(C5H14ClNO)可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剂,帮助提高作物的产量。组成C5H14ClNO的元素种类为(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 组成C5H14ClNO的元素种类有碳、氢、氯、氮、氧五种,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1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使油隔离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离氧气达到灭火原理,不符合题意;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以防止发生触电,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B、根据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分析;
C、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电器着火要防止发生触电分析。
17.(2023·肇东模拟)下列方法能区分二氧化碳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倒入相同体积的水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空气都没有气味,闻气味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空气都没有颜色,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不符合题意;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的为二氧化碳,木条继续燃烧的为空气,能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空气不易溶于水,倒入相同体积的水,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Fe+2O2=Fe3O4 B.CO2+NaOH=Na2CO3+H2O
C.C+O2CO2 D.2Fe+6HCl=2FeCl3+3H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铁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不符合题意;
C、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反应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19.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适宜在微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  )
植物 杜鹃 文竹 百合 仙人掌
适宜的pH范围 5.0~6.8 6.0~7.0 5.0~6.0 7.0~8.0
A.杜鹃 B.文竹 C.百合 D.仙人掌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微碱性土壤pH稍大于7,杜鹃适宜土壤pH<7 ,不符合题意;
B、文竹适宜土壤pH<7 ,不符合题意;
C、百合适宜土壤pH<7 ,不符合题意;
D、仙人掌适宜土壤pH>7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碱性土壤pH>7,结合所给植物适宜土壤pH范围分析。
20.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2SO4 B.NH4HCO3 C.NH4NO3 D.Ca3(PO4)2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K2SO4中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NH4HCO3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 ,不符合题意;
C、NH4NO3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植物所需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21.不同温度下K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4.0 37.0 40.0 42.6 45.5
A.4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
B.将20℃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将5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克,则140g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20℃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将5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克,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固体有剩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溶解度对应饱和溶液质量为100g+溶解度分析;
B、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变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仍是饱和溶液分析;
D、根据固体不能全部溶解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22.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热量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C.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 D.酒精燃烧放出热量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
D、根据燃烧放热分析。
23.下列两个关于水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B.实验1,变化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实验1,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D.实验2,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电解水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由电解水的方程式2H2O2H2↑ +O2↑可知 ,变化后分子总数增加,符合题意;
C、电解水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是物理变化,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均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电解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析;
B、根据电解水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D、根据水蒸发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4.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是H2O2
B.C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1
C.两种生成物均为单质
D.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B是H2O,不符合题意;
B、C化学式为C2H6O,其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4:16=3:2 ,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C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6O+3O2,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B的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25.利用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注射器气密性应良好
B.最终注射器内水面高度接近a
C.该实验铁粉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测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所用注射器气密性应良好,不符合题意;
B、最终注射器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注射器中有水进入,进入水的体积约为注射器中气枪格的五分之一,水面高度接近a,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铁粉用量不足会使氧气不能完全消耗,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分析。
二、填空题
26.爆竹中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粉(S)、木炭粉(C)、硝酸钾(KNO3)等。
(1)下列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____(填序号)。
A. B. C.
(2)火药的主要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答案】(1)A
(2)硝酸钾/KNO3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A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A正确;B为禁止吸烟标志,B错误;C为禁止烟火标志,C错误。
(2)火药的主要成分中硫、碳属于单质,硝酸钾属于化合物。
【分析】(1)根据所给各图标的名称分析;
(2)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
27.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
(1)某水样检测出含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____(填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为使水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可加入絮凝剂,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3)新标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的pH范围,测定水样酸碱度—pH,可选用   。
【答案】(1)D
(2)过滤
(3)pH试纸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1)某水样检测出含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元素;
(2)净化水时可加入絮凝剂,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3)测定水样酸碱度—pH,可选用 pH试纸。
【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所给成分为元素分析;
(2)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3)根据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分析。
28.如图是电子节能灯的结构图。
(1)节能灯各部件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任写一种)。
(2)灯管内充入氩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氩气的性质是   。
(3)铁是重要的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铁灯头/铜线圈
(2)化学性质不活泼
(3)3CO+Fe2O32Fe+3CO2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节能灯各部件所用材料中铁灯头、铜线圈属于金属材料。
(2)灯管内充入氩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3)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2)根据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三、科普阅读题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口罩具有阻挡有害气体、粉尘、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
制作口罩的材料主要包括织物、熔喷布、无纺布等传统材料,以及石墨烯、纳米铜等新型材料。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是衡量口罩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不同种类的口罩(由同一厂家提供同生产批次各10个口罩作为样品),检测其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检测结果如图1。对每种口罩的10个样品的过滤效率进行方差计算,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种类口罩过滤效率方差计算结果
口罩 类型 外科 口罩 医用防护 口罩 石墨烯 口罩 纳米铜 口罩
方差 0.007245 0.006827 0.001744 0.003072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均符合国家标准。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多功能纳米材料,其结构如图2。石墨烯制成的口罩抗菌性更强、透气性更好、使用时间更长,被广泛关注。
人们应根据场合、用途选择适宜的口罩,在合理防护的同时避免过度防护。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罩的新型材料有   。
(2)对比图1中不同种类口罩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由表1数据可知,____(填序号)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不稳定。
A.医用外科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
C.石墨烯口罩 D.纳米铜口罩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烯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②抗菌性强是石墨烯口罩的优点之一。   
【答案】(1)石墨烯、纳米铜
(2)不同种类口罩中石墨烯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高
(3)A
(4)对;对
【知识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制作口罩的新型材料有石墨烯、纳米铜。
(2)由图1可知,不同种类口罩中石墨烯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高。
(3)过滤效率进行方差计算,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由表1数据可知,医用外科口罩方差最大,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不稳定。
(4)①石墨烯为碳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正确;
②抗菌性强是石墨烯口罩的优点之一 ,正确。
【分析】(1)根据石墨烯、纳米铜属于新型材料分析;
(2)根据图1中所给数据及图像变化趋势分析;
(3)根据方差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分析;
(4)根据碳单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石墨烯口罩抗菌性强分析。
四、流程题
30.利用富氧燃烧捕捉技术生产高纯度CO2,处理煤电厂排放的烟气,其主要流程如下图。
(1)为了使煤在富氧锅炉中充分燃烧,采取的措施是   。
(2)能推断出煤中含有硫元素的证据是   。
(3)液化精馏系统中,通过先液化再精馏实现CO2与其他气体的分离,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1)煤磨成粉,使用富氧空气
(2)脱硫塔中生成了H2SO4,且富氧空气中不含有硫元素
(3)物理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使煤在富氧锅炉中充分燃烧,可将煤磨成粉,增大接触面积或使用富氧空气,提高氧气浓度等措施。
(2)脱硫塔中生成了H2SO4,且富氧空气中不含有硫元素,由此可推断出煤中含有硫元素。
(3)液化精馏系统中,通过先液化再精馏实现CO2与其他气体的分离,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分析】(1)根据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和增大氧气浓度可使燃烧更充分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31.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2Cu + 2H2SO4 + O22CuSO4 + 2H2O;②流程中各步反应所加试剂均过量。
(1)反应池I中,Zn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Cu不能的原因是   。
(2)反应池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CuSO4 = ZnSO4 + Cu,   。
(3)反应池III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   。
【答案】(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
(2)Zn + H2SO4 = ZnSO4 + H2↑
(3)除去过量的Zn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所以反应池I中,Zn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Cu不能。
(2)溶液A中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锌,反应池II中加入物质B为锌,发生的反应为锌与硫酸铜和锌与硫酸的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3) 反应池II中固体为铜和锌,反应池III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锌。
【分析】根据回收铜的原理为:铜与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锌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铜,结合各步反应所加入物质的用量分析解答。
五、实验题
32.实验室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
(3)配制好的溶液要装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在图示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
【答案】(1)3
(2)①⑤④③②
(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为 50g×6%=3g。
(2)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图示中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①⑤④③② 。
(3)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上要标明溶液名称及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图示中标签内容为。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分析;
(3)根据试剂瓶标签需标明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3.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由此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2)由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对比,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分析】(1)根据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分析;
(2)根据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燃烧和不接触氧气不燃烧的实验对比分析。
3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为: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
(3)B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答案】(1)Fe+CuSO4= Cu+FeSO4
(2)天平指针始终不发生偏转
(3)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没有被称量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 (1)A中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Cu+FeSO4 。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反应前后称量质量,通过质量不变完成,则A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为: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天平指针始终不发生偏转 。
(3)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没有被称量,所以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铁与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2)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除反应的现象外还需观察天平平衡情况分析;
(3)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5.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A是“大象牙膏”趣味实验,现象为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盐酸液面应位于   (填“a”或“b”)处。
(3)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
(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   。
【答案】(1)2H2O22H2O+O2↑
(2)a
(3)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4)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盐酸液面应位于a处。
(3)C实验②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观察到的现象是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
(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需先排除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然后再通过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证明,①、②处可分别放置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需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3)根据碳酸不稳定分析;
(4)根据要验证CO2能与H2O反应,需先排除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然后再通过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证明分析。
36.用如图装置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实验A可得出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能证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Cu+2AgNO3=2Ag+Cu(NO3)2
(2)B中有气泡产生,C中无气泡产生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A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此可得出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
(2)由B中铝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C中铜丝不与硫酸反应,可得出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对应实验现象为B中有气泡产生,C中无气泡产生。
【分析】(1)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或能否与酸反应可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六、填空题
37.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碳酸钙/CaCO3;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A中发生的是氢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2HCl = CaCl2+2H2O。
(2)B中产生白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分析。
七、科学探究题
3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
实验1: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① ②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能实现将盐酸极其缓慢地加入到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并通过磁力搅拌,使溶液迅速扩散。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预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
用延时摄影技术将1h的实验过程压缩到34s,使短时间内看到快速连续的变化,按时间顺序连续记录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现象,结果如下: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起始 呈红色 呈浅粉色
阶段①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无气泡产生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阶段② 溶液颜色继续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不断产生气泡
阶段③ 不断产生气泡 没有新气泡产生
阶段④ 没有新的气泡产生 ——
(1)【解释与结论】
实验1中②的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由起始现象可知,Na2CO3溶液显   性。
(3)实验2中,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对比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阶段①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反思与评价】
实验1能否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回答“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   。
(6)通过本实验,你对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新的认识是   。
【答案】(1)CO2 + Ca(OH)2 =CaCO3↓+ H2O
(2)碱
(3)NaHCO3 + HCl=NaCl + H2O + CO2↑
(4)Na2CO3 + HCl=NaHCO3 + NaCl
(5)不能,二氧化碳可能是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6)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CO2与石灰水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 H2O 。
(2)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由起始现象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
(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
(4) 阶段①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无气泡产生 ,说明并未生成二氧化碳,则为Na2CO3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和NaCl,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
(5)二氧化碳可能是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实验1不能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
(6)由本实验探究过程可知,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2)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3)根据 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和 NaCl 分析;
(5)根据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6)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分析。
八、计算题
39.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材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反应原理为:3Mg + B2O32B + 3MgO。若制得22 kg B,计算参加反应的B2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设参加反应的B2O3质量为 x,
x=70g,
答:参加反应的B2O3质量为70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生成的B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B和 B2O3 质量关系计算出反应B2O3 的质量分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18·岳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Al C.O D.Fe
2.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
A.Zn B.Fe C.Ca D.K
3.(2018·西城模拟)铝片能压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抗腐蚀性
4.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纯碱 D.乙醇
5.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 B.S C.Cl D.Mg
6.(2018·石景山模拟)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2H C.2H2 D.2H2O
7.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铁丝 B.甲烷 C.红磷 D.木炭
8.(2021·宝山模拟)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O2 B.CaCO3 C.H2CO3 D.CH4
9.镓作为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电子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广泛。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镓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0.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不易溶于水 B.能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大 D.无色无味
11.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1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A.水 B.盐酸 C.NaOH溶液 D.食盐水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生石灰 CaO B.熟石灰 CaCO3
C.硫酸钠 Na2SO4 D.氯化铜 CuCl2
15.氯化胆碱(C5H14ClNO)可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剂,帮助提高作物的产量。组成C5H14ClNO的元素种类为(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7.(2023·肇东模拟)下列方法能区分二氧化碳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倒入相同体积的水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Fe+2O2=Fe3O4 B.CO2+NaOH=Na2CO3+H2O
C.C+O2CO2 D.2Fe+6HCl=2FeCl3+3H2↑
19.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适宜在微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  )
植物 杜鹃 文竹 百合 仙人掌
适宜的pH范围 5.0~6.8 6.0~7.0 5.0~6.0 7.0~8.0
A.杜鹃 B.文竹 C.百合 D.仙人掌
20.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2SO4 B.NH4HCO3 C.NH4NO3 D.Ca3(PO4)2
21.不同温度下K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4.0 37.0 40.0 42.6 45.5
A.4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
B.将20℃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将5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2.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热量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C.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 D.酒精燃烧放出热量
23.下列两个关于水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B.实验1,变化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实验1,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D.实验2,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24.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是H2O2
B.C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1
C.两种生成物均为单质
D.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3
25.利用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注射器气密性应良好
B.最终注射器内水面高度接近a
C.该实验铁粉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二、填空题
26.爆竹中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粉(S)、木炭粉(C)、硝酸钾(KNO3)等。
(1)下列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____(填序号)。
A. B. C.
(2)火药的主要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27.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
(1)某水样检测出含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____(填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为使水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可加入絮凝剂,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3)新标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的pH范围,测定水样酸碱度—pH,可选用   。
28.如图是电子节能灯的结构图。
(1)节能灯各部件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任写一种)。
(2)灯管内充入氩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氩气的性质是   。
(3)铁是重要的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科普阅读题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口罩具有阻挡有害气体、粉尘、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
制作口罩的材料主要包括织物、熔喷布、无纺布等传统材料,以及石墨烯、纳米铜等新型材料。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是衡量口罩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不同种类的口罩(由同一厂家提供同生产批次各10个口罩作为样品),检测其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检测结果如图1。对每种口罩的10个样品的过滤效率进行方差计算,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种类口罩过滤效率方差计算结果
口罩 类型 外科 口罩 医用防护 口罩 石墨烯 口罩 纳米铜 口罩
方差 0.007245 0.006827 0.001744 0.003072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均符合国家标准。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多功能纳米材料,其结构如图2。石墨烯制成的口罩抗菌性更强、透气性更好、使用时间更长,被广泛关注。
人们应根据场合、用途选择适宜的口罩,在合理防护的同时避免过度防护。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罩的新型材料有   。
(2)对比图1中不同种类口罩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由表1数据可知,____(填序号)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不稳定。
A.医用外科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
C.石墨烯口罩 D.纳米铜口罩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烯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②抗菌性强是石墨烯口罩的优点之一。   
四、流程题
30.利用富氧燃烧捕捉技术生产高纯度CO2,处理煤电厂排放的烟气,其主要流程如下图。
(1)为了使煤在富氧锅炉中充分燃烧,采取的措施是   。
(2)能推断出煤中含有硫元素的证据是   。
(3)液化精馏系统中,通过先液化再精馏实现CO2与其他气体的分离,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1.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2Cu + 2H2SO4 + O22CuSO4 + 2H2O;②流程中各步反应所加试剂均过量。
(1)反应池I中,Zn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Cu不能的原因是   。
(2)反应池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CuSO4 = ZnSO4 + Cu,   。
(3)反应池III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   。
五、实验题
32.实验室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
(3)配制好的溶液要装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在图示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
33.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
3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为: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
(3)B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35.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A是“大象牙膏”趣味实验,现象为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盐酸液面应位于   (填“a”或“b”)处。
(3)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
(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   。
36.用如图装置验证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实验A可得出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能证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实验现象是    。
六、填空题
37.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七、科学探究题
3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
实验1: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① ②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能实现将盐酸极其缓慢地加入到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并通过磁力搅拌,使溶液迅速扩散。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预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
用延时摄影技术将1h的实验过程压缩到34s,使短时间内看到快速连续的变化,按时间顺序连续记录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现象,结果如下: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起始 呈红色 呈浅粉色
阶段①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无气泡产生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阶段② 溶液颜色继续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不断产生气泡
阶段③ 不断产生气泡 没有新气泡产生
阶段④ 没有新的气泡产生 ——
(1)【解释与结论】
实验1中②的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由起始现象可知,Na2CO3溶液显   性。
(3)实验2中,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对比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阶段①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反思与评价】
实验1能否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回答“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   。
(6)通过本实验,你对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新的认识是   。
八、计算题
39.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材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反应原理为:3Mg + B2O32B + 3MgO。若制得22 kg B,计算参加反应的B2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解答】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回答。
2.【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人体缺锌会引起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不符合题意;
B、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符合题意;
D、人体缺钾易患肌无力、厌食、恶心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所给各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铝片能压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4.【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蒸馏水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纯碱为碳酸钠,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乙醇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5.【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A、N为氮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S为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Cl为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Mg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名称带“气”“石”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H2可表示1个氢分子,A不符合题意;
B、2H可表示2个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C符合题意;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符合题意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铁、甲烷、红磷、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CO2属于无机物中的化合物、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CaCO3属于无机物中的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H2CO3属于无机物中的酸,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选择。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的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归为无机物。
9.【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镓原子序数是31,不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为 Ga,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的质子数=原子序数=31,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单位为“1”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分析;
C、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汉字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不易溶于水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能支持燃烧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密度比空气的大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无色无味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1.【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C、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D、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铁锈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不溶于水,水不能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B、铁锈成分能与盐酸反应,可用盐酸除铁锈,符合题意;
C、铁锈成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D、铁锈成分不与食盐水反应,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不与碱和盐反应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符合题意;
C、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铜化学式为CuCl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结合化合物化学式书写规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 组成C5H14ClNO的元素种类有碳、氢、氯、氮、氧五种,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使油隔离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离氧气达到灭火原理,不符合题意;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以防止发生触电,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B、根据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分析;
C、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电器着火要防止发生触电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空气都没有气味,闻气味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空气都没有颜色,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不符合题意;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的为二氧化碳,木条继续燃烧的为空气,能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空气不易溶于水,倒入相同体积的水,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18.【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铁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不符合题意;
C、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反应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19.【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微碱性土壤pH稍大于7,杜鹃适宜土壤pH<7 ,不符合题意;
B、文竹适宜土壤pH<7 ,不符合题意;
C、百合适宜土壤pH<7 ,不符合题意;
D、仙人掌适宜土壤pH>7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碱性土壤pH>7,结合所给植物适宜土壤pH范围分析。
20.【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K2SO4中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NH4HCO3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 ,不符合题意;
C、NH4NO3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植物所需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21.【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克,则140g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20℃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将5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克,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固体有剩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溶解度对应饱和溶液质量为100g+溶解度分析;
B、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变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仍是饱和溶液分析;
D、根据固体不能全部溶解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22.【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
D、根据燃烧放热分析。
23.【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电解水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由电解水的方程式2H2O2H2↑ +O2↑可知 ,变化后分子总数增加,符合题意;
C、电解水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是物理变化,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均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电解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析;
B、根据电解水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D、根据水蒸发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4.【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B是H2O,不符合题意;
B、C化学式为C2H6O,其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4:16=3:2 ,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C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6O+3O2,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B的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
25.【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测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所用注射器气密性应良好,不符合题意;
B、最终注射器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注射器中有水进入,进入水的体积约为注射器中气枪格的五分之一,水面高度接近a,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铁粉用量不足会使氧气不能完全消耗,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分析。
26.【答案】(1)A
(2)硝酸钾/KNO3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A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A正确;B为禁止吸烟标志,B错误;C为禁止烟火标志,C错误。
(2)火药的主要成分中硫、碳属于单质,硝酸钾属于化合物。
【分析】(1)根据所给各图标的名称分析;
(2)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
27.【答案】(1)D
(2)过滤
(3)pH试纸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1)某水样检测出含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元素;
(2)净化水时可加入絮凝剂,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3)测定水样酸碱度—pH,可选用 pH试纸。
【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所给成分为元素分析;
(2)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3)根据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分析。
28.【答案】(1)铁灯头/铜线圈
(2)化学性质不活泼
(3)3CO+Fe2O32Fe+3CO2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节能灯各部件所用材料中铁灯头、铜线圈属于金属材料。
(2)灯管内充入氩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3)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2)根据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29.【答案】(1)石墨烯、纳米铜
(2)不同种类口罩中石墨烯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高
(3)A
(4)对;对
【知识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制作口罩的新型材料有石墨烯、纳米铜。
(2)由图1可知,不同种类口罩中石墨烯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高。
(3)过滤效率进行方差计算,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由表1数据可知,医用外科口罩方差最大,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不稳定。
(4)①石墨烯为碳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正确;
②抗菌性强是石墨烯口罩的优点之一 ,正确。
【分析】(1)根据石墨烯、纳米铜属于新型材料分析;
(2)根据图1中所给数据及图像变化趋势分析;
(3)根据方差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分析;
(4)根据碳单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石墨烯口罩抗菌性强分析。
30.【答案】(1)煤磨成粉,使用富氧空气
(2)脱硫塔中生成了H2SO4,且富氧空气中不含有硫元素
(3)物理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使煤在富氧锅炉中充分燃烧,可将煤磨成粉,增大接触面积或使用富氧空气,提高氧气浓度等措施。
(2)脱硫塔中生成了H2SO4,且富氧空气中不含有硫元素,由此可推断出煤中含有硫元素。
(3)液化精馏系统中,通过先液化再精馏实现CO2与其他气体的分离,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分析】(1)根据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和增大氧气浓度可使燃烧更充分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31.【答案】(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
(2)Zn + H2SO4 = ZnSO4 + H2↑
(3)除去过量的Zn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所以反应池I中,Zn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Cu不能。
(2)溶液A中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锌,反应池II中加入物质B为锌,发生的反应为锌与硫酸铜和锌与硫酸的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3) 反应池II中固体为铜和锌,反应池III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锌。
【分析】根据回收铜的原理为:铜与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锌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铜,结合各步反应所加入物质的用量分析解答。
32.【答案】(1)3
(2)①⑤④③②
(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为 50g×6%=3g。
(2)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图示中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①⑤④③② 。
(3)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上要标明溶液名称及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图示中标签内容为。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分析;
(3)根据试剂瓶标签需标明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3.【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由此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2)由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对比,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分析】(1)根据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分析;
(2)根据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燃烧和不接触氧气不燃烧的实验对比分析。
34.【答案】(1)Fe+CuSO4= Cu+FeSO4
(2)天平指针始终不发生偏转
(3)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没有被称量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 (1)A中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Cu+FeSO4 。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反应前后称量质量,通过质量不变完成,则A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为: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天平指针始终不发生偏转 。
(3)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没有被称量,所以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铁与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2)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除反应的现象外还需观察天平平衡情况分析;
(3)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5.【答案】(1)2H2O22H2O+O2↑
(2)a
(3)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4)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盐酸液面应位于a处。
(3)C实验②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观察到的现象是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
(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需先排除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然后再通过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证明,①、②处可分别放置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需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3)根据碳酸不稳定分析;
(4)根据要验证CO2能与H2O反应,需先排除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然后再通过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证明分析。
36.【答案】(1)Cu+2AgNO3=2Ag+Cu(NO3)2
(2)B中有气泡产生,C中无气泡产生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A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由此可得出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
(2)由B中铝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C中铜丝不与硫酸反应,可得出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对应实验现象为B中有气泡产生,C中无气泡产生。
【分析】(1)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或能否与酸反应可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37.【答案】(1)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碳酸钙/CaCO3;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A中发生的是氢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2HCl = CaCl2+2H2O。
(2)B中产生白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分析。
38.【答案】(1)CO2 + Ca(OH)2 =CaCO3↓+ H2O
(2)碱
(3)NaHCO3 + HCl=NaCl + H2O + CO2↑
(4)Na2CO3 + HCl=NaHCO3 + NaCl
(5)不能,二氧化碳可能是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6)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CO2与石灰水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 H2O 。
(2)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由起始现象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
(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
(4) 阶段①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无气泡产生 ,说明并未生成二氧化碳,则为Na2CO3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和NaCl,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
(5)二氧化碳可能是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实验1不能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
(6)由本实验探究过程可知,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阶段进行的。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2)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3)根据 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和 NaCl 分析;
(5)根据未完全反应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6)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分析。
39.【答案】设参加反应的B2O3质量为 x,
x=70g,
答:参加反应的B2O3质量为70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生成的B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B和 B2O3 质量关系计算出反应B2O3 的质量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作业设计(答案)

下一篇:第十一章 三角形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3_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