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合肥市38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阿荣旗模拟)2020年1月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已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出示身份证件
B.登记身份信息
C. 体温计测体温
D.用消毒剂消毒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出示身份证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登记身份信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体温计测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消毒剂消毒,病毒所含蛋白质变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联合国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下列不符合该主旨的做法是( )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开发新能源,但是不能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称固体质量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称固体质量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故错误,符合题意;
B. 闻气体气味,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读液体体积,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B、根据正确闻气味的操作分析。
C、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如图是氩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
C.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D.氩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里,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里,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元素周期表里,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氩有气字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5.(2017·蜀山模拟)“黄山毛峰”是我国著名的茶叶品牌,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三种元素组成 ②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③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④属于化合物 ⑤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解:①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②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每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③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52:(16×46)=228:13:18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④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⑤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6×46)≠76:46,错误.
故选C.
【分析】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每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8:26:23;而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
6.(2019九上·江阴期中)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存在化学变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的分子,即生成了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氯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氯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后氯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各分子的种类分析,不同于反应物的分子为生成物;
B、根据反应后减少的分子个数为参加反应的分子数分析;
C、根据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析。
7.(2018九下·东区月考)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酸性。A不符合题意。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是将硫酸逐滴滴入到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C不符合题意。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c点的pH小于7解答
B根据a点的pH大于7解答
C根据溶液的pH由大到小解答
D根据溶液的pH由大于7到小于7的变化解答
8.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C.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
C、根据分子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9.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C.给病人输氧时 a 端连接氧气瓶
D.此装置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实验,催化剂种类不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给病人输氧时 a 端连接氧气瓶,使氧气会水充分接触,故正确,符合题意;
D. 此装置导气管伸入多孔片下,不能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关闭开关,不能使液体与固体分离,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
B、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分析。
C、根据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氧气需要润湿分析。
D、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分析。
10.如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29.4 37.2 45.8 55.2 65.6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aCl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0--20℃之间
C.20'C时, 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当NH4Cl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NH4Cl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 根据表格里的数据,氯化铵的数据保护大,说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氯化铵,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根据表格里的数据,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0~20℃之间,故正确,符合题意;
C. 20℃时, 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6.5%,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根据表格里的数据,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当NH4Cl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式提纯NH4Cl,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分析氯化钠、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找出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分析。
二、填空题
11.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对人体体温的检测能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金属材料是
(2)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NH4Cl的另一种用途
【答案】(1)塑料外壳;铜帽、锌皮
(2)Zn+CuSO4=Cu+ZnSO4
(3)氮肥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1)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外壳;金属材料是铜帽、锌皮。
(2)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比如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
(3)NH4Cl的另一种用途,可以用作氮肥。
【分析】(1)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根据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分析。
三、实验题
12.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方法和一些基本实验。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b”或“c”)端导管口通入。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 。
【答案】(1)A;2KClO32KCl+3O2↑
(2)浓硫酸;c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则发生装置应选A,该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气体应从c端导管口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有多孔个班和开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分析】(1)根据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
四、流程题
13.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为了回收废水中的贵金属银,工厂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固体A的成分有 ,气体C的化学式是 。
(2)操作I、Ⅱ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
(3)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锌、银;H2
(2)过滤;玻璃棒;漏斗
(3)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硝酸银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因为锌过量,所以固体A的成分有锌、银;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气体C的化学式是H2。
(2)过滤是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所以操作I、Ⅱ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是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硝酸银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2)根据过滤的原理,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析。
(3)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
五、科学探究题
14.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提出猜想】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色。
(2)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可能是 ,猜想的依据是 。
(3)【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了装置A、B、C:
【实验结论】当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是 ,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①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 。
②装置A和B能否对调并说明理由 。
【答案】(1)红
(2)CO2、H2O、CO;元素守恒
(3)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出现黑色沉淀;调节C装置容积和收集气体,防一氧化碳扩散;不可以对调,气体若先通入B,会将溶液中的水带出,干扰水的检验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2)草酸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受热会分解得到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可能是CO2、H2O、CO,猜想的依据是元素守恒定律。
(3)【实验结论】当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是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所以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① 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调节C装置容积和收集气体,防一氧化碳扩散。
② 装置A和B能否对调并说明理由是不可以对调,气体若先通入B,会将溶液中的水带出,会干扰水的检验。
【分析】(1)根据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显酸性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从溶液中逸出会带有少量水分析。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1)【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NaOH+HCl=NaCl+H2O;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能使硅胶变色
(2)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3)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活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显红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入稀盐酸变成了无色,说明了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活动探究2】通过实验①、②的实验现象的对比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能使硅胶变色,由实验③硅胶的变色说明了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2)空气中含有水,也能使硅胶变色,迅速塞紧橡胶塞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实验①②对比,③硅胶颜色的变化,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显红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根据给出的资料,结合实验分析。
六、计算题
16.(2019九上·呈贡月考)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2.2
(2)5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CO2质量为
(2)设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为x
x=5g
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CO2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的质量。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合肥市38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阿荣旗模拟)2020年1月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已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出示身份证件
B.登记身份信息
C. 体温计测体温
D.用消毒剂消毒
2.联合国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下列不符合该主旨的做法是( )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称固体质量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读液体体积
4.如图是氩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
C.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D.氩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5.(2017·蜀山模拟)“黄山毛峰”是我国著名的茶叶品牌,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三种元素组成 ②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③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④属于化合物 ⑤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6.(2019九上·江阴期中)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存在化学变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7.(2018九下·东区月考)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8.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C.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9.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C.给病人输氧时 a 端连接氧气瓶
D.此装置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10.如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29.4 37.2 45.8 55.2 65.6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aCl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0--20℃之间
C.20'C时, 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当NH4Cl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NH4Cl
二、填空题
11.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对人体体温的检测能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金属材料是
(2)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NH4Cl的另一种用途
三、实验题
12.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方法和一些基本实验。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b”或“c”)端导管口通入。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 。
四、流程题
13.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为了回收废水中的贵金属银,工厂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固体A的成分有 ,气体C的化学式是 。
(2)操作I、Ⅱ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
(3)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科学探究题
14.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提出猜想】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色。
(2)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可能是 ,猜想的依据是 。
(3)【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了装置A、B、C:
【实验结论】当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是 ,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①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 。
②装置A和B能否对调并说明理由 。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1)【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六、计算题
16.(2019九上·呈贡月考)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出示身份证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登记身份信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体温计测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消毒剂消毒,病毒所含蛋白质变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开发新能源,但是不能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称固体质量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故错误,符合题意;
B. 闻气体气味,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读液体体积,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B、根据正确闻气味的操作分析。
C、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里,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里,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元素周期表里,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氩有气字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解:①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②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每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③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52:(16×46)=228:13:18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④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⑤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6×46)≠76:46,错误.
故选C.
【分析】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每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8:26:23;而各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
6.【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的分子,即生成了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1:1,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氯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氯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后氯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各分子的种类分析,不同于反应物的分子为生成物;
B、根据反应后减少的分子个数为参加反应的分子数分析;
C、根据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酸性。A不符合题意。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是将硫酸逐滴滴入到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C不符合题意。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c点的pH小于7解答
B根据a点的pH大于7解答
C根据溶液的pH由大到小解答
D根据溶液的pH由大于7到小于7的变化解答
8.【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
C、根据分子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实验,催化剂种类不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给病人输氧时 a 端连接氧气瓶,使氧气会水充分接触,故正确,符合题意;
D. 此装置导气管伸入多孔片下,不能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关闭开关,不能使液体与固体分离,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
B、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实验分析。
C、根据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氧气需要润湿分析。
D、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 根据表格里的数据,氯化铵的数据保护大,说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氯化铵,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根据表格里的数据,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0~20℃之间,故正确,符合题意;
C. 20℃时, 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6.5%,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根据表格里的数据,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当NH4Cl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式提纯NH4Cl,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分析氯化钠、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找出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分析。
11.【答案】(1)塑料外壳;铜帽、锌皮
(2)Zn+CuSO4=Cu+ZnSO4
(3)氮肥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1)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外壳;金属材料是铜帽、锌皮。
(2)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比如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
(3)NH4Cl的另一种用途,可以用作氮肥。
【分析】(1)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根据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分析。
12.【答案】(1)A;2KClO32KCl+3O2↑
(2)浓硫酸;c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则发生装置应选A,该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气体应从c端导管口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有多孔个班和开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分析】(1)根据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
13.【答案】(1)锌、银;H2
(2)过滤;玻璃棒;漏斗
(3)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硝酸银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因为锌过量,所以固体A的成分有锌、银;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气体C的化学式是H2。
(2)过滤是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所以操作I、Ⅱ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是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硝酸银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2)根据过滤的原理,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析。
(3)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
14.【答案】(1)红
(2)CO2、H2O、CO;元素守恒
(3)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出现黑色沉淀;调节C装置容积和收集气体,防一氧化碳扩散;不可以对调,气体若先通入B,会将溶液中的水带出,干扰水的检验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2)草酸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受热会分解得到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可能是CO2、H2O、CO,猜想的依据是元素守恒定律。
(3)【实验结论】当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是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所以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① 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调节C装置容积和收集气体,防一氧化碳扩散。
② 装置A和B能否对调并说明理由是不可以对调,气体若先通入B,会将溶液中的水带出,会干扰水的检验。
【分析】(1)根据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显酸性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A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从溶液中逸出会带有少量水分析。
15.【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NaOH+HCl=NaCl+H2O;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能使硅胶变色
(2)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3)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活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显红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入稀盐酸变成了无色,说明了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活动探究2】通过实验①、②的实验现象的对比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能使硅胶变色,由实验③硅胶的变色说明了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2)空气中含有水,也能使硅胶变色,迅速塞紧橡胶塞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实验①②对比,③硅胶颜色的变化,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显红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根据给出的资料,结合实验分析。
16.【答案】(1)2.2
(2)5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CO2质量为
(2)设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为x
x=5g
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CO2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的质量。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