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阳第八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分)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  )
A.发现和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或假设
C.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交流合作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音调不变,速度变快
B.冬天洗澡水的温度是70℃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实验室利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酒精的沸点是78℃)
3.(2分)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  )
A.音调低 B.音调高 C.响度小 D.响度大
4.(2分)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  )
A.甲发声体振动快
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
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
5.(2分)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  )
A.10.88秒 B.10.59秒 C.10.30秒 D.10.18秒
6.(2分)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丙与图丁
B.音调相同的有图甲、图乙与图丙
C.图甲与图乙响度和音调都相同,音色不相同
D.图丙与图丁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
7.(2分)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蒸发吸热 D.熔化吸热
8.(2分)如图,塑料草莓是由3D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变成液浆,再由喷头喷出固化而成。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熔化后汽化
9.(2分)铺设柏油马路时,把液态的沥青铺在地面上,发现它将由软变硬最终变为固态
的是(  )
A. B.
C. D.
10.(2分)如图所示,大烧杯甲和小试管乙中均盛有适量的液体,用酒精灯给大烧杯加热(通常情况下几种液体的沸点见下表)(  )
液体 醋 酒精 煤油 花生油
沸点/℃ 60 78 180 335
A.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醋
B.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花生油
C.甲烧杯中装酒精,乙试管中也装酒精
D.甲烧杯中装醋,乙试管中装酒精
11.(2分)星期天,小华在家煮食物,当水烧开时,于是将食物倒入高压锅后,还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  )
A. B.
C. D.
12.(2分)如图,超声波测速仪A,向远离自己而去的汽车B发出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脉冲,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248m
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脉冲,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250m
C.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是4.3s
D.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是5.3s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3.(5分)某昆虫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声音。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    (填单位),它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4.(5分)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或“无规则的”)。
(2)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    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
15.(3分)如图所示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他们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选填“空气柱”或“水和瓶”)振动发声的。若用大小相同的力吹这些玻璃瓶,最右边的瓶子发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最    。
16.(7分)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和    。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为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图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17.(2分)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及时吃掉,为了防止其“蔫”掉,人们会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   来减慢蒸发的。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常会放一桶水,这是利用水结冰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来防止蔬菜被冻坏的。
18.(3分)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   出现,这表明用    (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    (填“上升”或“下降”)。
19.(2分)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20.(2分)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时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汽车行驶的路程    米,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米。
21.(1分)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把不准确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0℃时,当实际温度为100℃时,它的示数为95℃.当实际温度为   ℃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值。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22.(7分)如图所示,小华用钢尺做“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实验。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    。
(2)实验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再次拨动   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   。
(3)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   。
(4)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   不同。
(5)以上实验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下列实验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填字母)。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23.(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材料 ①衣服 ②报纸 ③平装书 ④塑料袋 ⑤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小”或“大”)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填表格中材料前的序号)。
(3)仔细分析可知相对粗糙的材料比相对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猜想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选填“强”或“弱”)。
(4)如果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24.(13分)小明和小华都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前安装仪器时,放石棉网的铁圈与挂温度计的铁夹安装先后顺序是    (填选项)。
A.先安装铁圈,后安装铁夹
B.先安装铁夹,后安装铁圈
(2)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是78℃);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3)小华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图    (选填“2”或“3”)是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内的主要成份为    (选填“水蒸气”、“空气”或“小液滴”)。
(4)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两位同学所用水的质量关系ma   mb(选填“>”、“<”或“=”);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6)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7)将开水倒入烧瓶,如图(5)所示,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5.(13分)暑假时,小明在玻璃杯中倒入热水,不一会儿发现玻璃杯内侧水面上方出现了小水珠。他很好奇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于是他与小华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常温水,过一会儿,根据此现象小明提出以下猜想:
A.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杯子液化形成的
B.小水珠是由于甲杯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常温水杯口没有小水珠是因为其水面上方没有水蒸气
小华认为根据观察到现象,猜想A明显是错误的。写出小华判断的依据(用题干中的信息进行表述):   。
(2)为了验证猜想B,小华找了一张透明的保鲜膜分别盖在两玻璃杯口,并用橡皮筋使杯口密封。过一会儿他就发现盖在甲杯口的保鲜膜上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在保鲜膜的    (选填“内”或“外”)侧,这一现象说明小水珠是    (选填“玻璃杯”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
(3)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B,小明取下甲杯口潮湿的保鲜膜,将一张干燥的保鲜膜再次盖在甲杯口,过一会儿取下盖在甲杯口的保鲜膜,发现保鲜膜两面均    (选填“有”或“无”)小水珠,这是因为此时保鲜膜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甲杯中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    (选填“难以”或“容易”)液化,这一实验间接地说明    能使水蒸气液化。
(4)在此基础上,小华准备了两只袋子,袋子A内装有开水,为了验证猜想C,应在乙杯保鲜膜上放上袋子    (选填“A”或“B”),过一会儿观察保鲜膜的    (选填“内”或“外”)侧有无小水珠。若保鲜膜的表面    (选填“有”或“无”)小水珠,则说明猜想C是错误的。
(5)小华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装有冰的袋子B的表面也有许多小水珠,她认为这一定是因为    (选题“冰袋B内”或“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袋子B表面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细心的小明指出:刚从冰箱内拿出出现了装有冰的袋子B时,袋子表面就有一些“白霜”。因此袋子B表面的小水珠是由袋子表面的“白霜”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6.(8分)某小组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将试管中的冰和蜡放在烧杯中的水里加热的好处是    。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从加热到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根据加热冰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3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冰熔化用了    分钟。若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4)图5、6是某同学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盐后,每隔一定时间,对盐水的物态和盐水的温度所作的记录
从图5中可知此盐水的凝固点为    ℃,由此证明了在雪上撒盐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6所示,在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八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分)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  )
A.发现和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或假设
C.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交流合作
【答案】C
【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可知、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C。
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音调不变,速度变快
B.冬天洗澡水的温度是70℃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实验室利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酒精的沸点是78℃)
【答案】A
【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度,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体温略高;
(3)真空不能传声;
(4)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需要高于100℃。
【解答】解: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速度变快;
B、正常人的体温为36~37℃,但不会高达70℃;
C、真空不能传声;
D、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故选:A。
3.(2分)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  )
A.音调低 B.音调高 C.响度小 D.响度大
【答案】B
【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指声音的高低,要求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B。
4.(2分)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  )
A.甲发声体振动快
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
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
【答案】C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响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分贝作为单位来进行比较。分贝数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响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
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一是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二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
A、甲发声体振动快,故与响度无关;
B、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可能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乙距离声源远;
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但甲的振幅非常大也是有可能的;
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但不能说一定大;
故选:C。
5.(2分)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  )
A.10.88秒 B.10.59秒 C.10.30秒 D.10.18秒
【答案】C
【分析】要知道运动员和发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是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少记了一些时间。
【解答】解: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0.29s,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
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4.29s。所以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10.59s﹣0.29s=10.30s。
故选:C。
6.(2分)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丙与图丁
B.音调相同的有图甲、图乙与图丙
C.图甲与图乙响度和音调都相同,音色不相同
D.图丙与图丁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
【答案】C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A、由图知,甲、乙,所以响度相同,响度最小;
B、由图知、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都有2个波峰和2个波谷),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乙、丁;
C、图甲与图乙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则音色不相同;
D、由图知,响度不同,音调相同。
故选:C。
7.(2分)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蒸发吸热 D.熔化吸热
【答案】C
【分析】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
【解答】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具有致冷的作用,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
故选:C。
8.(2分)如图,塑料草莓是由3D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变成液浆,再由喷头喷出固化而成。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熔化后汽化
【答案】C
【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塑料草莓是由3D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浆,是熔化过程,是凝固过程。
故选:C。
9.(2分)铺设柏油马路时,把液态的沥青铺在地面上,发现它将由软变硬最终变为固态
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解答】解:沥青属于非晶体;
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故选:D。
10.(2分)如图所示,大烧杯甲和小试管乙中均盛有适量的液体,用酒精灯给大烧杯加热(通常情况下几种液体的沸点见下表)(  )
液体 醋 酒精 煤油 花生油
沸点/℃ 60 78 180 335
A.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醋
B.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花生油
C.甲烧杯中装酒精,乙试管中也装酒精
D.甲烧杯中装醋,乙试管中装酒精
【答案】A
【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水沸腾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若能使液体均沸腾,
A、若甲烧杯中装煤油,由于醋的沸点低于煤油的沸点;
B、若甲烧杯中装煤油,由于花生油的沸点高于煤油的沸点;
C、若甲烧杯中装酒精,由于物质沸点相同,故C错误;
D、若甲烧杯中装醋,由于酒精的沸点高于醋的沸点;
故选:A。
11.(2分)星期天,小华在家煮食物,当水烧开时,于是将食物倒入高压锅后,还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小华加水前水已经沸腾,所以水的温度不变。当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时,水的温度瞬间降低,然后吸收热量逐渐升高,高压锅内的气压大,沸点升高,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
【解答】解: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锅内水的温度降低,水吸热温度上升,沸点升高,加入冷水后锅内水温会突然下降而不是缓慢下降,由于水的质量变多,而且升温比之前慢,B正确;
故选:B。
12.(2分)如图,超声波测速仪A,向远离自己而去的汽车B发出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脉冲,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248m
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脉冲,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250m
C.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是4.3s
D.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是5.3s
【答案】D
【分析】(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1.4s到达了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从测速仪到达汽车所用时间为×1.4s的时间;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汽车距测速仪与汽车的距离;
(2)同理,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测速仪到达汽车所用时间为×3.0s的时间;知道发出两次脉冲波的间隔为4.5s,故汽车接收到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是4.5s﹣。
【解答】解:(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B处返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t1=×1.4s=8.7s,
由v=得,汽车B距测速仪:s1=v声t3=340m/s×0.7s=23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B处返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t5=×5.0s=1.4s;
汽车B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t′=Δt﹣+=4.4s﹣0.7s+5.5s=5.4s。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3.(5分)某昆虫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5 Hz,人类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声音。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  dB (填单位),它显示了噪声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5;不能;超声波;dB;响度。
【分析】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数(dB)来表示,表示声音响度的等级。
【解答】解:某昆虫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超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图中读数为35 dB。
故答案为:6;不能;dB。
14.(5分)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b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无规则的 (选填“规则的”或“无规则的”)。
(2)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  噪声 (选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
【答案】(1)b;无规则的;(2)噪声;声源;信息。
【分析】(1)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2)从环保的角度来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杂乱、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别针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接收三个方面;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1)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结合声音的波形图可知,声音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图;
(2)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她们喜欢听的,所以是乐音,所以是噪声。
跳舞大妈们现在都戴上了无线耳机,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的。
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1)b;无规则的;声源。
15.(3分)如图所示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他们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水和瓶 (选填“空气柱”或“水和瓶”)振动发声的。若用大小相同的力吹这些玻璃瓶,最右边的瓶子发出声音的  音调 (填声音的特性)最  低 。
【答案】水和瓶;音调;低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击瓶子,是瓶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声;吹瓶子时,是空气柱在振动,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如图甲所示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是由水和瓶振动发声的;
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瓶内的空气柱振动,音调最高,音调最低。
故答案为:水和瓶;音调;低。
16.(7分)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8 ℃,乙的示数为  ﹣3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图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36.5 ℃。
【答案】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8;﹣3;不能;36.5。
【分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和液柱到达的位置,可读取温度值,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体温计内有特殊构造,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
【解答】解: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
如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为8℃,示数为﹣6℃;
体温计内有特殊构造,直管内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6.2℃。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量程;8;﹣3;36.7。
17.(2分)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及时吃掉,为了防止其“蔫”掉,人们会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 降低温度 来减慢蒸发的。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常会放一桶水,这是利用水结冰时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来防止蔬菜被冻坏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液体的表面积。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凝固放热。
【解答】解: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是通过降低液体温度来减慢蒸发的。
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常放几桶水,水放出热量变成冰,凝固放出热量,防止菜冻坏。
故答案为:降低液体温度;放热。
18.(3分)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 液态乙醚 出现,这表明用  压缩体积 (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液态乙醚;压缩体积;上升。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解答】解:(1)取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入适量液态乙醚,向外拉活塞,这是一个汽化现象,又会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
(2)液化放热,所以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故答案为:液态乙醚;压缩体积。
19.(2分)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答案】不会;0。
【分析】晶体熔化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熔化。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解答】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
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5℃。
故答案为:不会;0。
20.(2分)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时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汽车行驶的路程  12 米,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130 米。
【答案】12;130。
【分析】(1)利用s=vt求汽车0.8s经过的路程;
(2)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5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0.8s,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听到回声处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与汽车行驶的距离之差的一半,可得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至高山的距离。
【解答】解:由得
(1)从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1=v车t车=15m/s×0.3s=12m;
(2)声音0.8s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6.8s=272m,
则汽车距山崖的距离s===130m,
故答案为:12;130。
21.(1分)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把不准确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0℃时,当实际温度为100℃时,它的示数为95℃.当实际温度为 50 ℃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值。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根据它和标准温度计的比较,可以计算出这支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也就是分度值,然后利用新的分度值导出实际温度与任意温度的关系。
【解答】解:这支温度计用95﹣5=90格表示实际的100℃,因此该温度计一格表示的温度值为100℃÷90=℃。
设实际温度为t时,这支温度计显示t,再次表示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解的t=50℃。
故答案为:50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22.(7分)如图所示,小华用钢尺做“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实验。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  频率 。
(2)实验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再次拨动 幅度(或振幅) 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慢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低 。说明: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
(3)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 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 。
(4)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 音色 不同。
(5)以上实验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下列实验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A (填字母)。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答案】(1)频率(或快慢);(2)幅度(或振幅);慢;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3)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4)音色;(5)控制变量法;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4)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控制了振幅不变,是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
【解答】解:(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听它发出的声音;
(2)实验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振动越慢,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振动的频率很低,是次声波,但却听不到声音。
(4)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音色不同。
(5)以上实验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这是转换放大法、粗细,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频率(或快慢);(2)幅度(或振幅);慢;低;(3)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4)音色;A。
23.(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材料 ①衣服 ②报纸 ③平装书 ④塑料袋 ⑤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小 (选填“小”或“大”)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⑤①②③④ (填表格中材料前的序号)。
(3)仔细分析可知相对粗糙的材料比相对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好 (选填“好”或“差”),猜想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强 (选填“强”或“弱”)。
(4)如果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海绵 (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此题运用了转换法的研究思想,将隔音性能的优劣转化为距离的远近;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解答】解:(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响度越小;
(2)实验中,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越长,反之隔音性能越差,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袜子,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⑤①②③④;
(3)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4)海绵材料隔声性能比报纸好,因为海绵表面粗糙多空;
故答案为:(1)小; (2)⑤①②③④; 强;(4)海绵。
24.(13分)小明和小华都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前安装仪器时,放石棉网的铁圈与挂温度计的铁夹安装先后顺序是  A (填选项)。
A.先安装铁圈,后安装铁夹
B.先安装铁夹,后安装铁圈
(2)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是78℃);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秒表 。
(3)小华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图  2 (选填“2”或“3”)是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内的主要成份为  水蒸气 (选填“水蒸气”、“空气”或“小液滴”)。
(4)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两位同学所用水的质量关系ma > mb(选填“>”、“<”或“=”);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 98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6)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撤去酒精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不能维持沸腾状态 。
(7)将开水倒入烧瓶,如图(5)所示,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A;(2)水银;秒表;(3)a;水蒸气;(4)不变;(5)>;98;小于(6)撤去酒精灯;不能维持沸腾状态;(7)液化;降低。
【分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放石棉网的铁圈;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又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先下后上,也就是从下向上安装;
(2)温度计的原理是:热胀冷缩,被测温度应在该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否则温度计不能工作;在酒精灯火焰不变的情况下,水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时间的长短需要秒表进行测量;
(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4)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本实验加热时间的影响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等;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
(6)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可以撤去酒精灯,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即可得出结论;
(7)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解答】解:(1)安装时,需要从下到上,A符合题意;
(2)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低于水银的沸点是357℃;
实验中,不仅需要温度计测出水温的变化;
(3)图2,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图7,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
此时气泡内的主要成分为水蒸气;
(4)从图4可知,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5)由图像可知,a的温度变化量小,故a的质量较大a>mb;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水的沸点是98℃;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沸点越低;
(6)水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
(7)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导致瓶内气压降低,气压越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
故答案为:(1)A;(2)水银;(3)a;(4)不变;98;不能维持沸腾状态;降低。
25.(13分)暑假时,小明在玻璃杯中倒入热水,不一会儿发现玻璃杯内侧水面上方出现了小水珠。他很好奇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于是他与小华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常温水,过一会儿,根据此现象小明提出以下猜想:
A.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杯子液化形成的
B.小水珠是由于甲杯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常温水杯口没有小水珠是因为其水面上方没有水蒸气
小华认为根据观察到现象,猜想A明显是错误的。写出小华判断的依据(用题干中的信息进行表述): 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杯子不会液化,只会汽化 。
(2)为了验证猜想B,小华找了一张透明的保鲜膜分别盖在两玻璃杯口,并用橡皮筋使杯口密封。过一会儿他就发现盖在甲杯口的保鲜膜上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在保鲜膜的  内 (选填“内”或“外”)侧,这一现象说明小水珠是  玻璃杯 (选填“玻璃杯”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
(3)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B,小明取下甲杯口潮湿的保鲜膜,将一张干燥的保鲜膜再次盖在甲杯口,过一会儿取下盖在甲杯口的保鲜膜,发现保鲜膜两面均  无 (选填“有”或“无”)小水珠,这是因为此时保鲜膜的温度  高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甲杯中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  难以 (选填“难以”或“容易”)液化,这一实验间接地说明  降低温度 能使水蒸气液化。
(4)在此基础上,小华准备了两只袋子,袋子A内装有开水,为了验证猜想C,应在乙杯保鲜膜上放上袋子  B (选填“A”或“B”),过一会儿观察保鲜膜的  内 (选填“内”或“外”)侧有无小水珠。若保鲜膜的表面  有 (选填“有”或“无”)小水珠,则说明猜想C是错误的。
(5)小华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装有冰的袋子B的表面也有许多小水珠,她认为这一定是因为  空气 (选题“冰袋B内”或“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袋子B表面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细心的小明指出:刚从冰箱内拿出出现了装有冰的袋子B时,袋子表面就有一些“白霜”。因此袋子B表面的小水珠是由袋子表面的“白霜”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1)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杯子不会液化,只会汽化;(2)内;玻璃杯;(3)无;高于;难以;降低温度;(4)B;内;有;(5)空气;液化;凝华。
【分析】(1)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2)液化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3)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1)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故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杯子会液化形成小液滴;
(2)热的水蒸气越到冷的保鲜膜会液化,由于杯内是热的水蒸气;
(3)当在保鲜膜的外侧放热水袋,则热的水蒸气越到热的保鲜膜,故保鲜膜的内外表面都无小液滴,即降低温度能使水蒸气液化;
(4)空气中均存在水蒸气,故只要水蒸气越到比自身冷的物体,故应在常温杯子保鲜膜上方放冰袋即B,从而证明猜想C错误;
(5)当装有冰的袋子表面也会有许多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越到温度减低的袋子B液化形成小液滴,会形成小冰晶,即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杯子不会液化,只会汽化;玻璃杯;高于;降低温度;内;有;(5)空气;凝华。
26.(8分)某小组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将试管中的冰和蜡放在烧杯中的水里加热的好处是  使冰和蜡受热均匀 。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52 ℃;从加热到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根据加热冰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3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冰熔化用了  10 分钟。若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4)图5、6是某同学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盐后,每隔一定时间,对盐水的物态和盐水的温度所作的记录
从图5中可知此盐水的凝固点为  ﹣2 ℃,由此证明了在雪上撒盐可以  降低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6所示,在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 变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1)使冰和蜡受热均匀;(2)52;非晶体;(3)10;不会;(4)﹣2;降低;(5)变多。
【分析】(1)采用水浴法加热能使物体受热均匀;
(2)使用温度计在进行读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以及液柱的液面是在零上还是零下;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3)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4)盐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该不变的温度即为凝固点;
(5)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解答】解:(1)将试管中的冰和蜡放在烧杯中的水里加热的好处是使冰和蜡受热均匀;
(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线以上;由表格数据知,继续吸热,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3)由图(3)可知冰从5分钟开始熔化,15min熔化结束;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相同,因此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故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4)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
正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都是0℃,因为对于同种物质,由此可证明在雪上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
(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8℃,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
故答案为:(1)使冰和蜡受热均匀;(2)52;(3)10;(4)﹣2;(5)变多。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第十八章《电功率》检测题(答案)2023-2024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