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积土成山 D.沙里淘金
2.(3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3分)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数量变多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3分)下列关于“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发红后,应立即插入盛满氧气集气瓶的底部
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工业上使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5.(3分)“天宫二号”使用的冷原子钟精度居于世界最高,制作该冷原子钟应用了铷原子。图1为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图2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1,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B.钾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9
C.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D.钠离子符号为Na+
6.(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来保持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变了
7.(3分)某同学为了研究氮气的性质,需制取一定体积较纯的氮气,他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和K2均处于关闭状态。操作步骤如下:
Ⅰ.用镭射激光笔点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
Ⅱ.燃烧完全后冷却至室温;
Ⅲ.同时打开K1和K2将注射器内的水缓缓推入广口瓶内。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气囊由鼓变瘪,再变鼓
B.红磷的作用是除去氧气,推注射器内的水只是为了吸收P2O5白烟
C.若要收集80mL较纯的氮气,应当把注射器活塞推至20mL刻度处
D.实验后红磷有剩余,表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8.(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足量红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
9.(5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拉瓦锡测定气体b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通过“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下列行为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工厂排放烟尘
C.汽车排放尾气
D.使用新能源汽车
10.(4分)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甲实验的结论是火焰的 温度最高。
(2)乙实验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可以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 性。
(3)丙实验可以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含量的不同。
(4)丁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 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11.(6分)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结合如图1所示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2)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图2是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比实验现象,得出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 。
(4)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便携式制氧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与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供氧
B.根据一定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输出的氧气可作为燃料,用于火箭升空
D.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气泡从水中逸出,使氧气湿润
1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
(1)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查阅资料得知,发生反应的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分析图像 二氧化锰(选填“分析纯”或“纳米”)。
【探究二】验证氧化铜、氧化铁也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并测定分解温度:
实验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反应温度/℃
① 30 无 无 460
② 3 二氧化锰 0.5 248
③ 3.0 氧化铜 0.5 267
④ 3.0 氧化铁 X 290
(3)实验④中X的值应为 。
(4)由上面 (填实验编号)两个实验对比,证明氧化铜也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5)小钟同学和小庞同学交流后认为:只由上述实验不能证明氧化铜、氧化铁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的探究实验是 。
(6)通过探究二,得到的结论有 。
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
B.二氧化锰只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C.催化剂可改变产物的质量
D.三种催化剂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
13.(4分)“化学观念”是一种化学学科素养。
(1)日本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氢原子(如图所示):
①请画出H﹣3原子结构示意图 。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则H﹣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2)已知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M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计算式表示即可)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星火燎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B符合题意;
C、积土成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
D、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一不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读数时,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试管没有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端午粽飘香,向四周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
B、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气体受压后,故选项解释正确。
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温度升高,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故选:C。
4.【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发红后,以使木炭和氧气充分接触。
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再熄灭酒精灯,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D、工业上使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错误;
B.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正确;
C.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钾、铷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竖行,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
D.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根据图3可知,即钠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正确。
故选:A。
6.【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分析判断分子的种类,物质类别等,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解: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72H2O,由此可知: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故B说法错误;
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故C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和方程式的意义可知,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
故选:C。
7.【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反应后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再变瘪。
B、红磷的作用是除去氧气2O5白烟,还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要收集80mL制得较纯净的氮气,其中20mL的水用来占据氧气的空间。
D、足量的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表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故选:D。
8.【分析】A.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B.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过程中钾元素质量不变,据此分析;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能影响生成物的量,据此分析;
D.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成分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钾和氧气,但是刚开始时,即不能产生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大,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图示关系错误;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得到锰酸钾,随着反应进行,故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能影响生成物的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但是最终生成氧气的量相同;
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放热,压强增大,冷却到室温,容器内气压会减小,最终气压不会是0。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
9.【分析】(1)根据洁净的空气是氮气、氧气等组成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进行分析。
(3)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4)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行为进行分析。
【解答】解:(1)洁净的空气是氮气、氧气等组成。
(2)拉瓦锡测定气体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3)通过“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4)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
B.工厂排放烟尘,会污染空气;
C.汽车排放尾气,会污染空气;
D.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故D正确。
故答案为:(1)混合物。
(2)21%。
(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ABC。
10.【分析】(1)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蜡烛可以重新被点燃,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
(2)乙实验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可以重新被点燃。
(3)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图中实验,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
(4)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故答案为:
(1)外焰;
(2)可燃;
(3)氧气;
(4)火柴快燃尽。
11.【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3)根据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可作为助燃剂,不能作燃料,氧气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且不与水反应,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的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比实验现象。
(4)A.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供氧;
B.根据一定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输出的氧气可作为助燃剂,不能作燃料,故C错误;
D.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气泡从水中逸出,使氧气湿润。
故答案为:(1)试管。
(2)BD或BE;过氧化氢。
(3)氧气的浓度。
(4)C。
12.【分析】(1)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纳米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所需温度更低进行分析;
(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加入的氧化铁应与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进行分析;
(4)根据对照实验的变量分析;
(5)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6)A、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催化剂的应用回答此题;
C、根据催化剂性质回答此题;
D、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2)纳米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所需温度更低,所以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纳米二氧化锰;
(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加入的氧化铁应与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
(4)证明氧化铜也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实验的变量为氧化铜,证明氧化铜也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5)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氧化铁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氧化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6)A、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分解温度都比氯酸钾单独存在时温度低;
B、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如过氧化氢分解是也可以作为催化剂;
C、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质量;
D、根据实验数据,故正确;
故答案为:(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纳米;
(3)0.5;
(4)①③;
(5)探究氧化铜、氧化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6)AD。
13.【分析】(1)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氢原子,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氢原子,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已知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M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