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力》同步练习(答案)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 力》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
B. 人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
C. 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3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B. “卵与石斗,麋碎无疑”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C.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D. “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3.(3分)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的存在
D.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4.(3分)下列关于力的概念中正确的是
A. 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B. 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
C.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
5.(3分)如图所示的场景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不同的是
A. 拉弯的弓 B. 踢飞的足球
C. 弯曲的跳板 D. 变形的竹子
6.(3分)如图所示是小丽向右推墙的情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她推墙时,墙对她没有作用力
B. 她离开墙后继续向左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
C. 她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D. 该实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3分)(2021蔡甸区期中)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 )
A. B.
C. D.
8.(3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天上的太阳不受到力的作用 D.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9.(3分)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力的现象,力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图四例中,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用力拉开弓 B. 撑竿被压弯
C. 用力压弹簧 D. 铁球做曲线运动
10.(3分)年月日时分,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被“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送入太空。消息传来,举国沸腾。关于“天和“号与火箭升空的情形,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大于火箭对气体的推力
B. 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却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C. 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D. 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与火箭对气体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火箭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1.(4分)体育运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图和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图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12.(4分)如图所示,在太空飞行的人造卫星,、为卫星上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表中指令的编码可知,当卫星收到编码为“,”的信息并执行指令后,卫星沿图中速度的方向做 ______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指令 编码
发动机
发动机
点火
熄火
13.(4分)如图所示,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喷气,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人与转盘开始一起反向转动。在、两点中,人站在______点进行上述实验,更容易转动。
14.(4分)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力可以使物体______。
15.(4分)垂直作用在物体______并指向物体的力叫压力,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物体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6.(12分)小华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之后,好想知道“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于是,他准备了两个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互挂在一起,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同一直线上,用手拉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情况回答问题:
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为______,这个力作用在______上,力的方向______。
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大小为______,这个力作用在______上,力的方向______;
由此可以初步得出,这两个力的关系为______
你对第小题中的“初步”二字如何理解?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6分)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是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运动;如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对人有作用力,同时人对地球也有作用力,故B错误。
C、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的力作用如压力、推力、拉力、踢力,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有的力作用,如重力、磁力等,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在对乙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乙对它施的反作用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运动;如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对人有作用力,同时人对地球也有作用力。
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的力作用如压力、推力、拉力、踢力,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有的力作用,如重力、磁力等。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在对乙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乙对它施的反作用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只有每一个概念都理解和掌握了,才能是学好物理真正成为可能。
2.【答案】B;
【解析】解:、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正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错误;
、“飞流直下”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故正确;
、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故正确。
故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重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3.【答案】C;
【解析】解:、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
、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等,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D错误;
C、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故选:。
正确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短短的几个字里包含的很多信息,要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4.【答案】B;
【解析】解:、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同时发生的,所以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产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故正确;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弹力就需要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故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错误。
故选:。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同时发生的,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概念,要知道力使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5.【答案】B;
【解析】解:、拉弯的弓,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踢飞的足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弯曲的跳板,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变形的竹子,改变了竹子的形状。
故选:。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6.【答案】D;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天上的太阳不停的运动,做变速运动,故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重力等,故D错误。
故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必须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天上的太阳不停的运动,且速度的方向在不停的变化;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
该题考查力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用力拉开弓,使弓的形状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撑杆跳运动员对竿的拉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用力压弹簧,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符合题意。
故选:。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气体对火箭的推力和火箭对气体的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故错误,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故正确,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错误。
、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与火箭对气体的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受力物体分别火箭和气体,不是平衡力,故错误;
故选:。
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与火箭对气体的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的,注意与平衡力的区分。
11.【答案】;
【解析】解:拉弯的弓是改变了弓的形状,故图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排球来回运动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故图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在分析过程中要把形状的变化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区别开来。
12.【答案】减速 运动状态;
【解析】解:由表格知:“,”的指令是发动机点火。
由图知,卫星向右运动。发动机点火后向右侧喷出气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流对卫星产生向左的反作用力,所以卫星做减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减速;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及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判断运动状态的关键。
13.【答案】相互; A;
【解析】解:如图所示,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喷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给人一个反作用力,人与转盘开始一起反向转动,人站在点进行上述实验,力臂大于人站在点进行上述实验的力臂,在、两点中,使用相同的力,在点更容易转动。
故答案为:相互;。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在那点更容易转动。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14.【答案】运动状态 发生形变;
【解析】解: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发生形变。
明确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类,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明确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可,属识记内容,不难解答。
15.【答案】表面;形变;单位面积;
【解析】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方向与支持面是垂直的,压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16.【答案】2 弹簧测力计B 右 2 弹簧测力计A 左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解:
根据实验可知: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为,因为弹簧测力计拉弹簧测力计,因此这个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力的方向右。
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为,因为弹簧测力计拉弹簧测力计,因此这个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力的方向左。
由此可以初步得出,这两个力的关系为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初步”是不具有普遍性,需要多次测量,找出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右;;弹簧测力计;左;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初步”是不具有普遍性,需要多次测量,找出普遍规律。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之处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会利用相互作用力判断力的大小关系。
17.【答案】见解析;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手给桌面一个力的作用时,桌面反过来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感到疼.
该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要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同步练习(无答案) 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下一篇:思维拓展:小数乘除法综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