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10月份)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空 1分,共 16分)
1.(2 分)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和分子 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2分)《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透火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
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是通过 的方式来增大湿纸的
内能,将湿纸“焙干”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2分)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时能闻到浓浓茶香,这是 现象;用开水
泡茶时,茶香更浓 有关。
4.(2分)如图所示,一些长途行驶的大型货车,其车轮旁都有一根较细的水管在缓慢滴水,
是因为轮胎与地面摩擦增大了轮胎的 能;滴水降温利用了水的 较大
的性质。
5.(2分)汽油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这是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
意图 (选填“甲”或“乙”)冲程,另一个冲程是由飞轮的 来完成的。
6.(2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随着酒精逐渐减少 ;一段时间后,观
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管内水蒸气的内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7.(2分)2023年 5月 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使用的燃料需要具备 (选填“热值”或“比
热容”)大的特点;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
8.( 2 分)如图是人们设想中的永动机,它不能够永远工作下去,因为它违背
了 ,但抽水机在工作过程中,机械能总量 (填:增大、减少
或不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14分)第 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每小题 2分;第 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每小题 2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 0
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2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
其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的直径约为 4μm
B.中学生长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10m/s
C.中学生登上一层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 1500J
D.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 10W
10.(2分)下列各种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春天,校园里花香四溢
B.夏天,教室外大雨滂沱
C.秋天,雨后的山中云雾缭绕
D.冬天,教室外雪花飞舞
11.(2 分)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 A点时不具有内能
B.物质在 B、C两点时具有的分子势能相等
C.物质在 B点含有的热量小于在 C点含有的热量
D.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小
12.(2 分)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发现气筒的外壁发
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筒外壁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
B.打气筒发热主要是摩擦生热造成的
C.打气过程中,筒内气体压强变小
D.气筒内气体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多选)13.(3 分)我国的航天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某些领域已
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关于火箭发射升空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喷出的高温燃气含有的热量多
B.燃气以热传递的方式使周围空气内能增大
C.降温水池“白气”升腾是扩散现象
D.选用新型燃料是由于它的比热容较大
(多选)14.(3 分)如图所示,这是一款孔明灯,点燃底部的蜡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孔明灯内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孔明灯自动升空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孔明灯上升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孔明灯升空和热机工作原理相同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第 15小题 6分,第 16、17小题各 8分,共 22分)
15.(6 ﹣分)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 820℃,质量是 2×10 3kg,将它投入到某种液体中,
该液体的初温是 10℃,铁和液体的温度达到 20℃后不再变化。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和
热损失,铁的比热容为 0.46×103J/(kg ℃)。计算:
(1)铁钉放出的热量?
(2)该液体的比热容?
16.(8分)用天然气热水器加热水,将 40kg水从 25℃加热到 50℃,完全燃烧 0.15m3天然
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5×107J/m3,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
试求:(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1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是多少?
17.(8分)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时以 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 4.5km,
消耗汽油 1kg,在这段行驶的路程中,(q 7汽油=4.5×10 J/kg)求:
(1)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在 1标准大气压下,假如这些废气带走的能量全部被质量为 50kg、温度为 20℃的
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
(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简要说明使用燃油车对自然环境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写
出两条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7分,共 28分)
18.(7分)亲爱的同学,请利用你所掌握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容器中先后注入 25mL 的水和 25mL 的酒精,两种液体完全混合之后的总体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该实验
选择图甲中的 (选填“a”或“b”)容器现象更明显。
(2)两瓶内分别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和空气,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来探究扩散现象。
其中装二氧化氮的瓶子是 (选填“A”或“B”),这样做是为了避免 对
实验的影响。
(3)图丙中,两块接触面平整光滑的铅块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挂较重的物体不会分开,说
明分子之间存在 力。
(4)如图丁所示,将重为 3N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下表面接触水面,
当玻璃板与水面分离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19.(7分)[探究名称]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
[问题]小明发现,生活中的燃料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煤气、天然气、煤油.汽油等
[证据]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如图甲、乙所示,选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并在烧杯中装入 和初温都
相同的水,并且在酒精灯中分别装入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煤油
和酒精。
(3)本实验中,应该在燃料燃烧 (选填“相同时间”或“完毕”)后,通过
比较 (选填“温度计示数变化”或“加热时间”)来得出结论。
(4)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解释]分析图像可知,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交流]小组的同学们想用这个装置准确测量出燃料的热值,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 q
= = ,则他们计算出的热值与真实值相比 。
20.(7分)[探究名称]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
[问题]夏天我们在海边玩耍时,会觉得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
[证据](1)为了比较沙子和水吸热本领的大小,小丽设计了如图(a)、(b),在此实验中,
如果有图(c),则应选取 两个酒精灯进行实验。
(2)本实验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比
较 ;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 。
(3)小丽实验时,每隔 2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示数并记录在如表中。
加热时间/min 0 2 4
水的温度/℃ 15 21 27
沙子的温度/℃ 15 29 43
[解释]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沙子”或“水”)的吸热本领更强。
[交流](1)实验中仔细观察的同组同学小华还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沙子升温较慢。结
合沙子与水的特性 。
(2)本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比较的。
[拓展]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及水的比热容计算出了沙子的比热容,老师告
诉她计算出的结果不准确 。
21.(7分)[探究名称]探究液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某实验小组猜想:液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他们找到了以
下器材:装有低温水的绝热容器,同规格的温度计和试管(带塞子),足量的水、酒精和
煤油。
[证据](1)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将相同 (选填“质量”或“体积”)的温度较高的水、酒精和煤油分别
装入相同规格的试管中,塞上插有温度计的塞子。将三个试管分别插入相同的装有相同
质量的低温水的绝热容器中,观察并记录每个装置中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3)将实验所得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实验中是通过 控制
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的。
低温水的升高温度 放出热量 Q 质量 m 液体种类 不同液体下降的温度
Δt/℃ Δt/℃
1 3 相同 相同 水 18.5
2 3 酒精 32.1
3 3 煤油 36.6
[解释]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交流](1)将装有不同液体的三个试管插入绝热容器中时,操作时需要保持试管中液面
(选填“低于”或“高于”)绝热容器中的液面,这是为了 。
(2)用塞子塞住试管,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空 1分,共 16分)
1.【解答】解: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故答案为:动能;势能。
2.【解答】解:(1)给墙壁烤火时能量从火焰上转移到墙壁上和纸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来增大湿纸的内能的;
(2)将湿纸“焙干”,湿纸中的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
湿纸能贴在热墙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故答案为:热传递;汽化。
3.【解答】解:泡茶时能闻到茶香,是茶叶的香味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
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的温度升高,扩散越快,所以扩散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
4.【解答】解:行驶的货车的轮胎温度会升高,是因为轮胎与地面摩擦,增大了轮胎的内能;
司机往往会将水滴在轮胎上以降低轮胎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内;比热容。
5.【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两个
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在这个过程中,为汽车提供动力,另一个冲程是由飞轮的惯性
来完成的。
故答案为:乙;惯性。
6.【解答】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随着酒精逐渐减少;
软木塞冲出试管口时,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故水蒸气内能会减小。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
7.【解答】解:(1)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以
放出更多的热量;
(2)火箭喷气式发动机靠燃烧燃料获得内能,将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火箭运动的机械
能。
故答案为:热值;机械。
8.【解答】解:他设想的机械装置不可能实现,因为抽水机在此过程中,即机械能会逐渐减
少,他设想的机械装置不能实现。
故答案为:能量守恒定律;减少。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14分)第 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每小题 2分;第 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每小题 2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 0
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 ﹣.【解答】解:A、一个水分子的直径约为 0.4nm=5×10 4μm,故 A错误;
B、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1m/s,故 B错误;
C、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 500N,上一层楼时克服自己重力做的功W=Gh=500N×5m=
1500J;
D、中学生骑自行车时用的力约为 20N,功率在:P= = ,故 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春天花香四溢,符合题意;
B、夏天暴雨滂沱,属宏观的机械运动;
C、雨后的山中云雾缭绕,不合题意;
D、冬天,属宏观的机械运动。
故选:A。
11.【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B、虽然物体在 B,分子动能相同,内能逐渐变大、C两点具有的分子势能不相等;
C、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 C错误;
D.根据公式 Q=cmΔt可以知道,升高的或降低的温度Δt和比热容 c成反比,CD段温
度上升的慢,故 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ACD、用打气筒打气时,使筒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由于打气筒对
下部的气体做功多,故 A正确;
B、打气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发热主要是热传递引起的;
故选:A。
13.【解答】解:A、热量是过程量,故 A错误;
B、燃气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故 B正确;
C、“白气”是液态的,不是扩散现象;
D、使用了新型燃料,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故 D错误。
故选:ACD。
14.【解答】解:A、点燃底部的蜡烛后,温度升高;
B、任何的能量转化和转移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孔明灯自动升空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D、孔明灯上升过程中;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故 CD正确。
故选:CD。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第 15小题 6分,第 16、17小题各 8分,共 22分)
15.【解答】解:(1)铁钉放出的热量为:
Q 放=c 铁m 铁Δt 铁=0.46×103J/(kg
﹣
℃)×4×10 3kg×(820℃﹣20℃)=736J;
(2)由题知:Q 吸=Q 放=736J,
由 Q 吸=c 液m 液Δt 液得,
该液体的比热容为:c = = =6×103液 J(/ kg
℃)。
答:(1)铁钉放出的热量是 736J;
(2)该液体的比热容是 2×102J/(kg ℃)。
16.【解答】解:(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t﹣t0)=4.6×103J/(kg ℃)×40kg×(50℃﹣25℃)=4.4×106J;
(2)0.15m5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Vq=0.15m3×2×107J/m3放 =7.5×106J;
(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
η= ×100%= 。
答:(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4.2×105J;
(2)0.1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7.5×106J;
(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是 56%。
17.【解答】解:(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 汽油q 汽油=1kg×4.2×107J/kg=4.5
×107J;
(2)水吸收的热量:Q 吸=Q 废气=42%×4.4×107J=1.89×103J;
由 Q 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Δt= = ;
由Δt=t﹣t0可知,水温能升高到的温度:t=t0+Δt=90℃+20℃=110℃;
由于在 7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则水升高的温度为:Δt'=100℃﹣20℃=
80℃;
(3)使用燃油车时,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4.5×105J;
(2)在 1标准大气压下,假如这些废气带走的能量全部被质量 50kg,水升高的温度为
80℃;
(3)空气污染、噪声污染。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7分,共 28分)
18.【解答】解:(1)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在容器中先后注入 25mL 的水和 25mL 的酒精,
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取内径较小的 a容器;
(2)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二氧化氮分
子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因此为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的 B瓶中;
(3)图丙中,两块接触面平整光滑的铅块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挂较重的物体不会分开。
(4)如图丁所示,当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时,所以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的引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加上分子间的引力;当玻璃板与水面分离
时,因此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1)小于;间隙;a;重力;(4)变小。
19.【解答】解:(1)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此需要
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
(2)要探究不同燃料热值的大小,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中加入等质量的燃料,与吸热
的多少及质量有关;
(3)实验时应比较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完全燃尽后液体升高的温度,即根据温度计上
升的示数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
(4)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杯中的水温度升高的快,所以煤油的热值较大;
由于热量的直接散失、烧杯未加盖等,则根据 Q 吸=cm 水(t﹣t0)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
偏小,从而根据公式 q 汽油= 计算出的汽油的热值偏小。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质量;(3)完毕;(4)煤油。
20.【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
如果有图(c)中甲、乙,乙、丙酒精灯火焰相同、丙两个酒精灯进行实验;
(2)两个小组选择以下不同的方式: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
量(加热时间),吸热能力强;
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吸热能力强;
(3)【解释】
由表格数据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水的吸热本
领更强;
【交流】
(1)实验中仔细观察的小华同学还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沙子升温情况符合实际;
(2)本实验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
【拓展】
酒精燃烧时不一定完全燃烧和酒精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沙子和水吸收都会造成
数据误差较大,所以计算出的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乙、丙;(2)加热时间;
(3)【解释】水;
【交流】(1)沙子受热不均匀;(2)加热时间的长短;
【拓展】酒精燃烧时不一定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沙子和水吸收。
21.【解答】解:[证据]
(1)(2)研究液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放出的热量相同,完成实
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3)将相同质量的、温度较高的水,不同液体放出热量,则通过绝热容器内的低温水升
高相同温度来控制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
[解释]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液体放热时;
[交流](1)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温度较高的液体放出的热量充分被温度低的液体吸
收,需要保持试管中液面低于绝热容器中的液面;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用塞子塞住试管。
故答案为:[证据]
(1)天平;
(2)质量;
(3)使绝热容器内的低温水升高相同温度;
[解释]液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与液体种类有关;
[交流]
(1)低于;减少热量的散失;
(2)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