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卷
2022.11
九年级化学
命题学校: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说明】1.本次考试范围为:九年级上册1一4单元:教材:人教版。
2.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3.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5.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域内相应位置作答:
如需改动,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全卷共五个大题,含23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一12H一1·0一16N一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大米酿酒
D,玻璃破碎
2、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3、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思
池
A.
添加酒精
B.滴加液体
C.加热固体
D.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4、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0
00
8
鼎
0
氢原子
00
00
00
蛋化剂
碳原子
00
加热
色中湖
8
8
8
翻氧原子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蒸馏水、二氧化碳、空气
B,氮气、氯酸钾、空气
C.氧气、氯化钠溶液、石油
D.氧气、氧化钙、海水
九年级化学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6、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白雾
7、金属傢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绿色
能源等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现代科技的很多高新产业
密不可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3对
Ga
A.镓属于金属元素
被拉
B.镓的原子序数是31
C.镓和铝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族
D.傢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8、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的:“补钙、“补锌”、“补铁”等,在化学中都是指他们的(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0下列方法都可以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它是(
)
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sH20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D.背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大理石可以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上.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了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时变大了
D.碘液能使淀粉变蓝,酒精不能使淀粉变蓝,‘是由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2、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D.分别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13、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志,水+二氧化碳
C.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十硫酸钠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试管内壁附着的CaCO,用稀盐酸除去
D.用肉眼区别盐酸溶液和纯水
九年级化学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