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同步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糖类的概念、性质
1.(2022江西临川二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都可以发生水解,都能溶于水
B.糖类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C.检验葡萄糖中醛基的方法: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向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2.(2022湖北十堰月考)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1 mol葡萄糖的水溶液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生成2.5 mol H2
B.酿酒过程中淀粉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2倍
易错点2 糖类水解及其水解产物的检验
3.(2023江苏连云港期末统考)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碘水,溶液显蓝色。
步骤2:另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如果不加入稀H2SO4,淀粉就不会发生水解
B.仅根据步骤1中的实验现象,可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步骤2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氧化性
D.步骤1和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
4.(2022江苏南通月考)现利用10%NaOH溶液、5% CuSO4溶液、10%蔗糖溶液和10% H2SO4溶液等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用10% NaOH溶液、5% CuSO4溶液配制Cu(OH)2悬浊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1 mL 10%蔗糖溶液和5滴10% H2SO4溶液,加热。
步骤3:取少量步骤2中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X,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Cu(OH)2悬浊液的方法:向足量5% CuSO4溶液中滴加少量10% NaOH溶液
B.步骤2中加入10% H2SO4溶液的目的是催化蔗糖的水解
C.步骤3中的溶液X可以是NaOH溶液,目的是中和H2SO4,使溶液呈碱性
D.步骤3所得砖红色沉淀是Cu2O
易错点3 混淆蛋白质的性质
5.(2022山东聊城期末统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4种二肽
B.可以用灼烧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又能重新溶解
D.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铵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思想方法练
利用“比较思想”突破常见有机物的鉴别问题
方法概述
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进行鉴别,根据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进行鉴别,根据有机物的燃烧情况进行鉴别,根据有机物的官能团进行鉴别。在鉴别有机物时,运用的根本思想就是“比较”思想,比较得出两种有机物的不同之处,根据不同之处进行实验,鉴别有机物。
1.(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期中)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和溴苯
B.用溴水鉴别苯和环己烷
C.用红外光谱鉴别丙醛和1-丙醇
D.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正戊烷和异戊烷
2.(经典题)阿魏酸化学名称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可以作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结构简式为。在阿魏酸溶液中加入合适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试剂、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产生气泡 含有酚羟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新制的Cu(OH)2可以鉴别乙酸、乙醇、葡萄糖
B.用燃烧的方法可鉴别乙醇、四氯化碳、苯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可以直接向水解液中加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D.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可滴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的紫红色是否褪去
4.下列关于烃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B.纯净的溴乙烷可以通过乙烯与溴化氢加成得到,也可以通过乙烷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制备
C.区分甲苯和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可以用溴水
D.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可以加足量溴水,然后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2022天津河北区期末)只用下列一种试剂,能鉴别出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三种物质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新制氢氧化铜
6.(2023江苏苏州期中统考)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确定葡萄糖中是否含醛基 向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入1 mL葡萄糖溶液,加热后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B 确定石蜡油分解是否产生不饱和气态烃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确定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 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碱性,再滴加少量碘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确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种类 将卤代烃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7.(2023山东潍坊期中)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乙与足量Na反应产生1 mol H2
B.可用NaHCO3溶液鉴别化合物甲和乙
C.检验制得的丁(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丙,可选用足量浓溴水
D.用新制Cu(OH)2可鉴别甲、乙、丙、丁
8.Z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X和Z
B.足量X、Y、Z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鉴别Y、Z可选用氯化铁溶液
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
B 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 灼烧,闻气味或浓硝酸微热法
C 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分别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D 检验油脂是否已经完全皂化 用滴管取少量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热水中
10.室温下,有7瓶有机物A、B、C、D、E、F、G,它们可能是苯、甲苯、1-己烯、苯酚、乙醇、丙醛、乙酸,为确定每瓶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7种有机物,E为无色晶体,向其余6种有机物中分别加水,振荡后与水分层的是A、D、G;
②取少量A、D、G,分别加入溴水,振荡后,只有D不仅能使溴水褪色,而且油层也为无色;
③取少量A、G,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G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取少量A,加入浓H2SO4和浓HNO3,加热后倒入水中,有苦杏仁味黄色油状液体生成;
⑤取少量B、C、F,分别加入银氨溶液,经水浴加热后,只有B出现银镜;
⑥取少量C、F,若分别加入金属钠,均有H2放出;若分别加入少量Na2CO3溶液,只有F有气体放出。
试推断:A为 ,B为 ,C为 ,D为 ,E为 ,F为 ,G为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2.B 3.D 4.A 5.D
1.C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纤维素不溶于水,A错误;单糖、二糖等不是高分子,多糖是高分子,B错误;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证明葡萄糖中含醛基,C正确;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若观察到变蓝则淀粉有剩余,D错误。
易错分析 忽视单糖不能水解,误认为糖类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受日常生活中糖的影响,误认为糖类物质都能溶于水,淀粉不溶于冷水,纤维素不溶于水。
2.B 1 mol葡萄糖中含5 mol羟基,与足量Na反应生成2.5 mol H2,但溶液中的水也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故含1 mol葡萄糖的水溶液与足量Na反应生成的H2大于2.5 mol,A错误;用粮食酿酒时淀粉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CO2,B正确;在人体内,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发生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错误;蔗糖、葡萄糖的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42和180,D错误。
3.D 稀硫酸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步骤1中加入稀硫酸,能加快淀粉水解速率,不加入稀硫酸,淀粉也会水解,A错误;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步骤1中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淀粉部分水解产生的,不能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步骤2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C错误;步骤1的实验现象说明有淀粉存在,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发生了水解,则结合步骤1和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D正确。
易错分析 糖类水解程度以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1)淀粉水解实验中,碘水可用来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因碘水与NaOH会发生反应而影响淀粉的检验,故碘水应在加入NaOH溶液之前加入。
(2)蔗糖、淀粉等非还原糖在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葡萄糖,常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验产物中的葡萄糖,且反应都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故必须先加碱使溶液呈碱性,然后进行检验。
4.A 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碱溶液必须过量,A错误;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10% H2SO4溶液的作用是作催化剂,B正确;检验醛基时,应加入碱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C正确;砖红色沉淀是Cu2O,D正确。
5.D 甘氨酸、丙氨酸自身反应各生成1种二肽,甘氨酸和丙氨酸反应生成2种二肽,即可生成4种二肽,A正确;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用灼烧法可鉴别蚕丝与人造丝,B正确;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有沉淀析出,发生了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加水后能重新溶解,C正确;CuSO4是重金属盐,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加入(NH4)2SO4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D错误。
易错分析 对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条件掌握不牢而易出错,应注意区分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条件。
(1)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物理 因素 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超声波等
化学 因素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乙醇、丙酮等
(2)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可溶性盐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发生盐析时加入的盐是轻金属盐或铵盐,如NaCl、(NH4)2SO4、Na2SO4等。
思想方法练
1.B 2.C 3.D 4.D 5.D 6.B 7.B 8.D
9.A
1.B 乙醇与水互溶,溴苯与水混合会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A可行;苯和环己烷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小于水,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不可行;丙醛和1-丙醇中的官能团不同,可利用红外光谱鉴别,C可行;正戊烷和异戊烷分子中分别含3种、4种氢原子,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不同,可鉴别,D可行。
方法点津 有机物检验或鉴别的常用方法
(1)借助蒸馏水:若被鉴别的物质的水溶性或密度不同,则可考虑选用蒸馏水进行鉴别。
(2)借助光谱法:若被鉴别有机物所含官能团或化学键不同,则可考虑选用红外光谱进行鉴别;若被鉴别有机物所含氢原子种数不同,则可选用核磁共振氢谱进行鉴别。
(3)鉴别特殊官能团法:若被鉴别的有机物中含有特殊官能团,可根据官能团特殊性质进行鉴别。如:被鉴别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鉴别。
(4)燃烧法:若被鉴别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可选用燃烧法。如鉴别乙烷、乙烯、乙炔。
2.C 酚羟基、羧基均能与Na反应生成H2,A项错误;分子中不含醛基,B项错误;分子中含羧基,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CO2,C项正确;酚羟基、碳碳双键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项错误。
方法点津 不同类别有机物的常用鉴别方法
物质 试剂与方法 现象或结论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鉴别 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 能使溶液褪色的是不饱和烃
苯与苯的同系物(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上有H)的鉴别 加入酸性KMnO4溶液 能使溶液褪色的是苯的同系物
卤代烃 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加AgNO3溶液 有沉淀生成,根据沉淀的颜色确定卤素原子的种类
醇 加入活泼金属钠 有气体放出
醛基的检验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加入新制Cu(OH)2、加热 有银镜生成;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羧酸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加入NaHCO3或Na2CO3溶液 显红色;有气体产生
酯 闻气味;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 果香味;油层消失
酚 加入FeCl3溶液;加入饱和溴水 显紫色;产生白色沉淀
淀粉 加碘水 显蓝色
蛋白质 加浓硝酸微热(含苯环的蛋白质);灼烧 显黄色;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3.D 乙酸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乙醇与新制氢氧化铜不反应,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三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正确;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四氯化碳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苯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现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需检验是否有淀粉剩余,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若变蓝则有淀粉剩余,说明没有水解完全,若不变蓝,说明水解完全,C正确;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CHO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不能说明一定存在碳碳双键,D错误。
4.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产生CO2,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A错误;因为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的产物有多种,所以一般不采用此法制备卤代烃,宜采用加成的方法,B错误;甲苯和苯都可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而使溴水褪色,故不可用溴水鉴别二者,C错误;己烯和甲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时,可先加足量溴水,使己烯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鉴别,D正确。
5.D Na2CO3溶液分别与乙醇、葡萄糖溶液混合,现象相同,无法鉴别,A错误。乙醇和葡萄糖都能使溴水褪色,无法鉴别,B错误。乙醇和葡萄糖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无法鉴别,C错误。乙醇中加入新制Cu(OH)2,无明显现象;乙酸能与Cu(OH)2反应,溶液变澄清;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共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鉴别,D正确。
6.B A项,制备Cu(OH)2悬浊液时碱应过量,用新制Cu(OH)2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错误;B项,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若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有不饱和气态烃产生,正确;C项,I2与过量的NaOH反应,无法确定淀粉水解的情况,错误;D项,水解液冷却后应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错误。
7.B 乙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均能与金属Na反应生成H2,即
1 mol乙与足量Na反应生成1.5 mol H2,A错误;乙中含羧基,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甲与NaHCO3溶液不反应,故可用NaHCO3溶液鉴别二者,B正确;化合物丙、丁均含酚羟基且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上有H,均能与足量浓溴水反应,即用浓溴水不能检验丁中是否混有丙,C错误;乙、丙均含羧基,能使Cu(OH)2溶解,无法鉴别乙和丙,D错误。
8.D X不能电离出Br-,用AgNO3溶液不能鉴别X和Z,故A错误;Y中酚羟基酸性弱于碳酸,不能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故B错误;X分子中存在连有3个碳原子的饱和碳原子,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Y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Z不具备此性质,可鉴别,故D正确。
9.A 蔗糖水解液呈酸性,需加碱调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A错误;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丝,真丝遇浓硝酸微热会变黄,人造丝无此性质,两种方法均可鉴别二者,B正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互溶的是乙醇,有气体生成的是乙酸,液体出现分层的是乙酸乙酯,现象不同,用Na2CO3溶液可以鉴别,C正确;油脂不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所得产物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均能溶于水,用滴管取少量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热水中,若水面无油滴,说明油脂已完全皂化,D正确。
10.答案 苯 丙醛 乙醇 1-己烯 苯酚 乙酸 甲苯
解析 由①可知,A、D、G分别是苯、甲苯和1-己烯中的一种,E为苯酚;由②可知,D是1-己烯,因烯烃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由③④可知,G为甲苯,A为苯;由⑤可知,B是丙醛;由⑥可知,F是乙酸,因为7种物质中只有乙酸可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C为乙醇。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