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龙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正)
命题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一、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1、2节) 难度0.6左右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共42分,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S(s) H2S(g),K1;S(s)+ O2(g) SO2(g), K2;则反应H2(g) +SO2(g) O2(g) +H2S(g)的平衡常数是( )
A.K1+K2 B.K1 K2 C.K1 ×K2 D.K1/K2
3.反应,经2min,A的浓度减少了。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2min末,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C.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D.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3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标准燃烧热ΔH=-241.8kJ·mol 1
B.2 molH2(g)与1 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2 mol H2(g)与1 mol O2(g)生成2 mol H2O(l)时,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5.反应2A(g)+2B(g)=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 v(A)=0.45mol·L 1·min 1 ② v(B)=0.6mol·L 1·s 1 ③ v(C)=0.4mol·L 1·s 1
④ v(D)=0.5mol·L 1·s 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Z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Y<Z<W
B. X、Y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气体
C. 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 X、Z、W形成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7.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C.2 s末,物质B的浓度为1.4 mol·L-1
D.2 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8.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
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
C.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平衡时n(H2O)为0.5 mol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已知P(白磷,s) ===P(红磷,s) ΔH=-17.6 kJ·mol-1,由此推知白磷更稳定
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 ΔH=-38.6 kJ·mol-1
D.用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CH3COOH(aq)+NaOH(aq) ===
CH3COONa(aq)+H2O(l) ΔH<-57.3 kJ·mol-1
10.下列关于反应2SO2(g)+ O2(g) 2SO3(g)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增大浓度,平衡常数K减小
C.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1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 Y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 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变为0.90 mol·L 1。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的体积分数增大了 B.A的转化率降低了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12.如图表示 2 mol H2(g)和1 mol O2(g)反应生成气态水或液态水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H2(g)+O2(g)=4H(g)+2O(g)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B.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 · mol-1
C.键能4E(H-O)>[2E(H-H)+E(O=O)]
D.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的 H减小
13.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s) 4M(g)+2N(g)。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的转化率为60%
C.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增大Y的用量,反应速率增大
14.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m<n+p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D.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15.(14分)Ⅰ、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_______(填“是”或“否”)(1分),此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或“=”) (1分)。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
(3)反应开始至4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____;
(4)若向容器中充入He,该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1分)。若要进一步提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_(任写一条) (1分)。
Ⅱ、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g)+O2(g) 2NO2(g) K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已知起始nO2=1mol)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2 1.5 1.1 1.0 1.0 1.0
(5)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
(6)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v(NO2)=2v(O2) B.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C.2v逆(NO)=v正(O2)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16、(14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H= +88.6 kJ·mol-1。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238.64 kJ mol 1,CH3OH(l)+ O2(g)=CO2(g)+2H2(g) △H= -a kJ·mol-1,则a_______238.64(填“”、“”或“”) (1分)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固体炭层,生成HCl(g)和CO2,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下列反应可制得耐高温材料,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H= 1176kJ mol 1。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 e-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5)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做是该化学键的键能。下表是常见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键能(kJ/mol) 386 167 498 946 460 a
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则a为_______(取整数)
(6)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CuO与Cu高温烧结可制取Cu2O,已知反应:2Cu(s)+O2(g) ===2CuO(s) ΔH=-314 kJ·mol-1;2Cu2O(s)+O2(g) ===4CuO(s) ΔH=-292 kJ·mol-1。则Cu2O(s) ===CuO(s)+Cu(s)的ΔH等于
(7)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3次实验测的Δt1=3.35℃ Δt2=3.45℃ Δt3=4.08℃,已知近似认为0.55 mol·L 1 NaOH溶液和0.50 mol·L 1盐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kJ·mol 1(取小数点后一位)。
(8)已知在25 ℃和101 kPa下,强酸的稀溶液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57.3 kJ的热量。现有下列反应:
①H2SO4(aq)+2NaOH(aq) ===Na2SO4(aq)+2H2O(l);
②H2SO4(aq)+Ba(OH)2(aq) ===BaSO4(s)+2H2O(l);
③HCl(aq)+NH3·H2O(aq) ===NH4Cl(aq)+H2O(l);
④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⑤HCl(aq)+KOH(aq) ===KCl(aq)+H2O(l)
其中反应热符合ΔH=-57.3 kJ·mol-1的是     (写序号)。
17. (10分)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溶液呈现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在100mL 18.4 mol L 1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②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实际体积为_______(填序号) (1分) 。
a.等于20.61L b.大于20.61L c.小于20.61L
③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根据如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_____ (填序号) (1分)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4). 凭借清洁、储量大、运行稳定等优势,氢能被现代工业视为最理想、潜力最大的新能源。2020年上海进博会展览中,诸多氢能源汽车纷纷亮相。氢氧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某种氢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 a处通入的是氧气
B. 右侧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C. 左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 标况下,电池每消耗 22.4 L氢气,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NA
(5)在工业生产中金属冶炼的原理错误的是 _(1分)
A 电解熔融的 NaCl 来制取 Na B 电解熔融的 AlCl3来制取 Al
C CO 还原 Fe2O3制取 Fe D 铝热反应原理制锰:4Al+3MnO23Mn+2 Al2O3
18. (10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常称作有机玻璃,具有高透明度,低价格,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乙烯法是目前唯一实现其工业化的方法。该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④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①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___(期望产物为HCHO,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提示: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除以反应物的总质量乘以100%)。
(4)⑤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甲醛、MMA、PMMA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MMA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作防腐剂,且甲醛可与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可以利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MMA和植物油
19. (10分)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和,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分)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溶液D是_______。
(3)溶液E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是否被氧化: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
(4)在步骤Ⅱ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并直接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通入之前增加一个盛有 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
(5)从溶液中获得胆矾的操作是_______ 过滤……
(6)工业上常用溶液E制取净水剂,流程如图:
写出由制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分)
龙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正)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D B C A B A B B D B C D C
15(14分)(除指名1分外其余均2分)(1) ①. 否(1分) ②. > (1分)
(2)2A(g) B(g) (3)0.02mol·L-1·min-1
(4) ①. 不变 (1分) ②. 催化剂或升高温度或加压或提高反应物浓度(1分)
(5)50% 4 (6)B D
16、(14分)(除指名1分外其余均2分)(1)M (1分) (2)< (1分)
(3)2Cl2 (g)+ 2H2O(g)+C(s)═4HCl(g)+ CO2 (g) △H= 290kJ mol 1 (4)98
(5)425 (6)+11 kJ·mol-1(7)-56.8 kJ·mol-1(8)⑤
17.(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其余均1分)
(1)Cu+H2O2+2H+=2H2O+Cu2+
(2)①. Cu+2H2SO4(浓)2H2O+CuSO4 +SO2↑ ②. c(1分)
③. 3Cu+8H++24H2O+3Cu2+ +2NO↑
(3)b(1分)(4) C . (1分) (5)B(1分)
18、(10分)(每空2分)(1)羧基 (2)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3)62.5% (4)n (5)BC
19、(10分)(除指名2分外其余均1分)(1)
①. (2分) ②. 过滤
(2)①. 稀硫酸(硫酸或稀H2SO4) ②. 碳酸氢钠溶液
(3)KSCN
(4)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6)(2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沪科八2.3快与慢 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