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天门市华斯达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觉察快艇启动的先后是( )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2.(3分)下列体育节比赛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若百米赛跑终点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要稍长
B.同学们高声呼喊“加油”助威,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C.某同学200m赛跑的前半程速度为6m/s,后半程速度为8m/s,则全程平均速度约为6.86m/s
D.在掷实心球比赛中,测量距离时若用力拉紧皮尺,会提高比赛成绩
3.(3分)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程时间中一半跑,另一半时间走;乙在全程的一半内跑,则( )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判断
4.(3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5.(3分)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
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
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
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
6.(3分)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 )
A.等于6m/s B.大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
7.(3分)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 B.乙上升
C.乙下降但比甲慢 D.丙下降但比甲快
8.(3分)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9.(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10.(3分)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1.(3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12.(3分)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17分)
13.(2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行驶了90m,该汽车的速度是 km/h,途径一座大桥,从桥头驶到桥尾共用6min km。
14.(3分)如下图所示是几个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音色相同的是 。
15.(3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一架飞机巡航时沿直线匀速飞行,在10min内飞行的路程是12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千米/时,合 米/秒。
(2)200m长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3km长的山洞,求列车完全在山洞里面行驶的时间?
16.(2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向山崖前进,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时鸣苗,2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汽车距离山崖 m,若听到回声时再一次鸣笛,驾驶员在 s后听到回声。(v声=340m/s)。
17.(2分)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选填“南”或“北”)行驶,高铁列车的速度合 m/s。
18.(2分)《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12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 km。
19.(2分)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1:10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20.(1分)有一段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如果在其左侧敲击一下,在右端理论上能听到 次响声。
三、作图题(3分)
21.(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请在如图所示中画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四、实验题(18分)
22.(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停表指针未超过一圈,每格1s)。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
(3)该次实验中,测得sBC长为 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
(4)对于该实验,马虎同学提出了下列三条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测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算出的速度值会偏小
②将小车拿到B点释放,测出小车从B到C点的时间,就是BC段运动时间
③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AB段的平均速度与BC段的平均速度的和的一半
23.(6分)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下落速度 和 ;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相同时间纸锥下落的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 (选填“A”或“B”)。
24.(6分)(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 而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 越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可以传声。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 弹起(选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 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②研究声音传播条件时,通过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来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五、综合题(共26分)
25.(12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5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25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并在当日15:55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1km的桥梁
求:(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3)若途中火车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面开来一列长990m的货运列车,速度是20m/s
26.(8分)一艘轻巡洋舰,以60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30km处的正在向前航行的战斗舰,轻巡洋舰追了120km才相遇
27.(6分)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A,B两地江水水流速度为v2(v1>v2),求该船从A开到B,再从B开回A全程的平均速度。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天门市华斯达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觉察快艇启动的先后是( )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答案】B
【分析】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水中的声速是1500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解答】解: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水中的声速是1500m/s,所以在距离相同情况下,而鸟与人都在空气中。
故选:B。
2.(3分)下列体育节比赛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若百米赛跑终点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要稍长
B.同学们高声呼喊“加油”助威,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C.某同学200m赛跑的前半程速度为6m/s,后半程速度为8m/s,则全程平均速度约为6.86m/s
D.在掷实心球比赛中,测量距离时若用力拉紧皮尺,会提高比赛成绩
【答案】C
【分析】(1)要知道运动员和发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是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
(2)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
(3)知道全程可知前、后一半路程的大小和速度,根据v=求出前、后一半路程运动的时间,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即为全程平均速度;
(4)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皮卷尺被拉伸后,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解答】解:
A、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由于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故A错误;
B、同学们高声呼喊“加油”助威,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前1=s6===100m,
则前、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4===s,t2===s;
全程的运动时间:t=t1+t2=s+s,
则全程平均速度:v==≈6.86m/s;
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掷实心球成绩时,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
故选:C。
3.(3分)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程时间中一半跑,另一半时间走;乙在全程的一半内跑,则( )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判断
【答案】A
【分析】从题意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分析谁先到达终点,也就是转化为甲、乙两个同学哪一个所用的时间短一些。故设一半的路程为S,则全程的路程为2S,然后把两人到教室的时间用所给的量表示出来,作差比较。
【解答】解:设步行速度与跑步速度分别为v1,v2,
显然v8<v2,总路程为2S,
则甲用时间为:设甲全程时间的一半是t,则:v3t+v2t=2S,
所以甲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化简后为:
乙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则用甲所用的时间减去乙所用的时间,再比较差的大小。即
﹣(+)=<5。
故甲同学先到达终点。
故选:A。
4.(3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此题要注意到河水是流动的,故甲船、乙船、漂浮物都会顺流而下。
【解答】解:两船以相同速度去打捞,以两船速度均为v船、河水流速为v水来比较,可知:
(1)甲船离漂浮物100米,当甲船顺流而下时,故甲船相对漂浮物的速度为v船,追上漂浮物的时间为
(2)乙船逆流而上,故船速实际为v船﹣v水;同时漂浮物要顺流而下,故乙船相对漂浮物的速度为v船,追上漂浮物的时间为
由上可知两船是同时到达。
另解:无论船是顺流还是逆流,船和漂浮物都会随水流一起运动,则漂浮物是静止的,方向相反,运动时间也相同。
故选:C。
5.(3分)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
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
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
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
【答案】C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观察图象,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去分析。
【解答】解:A、从图象可知,甲用了3s,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从图象可知,甲用了3s,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从图象可知,故C正确;
D、从图象可知,故乙车的速度为:v乙===12m/s;
在3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s乙′=v乙 t乙′=12m/s×3s=36m;
由图象可知,在3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s甲=60m;
即: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Δs=s甲﹣s乙′=60m﹣36m=24m,
故D错误。
故选:C。
6.(3分)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 )
A.等于6m/s B.大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在该过程中运动的越来越快,在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最后3s内的平均速度,然后答题。
【解答】解:在最后2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3m/s,
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
速度越来越大,在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因此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
则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小于6m/s;
故选:C。
7.(3分)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 B.乙上升
C.乙下降但比甲慢 D.丙下降但比甲快
【答案】D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1)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
(2)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v甲,故BC不符合题意;
(3)甲看到丙匀速下降,说明丙相对于地速下降丙>v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3分)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答案】A
【分析】(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2)超声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人类是听不到超声波的;
(3)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为噪声。
【解答】解: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不是噪声。
故选:A。
9.(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答案】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一定发出声音,有时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人听不到;
(3)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固体传声的效果最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仍然有回声,只是听不到回声,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故C错误;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有空气,所以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故选:C。
10.(3分)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分析】(1)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医生用听诊器可以听到病人心跳,是利用了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但不会改变心脏的的原有振幅;同时心跳的声音通过听诊器(固体)传到医生耳朵,固体传声速度较快,声音听起来比较明显;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这个声音不属于次声波;
BC、心脏的振幅由心脏本身决定,听诊器只是减小了声音的分散;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故选:D。
11.(3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C
【分析】(1)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
(2)吹瓶口时,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解答】解:AB、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
CD、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故C正确。
故选:C。
12.(3分)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17分)
13.(2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行驶了90m,该汽车的速度是 32.4 km/h,途径一座大桥,从桥头驶到桥尾共用6min 3.24 k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已知路程与行驶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已知速度与行驶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汽车的路程,即为桥长。
【解答】解:汽车的速度v===9m/s=9×4.6km/h=32.4km/h;
根据v=可得
s′=vt′=5m/s×360s=3240m=3.24km;
故答案为:32.4;3.24。
14.(3分)如下图所示是几个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音色相同的是 甲乙丙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丙振动频率大。
乙振幅较小,甲和丙振幅相同。
甲、乙、丙的波形相同。
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15.(3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一架飞机巡航时沿直线匀速飞行,在10min内飞行的路程是12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720 千米/时,合 200 米/秒。
(2)200m长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3km长的山洞,求列车完全在山洞里面行驶的时间?
【答案】(1)720;200;(2)列车完全在山洞里面行驶的时间为140s。
【分析】(1)已知飞机飞行的路程与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飞机的速度;
(2)从车头进入山洞至车尾离开山洞是列车完全通过山洞,列车完全在山洞里的路程是山洞与列车长度之差;已知路程s、列车行驶的速度v,由t=可求出时间。
【解答】解:
(1)飞行时间t=10min=h,飞行的路程s=120km,
飞机的速度v===720km/h=200m/s;
(2)列车完全在山洞里面行驶的路程:s′=L山洞﹣L列车=3000m﹣200m=2800m,
根据v=可知==140s。
故答案为:(1)720;200。
16.(2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向山崖前进,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时鸣苗,2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汽车距离山崖 320 m,若听到回声时再一次鸣笛,驾驶员在 1.8 s后听到回声。(v声=340m/s)。
【答案】320;1.8。
【分析】(1)已知汽车的速度和声音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算出汽车行驶的距离;
已知声音的速度和声音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算出声音行驶的距离;
根据2s=s声+s车算出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
(2)由(1)的分析知再次听到回声过程中仍有s车+s声=2s2,v车t+v声t,两式联立求解。
【解答】解:
(1)v车=72km/h=20m/s,汽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20m/s×2s=4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4s=s声+s车=680m+40m=720m
s=360m;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s′=s﹣s车=360m﹣40m=320m;
(2)由(1)可知再次听到回声过程中仍有
s车′+s声′=2s′=320m×2=640m,
v车t′+v声t′=2s′=640m,
因为v车=20m/s,v声=340m/s
解得t′=1.8s。
故答案为:320;4.8。
17.(2分)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南 (选填“南”或“北”)行驶,高铁列车的速度合 100 m/s。
【答案】南;100。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1m/s=3.6km/h。
【解答】解: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6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普通列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高铁列车的速度合360km/h=360×。
故答案为:南;100。
18.(2分)《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最大速度 (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12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 6 km。
【答案】最大速度;6。
【分析】(1)《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知道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根据v=求出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
【解答】解:
(1)《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小明7点上车,7点12分下车,
由v=可得
s=vt=30km/h×4.2h=6km。
故答案为:最大速度;6。
19.(2分)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1:10 15:2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2:15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已知路程和时间之比,根据v=求出速度之比;再根据路程相等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即可求出时间之比。
【解答】解:
由题知,s甲:s乙=3:4,t甲:t乙=5:10;
所以两物体速度之比为v甲:v乙=:=×=×=15:2;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又因为路程相等时,所以所用时间之比为2:15。
故答案为:15:6; 2:15。
20.(1分)有一段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如果在其左侧敲击一下,在右端理论上能听到 三 次响声。
【答案】三。
【分析】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小。
【解答】解:有一段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如果在其左侧敲击一下、水、空气传来的三次响声。
故答案为:三。
三、作图题(3分)
21.(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请在如图所示中画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答案】
【分析】知道速度和时间,利用s=vt求2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再利用描点法画出图像。
【解答】解:已知v=15m/s
故t=2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vt=15m/s×20s=300m;
同理可求汽车10s、30s行驶的路程分别为150m,利用描点法画出s﹣t图像;
四、实验题(18分)
22.(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停表指针未超过一圈,每格1s)。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 小 (填“大”或“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时间 的误差。
(3)该次实验中,测得sBC长为 40.0 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0.16 m/s。
(4)对于该实验,马虎同学提出了下列三条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 (填写序号)。
①测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算出的速度值会偏小
②将小车拿到B点释放,测出小车从B到C点的时间,就是BC段运动时间
③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AB段的平均速度与BC段的平均速度的和的一半
【答案】(1)v=;(2)小;时间;(3)40.0;0.16;(4)①。
【分析】(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通过速度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2)如果斜坡的坡度太大,小车运动会过快,运动时间过短,给计时带来不便;
(3)由图可读出长度,利用v=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
(4)①测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使所测时间偏大,根据v=可知算出的速度值的变化情况;
②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
③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AC段的路程与AC段的时间之比。
【解答】解:(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所以实验原理是v=;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便于测量时间;
(3)由图可知,测得sBC=40.0cm=0.3m;
小车通过全程的长度:sAC=80.0cm=0.7m,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为5s;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0.16m/s;
(4)①测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根据v=,故①正确;
②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2,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③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AC段的路程与AC段的时间之比。
故选:①。
故答案为:(1)v=;(2)小;(3)40.0;(4)①。
23.(6分)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下落速度 刻度尺 和 秒表 ;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乙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时间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相同时间纸锥下落的 高度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 A (选填“A”或“B”)。
【答案】(1)刻度尺;秒表;(2)乙;时间;高度;(3)A。
【分析】(1)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下落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需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然后采用相同时间比距离,也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
(3)实验中若纸锥下落较快,则时间较难测量;因此可从增加时间等角度去考虑;
【解答】解:(1)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下落速度,根据v=;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2)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以增大下落时间,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A较好。
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时间;(3)A。
24.(6分)(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 振动 而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 响度 越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空气 可以传声。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 会 弹起(选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 不会 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① (填序号)。
①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②研究声音传播条件时,通过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来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首先明确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实验,采用的是转换法,然后对每个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1)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越大;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音叉仍然振动,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4)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①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把物体的振动转换成蜡烛火焰的摆动,采用转换法;
②研究声音传播条件时,通过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采用推理法,故选①。
故答案为:(1)振动;响度;(3)会;(4)①。
五、综合题(共26分)
25.(12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5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25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并在当日15:55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1km的桥梁
求:(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3)若途中火车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面开来一列长990m的货运列车,速度是20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先求出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v=求出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火车通过的总路程,总路程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3)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面前经过的速度是火车速度与货车速度之和,通过的路程是货车的长度,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t=可求出经过的时间。
【解答】解:(1)火车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甲乙=15:55﹣7:25=8h30min=4.5h,
则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甲乙===100km/h。
(2)火车过桥的速度v车=108km/h=108×m/s=30m/s,
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路程:
s总=v车t=30m/s×50s=1500m,
则火车的长度:
s火车=s总﹣s桥=1500m﹣1100m=400m。
(3)由于火车与货车相向行驶,则相对速度:
v=v火车+v货车=25m/s+20m/s=45m/s,
经过的路程是货车的长度,即s=990m;
由v=可得
t′===22s。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400m;
(3)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22s。
26.(8分)一艘轻巡洋舰,以60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30km处的正在向前航行的战斗舰,轻巡洋舰追了120km才相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知道巡洋舰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根据v=求出时间;
(2)求出战斗舰行驶的路程,根据v=求出行驶速度。
【解答】解:巡洋舰的速度v1=60km/h,巡洋舰行驶路程s1=120km,战斗舰行驶路程s3=120km﹣30km=90km;
由v=得:
巡洋舰行驶的时间t===4h。
战斗舰的速度v2===45km/h;
答:战斗舰的速度为45km/h;轻巡洋舰追赶时间为2h。
27.(6分)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A,B两地江水水流速度为v2(v1>v2),求该船从A开到B,再从B开回A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该船从A开到B,再从B开回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分析】设A到B的路程为s,求出船从A到B的速度为:vAB=v1+v2,船从B到A的速度为:vBA=v1﹣v2,
根据速度公式得,船从A到B用的时间为:tAB=,船从B到A用的时间为:tBA=,
该船从A开到B,再从B开回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解答】解:设A到B的路程为s,船从A到B的速度为:vAB=v1+v2,船从B到A的速度为:vBA=v7﹣v2,
根据速度公式得,船从A到B用的时间为:tAB=,船从B到A用的时间为:tBA=,
该船从A开到B,再从B开回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答:该船从A开到B,再从B开回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