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校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10月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10 月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36 分,每小题 3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B D A A A D D B C B
二.实验探究题(13 小题 3 分,14 小题 9 分,15 小题 6 分,16 小题 8 分,17
小题 6 分,共 32 分)
13. 加速直线 3.84 19.7
14.(1)v = s 。(2)刻度尺、停表.(3)缓 时间(4)小 大 (5)0.24m/s (6)
t
变速
15.(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响度是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3)气体(或空气)不能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4)放大实验效果
16.(1)二 响度的大小不易比较(2)调小 大 大 保持不变(3)材料的厚
度明显不同(4)泡沫板
17. d L ; 2L① ;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 (不含书皮) 用 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
n
厚度,记录 d。②b a c d。③纸的张数;纸张的总厚度/mm。
三、综合应用(18、19、20、21、22 填空每空 1 分,23 题 4 分,24 题 4 分、25
题 6 分,共 32分)
18. 秒或 S 米或 m;
-4
19. 3×10 300 20
20. (1)甲 3.40cm;(2)26.20cm 26.02;(3)偏大(4)①③
21.音调 振动 音色
22.(1)高 小;(2)下 (3)上
23.小明开始以对面反方向运动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与自己所乘坐的列车相
对位置发生改变,小明所乘坐的列车是前进的;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所乘
坐的列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自己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
21. 解 高铁运行时速 v=300km/h,
1
从太原南至西安北的运行时间 t= 2 h,
4
s
根据 v 可得,
t
1
s=vt=300km/h× 2 h=675km
4
25.解(1)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所用的时间为
(2)速度为
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不会被判超速。
(3)确保通过 AB 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此时最大速度 v′=120km/h,
则通过 AB 路段时间最短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10月月考)
物 理(人教)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考查范围:第 1 章、2 章第 2 节。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 本试卷采用网阅形式阅卷,请将答题信息与答题过程在配套的答题卡上完成。试卷 上答题无效。
3.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本试卷配套答题卡的 相应的位置里。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部分 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
该项涂黑 。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
1. 了解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他对自己的估计中正确的是
A. 他说话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3x108m/s
B. 他的心跳大约是 200 次每秒
C. 他的身高大约是 170cm
D. 他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5m/s
2. 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
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第 2 题图
)A. 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 频率
3. 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 2023 年 5 月 30 日 16 时 29 分成功 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成功对接后,舱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六号”纹丝
不动,地球在缓慢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太阳
B. 天和核心舱
C. 地球
(
第 3 题图
)D. “神舟十六号 ”
4. 在学校组织的地震疏散眼看演练中,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身体 卷曲双手护头躲到桌下墙角三角区域等地做好避震准备,这个场景说明
A. 警报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B. 警报声能传递能量
C. 警报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警报声能传递信息
5. 在学校开展的文明校园创建中,教学楼的楼道墙上新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
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声”和“轻声”均指声音响度的大小
B. “大声”和“轻声”均指声音音调的高低
(
第 4 题图
)C. “请勿大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请勿大声喧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 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 1h 内行驶了 60km,乙在 1min 内行驶了 600m 比较两车速度
A. 甲车大 B. 乙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7.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每次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 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第 7 题图
8.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
分别是
(
第 8 题图
)A. 1cm、5.50cm
B. 1cm、8.30cm
C. 1mm、8.30cm
D. 1mm、2.80cm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1 页(共 8 页)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2 页(共 8 页)
9.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 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 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10. 小华同学为探究声音的产生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方案 ,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处于一般模式的手机,能看到罩内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
到手机铃声
B.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上顿时水花四溅
C. 小号吹响后,手指按不同的键时可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 敲击充满水的钢管的别一端,在钢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次敲打声
11.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车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经过 5 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
C. 经过 10 秒钟,甲、乙两车相遇
D. 在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1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是在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第 11 题图
B.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C.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D.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 64 分)
二圃 实验探究题(13 小题 3 分,14 小题 9 分,15 小题 6 分,16 小题 8 分,17 小题 6 分,共 32 分) 13.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 0.1S 的频闪照片,A、B、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
(1)由图可知小球从 A 位置运动到 C 位置是做 运动,小球从 A 位置运动到 C 位置经过的路程是 cm。
(2)小球从 A 位置运动到 C 位置的平均速度是 cm/S.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3 页(共 8 页)
14.课外兴趣小组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 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
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第 14 题图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用到的两种测量仪器是 和 。
(3)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 (填“陡”或“缓”)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
的;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 A 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
AC 的时间偏 , ⅤAC 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5)小车通过 AC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ⅤAC= m/S。
(6)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填 “匀速”或
“变速”直线运动)
15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明和小朋一起做了下面的甲乙两个实验: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

(2)增大敲击音叉的力度 ,听到响度增大的同时看到乒乓弹起的高度增加 ,说明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4 页(共 8 页)
(3)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 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弹开。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因为 。
(4)在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16. 小明和小强在家中探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
(1)他们选用手机作为声源,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提出了下列两个方案:
方案 一 :人站在离声源的 一 定距离处 , 用不同的材料将手机盖住 , 然后比较所听到的 声音响度的大小 .
方案二:用不同的材料将手机盖住 , 然后不断地远离声源 , 一 直到刚好听不到声音为 止 , 并测出此地离声源的距离 , 然后比较距离的大小 。
你认为方案 ( 填“一”或“二”)更好,理由是 。
(2)他们从中选择了最优方案,用手机的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 响度 (填 “调大 ”或 “调小 ”)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 (填 “大 ”或 “小”),人恰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 (填“大”或 “小”),导致实验 在家中难以进行 。 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 , 手机铃声响度应 (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3)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 装家电的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 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 。
(4)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 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恰听不到 声音的距离 8 7 5 4
分析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17. 同学们在进行特殊长度的测量中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 量出 一本书的厚度,记录 L;
b. 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
c. 翻看物理书最后 一 页的页码,记录 n ;
d. 用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 d ;
①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 a 和 ,应分别改为 和 。
②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 。
③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 分别填写: 和 。
实验序号 一张纸的厚度 /mm 平均值 /mm



三 、 综合应用(第 18、19、20、21、22 题每空 1 分 , 第 23 题 4 分 , 第 24 题 4 分 、 第 25 题 6 分 , 共 32 分)
18. 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单位:在杭州亚运会 100 米决赛中,谢震业跑出了 9.97 的 成绩,夺得金牌;中国“00”后小将王骑第五投以 72.97 的成绩夺得男子链球冠军。
19.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00μ m= m; 5min= s; 72km/h= m/s
20 . 用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时,如图所示:
甲 乙
(1)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该刻度尺测得铅笔的长度是 ;
(2)用该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 ,五次读数分别为 26.03cm、26.01cm、 26.02cm、26.20cm、26.02cm,其中读数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 为 cm;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 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
(4)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 (填序号)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 (选填:① 选用最小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 ; ② 选用量程更大的刻度尺 ; ③ 多次测量 取平均值 。 )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5 页(共 8 页)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6 页(共 8 页)
21. 古筝和瑟毯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弦乐器,古筝校音时把弦调紧点,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 , 弹瑟毯时,弦 发声 。古筝和瑟毯合奏《春江花月夜》时,人们能分辨
出古筝和瑟毯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
22. 阅读下面的短文:
声速与气温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状况关系极大,通常说的声速每秒 340 米其传播介质 是 15c 的标准空气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空气是不可能“标准”的,它的状况与各种气象要 素的组合(也就是天气的状况) 密不可分。研究表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是成正比的,气 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速大。在近地层中,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时,声音的传播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俗称“声音起飞了”))
夏秋季节的中午,地面受热升温,沙子、水泥地、柏油路面温度更高 。相比之下,空气温度就 显得较低,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所以在夏季的中午,四 周环境显得非常静盗,是午休 的好时机 。在天气睛朗时的傍晚,太阳落山以后,地面热量开始向空中辐射,使得在 一 定范 围内,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高而上升,声音传播时向下拐弯,人耳便容易听到声音,我国民 间总结出的“火车叫得响,天气准是好”。
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给材料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 、密度 的路径 .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因传播路径向 (选填“上”或“下”)拐弯而传播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到对方的叫喊,其中一个主要的 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 (选填“上”或“下”)拐弯 .
23. 国庆假期小明一家乘坐高铁到西安游玩 。上车后,小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他发现对 面并排停放着一列列的火车,忽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的 列车尾部才发现,他所乘坐的列车实际上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 走了 。请分析小明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4 分)
24. 大西高铁,从大同南站连接至西安北站,沿线在山西境内串联起了大同云冈石窟、太原 晋祠、补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洪洞大槐树、运城生态盐湖等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 遗迹等 。 目前已开通的太原南至西安北的直达列车原设计时速 250 公里 ,拟采用时速 300 公里的提速方案,提速后可节约 40 分钟左右,约为 2 小时 15 分 。求该高铁从太原 南至西安北的运行距离约为多少公里?
第 24 题图
25. 高速公路实现“区间测速”全覆盖。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 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 A、B 相距 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
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求:
(1)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所用的时间为;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3)若要确保通过 AB 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 AB 路段时间最短用时多少 s?
第 25 题图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7 页(共 8 页)
人教八年级物理 第 8 页(共 8 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文园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