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期中测试卷(长春)4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小麦磨成面粉 B.自行车轮胎在强光下爆裂
C.用电热壶烧开水 D.木材燃烧成灰烬
2.准确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是推断实验结论的依据。小红同学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做了如下的观察记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火柴梗如图放置约1s后取出,a处最先炭化
B.在火焰上方压一片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C.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
D.蜡烛熄灭的瞬间看到一缕“黑烟”升起
3.《 流浪地球 》 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 70% 的氮气 ( 体积分数 ) 、 20% 以上的氧气、还有 CO2 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属于纯净物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足量的红磷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4.某同学利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宝石绚丽多彩 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原子
B 蔗糖放入水中会“消失” 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C 钢轨连接处应留有空隙 升温原子间间隔会变大
D 在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快 反应时大量的分子或离子同时直接接触
A.A B.B C.C D.D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是因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7.“饭碗”要握在自己手里。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成功不依赖玉米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合成效率,直接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转化为淀粉【(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是化学变化
B.淀粉分子中含有CO2分子
C.该技术比玉米光合作用合成效率高
D.该技术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8.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淘米水浇花
C.使用节水型马桶 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处理废弃药品 B.过滤
C.使用胶头滴管 D.加热液体
10.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单质
B.氢气在点燃时先要验纯
C.“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反应,生成气体
D.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2分)
11.小建用A图装置称取15.2g(1g以下用游码)固体药品,则实际称量的药品质量 15.2g(填“>”或“<”,下同);小康用B图方法量取42mL水,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42mL。
12.小科通过观看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的化学实验视频,知道了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同时生成 气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 (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1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语言,请用化学符号填空或写出化学符号的意义
(1)生石灰 ;
(2)从宏观角度看,在H2、H2O、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从微观角度看,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 ;
(3)2个氢氧根离子 ;
(4)镁的氧化物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4.我国“高分五号”企谱段高光谱卫星,其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是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图中x= ;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第 周期。
15.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包装食品时为防腐充入氮气,氮气的化学式是 ,而不充入氧气是因为 。
16.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选择填空。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酒精燃烧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氢气具有还原性 。
三、综合题(共1题;每空1分,共6分)
17.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为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X元素的名称是 。
(3)图2中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4)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四、推断题(共1题;每空1分,共4分)
18.已知A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且B和C可以相互转化,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A的名称 。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实验现象 。
(4)反应④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每空1分,共5分)
19.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的水量约是集气瓶气体体积的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冷却至室温时,烧杯中的水几乎不能进入集气瓶,其原因是 。
六、计算题(共1题;第(1)小题1分,其余每空2分,共3分)
20.锰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矿产之一。目前铜仁市已查明锰矿石资源储量约 7.4 亿吨,居亚洲第一、为了测定高锰酸钾样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红称取 10.0 g 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设杂质不含锰,杂质也不参加反应),待完全分解后用排水法得到室温下氧气 0.45 L(室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2g L-1)。请回答:
(1)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求样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步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A. 小麦磨成面粉,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自行车轮胎在强光下爆裂,分子间间隔变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用电热壶烧开水,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木材燃烧成灰烬,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拨:根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来判断,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A. 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如图放置约1s后取出,a处最先炭化,不符合题意;
B. 在火焰上方压一片白瓷板,因蜡烛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则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C.石蜡燃烧会有水生成, 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烟”为白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拨:根据 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熄灭后产生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凝固而成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A. 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利用足量的红磷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人造空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为 ,空气中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为 ,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拨: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发生变化,A项正确;
B.在反应开始前,过氧化氢溶液中就由水存在,因此水的质量不是从0开始,B项错误;
C.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作用下完全反应,过氧化氢的量最终为0,C项错误;
D.在反应开始前,过氧化氢溶液中就由水存在,因此水的质量不是从0开始,且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快,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拨: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氧气的原理与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解答。
5.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 A、有色宝石颜色的成因是由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决定的 ,A答案错误;
B、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散到水分子中间。B答案正确;
C、钢轨连接处留有缝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大。C答案正确;
D、在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快,是因为反应时大量的分子或离子同时直接接触能加快反应的速率。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点拨:A、有色宝石颜色的成因是由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决定的;
B、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分析;
C、根据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分析;
D、根据溶液中有大量的分子或离子存在,在溶液中反应速率快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A、 金刚石和石墨物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可以做保护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CO和CO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本身体积变大,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拨:A、碳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物质结构不同来解答;
B、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来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解答;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决定物质的性质来解答;
D、根据分子的特性来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A、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B、 淀粉由淀粉分子构成,不含CO2分子 ,符合题意;
C、 该技术不依赖玉米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合成效率,直接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转化为淀粉,比玉米光合作用合成效率高 ,不符合题意;
D、该技术不依赖玉米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拨:A、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含该物质的分子,不含其它分子分析;
C、根据该技术的特点分析;
D、根据该技术不依赖玉米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浪费水资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拨:本题考点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隔夜白开水直接倒掉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可以用来浇花或者冲厕所。
9.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A. 处理废弃药品时,需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故错误;
B. 过滤时,需要玻璃板引流,故错误;
C. 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倒放,只能滴管垂直向下,故错误;
D. 加热液体时,先对试管预热,再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倾斜,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手握长柄,故正确;
故答案为:D。
点拨:A、处理废弃药品时,需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加热液体时的操作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A. “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每一种物质都是含有一种元素,都属于单质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点燃时先要验纯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反应,生成物有气体,也有液体,也有固体,故错误,符合题意;
D. 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的反应,推断甲是氧气,所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拨:A、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B、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分析。
C、D、根据甲与碳、磷、硫、氢气、铁反应,推断甲是氧气,再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11.答案:=;<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砝码和固体药品的位置如果放反了,固体药品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15g-0.2g=14.8g,本题没有放反,故填=;小康用B图方法量取42mL水,俯视读数,实际体积小于不正确读数,故填<。
点拨: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以及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根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以及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12.答案:淡蓝;蓝紫;二氧化硫;产生大量白烟;不能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填淡蓝;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蓝紫;
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填二氧化硫;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故填产生大量白烟;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填不能。
点拨:根据硫和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13.答案:(1)CaO
(2)氢元素;2H或2个氢原子
(3)2OH-
(4)MgO
(5)Al2O3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1)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化学式为CaO。
(2)H2、H2O、H2O2中均含有氢元素;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氢原子。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且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氢氧根离子的符号为2OH-。
(4)镁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分别为铝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点拨:(1)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
(2)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
(4)(5)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4.答案:58.69;2;四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故填58.69;
图中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28 2 8 16=2,故填2;
由图可知,镍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所以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第四周期,故填四。
点拨: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的周期数。
15.答案:N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使食品变质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化学式是N2;不充入氧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使食品变质。
点拨: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
16.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等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理性质,故填物理性质。
酒精燃烧时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填化学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发生状态的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性质。
点拨: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7.答案:(1)39.95;16
(2)氯
(3)A
(4)3;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1)图1中氩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2)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X元素的名称是氯。
(3)图2中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
(4)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D,最外层电子数为8。
点拨:(1)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2)根据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分析。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时,就是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样的微粒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18.答案:(1)过氧化氢
(2)
(3)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合理即可)
(4)化合反应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1)由分析可知,A的名称为过氧化氢。
(2)反应③为水转化为氧气的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为氧气转化为水的反应,可为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4)反应④为碳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点拨:根据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推断E 是二氧化碳;
根据A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且B和C可以相互转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水,所以推断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水。
19.答案:(1);将装置内的氧气全部消耗
(2)五分之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几乎不变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文字表达式
解析:(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是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氧气全部消耗。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的水量约是集气瓶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冷却至室温时,烧杯中的水几乎不能进入集气瓶,其原因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几乎不变,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
点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20.答案:(1)+7
(2)解:设样品中KMnO4的质量为x
样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2%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高锰酸钾中钾元素为+1,氧元素为-2,所以样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
点拨:(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2)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5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0(20.0%)
主观题(占比) 40.0(8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0.0%)
主观题(占比) 10(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推断题 1(5.0%) 4.0(8.0%)
填空题 6(30.0%) 22.0(44.0%)
实验探究题 1(5.0%) 5.0(10.0%)
计算题 1(5.0%) 3.0(6.0%)
综合题 1(5.0%) 6.0(12.0%)
单选题 10(50.0%) 10.0(2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0.0%)
2 容易 (15.0%)
3 困难 (5.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蜡烛燃烧实验 1.0(2.0%) 2
2 单质和化合物 1.0(2.0%) 10
3 文字表达式 5.0(10.0%) 19
4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2.0(4.0%) 5,6
5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5.0(10.0%) 12
6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6.0(12.0%) 13
7 保护水资源 1.0(2.0%) 8
8 氧气的化学性质 5.0(10.0%) 10,18
9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3.0(6.0%) 20
10 药品的取用 1.0(2.0%) 9
11 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1.0(2.0%) 10
12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6.0(12.0%) 1,7,16
13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4.0(8.0%) 16
14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9.0(18.0%) 14,17
15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5.0(10.0%) 4,18
16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1.0(2.0%) 10
17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3.0(6.0%) 20
18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6.0(12.0%) 13
19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0(2.0%) 6
20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9.0(18.0%) 14,17
21 空气的组成 1.0(2.0%) 3
22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1.0(2.0%) 7
23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6.0(12.0%) 13
24 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2.0(4.0%) 15
25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3.0(6.0%) 9,11
26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1.0(2.0%) 9
27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5.0(10.0%) 19
28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1.0(2.0%)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