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1 简单磁现象》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小天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
B.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C. 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 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互相作用了
2.(3分)如图是一种磁悬浮地球仪的示意图,底座里面有一个电磁铁,可使内部有磁体的地球仪悬浮在空中。下列有关地球仪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想取下地球仪,应先切断电源
B. 这种装置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C. 当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要悬浮在空中原位置,地球仪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D. 当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要悬浮在空中原位置,要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3.(3分)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司南”,古文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打磨成勺柄的应是磁石的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4.(3分)图为磁悬浮地球仪。其环形底座内装有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利用通电的金属线圈产生磁场与球体中的磁体相互排斥,从而使地球仪悬浮在空中。环形底座的工作原理是
A. 电磁感应 B. 电流的磁效应 C. 电流的热效应 D.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放在一根条形磁铁上下附近正中间位置处,丙、丁两小磁针放在该条形磁铁左右附近位置处,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甲、乙两小磁针的、极如图所示。关于丙、丁两小磁针和条形磁铁、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条形磁铁端是极,端是极
B. 丙小磁针左端是极,丁小磁针左端是极
C. 丙小磁针左端是极,丁小磁针左端是极
D. 丙小磁针左端是极,丁小磁针左端也是极
6.(3分)一根钢棒接近一根悬挂的磁针,当它靠近磁针S极时,磁针被吸向钢棒,如图所示,据现象可以得出( )
A. 钢棒原来一定不具有磁性
B. 钢棒原来不一定具有磁性
C. 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接近磁针的一端是N极
D. 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接近磁针的一端是S极
7.(3分)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 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 将放在粗糙木板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C. 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中间
D. 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两端
8.(3分)将重力均为G的两磁环A、B套在光滑的塑料架上,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B环所受的支持力为F,则( )
A. F<G B. F=G C. G<F<2G D. F=2G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9.(4分)放在支架上水平静止的小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这说明磁体具有____性.当用条形磁铁的N极与小磁针指南的一端靠近时,它们会相互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10.(4分)如图甲所示,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和,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并吸附一定量的铁屑。如图乙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铁上,软铁棒由于被 ______ ,相当于与、形成一个磁体,则被吸附的铁屑会 ______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11.(4分)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______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斥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4分)如图是一块磁体悬浮在一块磁石上方,磁体能悬浮是因为 ______,磁悬浮列车是采用这一原理减小了高速行驶时列车与轨道的 ______。
13.(4分)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______原理。
14.(4分)磁体上_________的部位叫磁极,一个磁体上有两个磁极,分别为______________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________;不断敲击或________已经磁化的钢针,其磁性会消失,称之为“________”。
16.(4分)具有____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____,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
17.(4分)常见的人造永磁体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等。
18.(4分)磁悬浮地球仪是使用磁悬浮技术的地球仪,它无需转轴穿过球体便可悬浮于空中. 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金属线圈与球体中的磁铁相互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使球体受力平衡平衡,从而悬浮于空中.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____工作的.拿开球体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球体就会从原来的悬浮位置向下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增大,磁性将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条形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能够吸引小铁钉,故A正确;
B.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B错误;
C.将条形磁体用线悬挂起来,让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向地理南极的磁极叫南(或S)极,指向地理北极的是磁体的北极(N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C错误;
D.玻璃不能隔离磁场,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互相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解:、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应先“拿开球体”再“切断电源”,防止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而摔坏,故A错误;
B、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
C、因为球体在空中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球体受力平衡,即重力和磁力大小相等,故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时,重力增大,磁力也增大,故C错误;
D、磁悬浮地球仪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工作的,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磁力方向改变,变为相互吸引,无论地球仪的质量怎么变化,底座与地球仪之间距离减小,故D错误。
故选:。
如果先切断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没有保护措施会把地球仪摔坏;
从图可知: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球体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
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平衡;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工作的,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改变。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从题目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明确磁悬浮地球仪所包含的原理,利用有关知识点可做出解答,体现了物理的广泛应用。
3.【答案】C;
【解析】解:
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极;
如乙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端是极,也就是磁勺的勺柄.
故选:.
磁体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用字母表示;指北的叫北极,用字母表示;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极出发,回到极.
该题考查了磁现象的多个知识点,需将磁现象的多个知识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方可解答此题.
4.【答案】B;
【解析】解:利用通电的金属线圈产生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球体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磁体间相互作用以及电流的磁效应,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
A、由图知,条形磁铁的端与小磁针甲的极吸引,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的端是极,端是极,故A错误;
、同理可知,小磁针丙的右端指向条形磁铁的端即条形磁铁的极,所以丙小磁针右端是极,左端是极;
小磁针丁的左端指向条形磁铁的端即条形磁铁的极,所以丁小磁针左端是极,右端是极,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利用小磁针甲、乙的、极,可以确定条形磁铁的、极;
利用条形磁铁的、极,确定丙、丁两个小磁针的、极。
该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决此题的突破口是先确定条形磁铁的、极。
6.【答案】B;
【解析】解:钢棒靠近磁针S极,磁针被吸引过来.钢棒可能是磁体,钢棒和磁针的接触端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钢棒也可能不具有磁性,被小磁针吸引造成的.故符合题意的只有B.
故选B.
7.【答案】D;
【解析】解:、当两人各拿一个磁体时,由于外力的作用,在主观感觉上容易产生误判,故A不是最佳方案;
B、若两个磁体的磁性都不是很强时,放在粗糙的桌面上实验现象就不是很明显,故B不是最佳方案;
C、条形磁铁的中间磁性最弱,两端的磁性最强,故要验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应该让两极去靠近,故C不是最佳方案;
D、当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两端时,若是同名则相互排斥,而且观察到另一磁体会旋转,直到异名相互吸引,现象较明显,故D较合理。
故选:。
研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实际就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在选择实验方案时一定要使两极相互靠近来观察现象,而且选择的实验要易于观察出现象,操作比较简单;针对这几点即可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本题是一道实验方案的设计题,虽然不是自己设计实验,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全面的考虑问题。
8.【答案】D;
【解析】解:A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B对A的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BA=G.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平面对B的支持力及A对B的磁力,这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根据力的相互性,FBA=FAB=G,所以F=G+FAB=2G.
故选D.
9.【答案】指向;吸引;
【解析】解:由于地球是个大磁体,且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所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后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小磁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使磁体有了指向性,这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原理.
小磁针指南的一端为S极,当用条形磁铁的N极与之靠近时,它们是异名磁极,会互相吸引.
故答案为:指向;吸引.
10.【答案】磁化 减少;
【解析】解:软铁棒本身不显磁性,通过靠近、两块条形磁铁的方式使其显出磁性,该过程叫磁化;
、相当于一个磁体,两端磁性最强,即磁极,中间磁性最弱,所以被吸附的铁屑会减少。
故答案为:磁化;减少
把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磁体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对于一个此题磁体,磁性最强的在两端,即磁极,中间磁性最弱。
此题主要考查磁化和磁性强弱的比较,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1.【答案】同 ; 不变 ;
【解析】解: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因为球体静止在空中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底座对它的斥力。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磁极方向也不变,所以斥力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同;不变。
从图可知: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球体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再对在空中的球体受力分析即可判断斥力的大小。
该题考查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以及力的作用大小的判断。
12.【答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摩擦力;
【解析】解:
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悬浮于空中,使列车与轨道脱离,以达到减小摩擦力的目的。
故答案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摩擦力。
磁悬浮列车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使列车与轨道分离;
减小的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分离;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磁极间作用规律、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磁场; 排斥;
【解析】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周围存在磁场,所以指南针静止时可以指南北是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磁悬浮列车的目的是:减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提高车速,所以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微微离开轨道,减小了摩擦。
故答案为:磁场;排斥。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指南针利用了地磁场的作用;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磁场的了解和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磁性最强;南极、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道基础题。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一个磁体上有两个磁极,分别为极和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为南极和北极;
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磁性最强;南极、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5.【答案】磁化;加热;去磁;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磁化和去磁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使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叫去磁。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不断敲击或加热,已经磁化的钢针,其磁性会消失,称之为“去磁”。
故答案为:磁化;加热;去磁。
16.【答案】磁性;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析】解: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称为磁极;
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磁性;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7.【答案】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磁针;
【解析】解:永磁体是能够长期保存磁性的磁体,常见的人造永磁体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等。
故答案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
永磁体是能够长期保存磁性的磁体。
此题主要考查永磁体,难度不大。
18.【答案】排斥;磁效应;增强;
【解析】解:(1)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又因为球体在空中静止,所以球体受力平衡;
磁悬浮地球仪中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工作的;
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应先“拿开球体”再“切断电源”,防止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而摔坏.
(2)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时,由于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所以可判断此时通电线圈的磁性增强;
故答案为:排斥;磁;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