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山东省东营市丁庄中心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无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的是(  )
A.“互联网+”使产业升级换代 B.生产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 D.用化学合成的纤维制成服装
2.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
3.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水结成冰 B.木材加工成课桌 C.铁片生锈 D.石蜡熔化
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量筒 ④烧杯 ⑤燃烧匙 ⑥陶土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
6.化学课上,老师提问:用什么方法区别水和酒精?甲同学走上讲台,先对样品观察比较,后打开瓶塞,去闻两种液体的气味;乙同学又提出,还可以各取少量用燃烧的方法加以区别.针对甲、乙两同学的做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查阅资料、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表达与交流
C.进行实验、设计实验 D.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7.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
C.锥形瓶加热时需垫上陶土网 D.温度计可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8.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人的肉眼无法看见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曝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9.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时应将多余的药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起
D.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10.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11.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12.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化学做出的贡献的是()①地铁的铁轨 ②羽绒服的纤维面料 ③墙壁的涂料 ④酱油,醋调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  )
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了安全,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银白色固体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溶液变红色
C.在锌粒中加入稀盐酸,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15.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前,小明有以下认识和想象.
①化学变化需要还很长时间 ②化学变化只是在燃烧时发生
③化学变化能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物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发光和发热
你认为小明的认识正确的是(  )
A.② B.③ C.①③ D.②④
16.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1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进行预热;⑥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没有物理变化,只有化学变化 D.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19.加热2mL~3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①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②点燃酒精灯 ③加热 ④往试管中加入2mL~3mL蒸馏水
⑤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A.④⑤①②③ B.①④⑤②③ C.②①④③⑤ D.④①②③⑤
2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组成或者结构上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如果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相对于液态水来说就是“新物质”
21.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在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时往往会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B.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一般铺满试管底部即可
C.加热操作时,不能凑近加热仪器直接观察
D.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2~4mL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加入锌粒
23.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B.胶头滴管: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C.酒精灯: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24.科学家已经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到了原子和分子,且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
C.一滴水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在实验室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水分子的存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但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并未发生变化
25.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乙酸乙酯(C4H8O2)
26.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7. 下列实验报告中,有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固体石蜡受热熔化成蜡油 呼出气体使干燥 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蜡烛复燃 水沸腾在试管口出现水雾
解释 石蜡的熔点较低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 白烟具有可燃性 水的沸腾是物理变化
28.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 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 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变大了
D. 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变多了
29.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30.实验基本操作练习时,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下面对实验操作要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装入粉末状药品时,药品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防止药品打破试管底部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朝向有人方向﹣﹣以免加热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将火焰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的燃烧爆炸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加热产生水分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3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酒精易燃烧,①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②酒精在灯芯边汽化,③边燃烧,④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2)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3)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    ; (4)描述酒精用途的有    。
3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汽油易挥发 ②变瘪的乒乓球在水中煮一会儿,又恢复原状 ③灯泡通电能发光 ④石蜡不溶于水 ⑤粮食酿酒 ⑥火药爆炸 ⑦铁铸成铁锅 ⑧碘升华 ⑨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写出常见物质及元素的符号
(1)氧气 (2)二氧化碳 (3)镁
(4)铝 (5)钙
34.用微粒的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观察如图微粒模型,用微粒名称填空。
图a中,一杯水由许许多多的    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1个    和
2个    构成的。
(2)图b中,一瓶氧气是由许许多多的    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2个    构成的。
(3)图a、图c、图d中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是    。
(4)由图d可知,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    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5)由此可知:同种原子既可以两两自相结合成分子,也可以与其他原子构成不同的分子。
35.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一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中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2)如图一中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 (填“正方”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36.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2)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
(3)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
(4)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   ;
(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和 ;
(6)用来收集和贮存气体时需用 ;
(7)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8)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9)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
三、实验探究(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3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做了如下实验: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蜡烛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并有水珠生成,证明石蜡燃烧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分)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端管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可以燃烧,同学们对焰心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氧气不足时,蜡烛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石蜡蒸气遇冷会凝结为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
假设Ⅰ: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假设Ⅱ: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假设Ⅲ: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设计实验方案】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用火柴点燃,
若观察到玻璃管另一端管口有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说明假设    成立;
若观察到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   ,说明假设Ⅱ成立;
若观察到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    ,说明假设Ⅲ成立。
【获得结论】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确定了焰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反思与交流】焰心处之所以会产生一氧化碳,原因是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