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清
九年级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回收金属 B.焚烧垃圾 C.单车出行 D.植树造林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 咏梅》)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C.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红楼梦》)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
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等环节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B.在实验室里,任何药品不得品尝
C.为了节约药品,把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D.用10mL的量筒量取9.75mL的水
5.图中“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标签受损 B. 试剂污染
C. 打破试管底 D.读数偏小
6.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液面不需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C.烧杯尖嘴紧靠在玻璃棒上
D.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7.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电能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8.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对自然界中的水净化处理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沉降 B.吸附 C.蒸馏 D.过滤
9.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矿泉水 B.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米醋
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能挥发 B.汽油能燃烧
C.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
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1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3.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
15.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带正电,且金原子核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
16.下面是一些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B.示意图中只有③和⑥是离子
C.②和⑤所属元素能形成AB型的化合物
D.③和④对应元素的的化学性质相似
17.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Al C.O D.Si
18.如图为汞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汞的中子数为80
B.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20.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个空2分,共34分)
21.(8分)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水分子 ; (2)氢分子 ;
(3)氧元素 ; (4)钠离子 ;
22.(12分)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
(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23.(14分)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某条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呈黄色,有异味,有固体小颗粒。现利用水样进行相关实验: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按如右图进行 (填操作名称),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进行完该操作后,发现得到的混合物仍旧浑浊,其原因之一可是 。
②可以加入 (填物质名称)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我国有关部门规定,自来水厂经过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含铜<1.0mg/L…。其中的“铁、铜”指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元素 B.分子 C.单质
(3)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 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可以用试剂 区别硬水和软水。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个空2分,共26分)
24.(14分)如图是简易电解水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通常向水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
(2)若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6mL,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mL。
(3)试管C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用 检验。
(4)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基本类型是 。
(5)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25.(12分)以下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
(1)实验Ⅰ中小木条 (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 。
(2)实验Ⅱ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 。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具有 性。
(4)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烛芯冒出的白烟成分是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清
九年级化学答案
1-5 BDBBD 6-10 ADCCB
11-15 ADDAA 16-20 DBDDA
21.(1) H2O (2)H2 (3)O (4)Na+
22.(1) 4 二 得到
(2) BD AE ACE
23. (1) ① 过滤 引流 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或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答出一条即可)
② 活性炭
(2) A
(3) 煮沸 肥皂水
24.(1)增强水的导电性
(2) 12
(3)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4)水 氢气 + 氧气 分解反应
(5) 氢元素和氧元素
25.(1) a 外焰温度最高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可燃
(4)不是 石蜡固体小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