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淄博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
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N-14 O-16 Na-23 S-32 Sn-119 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述之物其见氧化性和酸性者为( )
A.:“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
B.:“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
C.Fe:“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2.过硫酸铵【,结构如图所示】,为白色晶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7
B.中心S原子均为杂化
C.中含有配位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D.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杀菌消毒剂
3.我国科学家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车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B.利用合成了淀粉: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涉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第三代“压水堆”核电堆芯铀棒中含有的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4.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下列离子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 )
A 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
B 硫化钠溶液出现乳白色浑浊
C 氯水颜色逐渐褪去
D 过氧化钠变为白色粉末
5.25℃,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条件下的同一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7的溶液:、、、
B.滴加甲基橙溶液呈红色:(葡萄糖)、、、
C.水电离产生的:、、、
D.:、、、
6.北理工炸药专家于永忠教授团队于1994年合成出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HNIW是目前已知威力最强大、能量最高的可实际应用的非核单质炸药。其爆轰速度高达9500m/s,并具有更低的可见烟雾,被称为第四代炸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一种官能团硝基,4个五元环
B.氮原子的杂化类型有三种
C.分子组成为,通常条件下为固态
D.爆炸后产物为、和
7.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利用A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备
B.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收集、、CO、NO、等
C.验证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
D.除去中混有的少量HCl、或蒸气
8.铍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原子能、航天、电子、陶瓷等领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利用绿柱石(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含有一定量的FeO和)生产Be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Be的化合价为+2
B.残渣主要成分是
C.可在流程中循环使用
D.沉铍时,将pH从8.0提高到8.5,则铍的损失降低至原来的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0题:
利用“杯酚”从和的混合物中纯化的过程如图所示。
9.关于上述过程及涉及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杯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键
B.和被“杯酚”识别是利用了二者的分子体积大小不同
C.“杯酚”分子内官能团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杯底”
D.若“杯酚”中氧原子数目为n,则“杯酚”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10.合成“杯酚”的小分子对叔丁基苯酚(如图所示)和HC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杯酚”的过程可能发生先加成、后脱水的反应
B.1mol对叔丁基苯酚最多能与发生取代反应
C.对叔丁基苯酚中苯环上的键角∠C-C-C大于叔丁基上的键角∠C-C-C
D.与对叔丁基苯酚分子式、侧链数相同,滴加溶液呈紫色的同分异构体还有11种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各24g混合,含有的键总数为
B.标准状况下和足量在Pt-Rh作用下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C.180g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中含有羟基的总数为
D.等体积1.0mol/L的NaCl、和混合溶液,含有总数为
12.腺苷酸-AMP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磷酸结构”部分中心P原子为杂化
C.“核糖结构”部分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D.“腺嘌呤结构”中5个氮原子均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健
13.已知:①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易溶于水;Cl2的沸点为-34℃。
②高浓度的不稳定、易爆炸,与有机物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刷烈反应。一种制备的原理为。某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加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④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为白色
B.装置④中橡胶塞用铝箔包裹,防止与橡胶接触发生反应
C.从装置⑤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D.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稀释,防止发生爆炸
14.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和溶液浓度均为0.1mol/L,呈浅紫色,呈棕黄色)。
实验 操作与现象
① 在5mL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
②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③ 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方程式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的“煮沸”反应方程式为:
B.实验②溶液中只发生反应
C.实验③“变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
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和还原反应均有影响
15.由含硒废料(主要含S、Se、、CuO、ZnO、等)在实验室中制取硒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离”时得到含硫煤油的方法是过滤,“浸取”所得油渣主要成分为
B.“酸溶”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废料中的金属氧化物
C.与(硫代硒酸根)空间结构均为四面体形,二者为组成相同的异构体
D.“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60分)
16.(12分)乙炔,俗称电石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也可用于氧炔焰焊割,现常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电离能:钙__________碳(填“>”“<”、“=”)。
(2)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在位于原点的钙离子上面的碳原子的分数坐标为。一个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有__________个,基团中键长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电石常用生石灰和过量焦炭在电石炉内制备,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少量乙炔气体可以选择下列装置__________。
a b c d
(5)聚乙炔是一种导电聚合物,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和电活性聚合物等。聚乙炔是否存在顺反异构现象__________(填“是”或“否”);其结构中含有大键,若以n个乙炔分子聚合形成聚乙炔,该分子链的大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
17.(12分)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①血红素与珠蛋白利用__________官能团形成血红蛋白(填名称)
②血红素中N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③CO、与血红蛋白形成配位健更牢固的是__________。
(3)射线衍射得知四氧化三铁是反式尖晶石结构,可表示为,具有铁磁性和导电性。关于四氧化三铁导电性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四氧化三铁是金属晶体,Fe原子失去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自由移动的“电子气”
b.四氧化三铁是分子晶体,两种FeO和分子能自由移动
c.、在八面体位置上呈无序排列的,电子可在铁的两种氧化态间迅速发生转移
(4)如图所示,晶体中,采取立方最密堆积,围成正四面体空隙(如1、3、6、7等)和正八面体空隙。中有一半的填充在正四而体空隙中,和另一半填充在正八面体空隙中。有__________%的正八面体空隙没有填充阳离子。
(5)将鲁士蓝[](其摩尔质量为)晶胞的1/8如下[未标出,占据四个互不相邻的小立方体(晶胞的1/8部分)的体心】。若该晶体的密度为,则和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cm(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写表达式)。
18.(12分)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Ⅰ.湿法炼锌工业废水中主要阳离子有Zn2t、Ht、TIt、T3+。废水除铊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能够在pH为0~14的范围内以离子态稳定存在,不易与形成沉淀
②易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为了简便,通常用表示
③部分物质的物质
物质
(1)已知“氧化”步骤中被还原为且氧化不彻底,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预中和”步骤,加至溶液的pH约为7,可减少“硫化”步骤中的使用量,还能减少__________(填化学式)污染物的生成。
(3)“硫化”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Ⅱ.利用废料钴渣【主要成分是CoO、含少量Ni、等杂质】为原料制取,工艺流程如下【萃取原理(未配平):】。
(4)“沉钻”时还可用溶液代替,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试剂X”是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6)从溶液中得到的操作包括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不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气,正确的放气图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19.(12分)四碘化锡为橙红色晶体,广泛应用于黑磷烯材料的制备。实验室常以锡粒为原料通过反应,制取四碘化锡,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已知: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性质
145.8 364.5 可溶于、等有机溶剂 易水解
112.0 46.2 难溶于水 易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C的出水口为__________(填“a”或“b”)。
(2)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A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醚,加热A至乙醚完全挥发,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快速打开B,将7.50g锡粒、25.40g碘单质、加入装置A中;加热,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说明反应结束;停止加热,趁热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用多次洗涤装置A及残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橙红色晶体。
(4)用乙酸酐()代替作反应溶剂能得到更高的产率,但需将锡粒处理为极碎的锡箔。若仍然用锡粒,反应引发后很容易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__。
(5)利用滴定法测定产品的纯度,实验如下:称取mg产品,加入足量的水,使产品充分水解。将上层清液全部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和几滴KSCN溶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mL。(已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若不加,则样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12分)黄酮哌酯是一种解痉药,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E和F可用试剂__________鉴别(写化学式)。
(3)“黄酮哌酯”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__________。
(4)X是F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①含有酯基 ②含有苯环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
(5)已知酸酐能与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酯。写出下列F→G反应方程式中M和N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全下列合成路线(其它试剂任选):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A
6.C 7.D 8.D 9.A 10.B
11.BD 12.CD 13.BD 14.B 15.D
【说明】专业化学用语(名称汉字、符号、化学式、结构式、方程式)错误均不得分。
16.(1)<【1分】。(2)4,1.20。(3)2:1。(4)a。(5)是【1分】;。
17.(1)
(2)①酰胺基(写成酰胺键、肽键也给分);②【1分】;③CO【1分】。
(3)c。(4)50。(5)
18.(1)
(2)【1分】。(3),。
(4)
(5)。(6)蒸发浓缩、冷却(或降温)结晶。
(7)D【1分】。
19.(1)球形冷凝管【1分】;b【1分】。
(2)蒸发乙醚,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水解或锡与氧气反应。
(3)冷凝管滴下的液体为无色(或反应容器内气体紫色消失)。
(4)为非极性分子,乙酸酐为极性分子,故在该溶剂中溶解度较小,生成的包裹在锡粒表面,阻碍了后续反应的进行。
(5);偏小。
20.(1)苯磺酸【1分】;取代反应【1分】。(2)溶液【1分】。
(3)(酮)羰基,醚键。(4)或。(5),。
(6)【3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期末专练-词汇(含解析)

下一篇:天津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